求职时的四种心理要不得

欧美学生大多在正式毕业后才开始考虑如何找到一份工作,而中国学生要面对的现实是,如果你不在大学期间就开始早早做好准备,在求职市场上的竞争力就会大打折扣—“优质”的实习经历,能反映出自己具备较好的能力和素质,在正式求职时能借此获得不少加分,而当大家都有类似经历时,实习经历的空白就会成为自己的一个短板。

求职时的四种心理要不得

马仲凯几乎是花了整个大三下半学期时间来找实习。那时他刚刚从德国交流回来,起先觉得要找一份暑期实习并不很难—自己的实践经历和学校背景都不算差,专业成绩也还算优秀,经常在学校组织学生活动,人际沟通能力也还不错。但连续碰壁好几次后,他意识到自己的求职方法需要进一步提高。

于是,他开始留心各种经验之谈。相关的论坛和网站里不难找到陌生的同学自发贡献的“面经”,他从修改简历做起,调整自己申请实习的技巧。到了暑假,他终于如愿挂上了IBM的临时门卡,和140多个学生在上海参加IBM的暑期实习项目“蓝色之路”。

实习真正开始后,他的惊喜不断变大。这个暑期实习对IBM公司本身而言是一个成熟的项目,所以对他们的管理和培训都很到位。实习生能直接参与IBM的项目团队,和高级别的员工一起到客户方工作。

他清楚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马仲凯把求职方向大致圈定下来—有完善的资源支持的大公司,“对我在职业初期接触新技术而言,大公司更像是个宝库。”他拒绝掉了学校给他的直研名额,“三年后的学历并不能代表竞争力。”然后,他针对每一家公司的特点,投出一份份有针对性的简历。

接下来一轮一轮的笔试面试消耗了马仲凯大部分的精力。复习以前学过的专业课、查公司相关信息,以及关注自己明天要穿的那套西装是不是还平整。不少毕业生都经历了类似的求职状态:生活的重心就是关心求职信息、搜集面试经验、留意通知面试的电话、积极地面试其他公司……有时再稍微匀出点时间准备应付学校考试。

2010年12月初得到EMC的面试通知让马仲凯很开心。其实几个月前他甚至还不知道这家公司的名字。8月8日他去江湾体育场参加一个公益长跑活动,EMC的公司员工也有组队去,他在那里第一次见到“EMC2”那个logo,心里还想“这难道是爱因斯坦的那个质能公式?”当天回去后他查了查,原来EMC是一家行内做储存很强的跨国公司。

EMC的面试全程50分钟,刚开始20分钟全英文,氛围极具压迫性;后半程则缓和下来,一个问题他回答完,面试官会大致告诉他做法上哪里还可以改进,“从职场角度思考应该这样来处理事情。”出了面试室,他感叹了一下,“哦,原来不懂的还那么多,”他之前还没想过做技术工程师原来要更多从客户角度想问题……他觉得自己更像是来听这些面试官讲课的,“还是三对一的授课。”这家大公司面试时给他的印象很好,于是当EMC给了他Offer时,他没有太多犹豫。

“正因为他们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喜欢被尊重的感觉,公司不能光靠一纸Offer来留住他们,而是要在早期就让他们增加对公司的认同感。”汉高大中华区人力资源总监朱珏说。4月中旬,汉高召集了十几位今年新招的毕业生,在市区的一家酒店里与一位丹麦籍的亚太区高管一起吃午饭,聊公司文化和他们个人的职业愿景。汉高去年只招了10个应届生,今年的校园招聘规模大幅增加到70人。这批新招的年轻人是为公司管理梯队做储备的。

优秀的毕业生会被不止一家公司看中,而招到他们的公司希望他们留在自己这里。今年春节期间,褚珂芸在上海的家中,两次收到从百度北京总部寄来的东西。第一次,HR部门给她寄来李彦宏写的一本书;第二次则是一张贺年卡,是她将要入职的那个商业产品部寄来的,贺卡上写着一群热爱产品设计的姑娘小伙欢迎她,他们期待半年后见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