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存放避免两个误区 

档案存放避免两个误区  

档案存放避免两个误区 

“在毕业生档案存放时,两个误区要特别避免。”唐小雅介绍,一些高校毕业生在将档案存放至人才中心后,误以为档案会“自行生长”,对其不闻不问;还有部分毕业生工作飘忽不定,将档案留在自己或亲朋好友的手上,用的时候可以随时拿出来。

唐小雅指出,这两大误区对毕业生造成的一个最大影响是:由于档案一直停留在毕业时的状态,将直接影响毕业生重新择业后的转正定级和工龄计算。不仅如此,一般来说,非国有单位的职工,只有通过人才中心才能申报职称,通过招考进入事业单位或做公务员,以及异地调动,也必须在当地人才中心办理相关的调档、政审等手续,这样一来,一直没有变化的档案将对毕业生个人权益带来极大不良影响。

“一些自带档案的毕业时甚至擅自拆开档案袋,因为无法再保证档案资料的真实性,这样的档案基本成为一份‘死档’。”唐小雅说。

档案越来越受重视  

“一些毕业生中之所以会流行‘档案无用论’,一方面是毕业生对档案的不了解,另一方面则因为,以往大多数毕业生的就业方向都是私企,往往不接收档案和落户。”唐小雅指出,随着社会发展,档案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今,除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外,部分大型的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也开始要求就业者提供档案,以根据档案中的记录了解其以往的生活、学习轨迹。

“现在的毕业生往往喜欢多次择业,或是在多个城市间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而这种城市之间的流动就往往需要提供档案。”唐小雅介绍,特别是毕业生如果从一个城市的国有企业改投另一城市的大型外资企业,或是转向越来越好的单位时,档案将作为新企业对求职者的背景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

给档案安“家”有诀窍  

“死档”多是由个人“握”着档案所致。这类档案咋“激活”?唐小雅建议,在档案确保完整性且手持时间不长的情况下,毕业生可以带上毕业证、身份证等相关证件到劳动部门下属的人力资源市场或人事部门下属的人才中心咨询存档事宜。

针对“弃档”、“忘档”等现象,唐小雅提醒,这类毕业生需要补办手续,首先需补缴档案代理费,另外有些资料或记录可能会因时间久而无法补充。因此,“弃档族”应及时到人才中心“填充”个人资料,并按时缴费。如人在外地,建议个人在新单位补齐资料后将其送至人才中心,最好不要通过寄送的方式,以免丢失。

唐小雅特别提醒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不妨参照以下方式在毕业前给自己的档案安个“家”:一是办理就业报到手续或人事代理手续,宜早不宜迟,一定不要超过在学校存放的两年期限;二是毕业两年内没有择业或是择业单位没有人事代理权的,建议将档案放在当地人才服务中心;三是就业单位有人事代理权却不接受档案,或是准备报考公务员、进事业单位的,建议将档案放当地人才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