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篇 "精彩互动!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指南"

本教案适用于二年级学生,主要涵盖数学上册内容。通过本教案,学生将能够更好地掌握整数的加减、数字的比较、验证正确性和找遗漏等数学知识点。同时,本教案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以帮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更加轻松和自信。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篇

第1篇

2、会应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师: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和你们一起上这节课,你们高兴吗?

首先老师想邀请大家到智力加油站为我们的大脑加加油。一起来,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吧。

看来同学们以前都学的很认真,老师希望这节课也能像以前一样认真。

(设计思考:通过对连加的复习,加强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同学们,秋天到了,小松鼠和妈妈来到了森林里采集松果,准备过冬,它们采了很多的松果,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师:同学们,你知道有几堆松果吗?我们一起来数一数。那你知道每堆有几个吗?

师:请同学们帮小松鼠数一数到底有多少松果?怎样数,才能又对又快呢?

师:五个五个的数既简便又不容易出错,下面我们一起来试着五个五个的数一数吧。

师:第一排和第二排一共是10个松果,是2个5,怎样列算式呢?3排、4排、5排一共有多少个松果?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小组赶紧动笔试一试吧。

(设计思考:知识的引入体现了由易到难的规律,五个五个的数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还能为下面编制口诀打下基础。)

我们根据松果的排数写出了这些乘法算式。现在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一遍吧。看着这些乘法算式,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小组讨论)

生:这些算式和得数都有一定的规律,每个乘法算式中都有乘数5,积一个比一个大5。

师:对了。如果你掌握了这里的规律,就能很快的记住这9道题的,动脑筋想想,看谁有好办法记隹这些算 式和得数?

生3:用乘法口诀来记更方便,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

师:利用口诀来记又顺嘴,又方便。刚才有同学说1个5是5,如果把个字去掉,变成一五得五,把2 个5是10变成二五一十就顺口了。(板书)你能不能编出下面的口诀呢?(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编制口诀。)

师:同学们,你们和他编的一样吗?让我们一起把刚才那位同学编的口诀移到黑板上吧。和我一起说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口诀,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生1:我发现上下两句口诀的积之间都是相差5。只要能记住五五二十五,就能想到四五二十、五六三十。

生2:我发现这些口诀都是四个字或者五个字,一五得五中有一个得字。

生3:在这些口诀中前两个数字不一样大时,总是小数在前面、大数在后面。

同学们说的太对了,让我们闭上眼晴默默地背一背这些口诀。

(设计思考:鼓励学生自己编织5的乘法口诀,完成后又鼓励学生找出口诀中的规律。既能加强记忆,学习过程也能更加生动有趣。)

师:你们知道吗,乘法口诀是我们祖先传下来的,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你有什么感受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师:知道了乘法口诀的悠久历史,你们想不想记住这些口诀呢?想不想和老师玩个对口令的游戏呢?我读上句, 你接下句,看哪个同学接的快。

师:现在和你的同桌来玩这个游戏,男生先说,女生对。然后女生先说,男生对(生生互动)

师;下面我找一个同学说一句口诀,然后由他指定一个同学说出这句乘法口诀说出的乘法算式。

小猫可调皮了,他也给我们出了道难题,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小猫每跳一格表示5,跳两格就是2个5,3格、4格呢?

(1)一个盘子有5个杯子,三个盘子一共多少个杯子?

(设计思考:通过解决诸多此类的实际问题,使数学问题生活化、趣味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作用,明确学好数学的必要性,更重要的是促进对知识的领会与掌握。)

师小结:我们自己创编了5的乘法口诀,知道乘法口诀为了顺口都是四五个字,口诀中前两个数字不一样时都是小数在前、大数在后,上下两句口诀的积之间都是相差5;我们还会用口诀快速的口算乘法,还会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口诀背的不熟练的同学课下可要加点油了,口诀不熟练就很难又对又快的进行乘法口算,甚至以后再学习的除法问题也很难全对。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篇

第2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出(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来做角。

2、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能通过直观观察比较出角的大小。

3、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角,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

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三角尺一个,小棒4根,两根硬纸条,一张长方形的纸。

(3)如果再拿走一根,剩下的2根小棒,又能围成什么平面图形呢?

(4)谈话:仔细看这个图形,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谈话:小朋友,喜欢做手工吗?看,这两位小朋友正在做手工呢!(出示例1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这些物体上有没有我们认识的图形?

引导:这些物体上不但有我们认识的图形,还藏着我们的新朋友角,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物体的角藏在哪里!(课件出示剪刀、三角形纸片、闹钟)

引导:三角尺中也有角,拿出你的三角尺,指一指它的角(指生上台指,师指导角的指法),咱们感受一下,用手心摸摸尖尖的点有什么感觉,顺着点往这儿摸,再顺着点往这儿摸,谁来说说有什么感觉? 现在我们把这个角描下来好吗?

谈话:请同学们自学角的相关内容,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这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的线叫做角的边。为了说明这个角两条边张开的大小,通常会在角上做一个记号,从角的一条边画一条弧线画到角的另一条边。

提问: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边有什么特点?指名说说,集体说一说。(教师板书)

追问:你能指出这请下来的角的顶点和边吗?指生上台指一指。

谈话:角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请大家仔细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说给同桌听。

小结:看来角真是无处不在,只要小朋友有一双数学的眼睛,还会发现更多的角。

谈话:听说我们认识了角,课堂上来了一些客人,都争说自己是角,到底是不是呢?(想想做做第1题)请小朋友们来当裁判(用手势表示),是的用表示,不是用表示(手指表示)。你能指出角的顶点和边吗?

请大家数数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请大家先做上角的记号,再填空。(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经过努力,我们知道了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请你闭上眼睛,用你的小手指在脑袋里画一个角吧!(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做上角的标记)注意:实际操作中边用尺子画。(为什么)

谈话:你们能像老师这样,用硬纸条和图钉做一个角吗?注意安全。

(生独立做角,有困难的,师引导同桌之间互相帮忙)

提问:你能指一指自己做的角的顶点和边吗?(生指)

谈话:咱们来变魔术,能把你的角变大一些吗?再变大一些。(生操作)你是怎样把角变大的?

指出:把角的两边张开或合拢,角就会变大或变小(师生一起操作),也就是说,角有大小。(板书:角有大小)

根据你们刚才的体验,能比较这3个角的大小吗?(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的钟面图)

接着比较一组边不一样的角,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1)学生动手用长方形纸折出一个角,作上角的标记,找出顶点和边。

1、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了新朋友角,如果你是一个角,你想怎样向大家介绍自己?

3、拓展延伸思考:在一个长方形上剪一刀,还剩几个角?

第3篇

1、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初步体会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计算用乘法比较简便,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

3、培养学舌功能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合作交流能力

教科书第44页游乐场情景放大图或课件,以练习九的第2题为基本内容的乘法算式卡片;每个学生准备20~30根小棒。

1.出示游乐场情景图。画外音:小朋友们到公园里见到过哪些娱乐活动?我们来看这些小朋友和他们的爸爸、妈妈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画面。

适当给予启发引导:有小朋友跟爸爸、妈妈坐小火车,这列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呢?请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1)算一算: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过山车上坐了多少人?5个观缆车吊厢里有多少人?

谈话:同学们会用小棒摆图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图形。摆小树、小伞、房子、亭子想摆什么,就摆什么。现在开始摆图形。

(2)小组为单位交流。说一说自己摆的是什么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并把算式写在纸上。

(1)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各等式,找出它们的共同的特点:每个等式中的加数都相同。

(2)说明:算几个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外,还可以用另外的方法──乘法。(板书:乘法)

(3)以3+3+3+3+3+3=18为例,教学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①提问:这个连加算式表示什么?(6个3连加的和是18)

②指出:求6个3相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接着在6和3中间写上,向学生说明叫乘号,并说明乘号的写法:先写/,再写。 ③把乘法算式写完整。告诉学生,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乘法算式,63=18读作六乘三等于十八。

④告诉学生:用乘法算6个3连加得多少,也可以先写加数3,写作:36=18。

(1)请学生试把黑板上其他的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学生完成了乘法算式之后,给学生以充分的肯定。然后,小结:求几个相同数连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实践应用 1.教科书第46页的做一做。让学生先说一说图意,明确计算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荡秋千?的问题之后,独立填写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自己写的算式和想法。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九的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加法算式可能出现2+2+2+2和4+4,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说得有理,就给予充分肯定。让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几个相同的数连加,可以用乘法算。同时,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练习九的第2题。逐一出示乘法算式卡片,用齐读、分组读不同形式,让学生练习乘法算式的读法。

4.练习九的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可以直接填书上。完成后同桌交换互相检查评价。

5.练习九的第4题。让学生先观察图,确定图下面两个( )里分别填写数几,再根据图意填写乘法算式和读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填写。之后,同桌互相读一读填写的乘法算式,并互相检查是否全填写正确。

2.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知道几个相同的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要明确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在这两个数中间写上乘号。读乘法算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这节课,每个小朋友都学了不少新知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的知识。

质疑问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或有没有新的发现?

第4篇

1、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决的来源和意义,熟记7的乘法口决。

2、 出示帆船图讲述:小朋友这么多的帆船,你能能用三角形摆一只这样的小船吗?学生动手操作。

1、提问:摆1只小船用7个▲ ,摆2只这样的小船要用几个▲ ?摆3只呢摆7只呢?

二只船:▲ 的个数是几个几?乘法算式: 编出句口决

三只、四只▲的个数表示几个几?乘法算式?口决怎样编?

第5篇

1. 通过回答与“可爱的小青蛙”有关的三个问题,掌握已学过的口诀,进一步熟悉3的乘法口诀。

池塘里有一群可爱的小蝌蚪,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小蝌蚪想快快长大,它们每天都学习文化知识,希望早点找到妈妈,回到妈妈的身边……

一群小蝌蚪离开妈妈太久了,心里非常想念自己的妈妈,它们在池塘里四处寻找,可是忘记了妈妈的模样,怎么也找不到。请小朋友帮忙把小蝌蚪送回妈妈的身边,好吗?

你们真了不起,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青蛙妈妈带着小蝌蚪在岸边向我们招手,表示谢意呢!

(1) 谈话:请观察教材中的图,两只青蛙要过河,他们要比一比谁先到达对岸。同桌之间各代表一只青蛙比一比。

(同桌之间互相比赛,优胜者得到一个学习小五星,汇报结果,说出用的是哪一句口诀。)

(2)请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允许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

进行环保教育: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

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关于2、3、5的乘法口诀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

本节课是2、3、5乘法口诀的巩固课,教材通过与小青蛙有关的三个问题进行已学过的乘法口诀的巩固练习,大部分学生都能熟背下来口诀,并运用到式子中,课堂气氛活跃,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第6篇

1、在现实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7、8、9的乘法口诀和已经学过的其它知识解决问题

能正确运用7、8、9的乘法口诀和已学过的其他知识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以开火车的形式完成第1题,看谁说的又对又快,抢答。

2.第2题,在小组内交流,一人说口诀,其余人说算式,并把它填写完整。学习活动(二)

1.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说说自己的看法,是如何比较的。(小结:比较的方法很多,可以根据计算的结果来判断,也可以

在乘数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另一个乘数的大小来判断)

2.出示第5题,观察比较,说出每组之间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推选组员板演,并说出运用哪句口诀完成每道题要注意些什么?

3.把1~9的口诀背出来,拿出勇气,展现自己。4、小组比拼,根据乘法口诀说出对应的乘法和除法算式。

还有什么困惑的地方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请他帮助你。

2、铁锅42元,铝锅46元,妈妈带了9张5元的人民币,可以买哪种锅?(课后思考)

第7篇

2.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能力,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学生已经在一年级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本册第六单元又学习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创设了买洗衣机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倡方法多样性。然后,再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引导学生估算结果的大致范围。

本节课创设的买洗衣机的情境,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素材,学生感到非常熟悉、亲切。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家庭的理财计划中,使学生在理财的过程中,探索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会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校为一、二、三年级教学班配备了多媒体讲台,为现代化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都来自城市,知识面比较丰富,对教材中的情境非常熟悉。我们班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浓厚,敢想、敢说、敢问,思维活跃。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小组成员按每组4人进行合理搭配,有利于合作交流。

师:同学们,昨天老师让你们回家做了一个家庭理财调查,你们都调查好了吗?

(评析 本环节旨在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做这个调查要干什么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极大关注,为下一步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生1:妈妈的收入是860元,爸爸的收入是1500元,每月生活费是1000元,计划购买的商品是4000元的电脑。

生2:妈妈的收入是1100元,爸爸的收入是2560元,每月生活费是1200元,计划购买的商品是5000元的健身器。

生3:妈妈的收入是790元,爸爸的收入是1280元,每月生活费是900元,计划购买的商品是3500元的空调。

师:这几个同学们做的调查非常好!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交流一下你的调查,好吗?

师:有一个叫小刚的同学也回家做了一个调查,你们想知道吗?

(屏幕显示:小刚的妈妈说:我的收入是632元。小刚的爸爸说:我的收入是786元。小刚的妈妈说:我们家每月的生活费是980元。)

师:你能估算出小刚家每月大约节余多少钱吗?小组讨论后,自己解答。

生2:不对,786元接近800元,应该是600+800-1000=400(元)。

师:同学们这么快就估算出来了,那么你们能实际算出小刚家每月可以节余多少元吗?请同学们做在练习本上。

(找一生说答案,全班订正。师板书:632+786-980=1418-980=438(元)。)

(看屏幕:小刚的妈妈说:我想用节余的钱买一台价格是960元的洗衣机,帮妈妈算一算,需要攒几个月?小刚做思考状。)

(评析课件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好胜心很强,对帮助小刚解决问题个个信心十足,立即投入了积极思考的状态中。)

生1:用洗衣机的价钱减去一个月的节余,还缺522元,再减去一个月的节余,还缺84元,因此需要攒3个月。

生2:我们组是这样想的,两个月的节余是876元,要买一台洗衣机是960元,还少84元,因此要攒3个月。

生3:我们组的想法和第二个同学说得差不多,先求出两个月的节余是876元,而876比960少了不到100元,所以要攒3个月。

(列式:438+438=876(元),876比960少了不到100元,所以要攒3个月。)

生4:我们组的想法是先求出两个月的节余,是876元,买洗衣机还不够,再加一个月的节余是1314元,这就足够了,因此要攒3个月。

师:通过讨论,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帮助小刚解决了问题,看看小刚说什么?

(屏幕显示:小刚高兴地说:谢谢同学们帮我解决了问题,你们的好方法我已经学会了。再见。)

(评析本环节的设计初衷是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由于是生活中的素材,因此,人人参与,课堂气氛热烈。由于每个人的思维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体现。)

师:老师也为同学们的聪明才智感到高兴,现在你就是你们家的小管家,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购买计划中的商品,用每月节余的钱,需要攒几个月。数据多的同学可用计算器帮忙,有困难的同学可以请小组成员或老师帮忙。

(评析此环节旨在巩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如果单纯地出一道题,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但让他们计算自己家的理财计划,学生的情绪又高涨起来了。另外,可以让学生使用计算器,他们感到很高兴,继续保持高涨的学习激情。)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同学们用很多的方法帮助小刚解答了问题,同时也做好了自己家的理财计划,并掌握了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同学们的课上得非常好。

课前,我先让学生回家做一个调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起对本节课的极大关注。课堂上,学生精神高度集中,为下一步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帮小刚解决问题时,学生情绪高涨,因为这就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只是平日从不参与,这次让他们自己当管家,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就激发出来了。课堂上,小组讨论气氛热烈,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让我为之一振。由于取材于生活,学生感到很熟悉,因此表达起来非常流畅,把一个理财计划说得井井有条。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得到的知识,相信将会令他们终身难忘。这节课,我感到学生在学习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中,并不感到枯燥乏味,因为问题情境很贴近他们的生活。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并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我自己认为这节课总体上达到了预期目的,但由于学生的差异,个别学生的思考速度跟不上小组的讨论,因此就干脆放弃。另外,虽然在课前,我强调是近几个月内的计划,有些学生在计算时才知道要攒8~9个月,这样在计算时就耽误了时间。

通过反思,提醒我在今后备课中要关注每个细节,努力提高自身教学以及处理事件的能力,以便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更上一层楼。

本课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注重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索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创设买洗衣机的情境,紧密联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感到非常熟悉、亲切。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家庭的理财计划中,使学生在理财的过程中,探索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使他们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百以内加减法已经为学生万以内加减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本节课,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体现算法多样化。学生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本节课还注重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了热情的帮助,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需要注意的是,课堂中在充分让学生合作探讨的同时,要注意合理搭配每一环节的时间,把握住重点内容进行教学。

第8篇

1.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18的乘法口诀,谁能给背一下?

3. 师:大家都喜欢做游戏,这节课我们就来做摆花片的游戏。

2. 小组推选一人到小黑板上把自己摆的用自己喜欢的图片画出来,并讲解自己是怎么想的。(要摆黄色的个数是红色的2倍,就是黄色的花片要摆2组,每组3个。)

(2)师质疑:你是怎么知道要摆12个的?(引导学生明确:黄的花片个数是红的4倍,就是要摆4组,每组3个,也就是求4个3是多少,所以用34=12)

5. 练习:(1)如果第二行摆得黄色的花片是红色的8倍,应该摆多少个?

1. 学生观察情景图,明确信息和问题。(要把信息和问题合起来,把生活问题变成国小数学问题:小山羊拔了2棵白菜,老山羊拔得是小山羊的8倍,老山羊拔了多少棵白菜?)

(1)学生说出是怎么列式的。(要交流2种算式:82= 28=)

(2)交流怎么想的。(引导学生明确求老山羊拔了多少棵,就是求2的8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通过摆一摆、算一算和解决拔萝卜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1. 练一练的1、2题。学生独立做,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最后教师组织核对。

2. 练一练的第3题。学生独立做,师当堂批改,做完的试做自主小天地。

自主小天地(不要统一要求,供有余力的学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