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关于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的调研思考

战疫情、稳发展,群策群力、守望相助,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了合格答卷,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显而易见。以下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    2021关于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的调研思考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
2021关于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的调研思考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在北京市调研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美丽中国。2018年2月,在当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之前,中办、国办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体现了党中央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紧迫感。随后,省、市、县迅速行动、高位推动、持续发力,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值此省、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检查验收之际,笔者再次深入金田乡23个村,对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工作进行专题调研。现结合人居环境整治的金田实践,将调研情况和思考梳理如下:
 

 
基本情况

 
金田乡共23个行政村、2.4万余人,总面积176.2平方公里,村落聚居密集,人居环境基础条件相对较差,群众对优美人居环境的美好向往,与村庄“脏、乱、差”的实际状况之间的矛盾突出。近年来,该乡对标县委、县政府创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类示范县、全省美丽宜居示范县的目标任务,重拳整治,改造提升,强化管护,推动了金田人居环境的全域升级,荣获2019年全县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一类乡镇一等奖。
 
1.铁心硬手重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面貌
 
按照“清净整洁、美丽宜居”建设要求,坚持重拳整治。聚焦农村危旧土坯房、乱搭乱建、垃圾处理、厕所革命等突出问题,在2018年土坯房基本拆除到位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开展“四拆三清二改一管护”攻坚行动,纵深推进环境整治。仅2019年,该乡投入资金200多万元,拆除危旧土坯房172栋、2.1万余平方米,残垣断壁498处、4.12万余平方米,旱厕62座,乱搭乱建20处;清理卫生死角400余处、河道沟渠12.6公里、乱堆乱放800余处;收集清运垃圾300余吨;改造菜园围墙1.1万余米;治理街道乱搭乱建、乱堆乱倒近100处,有效整治了“脏、乱、差”现象,基本实现了拆得彻底、清得干净、改得美观,乡貌村容明显改观。
 
2.因地制宜抓改造,夯实农村人居环境基础
 
一方面,因地制宜推进美丽乡村和美丽庭院建设。在此过程中,坚持规划先行,遵循“清净整洁、形态有序、色块和谐、主次协调”美学要义,按照节约土地、降低成本、充分利用拆后废弃建材的原则,落实“四不、四少,四禁止、四防止”负面清单,选材用材,多用乡土建材,以简洁实用的创意进行点缀,做到“清新自然、乡愁依旧”。另一方面,以“厕所革命”为重要抓手不断提升人居环境。在逐步推进集镇和村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同时,加大乡村公厕建设力度,在农民建房审批中积极普及农村户用水冲厕,重点推广“三格式”水冲厕,柘溪、东溪、银圳等村还将粪污管与污水管网连通,同步实施厕所粪污治理。
 
3.建章立制强管护,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一是实现垃圾收集处理常态化、无害化。落实城乡环卫一体化改革要求,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处理要求,协助第三方治理,通过统一收集、统一压缩、统一转运生活垃圾等运作方式,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和无害化处理。二是构建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结合农户门前三包,实行“网格化”管理,在全县率先推出环境卫生积分制、“红黑榜”等措施。对环境卫生搞得好的村民计算积分,凭积分免费领取肥皂、牙膏;对环境卫生搞得差的,将名单列在“黑榜”上进行通报批评。同时,在各村广泛开展卫生清洁户、美丽庭院评选,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三是探索成立“环境整治妇女互助会”。首创环境整治妇女互助活动,组建“妇女互助会”,围绕改善人居环境,发动妇女从自身做起、从自家做起,整理家庭内务、清洁房前屋后、整理庭院内外、处理生活垃圾,充分发挥妇女在环境整治和管护中的“半边天”作用。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此次调研,坚持问题导向,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发现问题、找准症结上。笔者认为,金田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管护中出现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既是金田乡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是普遍性问题的缩影和代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四种矛盾”。
 
1.村庄规划与农村现实不相协调
 
从2006年开始实施新农村建设,10余年来,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从村庄建设过程中涌现的矛盾看,规划缺位现象十分明显。一方面,接地气不够。对村庄文化底蕴和发展需求认识不够,导致出现规划照搬照抄、千篇一律,规划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差。另一方面,管长远不足。现行村庄规划考虑当下需要多,“往后看”不够,没有立足村庄长远发展,导致村庄规划“派不上用场”。
 
2.工作进度与执行力度不相适应
 
现场调研发现,虽然当下农村相比以前,村容村貌更加清净整洁,但对标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仍有较大差距。一方面,整治成果不够牢固。少数村点建设存在“堆盆景”现象,修广场、立雕塑时有发生;垃圾分类没有形成从分到运再到处置的系统工程;受困于资金、人员投入等,生活污水直排等现象依然存在。另一方面,环境管护难度较大。从察看的村点看,大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和欠账较多,为破除长效管护瓶颈增加了难度。比如,金田乡有16个行政村密集分布在金柘公路沿线的狭长地带,受人多地少的客观条件制约,多数村庄群众住屋巷道狭窄、公共空间严重不足,尤其是沿沛村、塘头村、逢田村、罗丘村等群众居住聚集区,部分巷道不足2米,为危旧房拆除、“厕所革命”实施、生活污水治理等环境整治带来整村推进方面的困难。
 
3.参与主体与受益主体不相匹配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最大获益者是农民,参与主体本应是农民,但调研发现,村庄环境整治过程中“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比较严重,干部成了“主体”,农民成了“看客”。一方面,宣传发动不足。大部分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形式单一,“上面热、下面冷”等现象严重,没能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同时,当前农村在家的一般为年纪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的老人,接受新事物、新观念主动性差,缺乏改变环境卫生的主动性,长期形成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短期内难以改变,有的甚至对收取卫生费存在抵制情绪。另一方面,“等靠要”依然存在。近年来,政府加大对农村投入,特别是贫困村村庄整治后焕然一新。一些群众甚至认为,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是政府的事,只要“扫好自家门前雪”就够了,有的村民连自家门前卫生都等保洁员打扫。有时为确保检查“过关”,乡村两级只能花钱雇人或派干部清扫,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群众依赖思想,形成了“干部卖力干、群众甩手看”的现状。
 
4.资金投入与巨大需求不成正比
 
一方面,投入总量不足。近年来,虽然政府投入不断加大,但有限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一般只能满足道路、水利设施等建设,对铺设污水管网、整治电线网线“蜘蛛网”等有需求但成本高的则难以顾及。另一方面,运维资金压力大。调研了解到,要想真正管护好整个村庄,绝大多数行政村的资金缺口都很大,不足部分只能由乡镇政府或村集体解决,然而不少乡镇资金欠账原本就不少,大多数行政村的集体经济也较弱,加之村民的卫生费难以足额收取到位,导致保障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的资金压力大。
 

 
对策建议

 
以上问题的根源,还是缺乏有效的长效管护机制。我们应强化“三分建七分管”意识,把工作重心从当前的整治建设向长效管理转变,建立符合本地实际、农民支持参与、能长期有效运行的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使农村环境一时美变持久美。
 
1.建立健全规划长效引领机制
 
突出规划先行,加快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实现全覆盖。突出规划的系统性,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整合村庄建设、土地利用、土地整治等各类规划,推动“多规合一”。追求规划的实用性,既充分考虑农民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的要求,也坚持经济、实用、适用原则,不搞盆景建设、过度建设。注重规划的严肃性,严格执行农民建房规划管理,严厉查处违建别墅、占用耕地、超高超大等行为。同时,对一些不适宜农村的大广场、大雕塑严格加强管控。
 
2.建立健全村庄长效运维机制
 
一要明确运维要求。既要根据村庄实际,合理确定村庄管护范围和管护重点;也要根据职能职责,明确县、乡、村和农民群众的管护责任,真正确定“管哪些”“怎么管”“由谁管”。二要增强运维能力。县级层面要以拓展侨银公司等第三方服务范围为路径,摸索完善公司化运营、专业化管理、规范化操作、标准化实施的路子;相关主管部门要强化技术指导与服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人员技术培训,提升参与村庄建管人员的业务能力;各乡镇要创新运维机制,推动政策举措的落地落实。三要从严监管考核。建立县、乡、村三级垂直监管考核体系,村级实行每日巡查取证实地监管,乡镇建立综合执法大队进行专责监管,县级采取数字平台日常监管与流动现场会等定期考核评比相结合的办法,并将考核结果与运维经费安排挂钩;可以采取聘请义务监督员、设立举报电话、建立微信群等形式,及时曝光和处置村庄环境运维不到位等情况。
 
3.建立健全农民群众长效参与机制
 
农民群众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要坚持“只有群众参与才能得到群众拥护”的理念,激励农民管好自己的事。强化宣传引导,可组建由乡村干部及保洁员组成的宣传队或通过“小手拉大手”进行常态化“微宣讲”,可探索推行积分制、垃圾兑换商店等做法,引导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强化群众主体作用,尤其要发挥三方面人员的作用:一是发挥离任村干部、退休教师和优秀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用他们的言行影响带动周围群众自觉提升人居环境;二是发挥中国小生的劝导作用,逐步改变家庭成员不良卫生习惯;三是发挥公益性岗位人员的日常保洁及劝导作用,有条件的村可适当增加保洁员公益岗。强化制度约束,将环境治理纳入“村规民约”,落实“门前三包”,推行有效的环境卫生“红黑榜”,探索建立可操作的奖惩机制,增强农民维护村庄环境卫生的自觉性。深化移风易俗,倡导绿色殡葬等文明乡风,开展“文明家庭”“卫生清洁户”评比,培育文明卫生的农村新风尚。此外,要激发村民理事会和乡贤协会等自治组织的作用,可以总结推广金田乡在开展环境整治妇女互助活动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
 
4.建立健全资金长效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政府补助、社会运作、农民自助”资金投入机制,整合利用各类资金,不断强化农村人居环境资金保障能力。要加大整体资金投入。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加大对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管护资金筹措机制,通过省市县配套解决部分、村组集体经济发展解决部分、乡贤捐助解决部分,确保每年管护资金达到每个行政村5万元。各乡镇可探索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参与环境整治。同时,各乡镇要强化操作力,指导各村采取村民理事会“一事一议”的办法合理收取村民卫生费,确保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资金池有“多个龙头进水”,从而实现集中力量办大事、久久为功办成事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