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有关森林防火倡议书范文三篇

森林防火是很重要的,一旦着火,损失可是不可估量的,所以我们需要从细节做起,先写一份相关的倡议书吧,下面是本站小编整理的最新有关森林防火倡议书范文三篇,一起来看看吧。

最新有关森林防火倡议书范文三篇

有关森林防火倡议书1

森林是大自然的生态屏障,是人类生存繁衍的摇篮。森林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美化环境,预防自然灾害。森林能够生产木材、食材、药材和人类生产生活所需物质资源。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绿色家园。

近期续的干燥少雨、大风天气使我州森林气象火险等级攀高,防火形势非常严峻。现在已经进入森林防火关键期,防火安全,人人有责。为此,我们倡议:

1、禁止在林区及林区周边用火。朋友们一定要注意用火安全,进入林区严禁用火,特别提醒驾乘车辆进入或者途经林区的朋友们,不要向车窗外乱扔烟头。

2、在周末休闲踏青时,请不要把易燃易爆物品带入林区,严禁在林区吸烟、燃放孔明灯,同时也要管好随行孩童,不要玩火。在清明节等节假日上坟祭祖时,严防山林火灾发生。在烧香、烧纸点烛前,要将坟墓周围茅草杂柴清理干净,并做到人离火灭。

3、造成森林火灾,要承担赔偿责任,视情节轻重,将依法受到行政处罚、行政拘留、刑事拘留和判处有期徒刑等法律制裁。

4、一旦发现火情,要立即报告当地村组负责人或拨打森林火警电话:12119。

平安、健康是每一个家庭的福祉。请您积极参与我们的倡议,让大美楚雄更加美丽,让天然氧吧护佑你我。

有关森林防火倡议书2

全区广大居民:

为切实做好“端午节”期间森林防火和疫情防控工作,保护森林资源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让全区居民过一个祥和文明的端午节。在此,呼中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向全区广大居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倡导文明安全过节。请居民到指定的地点游玩踏青,要坚持疫情防控不放松,出门必须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不带火种入山、不随地烧烤,不要随意折枝、践踏草坪。踏青时请自带垃圾袋,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包装袋。爱护公物和公共设施,不在树木和公共设施上刻画涂抹。

二、强化森林防火意识。端午节小长假期间,要增强安全意识,严格遵守森林防火有关规定。不携带火种和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林区,不在森林防火区吸烟、焚香、燃烛、烧纸、野炊和燃放烟花、鞭炮、孔明灯,竭力减少森林火灾隐患;加强老人和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导,防止失火;采取有效措施管住痴、呆、聋、哑、精神病等特殊人员,防止监护不力引发森林火灾。

三、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传统文化,通过包粽子、佩香囊、挂葫芦等传统形式,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利用节日孝老敬老,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等活动,将节日活动和提升文化修养相结合。

呼中是我家,文明靠大家。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响应文明过端午的倡议,弘扬民族传统文化,遵守防火防疫各项规定,为我区森林防火和疫情防控做出积极的贡献。

有关森林防火倡议书3

在清明节这个传统节日里,人们都会以各种文明方式祭扫灵墓、祭奠逝者、悼念先人、寄托哀思。但是,还有人仍然延续传统习俗,上坟烧纸、燃香烛。这种祭扫方式屡屡引发森林火灾,破坏森林资源,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为有效预防清明节期间因祭祀用火引发森林火灾,确保清明平安,保护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此,我们向社会各界组织、团体及广大人民群众发出如下倡议:

一、做文明祭祀的倡导者。“思亲莫使烟火扰,鲜花一束祭先人。”我们在尊重祭祖习俗的同时,更呼唤文明祭祀新风尚。希望全体公职人员带好头、树好样,移风易俗、文明祭祀,教育好自己的家人亲属,引导好家乡的父老乡亲:严防山火,保护森林。以网络祭扫、鲜花祭扫、踏青遥祭、植树缅怀等祭扫方式和集体共祭、家庭追思等现代追思活动,寄托对逝去先人的思念。清明节期间,坚决做到不在林区及其边缘地带燃香烛、烧纸钱,一旦发现火情,立即报告。(森林火灾报警电话:88901531)

二、做绿色家园的守护者。“十年难育一棵树,星火能毁万亩林。”社会各界人士要牢记警示,千万不要使祭奠祖先的孝行善举事与愿违,成为破坏森林资源的罪人。我们要做森林资源的保护者,绿色家园的守护者;我们要有“进入林区、防火第一”的意识,不在山里、林边烧纸钱、燃香烛、放爆竹,让森林远离火魔,让大地永披绿装。。

三、做生态建设的参与者。“森林防火千秋业,生态安全万代兴。”生态安全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大计。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体公职人员要带头示范,坚决贯彻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主人翁的精神积极参与到生态建设、绿色发展、建设美丽贵安的行动中来。

建设生态新区,需要大家的精心呵护。希望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履行好严防森林火灾的责任和义务,破除陋习、移风易俗,用文明祭祀的实际行动度过一个平安、文明、和谐的清明节。

贵安新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

20xx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