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平穩健康發展經驗交流



脫貧攻堅平穩健康發展經驗交流

以下內容由範文網收錄,希望能為大家提供幫助

2018年以來,實現了1個貧困村摘帽、548戶2737人脫貧,貧困發生率下降到6.68%,今年全縣持續圍繞一號工程,緊盯脫貧目標,持續聚焦發力,力爭穩定脫貧640戶3140人、退出貧困村15個、貧困發生率降至2.23%,爭取全縣整體脫貧。

一、抓實“一戶一策”

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必須堅持一戶一個方案、一戶一個策略,按照“精準再精準、聚焦再聚焦”要求,緊扣貧困人口脫貧11項指標,對標對錶2018年脫貧節點,銜接貧困縣2018-2020年脫貧攻堅實施方案和貧困人口脫貧指導計劃,面對面與貧困戶溝通商量,客觀全面分析貧困原因,因地因戶因人確定幫扶措施和脫貧產業,養什麼、種什麼,用什麼辦法、採取什麼措施,倒排時間節點算好收入賬,力戒走形式、完任務,使“一戶一策”精準脫貧計劃成為貧困戶真脫貧、不返貧的作戰圖。

二、夯實脫貧基礎

一是投入6495萬元實施好2018年第一批財政專項扶貧專案,提前對接爭取第二批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全年爭取專項資金1.2億元以上。二是發改、財政、住建、交通、水電、扶貧、電力等部門繼續加大資金整合力度,確保涉農資金在精準脫貧工作上聚焦發力,發揮效益。三是圍繞國家支援“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規劃,統籌實施好貧困村道路硬化、集體經濟、飲水安全、危房改造、電力網路等基礎設施提升工程,投資5860萬元實施2018年自然保護區扶貧生態移民專案,投資1230萬元實施農牧村“網際網路+”建設專案,投資1540萬元實施2018年遊牧民定居提升改造工程,不斷改善貧困村發展條件。

三、推進“三變”改革

一是抓緊實施《縣牛、羊產業精準扶貧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確保精準到鄉、到村、到戶,分產業、分環節、分主體給予扶持。二是深化農牧村產權制度改革,堅持“股金到社、股權到村、分紅到戶”原則,投入2836萬元扶持36個經營主體開展“三變”改革試點,引導貧困農牧戶將土地、草場、林權和財政扶貧資金、惠農貸款以流轉或入股方式投入到養殖、光伏、自駕車營地、牧家樂等建設專案,向雪頓、安多等龍頭企業、產業大戶或專業合作社集中,科學合理地將經營主體和廣大群眾的利益以股權形式固定到產業鏈上,不斷增加貧困群眾資產性收益和工資性收入。三是爭取落實易地搬遷產業貸政策,為貧困戶發展產業、創業就業提供資金扶持。

四、提升公共服務

緊盯“兩不愁、三保障”,加大力度,補齊短板,徹底消除教育、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保障掣肘脫貧攻堅的局面。一是重點解決好教育扶貧問題,持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落實貧困家庭學生資助政策;加強適齡學生失輟學勸返工作,“一生一策”制定失輟學生勸返復學方案,加強動態監管,進行幫扶救助,確保失輟學生“學校留得住,鄉鎮勸得返,教育保障好”;協調做好因病因殘不能入學適齡兒童後續跟蹤工作,確保貧困家庭適齡學生無一人因貧輟學。二是重點解決好健康扶貧問題,落實“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簽約服務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行動計劃,全面開展50種大病集中救治,建立貧困人口綜合醫療保障機制;引導農牧民群眾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在指定醫療機構就診,實行大病即時結算和先診療後付費制度,推行“一站式”服務,取消大病保險報銷封頂線,實行大病患者費用再報銷政策,確保醫療費用應報盡報,切實減輕貧困群眾醫療負擔;投入118萬元對全縣14801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購買意外傷害險及重大疾病險保險。三是重點解決好住房安全問題,全面完成449戶農牧村存量C級危房改造任務,實施267戶易地扶貧搬遷專案,配套配齊安置點供水、供電、道路等設施,謀劃做好搬遷後群眾產業發展、就業安置、公共服務等工作。統籌落實好兜底性社會保障和救助措施,真正實現脫貧路上一個也不能少,小康路上一個也不掉隊。

五、用好社會幫扶

一是加快建立天津市南開區對口支援的精準對接機制,在教育資源共享、勞務協作輸轉、醫療衛生支援等方面抓好落實。二是用足用活中海油、慶陽市等單位援建資金,重點向建設生態文明小康村及建檔立卡貧困戶產業發展、脫貧致富方面傾斜。三是以駐村幫扶隊為先鋒,厚植“功成不必在我”之基,堅定信心和決心,準確把握脫貧攻堅趨勢變化,深入群眾,融入群眾,保證非常熟悉瞭解戶情,保證幫扶措施精準到位,按照“六個精準”和“七個一批”基本要求和主要途徑,推動幫扶工作呈現新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