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野圭吾《放學後》讀後感

《放學後》是東野圭吾的懸疑推理類小說,在經歷了《魔球》入圍決選之後,東野圭吾再次進擊江戶川亂步獎,講述了主人公前島教師被作為兩次校園殺凶的藉口,但最後還是死於他殺的意外結局。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放學後》讀後感範文,供大家參考。

東野圭吾《放學後》讀後感
 
  《放學後》讀後感1
 
  一口氣讀完全書,心裡直驚歎,東野圭吾真是個天才,無論《嫌疑人X的獻身》還是《假面山莊》,亦或是《放學後》,每本書一個故事,每個故事一連串案件,每一連串案件都描繪得精彩絕倫甚至天衣無縫。
 
  東野圭吾的小說精彩之處莫過於一開始一頭霧水,一直在講一些看似與主題並不相關的細節,即使看到三分之二處依舊一頭霧水。這樣那樣的細節的強調,讓讀者心中都忍不住去推理出這樣那樣的結果,然而真相往往出人意料。越是不起眼的人隱藏的越深,越是被視為不重要的細節恰恰是案情進展的關鍵。讀完全書總感覺東野圭吾就在遠處看著各位讀者,任你如何揣測,都在我掌握之中,真是佩服。
 
  以前曾一度覺得此類小說不過是把一個小故事放大了來講,吸引眼球,讓讀者享受推理被推理的刺激,並無深度可言。不過回過頭細細想來,小說當中融入了太多作者對待世界的態度,對人性或善或惡的刻畫,如此反觀故事中的人物情節心理,倒感覺字字珠璣,寫的很是深刻。
 
  《放學後》有很多篇幅都寫到女子中學的男老師對女學生們的邪惡之思,不雅之舉,尤其是主人公“我”有家有室卻和兩位女同學搞曖昧,雖未做出什麼出格的事,字裡行間卻無不透露出“我”的貪得無厭,雖知不可能,卻還總是抱有幻想。這大概是對人性中惡的一面的最好刻畫。另一方面,老師“我”對於當教師的態度自始至終都僅僅是賺錢的工具而已,無所謂什麼高大上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樣的心理在主人公“我”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現實中雖不像這般極致,但也確實應不乏少數。
 
  再就是對於女子中學高中生這個年紀的學生心理的把握和刻畫,也真是相當精彩,這個階段的學生“若以為她們是大人,卻會意外地發現她們根本就是孩子;若以為她們是孩子,她們又會惹出不亞於大人的麻煩。”真乃相當精闢的總結。高原陽子被老師拒絕後漸漸梳理了自己的學霸閨蜜,和小混混一起騎摩托車飆車變成問題學生,惠子惠美為保護這個年紀最想保護的美麗、純粹、真實的東西而構築起的一系列殺人案件……
 
  最終的結尾彷彿有些倉促,卻令人產生無線遐想,彷彿還沒到結局,卻又像已是最好的結局。關於社會的態度,關於人性的善惡,關於道德和法律的界限,關於人活著的意義的思考,這大概就是此書的偉大之處。
 
  《放學後》讀後感2
 
  作為讀過十幾本東野的讀者,對於前期抽絲剝繭般的分析,真相揭曉前的緊張期盼,和劇情的最後翻轉已經習慣。不得不說,雖然是早期的作品,行文風格已經打上了東野的烙印。
 
  我有一點想不明白,前面提到:“我們倆開始用力撞門。撞了五六下,門上端發出斷裂的聲響,整扇門向屋內倒下,隨著一聲巨響,塵土飛揚。我倆站立不穩,惠子箭筒裡的箭矢也掉了出來”
 
  後來的分析:“用來頂門的是12號箭,3號箭自然在你身邊,屍體就要被發現時,你把3號箭放回我的弓箭盒,破門而入的一剎那,你撿起12號箭放進自己的箭放到自己的箭筒。你本該把兩支箭緩過來,但你沒換,大概是沒想到我會記得箭的號碼。後來加奈江也說要幸運箭,選的恰好正是3號”
 
  我沒想明白為什麼,一定要帶著3號箭,等門撞開的時候,趁機把地上的12號箭撿起來,放到箭筒裡,就沒事了啊?就算平時的箭筒沒有帶著12號箭,會有人注意到嗎,或者說箭在箭筒裡,外面能開出來嗎?
 
  《放學後》讀後感3
 
  讀的時候,隱約猜到了凶手中的其中一個人,
 
  也猜到了主人公妻子外遇的情節:打零工開始變得開始打扮,接電話後沒放回原位、接電話聲音太小。
 
  其實主人公可能也隱約猜到了,只是疲於學校的事情,沒有心思,也不想去想這件事。
 
  沒想到卻因此殞命...
 
  書中觸動最大的一句話是主人公我說的一句話:
 
  我們普通人在決定勝負的緊要關頭需要精神支柱。
 
  但比賽時孤身一人,無從依靠,拿什麼做精神支柱的?
 
  只有事實!
 
  就是自己曾付出努力這個事實,相信自己平時捨棄娛樂時間拼命訓練,一定會有要的結果。
 
  還有一句話,看的時候還想著要記下來,看完之後想不起來具體在什麼位置看到過了...看來還是印象不夠深刻。
 
  《放學後》讀後感4
 
  這是我整個接觸東野圭吾經歷中我認為是最單純的書。百分百純粹的凶殺故事,只是在不停地尋找凶手。沒有《白夜行》裡對往事的追究,也沒有《惡意》裡對凶意的驚戰。只是一個懸疑故事。
 
  主角前島是一個自以為將要被謀殺的物件。在校園裡遭遇的一系列恐怖故事讓他擔憂有人要殺他。當然從這開始就是凶手的詭計,也可以說是作者的詭計。即,將凶殺物件引到前島身上,讓前島和警察認為前島才是凶手的目的。由此讓讀者進入這個局。這是東野圭吾常用的寫作手法。
 
  由錯誤的判斷引出故事的撲朔進展。
 
  說實話,村田(沒必要翻書查這個人名是否正確)這個人我著實厭惡。首先他低俗,無需多言,有點腦細胞的人都看得出他低俗。再者,這還是個教師,呸,我覺著他根本沒有資格站上三尺講臺,他把女孩的頭髮剪去,這是毫無人權的。日本這樣的教育大國能出這樣的老師?這點於日本不可細思。因為細思會被扎破。但放中國呢?我不由一顫,兀的想到了紅黃藍幼兒園事件,那群惡魔不也就是那樣荒唐地站在三尺講臺?日本只是一位,還在小說 中國有一群,在首都北京。
 
  我不想再說這個老師,因為我想到偶爾正義的微博熱搜榜上越來越多的東西。
 
  再說說竹田老師。他死的有點冤,因為他或許只是來自男性本能看了些不該看但身子逼他看的東西。生理本能這個詞真是奇妙,男人看AV,女人看韓劇。當然兩者非不可調換焉。男人與男人或女人與女人也並非全無羅曼蒂克。斷袖的故事比起縱橫於網路的劇集而言,浪漫得多。我又說了一堆無關緊要的題外話,那再說些題外話也便無礙了:願中國同性戀人們早日被法律所認可。
 
  迴歸正題,這兩個才是作者的目的,即該被殺之人。凶手是女高學生。日本是個很奇怪的民族,他的傳統似是比中國還要再古板一些,但對性的追尋卻深得咋舌。這些事我不想多列,我只是個吃吃喝喝的高二學生。總而言之,殺機就是一個高中女生在追尋原始快樂的過程中被兩位異性男老師給偷看了去。熔爐。我淡淡打下這兩個字。當然你有可能在想這樣的事,又何必鬧到殺人那步? 書中有這樣一段話:
 
  “你認為高中女生在什麼時候會恨別人?”
 
  “這個……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否表達清楚……對她們來說,最重要的應該是美麗、純粹、真實的東西,比如友情和愛情,也有可能是自己的身體或容貌。很多時候,更抽象的回憶或是夢想對她們來說也很重要。反過來說,他們最憎恨企圖破壞或者從他們手中奪走重要東西的人。”
 
  寫到這裡,若這篇東西真的被中國家長看到,希望能讓他們知道一些東西。
 
  竹田和村田奪走了女孩對自己的期待,你可能永遠也不知道自己的一個行為或一句話的後果。你或許是無意識是好奇或是好玩。沒人會原諒後果。
 
  我不想再思量下去了,我想到了太多,關於美,關於善,更多關於惡,關於醜,關於難以啟齒。
 
  最後就用書中一句惠子的話結束吧
 
  “如果有什麼毒藥能輕易殺人,我也想要呢,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用到,也沒準是自己要用。我們就是這種年齡。”
 
  果然我啊還是喜歡寫亂七八糟的廢話——珍惜眼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