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母親》的讀後感通用7篇

一篇優秀的讀後感可以通過精準的分析和獨特的見解,一篇出色的讀後感可以引發讀者對自我成長和人生意義的思考和反思,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讀《母親》的讀後感通用7篇,感謝您的參閱。

讀《母親》的讀後感通用7篇

讀《母親》的讀後感篇1

母親是崇高的,母親是偉大的,而祖國母親又培養了千千萬萬個花朵。今天我學了一篇叫做《懷念母親》的文章。這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深深地寫出了作者對母親的遺憾和愧疚,還有對生身母親和祖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使我真的好感動。

文章中寫了季羨林六歲離開母親,在他讀大學二年級的時候,他母親棄養,只活了四十多歲。母親去世,他食不下咽,寢不安席,痛哭了好幾天。從此,他失去了母親,一想到母親,他就會淚流不止,感到十分悽楚。他到德國之後,經常夢到自己的母親和祖國母親。在1935年11月寫的四篇感人的日記中,我讀出他不但愛自己的母親,還愛著祖國和遠在祖國的朋友。在那之後,他寫了一篇名叫《尋夢》的文章,表達了他熱愛兩個母親的情感。

讀了這篇文章,我覺得一定要向季羨林學習。我有時對母親發脾氣;有時還不肯做家務,沒有更努力地學習。而他從小失去了母親,得不到母親的呵護,卻沒有受到任何一點影響,反而更加熱愛、思念母親,更加勤奮學習,考取了博士學位,並去德國留學。在哥廷根的時候,他並沒有忘記母親。在《永久的悔》這篇文章中,他說:“我一生最大的悔,就是沒能孝敬母親。”這樣一位大學者,取得了那麼多成就,最終後悔的卻是沒能孝敬母親。記得有一次,媽媽做飯,有點忙不過來,讓我去幫忙。我為了能夠安心地看喜歡電視,就說:“還沒看完呢,你自己沒長手。”讀完季老的這篇課文,我覺得心裡酸酸的,我的臉紅了。

現在,我已是六年級的學生了,應該從小孝敬母親,幫助母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哪怕只是幫她泡一杯熱茶、拿一雙拖鞋。何況我已經長大了,我不是以前的我了,不是那個只會在母親懷裡撒嬌的孩子了,我必須趁後悔前,儘自己的力,孝敬母親。

這篇感人至深的課文,教會了我要敬重祖國母親,善待生身母親。否則,就會後悔一輩子……成為靈魂不全的單翼天使……

讀《母親》的讀後感篇2

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綠陰?——題記

看完豐子愷的《我的母親》,如纖纖細手拂過平息的琴絃,心久久不能平靜。此時,我多想高呼一聲:人生真情,聖潔的母愛!

豐子愷的《我的母親》文風清新而樸實,內容真摯而感人。平常人——千百萬母親中的一員,卻被寫得偉大、高尚。

細細品來,文中似乎只能讀懂一個詞——母愛!

至真至愛的.親情中,母愛是最細緻、最無私、最易體會到的。想想我的母親,心中竟蕩起一絲內疚。

我的母親是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也許是自身文化程度的緣故,她對我一向十分嚴格。她總說自己小時候沒有條件好好讀書,叫我要珍惜時間,認真讀書。因此,年少、輕浮、狂妄使我對母親的愛不屑一顧,還時常與她吵嘴。每天,每天都抱怨上蒼的不公:為什麼不賜予我一個瞭解我,愛我的母親?

可是,隨著斗轉星移,時問的飛逝,我漸漸發現我錯了。

就在昨天,我奔赴期末考場,外面天陰沉沉的,不時地飄落一陣急雨。母親這些天為我操勞,原本單薄的身體又虛弱了許多,她撐著一把大傘,不聲不語,孤立冷雨中。我怎麼也忘不了我走進考場的那一瞬間,母親眼眸中流出的信任與鼓勵,嘴角上掛著的一絲抹不去的慈愛的微笑……

正如文中所言:“昔聞長者言,掩耳每不喜。”每次聽到母親的嘮嘮叨叨總不高興,認為自己已長大了。但“有媽不覺兒女高”,畢竟,在母親眼中,我仍是需要關心、疼愛的女兒。

感謝這篇《我的母親》使我真正讀懂了母親,人生真情,莫過於母愛!

讀《母親》的讀後感篇3

待到再獨自站在學校清曠的十字路口,迎接我的大風再次用熟悉氣味翻攪我的感官時,我必然會懷念起,在舷窗邊翻轉咖啡匙的這一刻。

如果定需要什麼來證明求索知識的路程是孤獨的,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停留在無盡長廊中的不安的靈魂,定願意穿過百年的時光現身說法。不必等到樸實的吉普賽人帶著巨型磁鐵走街串戶,何塞?阿爾卡蒂奧?

布恩迪亞身上潛伏的孤獨基因便已蠢蠢欲動,搶先同良心的譴責一起拔出他這根混血家族不拘的釘子,促使他領著一眾族人,肆無忌憚地憑自己想法,開山嶺斬荊棘,在那個唯有鳥鳴能指引方向的孤霧叢野,建起無厘頭夢中家家外牆都有面鏡子就叫馬孔多的村莊。當實誠的梅爾基亞德斯帶來磁鐵、望遠鏡、假牙和鍊金爐,當原始智慧碰上野生文明,便沒有什麼可以阻擋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在孜孜不倦求索的路上兀自越走越遠。用磁鐵探測金子,讓望遠鏡灼傷自己以證明陽光戰的威力,觀測計算入魔然後徑自測出地球像個橘子,再到執意用鍊金鍋將妻子寶貴的遺產化為一團死粘鍋底的油渣,第一代何塞像他的子孫們一樣,將自己與外界隔斷,倔強地用著後人不願意再重複的實驗方法,得出證實自己智慧卻又早已被人證實的科學結論,執著而瘋魔——除非偶爾抬眼望見赤腳立於田間的孩子,才會感及一絲僅存的溫情。直到那個令人崩潰的星期二——一切的一切都在重複著星期一的模樣,不差分毫,星期三如是,星期四依舊。星期五徹底崩潰的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最終被綁在了樹下,剩餘的求索都留在那棵樹下展開,即使繩索解開,也選擇至死不離——因為於他而言,在散架了的時間裡,整個世界的變化都不會及其一身孤魂的變化。

維繫孤獨家族生活似乎也會是孤獨的。同樣是第一代長輩,半個多世紀,從喝蟒蛇湯吃壞了胃口開始,到裝入一個比籃子略大的棺材結束,代表理性、正直、仁愛與勤勞的烏爾蘇拉自始至終都堅持試圖用一己之力維持整個跌宕起伏的家業,即使中途離開,但還是會像家族任何散落的子孫一樣迴歸,並帶回給整個馬孔多以更多的繁榮生機。因為種種錯亂而不可捉摸的因由,她不幸誤入了這個空氣中都飄忽著孤獨因子的家,卻又在承受了那些長了胡茸之後便都學壞的男人們一次又一次攪擾家業的同時,在一無所有之處建起飄滿玫瑰清香的宅邸,保持她製造糖果小動物的烤爐晝夜不歇。作者將在拉美代表親切自然的動物意象在此巧妙的植入,有意刻畫了一個追求理性生活的美好的形象。然而,當她在睡意迷朦的躺椅上監視女兒與情人時,當她獨操一根鞭子將一幫學生軍打得落荒而逃時,當她義正言辭在軍事法庭上威嚇法官們時,還有當她選擇忙裡忙外把來源不明的後代們教養大時,烏爾蘇拉都不曾想,她一切和一切的努力,不過都是從零到零,就像她的生命,從小搖籃到小棺材,只是在做一個無謂的迴圈,植入其中的,也不過是布恩迪亞家族恆在的孤獨的基因。

如果想讓生命徒勞無獲,那你就放手去追求自尊——慄樹下的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的遊魂耿耿於懷道。相較於哥哥的玩世不恭,奧的低調謙卑多麼令家人倍感欣慰,儘管這樣的低調促成的只是未來上校端坐鍊金室的隱忍和妓女面前面對自己裸體的自卑。直到保守派昏暴政府的行徑令其忍無可忍,穿上一身戎裝便脛走征程。然而,面對行刑隊時那句無奈憤怒的嘟噥,最終激起的還是其狂熱的自尊——當戰爭再次被髮動,真正的目的與混亂的黨派紛爭再無關係,而是他要在那些傳言中他無所不在的角落裡求得一絲無望的自尊,以填充其封閉孤獨的靈魂。但,三十二場起義,十七個不同姓的兒子還有無數次暗殺和一次自殺後的倖存也不能令他停止感到被不斷的分裂重複以及刺骨的孤獨。於是他選擇了暗殺對手,槍決朋友,夷平不被允進入的遺孀的家,還跑遍父親探險走過的路。然而戰爭冷漠地擺出了一樣事實:什麼都不曾發生。所以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又像當初追求勝利一樣為失敗而戰,以結束這場無謂的惡性迴圈。餘生便獻給融金幣,造金魚,賣金魚,融金幣的超然而孤獨的反覆中,彷彿超然而孤獨。

幾乎每一代布恩迪亞家族的人,還都曾奮力地追求愛情和友情。無奈,孤獨的因子依舊貫穿始終。當愛情和友情走近時,那些曾透露希望的燭火指引希望之人的心窗便都戛然而合。皮埃特羅、馬爾克斯甚至包括嫁入門的費爾南達,都在百年家族高傲冷漠的盔甲前或死或傷。愛情、友情這兩樣無數孤獨靈魂自然而然想要追求的解藥,卻都在這孤獨的宅邸中染上了無可救藥的孤獨。於是,荒誕的愛情就此產生:阿瑪蘭妲不厭其煩設下的陷阱,麗貝卡與兄長的婚姻,後生與伯母陰陽兩隔的吻,還有最終導致誕下豬尾巴孩子的奧雷里亞諾與姨媽的激情……而友情也只存於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生身與仇人普魯鄧西奧的鬼魂間,在阿爾卡蒂奧、奧雷里亞諾第二臨死的追念裡……

在錯亂的時空中,在亦真亦幻的馬孔多,沒有一樣至真至貴的東西沿著慢慢難休的迴圈到達了孤獨的背面。

相信所有人都會承認,在生命中,都曾或多或少次碰到了似曾相識的人和物,經歷了彷彿在夢中就已經歷了的事,前人後人往往復復,便總結了這樣一句話:歷史總是螺旋形上升的。科學界為此爭論不休,至今仍沒有結果。或許我們正應感謝這樣的無定論,使得我們享受到這不可捉摸但卻又有規律可循的生活。

然而原子假說選擇直截了當地打破人類的幻夢。它輕蔑地指出我們這些海德格爾蜜蜂,從前如今下一秒的舉動,早在億萬年前便由一團原子碰撞的方式所決定,我們追求的相較於機械工作的蜜蜂這類動物的自由,對於超越三維的某種未知生物而言,不過也是蜜蜂這類動物的機械工作。就像最後那個豬尾巴孩子的出生,要追溯責難至四百多年前弗朗西斯科?德雷克襲擊里奧阿查的那一刻一樣,一切因果既定。彷彿從出生之日起,要到達死亡的終點,我們在命運的迷宮中只有一條路可走,隔牆的風景與我們毫無干系——這樣的說法未免令人沮喪,但又難尋證據反駁。然而,我們真的沒有改變的權利嗎?

當我坐在舷窗邊結束第二遍在《百年孤獨》中的巡禮時,心中依然存惑。為什麼求索真理、求索自尊、求索愛情與友情仍然會讓布恩迪亞家族中的每個人始終遊走於大大小小的迴圈中,又到底是什麼讓這個歷經百年風雨的家族始終沒能繞到孤獨的背面,在一個孤霧幽地誕生又在合門大宅中消亡。緊鎖眉頭,不得其解,直到我拿起咖啡匙百無聊賴地翻轉——裡面只有一滴,足夠小的一滴咖啡,在勺子的邊沿無奈地旋轉,始終難以落下——馬爾克斯的話憑空閃現:孤獨的反義詞是團結。——我舀滿一整勺的咖啡,翻轉,幾乎所有的咖啡都回到了那馨香氤氳的杯中,僅殘留最後一小絲選擇繼續在邊沿循回。

布恩迪亞家的人們只是把孤獨當作了正面。那個讓時間變慢的迴圈,並非歷史的偶然,只是孤獨的必然。孤獨悲劇的禍首隻是孤獨。

如果你在乘飛機至半途時,往窗外看看那片茫茫雲海和那宛若靜止的太陽,你往往會發現那個上下翻轉的機翼彷彿不過只是在翻轉,幾乎沒有挪動絲毫,而你就像坐在一個開了馬達卻沒有前進的機器上,停留在原地漫無休期。這種感覺已在無知覺中被布恩迪亞家族的人濃縮進了一段被重複的對話:

時間過得真快。

可也沒那麼快。

當布恩迪亞人將心門合上,將感官合上甚至將家中大門也合上,將遙遠死亡作為唯一朋友時,悲劇便是不可避免的了,那些本應在人生的正面被填充、集合和放大,能使人們渺小靈魂有所底氣的真理與感情,也必然為麻木所取代。但可憐可悲的是,這些習慣了孤獨和重複的人們,在死亡臨近之時高慨他們竟是如此的愛他們的愛人、朋友甚至回憶起無數熟悉的氣味和片段,在最後一刻才有所感悟,留給後世人一個永恆的嘆調。

普魯斯特表示,病人更多的覺得接近生活,而生活又是一樣貼的太近的東西,它不斷使我們的靈魂受到傷害。一旦其鐐銬有片刻的放鬆,人們便可體驗到雋永的樂趣。對此有人精闢地總結道:生活貼得太近會傷害靈魂,靈魂貼得太近會疏遠生活。所以,百年家族中的人們選擇了保護好祖傳的孤魂,自我封閉,遠離生活——所以他們體會不到生活的質感,宛如輕飄於生活的水平面上,構不成一起漣漪。

讀《母親》的讀後感篇4

每個孩子都有母親,亦慈祥、嚴厲、亦溫柔,亦暴燥……但是不管怎樣,母親那顆愛孩子、處處為孩子著想的心永遠也不會改變。暑假,我不經意間翻閱了胡適的一篇散文《我的母親》。當我被這質樸的語言打動時,也深刻地反省了自己。

這篇文章沒有刻意地描寫母親,而是通過作者家庭中的一些小事為人們展現了一個教子有方、氣量大、性子好、待人仁慈溫和又不失骨氣的好母親形象。胡適五歲喪父,全靠母親一人將他含辛茹苦地拉址大。生活上,這是一位慈母,對兒子關懷備至;學業方面,這是一位嚴師,以身作則,教給兒子做人的道理。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母親讓胡適從她身上學到了善良、堅強的優良品質,胡適也在結尾處點明母親是影響他性格及人生道路的第一人。全文文筆流暢,字裡行間無不透露出深厚的母子情,讓人潸然淚下。其中,一個小片段學深深地震懾了我。

“我跪著哭,用手擦眼淚,不知擦進了會麼微菌,後來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翳病。醫來醫去,總醫不好。我母親心裡又悔又急,聽說眼翳可以用舌頭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頭舔我的病眼。”讀到這裡,我不禁想,這到底是位怎樣的母親?一般來講,當孩子生病時,做母親的只需照顧好即可,大多沒想過做這種在外人眼裡看起來非常噁心的事情。然而胡適的母親馮順弟卻做出了這偉大的舉動,令人震驚。雖然作者只是三言兩語,看似輕描淡寫,實則蘊含著母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前面的長段描寫不就是為這幾句簡短的話作鋪墊嗎?由此,我聯想到我的媽媽。

在我六歲那年,我才離開外婆,回到媽媽身邊。許是我從小與她分開的原因,媽媽表面對我要求很嚴,其實在某些方面她十分疼愛我,以我為中心,為我“服務”,而我把她所做的一切看成是理所當然。直到我看我《我的母親》這篇散文後,才真正意識到了我的錯誤。很多時候,我非但不理解她對我學習上的苛刻,還給她徒增煩惱。現在回想起來,我真是羞愧,不什麼不能學胡適那樣懂得感恩呢?天下沒有哪個母親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成人成才,我如今醒悟為時不晚,我決定要用我的好成績回報媽媽,並且儘量為她減輕負擔,做個至善至孝的女兒。

母親,我一生中最親愛、最重要的人。有一天她老了,我會做她的柺杖,陪伴她度過幸福的晚年!

讀《母親》的讀後感篇5

母愛,猶如春暉般的陽光。文章《母親》一文,記敘了三個感人情節:老牛強行攔路索水;強忍鞭打執意要水;護犢飲水母子情深。讓我更深一層懂得了“母愛是無私的,也是永恆的。“這句話。

?母親》一文讓我最為之感動的情節是老牛強忍鞭打執意要水這一段。老牛被打得皮開肉綻,叫得淒厲,和著沙漠陰冷的酷風。這情景在我腦海中歷歷在目。頓時間,淚水在我眼眶裡不住的滾動。相比之下,要是我被長鞭一抽,保準服從命令,可是老牛不是為自己討水,而是為自己心愛的小牛討水。只為了讓小牛喝水而挨鞭打,值嗎?但是,在母親的眼裡,就值得。

在生活中,母親是一個難以扮演的角色。為了兒女能吃飽,自己寧願少吃一點;為了兒女能暖和,自己寧願穿薄衣;為了兒女能讀書,自己寧願辛苦工作。母親,走到哪裡都是讓人敬仰的角色。母親,您的愛如含苞欲放的花蕾一點一滴地從生活的角度反反映出來。母愛這個階梯已經不僅僅存在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中。動物也一樣,有著七彩般的母愛,有著領悟的感情。這種連動物也懂的母子深情難道我們不懂嗎?

有首詩寫得好:《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是啊!小小的草兒怎麼能報答得了春暉呢?補正如赤子之心不能報答母親無私而永恆的愛嗎?

讀《母親》的讀後感篇6

這今天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讀了老舍的作品《我的母親》。

對於“母親”這一詞,我想,應該眾人皆知吧,你的母親也是百般的疼愛你,呵護你,對於你又做了什麼讓母親高興的事?好好的為你的母親“服務”一會吧!

老舍的母親生於農家,所以勤儉誠實,身體也好。由於家境貧困,他的母親每天都要洗兩大綠瓦盆的衣服,還得給人家縫補或裁縫衣裳,一個家全靠母親一人支撐……

讀到這裡時,我的心似乎也顫抖了一下,我們的母親也是這樣。我們的要求母親都會盡力完成。母親一直都是勞累的。一天有幹不完的家務活,還有我們的衣食,她都獨自承包,只有晚上睡覺時能休息下,早上還得起早為我們做飯。我們和母親要錢是,母親不給的話,我們還氣她,起的母親頭疼,這是讓我想起來感覺真後悔,我也和老舍一樣用一個詞來形容——“心痛”!

其實我的母親沒什麼文化,他給我的教育確實生命的教育。

讀完文章,讓我感受到了母親如此幸苦,母愛如此偉大。母親的辛苦都是為了我們,而我們卻不會抓緊這個機會好好學習,大家應該好好想想了。趁母親還在世上,好好的孝敬她吧!不要像作者一樣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讀《母親》的讀後感篇7

學完《懷念母親》這篇季羨林老先生的課文,讓我知道了季老雖然在異國他鄉但卻不忘記生母和祖國母親的孝順母親和愛國的優秀品質。

這篇課文講:季老六歲時離開生母去城裡住。在他讀大學二年級的時候,母親不幸去世。季老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季老在德國留學,不知為什麼,祖國母親也頻來入夢……

讀完這篇課文,我一定要向季老學習。想起我對母親的態度,我感到愧疚,自己不做家務,還沒有更努力的學習。再反過來看看季老,他從小失去母親,得不到母親的呵護,反而更加勤奮的學習,並去德國留學。

記得有一次,媽媽做飯,有點忙不過來,讓我去幫忙。我為了能夠安心的看喜歡電視,就說:“還沒看完呢,你自己沒長手。”讀完季老的這篇課文,我的臉紅了。我已經是六年級的學生了,已經長大了,應該學會孝敬父母了,哪怕給母親段一盆洗腳水,父母疲憊的時候端一杯熱茶。我現在再也不能像小時候了,當升國旗時我也不應該再跟同學竊竊私語了。

?懷念母親》這篇課文中讓我學到了應孝敬父母,不忘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