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語言教案:梨子小提琴7篇 中班語言教案:啟發幼兒音樂細胞,聽“梨子小提琴”獲豁然開朗

本篇教案以梨子小提琴為載體,以小兒歌曲《小星星》為主題,旨在通過音樂的形式,激發中班幼兒語言表達的興趣和能力,培養其音樂、語言的綜合素養,引導幼兒在快樂中成長。

中班語言教案:梨子小提琴7篇 中班語言教案:啟發幼兒音樂細胞,聽“梨子小提琴”獲豁然開朗

第1篇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溫馨、友愛的情感色彩。

故事掛圖、課件、實物梨子、動物圖片(如松鼠、、、小雞、兔子、大灰狼、小羊、老虎等)。

師:小朋友們,這是什麼?(梨子)這會是誰的呢?(幼兒回答)

你們看到了什麼?小松鼠用梨子做了什麼?這把梨子小提琴演奏出了怎樣的音樂?(幼兒學拉小提琴的樣子。)

小結:松鼠用梨子做成了一把小提琴。琴聲傳得很遠很遠,這樣好聽的音樂,森林裡從來沒有過,那誰會聽到這優美的音樂呢?

提問:你們覺得捉到小雞了沒有?聽到優美的琴聲,它對小雞說了什麼?(我不捉你了,我要去聽音樂。)

提問:你們覺得捉到小兔了沒有?聽到優美的'琴聲,它對小兔說了什麼?(我不捉你了,我要去聽音樂。)

這時從小提琴上掉下來的一個東西,你覺得會是什麼呢?小松鼠會怎麼說呢?(小松鼠說這是從小提琴上掉下來的一個小音符。)

它又會發生什麼神奇的事?(引出:第二天,地裡長出了一棵小綠芽,它多像一個小音符呀!小綠芽很快長成了大樹,樹上結了許多許多梨子。)

教師小結:拉著拉著,從小提琴上掉下來一個東西,小松鼠說這是從小提琴上掉下來的一個小音符,第二天,從地裡長出了小綠芽,很快綠芽變成了大樹,而且結了許多的梨子。

2、、為什麼沒有捉小雞和小兔?(琴聲真好聽,動物們都愛聽音樂,就連凶猛的動物也不做壞事了。)

3、小提琴上掉下的是什麼?真的是音符嗎?(不是音符是梨的種子)

4、樹上結了許多梨子,為什麼都被做成了梨子小提琴呢?為什麼森林裡到處都是快樂呢?(因為大家都喜歡梨子小提琴拉出的優美音樂)

小結:優美的音樂讓凶猛的動物不再做壞事了,還能幫助舒緩情緒。如,心情不好的時候聽音樂,能夠舒緩我們的情緒。

森林裡還有哪些動物會聽到這優美的音樂?它們會怎樣做?(大灰狼——小羊、老虎——兔子)

聽故事是幼兒最愛的一種文學形式。通過故事教學,能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幫助幼兒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對於小班的幼兒來說,是以教師講述故事為重要部分。我在講述故事時,適當的減慢了語速,這樣可以讓幼兒把字聽得更清楚,我在講的時候還適時的加上肢體語言幫助幼兒理解,作為教師,在故事教學中往往不是講一遍而要講多遍,這就要注意方式的變換,才能保證幼兒傾聽的積極性。

中班語言教案:梨子小提琴7篇 中班語言教案:啟發幼兒音樂細胞,聽“梨子小提琴”獲豁然開朗 第2張

第2篇

1、欣賞、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溫馨、柔美的意境。

2、學會根據故事內容進行故事創編,發展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4、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5、激發幼兒主動複述故事的慾望,培養幼兒高自控性和高興奮性。

讓幼兒根據故事內容進行故事創編,發展孩子的想象力。

請幼兒觀察梨,想象半個梨像什麼?直接匯入開始講述故事。

師:請看圖片上是什麼水果啊?有一隻小松鼠還能用梨子拉出好聽的音樂來呢!讓我們一起聽聽這好聽的音樂吧!

(故事開始:小松鼠住在松樹上——突然想到一個好主意)提問:

(故事開展:“我拿它做把小提琴吧!”——森林裡真安靜)提問:

(故事結束:小松鼠拉著拉著,突然——動物們不在追來打去了~~~~~。)

3、觀看《梨子小提琴》動畫,幼兒再次欣賞故事童話。

師:剛才你們都挺的特別認真,而且都很勇敢、很願意回答問題,老師很喜歡你們,接下來我們一起欣賞一下這個故事吧!

師:我們讓兩個小朋友一組來給自己的好夥伴講講這個故事,看誰講的好,好大家開始吧!

(1)請幼兒仿編其他動物聽到音樂後的表現等情節,將給同伴聽。

師:森林裡其他的'小動物聽到好聽的音樂會怎麼做麼,誰能編出故事讓大家聽聽呢?

師:把你剛才編好的故事可以表演給我們看看,可以請另外一個好朋友幫忙。

師:小松鼠的音樂真好聽,我們也聽著音樂和小動物們一起開音樂盛會吧!

這是一堂選自《建構式幼兒園課程》中的一堂以語言為主的整合課程。《梨子小提琴》是趙冰波先生的一篇優秀的美文,我們的課堂設計沒按原來語言課的基本程式,而是加進了音樂律動的環節,讓幼兒在課堂上能夠與教師充分的互動起來。本堂課的主要內容是感受舒緩、溫馨、柔美的意境,整個課堂氣氛上下來覺得很輕鬆,比較活潑,與孩子們的互動較好!原本為了活躍課堂氣氛以及加深幼兒對小提琴演奏的印象,我們設計了課堂中真人表演的環節,但由於表演者受傷而取消。

第3篇

1.理解詩歌內容,學習句式“小樹葉,變呀變,變成……”。

4.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理解詩歌內容,學習句式“小樹葉,變呀變,變成……”。

1.師:秋天到了,樹葉一片一片從樹上飄下來了,你們看。(觀看落葉飄落圖片)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2.師:小樹葉有個好朋友,看看是誰呀?(出示小螞蟻)我們和小螞蟻打聲招呼吧!你覺得小螞蟻和小樹葉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呢。(幼兒自由討論、猜測)

3.師總結:原來啊,小螞蟻要和小樹葉一起去旅行了,我們看一看他們去了哪些地方!

(1)師:小螞蟻和小樹葉來到哪裡了?(河邊)可是河那麼寬,小螞蟻要怎麼過去呢?誰來幫幫他想想辦法?(幼兒猜想)

(2)師:小朋友的辦法都很好。瞧,小螞蟻拿出了一根魔法棒,這神奇的魔法棒只有唸到咒語魔法棒才能發揮魔力喲!我們來聽一聽小螞蟻是怎麼唸的!小樹葉,變呀變,變成小船帶我過河(念)。

(3)師:你聽到了什麼?剛剛小螞蟻是怎麼唸咒語的?師幼一起朗誦:小樹葉,變呀變,變成小船帶我過河。

(4)師:你們學會了嗎?那我們來變一變吧。(點選ppt)魔法有用嗎?有了小樹葉變成的小船,小螞蟻真的`過河了。

(1)師:小螞蟻過了河,他和小樹葉走啊走,來到了哪裡呢?山那麼高,小螞蟻怎麼過山呢?想想辦法吧!你想把樹葉變成什麼來幫助小螞蟻?

(2)師:是不是呢,我們來聽聽這次的魔語是什麼?仔細聽,原來啊小樹葉變成了魔毯,幫助小螞蟻翻過了山。

(3)(引導幼兒一起說)師幼一起:小樹葉,變呀變,變成魔毯帶我過山。

(4)那準備好了嗎?我們又要變魔法了。(ppt)真厲害,魔毯帶著小螞蟻翻過了山。

(1)師:小螞蟻和小樹葉一起翻過了山,可是這時候天下起了雨,怎麼辦呢?小螞蟻是怎樣擋雨的呢?

(2)師:如果你是小螞蟻你會用魔法棒把樹葉變成什麼?用雨傘來幹嘛呢?你們會怎麼說魔語呢?

(1)師:小螞蟻看到了好吃的東西,它想把他們搬回家準備過冬。哎喲哎喲,小螞蟻流了很多汗,他又想請小樹葉幫忙,變成什麼呢?瞧變成了什麼?(出示圖片)感覺怎麼樣?用咒語怎麼說?(這裡引導幼兒單獨說一說,請2~3個)

(1)師:現在小螞蟻想睡覺了,可是晚上天氣比較冷,如果你是小螞蟻你會對魔法棒說什麼語,誰來試試看。先在心理想想把小樹葉變成什麼幫助小螞蟻。

師:小螞蟻旅行回來了,一路上都發生了什麼事情啊?又是怎麼解決的?(根據幼兒出示圖譜)(第一個幼兒可以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誰能學剛才小螞蟻的魔語來說說。

2.師:這些連起來就是一首好聽的詩歌《小螞蟻和小樹葉》,我們也和小螞蟻一起去旅行吧。

3.師:如果你是小螞蟻,你覺得旅行中發生的什麼事情最有趣,來和我們大家說一說。

請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圖譜,來說一說其中的詩句,回憶詩歌中優美的句子。

師:現在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把這首好聽的詩歌朗誦一遍吧。

1.師:旅途中小螞蟻遇到了碰到了過河、翻山、下雨等很多困難,那小螞蟻在旅行中還可能遇到什麼困難呢?他又是怎麼解決的?如果你也有魔法棒,你可以把小樹葉變成什麼啊?用魔語怎麼說啊?請你們和好朋友輕聲商量下。

2.師:今天我們的小朋友都非常聰明,幫小螞蟻想了好多好辦法,解決了不少困難,小螞蟻要謝謝你們呢,那我們下次再跟著小螞蟻一起去旅行學本領吧。

幼兒非常喜歡聽故事,一聽老師說要講故事,都靜靜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極渴慕地望著老師,都希望快一點聽老師講故事。在完整的欣賞了故事後,孩子們不由的發起了感慨,為此,教師讓孩子們互相說說自己對故事的看法,給幼兒創設了自由表達的空間,幼兒都積極發言,用語言表達著自己內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隨後結合掛圖,分段欣賞故事,加深了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第4篇

2、嘗試表演故事,根據所扮演的角色清楚地講述避暑的方法。

4、藉助圖文並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1、課件準備:《誰跟小羚羊去避暑》插圖、故事音訊、配樂音訊。

2、紙質教具:小羚羊、小紅馬、小黑狗、小黃雞、小松鼠、小灰兔的頭飾。

1、教師提問,引發幼兒討論夏天有哪些避暑的方法。

——夏天天氣很熱,你有哪些辦法能讓自己涼快些呢?

2、播放故事音訊及圖片,帶領幼兒瞭解小動物們避暑的方法。

3、教師給幼兒發放角色頭飾,引導幼兒角色扮演,指導他們講述自己避暑的方法,並配合相應的動作演繹出來。

——小紅馬用什麼方法來避暑?如果你是小紅馬,出汗了很涼快,會怎麼表現呢?

——小黑狗用什麼方法來避暑?你能學學它是怎麼做的嗎?

4、播放故事配樂,引導幼兒一邊說臺詞一邊做出相應的避暑動作。視情況,多請幾組幼兒進行表演。

炎熱的夏天來了,小羚羊的媽媽要帶孩子到高山地帶去避暑。小羚羊想,還有許多小夥伴也一定熱得難受,得約大家一起去。“誰跟我去避暑?”她一面走,一面喊。

一匹小紅馬奔跑過來,對小羚羊說:“我不去,我一出汗就像洗了冷水澡一樣涼快極了。”原來她身上有許多汗腺,熱了就出許多汗來調節體溫,防止中暑,不需要避暑。

小羚羊想:“聽說小黑狗身上沒有汗腺,一定熱得受不了,去約他避暑吧。”這時,小黑狗正趴在一間屋簷下,張著嘴,伸出長長的舌頭,直喘氣。“黑狗弟弟,高山地帶涼快極了,你跟我一起去避暑,好不好?”小羚羊對他說。“謝謝你!”小黑狗擺擺尾巴繼續說,“我身上沒有汗腺,可舌頭上有許多汗腺呢。我伸出舌頭,就是用它排汗,調節體溫呀。”

小羚羊說聲“再見”走到一棵大樹旁,看見小黃雞躺在樹下的沙土裡,兩腳搔著沙土,還不斷地打著滾兒。“你躺在沙土裡玩,多熱呀!”小羚羊搖搖頭說。小黃雞“喀咯咯”地笑了,他說:“我熱得直喘氣,在沙土裡躺躺,渾身涼嗖嗖的,可舒服了。”

小黃雞不需要避暑,小羚羊多麼失望呀!她走進林子裡去約小松鼠。“我不用去避暑,夏天到來之前,我就脫掉了冬天的厚皮毛衣,換上了薄薄的夏裝啦。”

再去找誰呢?小羚羊正猶豫著,小灰兔急急忙忙地從她面前經過,小羚羊喊住他。小灰兔擺動著兩隻大耳朵說:“我不想去避暑。夏天,我挺著這兩隻大耳朵,可以散熱,調節體溫。”

小羚羊看看沒有小朋友跟她去避暑,只好自已跟著媽媽去避暑啦!

整個活動,幼兒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情緒高漲,注意力集中,孩子們正是在我創設的這個寬鬆的語言環境中發展了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並樂意與人交往。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連續性的過程,需要教師把幼兒語言的發展滲透到各個領域的教育中去,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擴充套件幼兒的經驗,促進幼兒語言發展。

第5篇

1、熟悉故事內容,喜歡並理解故事裡小螞蟻勤勞、快樂,愛合作的性格特徵。

2、不斷改進觀察方法,解決一個螞蟻觀察過程中碰到的問題,嘗試並利用圖畫線索預測故事內容。

3、仔細觀察畫面,嘗試用恰當詞彙描述小螞蟻的動作,初步理解動詞“拉”“推”“搬”“抬”“撐”和“搖”的含義,學習並運用句式“我們……”

1、經驗準備: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參與一些觀察實踐活動,例如螞蟻覓食、搬家等等讓孩子們興致勃勃地觀察、動手,去研究問題,探索新知,尋求發現。

2、材料準備:小書人手一本、螞蟻搬家圖片、大書、碟片一張

1、孩子們自由觀察螞蟻,教師提問:“看看你發現了什麼?你看到的螞蟻是生活在什麼地方的?螞蟻在搬運食物的`過程中是一隻還是大家一起?現在我們一起到戶外找找看吧!”

2、幼兒分組進行觀察探索,在活動中教師巡迴指導。

3、師幼之間互相交流觀察結果,為第二課時的學習做一個學習鋪墊。

二、教師丟擲問題“思維想象並用,觀圖激趣,質疑引入”。

1、教師出示螞蟻圖,師生共同回顧上節課觀察內容及結果與之作比較。

上節課,我們一起觀察了螞蟻,都知道了螞蟻是怎麼搬運食物的,那你們喜歡它嗎?為什麼?

第八頁(最後一頁):提問:孩子們,通過上節課的觀察你知道小螞蟻都經過了哪些地方嗎?請你們根據大書中的場景位置找出正確順序,(用數字1--5依次標記好場景圖的順序)並說說為什麼?

根據孩子們的講述,結合讀本提問:請你們到書中去找找,第幾頁是第1、2、3、4、5幅場景圖中的分別講述的是小螞蟻在做什麼的內容?

發放小書,孩子們自己找答案,師幼共同討論,重點講述場景(1、3、5)幅圖畫中的內容,將讀本中(2、5)頁中的內容作連線想象結合生活中情景請孩子們想象什麼時候會這樣做?2頁中學習句型“我們……”讀本中(4、)頁小螞蟻的舉措為什麼會是這樣與之前發生了什麼變化,為什麼?小螞蟻怎麼拿這些小米粒?接下來它們會做什麼呢?再次重複學習句型“我們……”(引導幼兒觀察發現兩隻螞蟻發現了碎餅乾,其中一隻正在觸碰同伴的觸角,並推測後續情節。)

第七頁:它們在幹什麼?怎麼過河的?它們要把碎餅乾運到哪兒呢?

一群小螞蟻從洞裡出來找食物,它們找到了姐姐的毛線團,哥哥的故事書,但是它們都推不動,後來它們又發現弟弟的剩飯粒、妹妹的碎餅乾,它們就一起齊心協力把弟弟妹妹掉的東西都抬進了洞裡。

1、談一談:結合幼兒觀察,師生共同討論螞蟻還有什麼生活習性,螞蟻搬家會給我們一些什麼生活經驗的啟示(螞蟻搬家,要下雨了、螞蟻覓食同時引導幼兒學習同伴之間要互相幫助,團結友愛)。

1、本堂活動完整的上下來,最大的收穫就是我們班孩子在整理自己的物品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孩子們還像小螞蟻學習互幫互助,而且還知道了看到成群結隊的螞蟻搬家就知道要下雨了。

2、能將書本中的動詞和句式運用於生活中,進行語詞創編。

3、把讀本用倒敘顛倒來進行授課,能更好的激發孩子們的閱讀慾望和興趣。

不足:在教學中在引導孩子們找到頁與頁之間的聯絡方面沒有做重點的講述。

措施:讀本中的每一頁都有聯絡,而且環環相扣,首先要教師對讀本非常熟悉,還要認真分析本班幼兒的能力來定;另外在教學活動的設計中可以多雲用些開放性的問題做引導,把問題放寬讓孩子們自由發揮。

第6篇

1.理解故事內容,學說故事中動物的對話,學著講述故事。

材料準備:ppt,大水盆一隻,動物頭飾人手一個,炫彩棒繪畫的動物,水粉顏料,刷筆

· 小結:在平坦的地面上有時會出現一個個凹下去的洞,這就是小土坑。

·師:嘩啦啦,下雨了。雨停了以後,原本空空的小土坑裡會有什麼變化呢?(小土坑裡會積滿了水)積滿水的小土坑會發生什麼事情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故事吧(介紹故事名稱)。

1、小土坑邊來了哪幾個動物?它們在小土坑裡看見了什麼?

2、小動物們說得對嗎?你覺得它們在土坑裡看見的是什麼?

·過渡語:小動物們到底有沒有掉進小土坑裡呢?讓我們再來仔仔細細地聽一遍故事。

插問:小動物們看見了土坑裡的小動物是怎麼說,怎麼做的?(引導幼兒傾聽,學說對話)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作小演員,表演《小土坑》的故事,好嗎?

·教師在教室中間放置裝滿水的大水盆,作為“小土坑”。出示各角色頭飾,引導幼兒自選動物角色。

·教師講述故事旁白,引導幼兒根據故事的發展,分角色學說對話,併到“小土坑”旁低下頭看一看,親身感受水中倒影的現象。

本次活動從目標上看出是通過一個故事的闡述,從中為孩子提取想要的知識內容。設計方案中的目標有多個知識點,教師在設計目標時把活動重點定位在學說角色之間的.對話,並自主選者角色進行故事情景表演,也就是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但在組織幼兒活動過程中教師忽略了幼兒的自主選擇。由於前一環節的不深入,因顯得重點不突出,流程無法緊緊圍繞目標而進行,活動不能層層推進,向深度發展。這一活動設計中目標不能發揮它應有的作用,不能給幼兒的思路引向深入,它只成為了設計方案中的一個擺設內容,沒有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

總之,隨著新課程不斷的深入,其教學形式也相應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教學活動是實現新課程的唯一載體,如果不重視每個活動的目標和環節設計,高質量的教學活動將是一句空話。為此,每位教師應引起警覺,活動前對教學目標和環節的設計應做深入推敲。

第7篇

1、欣賞童話故事,感受作品中,溫馨、友愛的感情色彩。

5、樂於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1、創設情境,引起興趣。教師出示水果屋,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2、出示圖片,分段觀察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友愛和溫馨。

3、幼兒看圖兩兩講述故事。鼓勵幼兒用肢體動作、語言、表情參與講述。

7、遷移經驗,擴充套件想象並交談。幼兒討論:假如你有一把小提琴,你想幹什麼呢?

?梨子小提琴》是一節比較經典的中班語言活動。為了讓其更加適合我們班的孩子學習,結合本班幼兒實際,我做了一定的修改。從活動的實施效果來看,目標達成度還是較高的',活動中我注重了孩子的主體地位,始終以自己豐富的情感來感染孩子,將鼓勵的目光投射給孩子,始每個孩子都能充分運用自己的思維去想象,極大地提高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同時在設計提問的時候還注意到由淺入深,層層遞進、一環扣一環,儘量做到讓每一個提問都比較有價值、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