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的教案及反思優秀7篇

聯繫實際是我們在寫教案的時候要注意的,同時也要認真對待,教案是教師在課前首先要準備好的文件,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樹的教案及反思優秀7篇,供大家參考。

樹的教案及反思優秀7篇

樹的教案及反思篇1

活動設計背景

通過幾次觀察,我發現我班有幾個小朋友每次從外邊玩完了回來後不洗手,有時在老師的監督下不情願的敷衍了事,針對這一現象,我覺得應該讓幼兒意識到由於不洗手而感染了細菌給我們的健康帶來的危害。

活動目標

1、瞭解勤洗手、講衞生的必要性。

2、逐步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

3、培養幼兒良好的衞生習慣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勤洗手、講衞生的必要性。

難點:逐步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

活動準備

ppt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教師講故事《不愛洗手的奇奇》,激發幼兒興趣。

2、教師講解什麼情況下要洗手?

3、講解洗手的步驟:

老師讓幼兒觀看洗手的視頻,告訴幼兒正確的洗手方法,引導幼兒模仿、練習。

4、和老師一起唱《洗手歌》。

5、結束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提示幼兒勤洗手、講衞生。

讓我們一起去洗洗手吧。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中班的健康活動課《勤洗手,講衞生》,在活動中,小朋友們表現的特別棒,不但明白了為什麼要勤洗手,還能夠用正確的方法來吸收。在活動中我通過講故事、看視頻,等中班幼兒喜聞樂見的,也是最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瞭解了勤洗手、講衞生的必要性,逐步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其次,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我注重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較好的達到了目標。不足之處是本來想讓每一個幼兒都能逐一在小朋友面前示範洗手,讓每個幼兒都能有機會嘗試。《綱要》指出:為幼兒提供豐富的可操作性的材料,讓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可是由於考慮到時間關係,所以沒有準備足夠的材料,而忽略了讓每個孩子都嘗試,這也是在以後的活動中應該注意的。

樹的教案及反思篇2

活動目標:

1、感知各類水果,製作水果拼盤,品嚐水果的滋味,培養幼兒觸摸覺、嗅覺、味覺的能力。

2、幼兒感受秋天水果成熟的喜悦心情。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參觀果園

2、蘋果、梨子、香蕉、柑橘、柚子、石榴等水果若干個

3、塑料盤子五個,塑料刀子每人一把

活動過程:

一、引入:

今天,農民伯伯給我們送來了好多的水果,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水果?

二、感知水果

1、分組觀察水果(引導幼兒通過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來感受水果的色、香、)

2、集中交流討論。鼓勵幼兒大膽把自己看到、摸到、聞到的感受告訴他人。

三、水果拼盤比賽

1、幼兒分組討論:如何製作水果拼盤

2、幼兒分組製作水果拼盤(提醒幼兒用刀時要小心)

3、欣賞各組的水果拼盤,幼兒進行評價

四、品嚐水果拼盤大會引導幼兒品嚐自己做的水果拼盤,並説説吃到的滋味如何

五、遊戲運水果結束。

活動反思:

創設一個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探究活動,進行嘗試,感受參與的樂趣,並能鼓勵幼兒大膽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整個過程通過幼兒分組交流探索的結果,分組合作製作水果拼盤,分享共同合作的過程與結果,培養了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樹的教案及反思篇3

教學目的:

讓學生了解水上交通安全常識,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學會自我保護。

教學重難點:瞭解水上交通安全常識,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我國水域遼闊,人們外出旅行,會有很多機會乘船,船在水中航行,本身就存在遇到風浪等危險,所以乘船旅行的安全十分重要。

二、讓學生了解有關水上交通安全知識。

1、不乘坐超冒險航行的船舶。為了保證航運安全,凡符合安全要求的船隻,有關管理部門都發有安全合格證書。外出旅行,不要乘坐無證船隻。

2、不乘坐客船、客渡船以外的船舶。

3、不乘坐超載船舶或人貨混裝的船舶。

4、不乘坐超載的船隻,這樣的船安全沒有保證。

5、上下船要排隊按次序進行,不得擁擠、爭搶,以免造成擠傷、落水等事故。

6、天氣惡劣時,如遇大風、大浪、濃霧等,應儘量避免乘船。

7、不在船頭、甲板等地打鬧、追逐,以防落水。不擁擠在船的一側,以防船體傾斜,發生事故。

8、船上的許多設備都與保證安全有關,不要亂動,以免影響正常航行。9、夜間航行,不要用手電筒向水面、岸邊亂照,以免引起誤會或使駕駛員產生錯覺而發生危險。

10、一旦發生意外,要保持鎮靜,聽從有關人員指揮。

11、集體乘船應注意:要有老師帶隊,指揮,上下船要排成隊,不得打鬧、走動;要順從船上工作人員指揮,維護好船上秩序。

三、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我們外出時乘坐水上交通工具應注意些什麼?

四、課堂小結:你今天有什麼收穫

樹的教案及反思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瞭解耳朵的外形特點和構造。

2、讓幼兒在比較、討論中瞭解耳朵的三大作用以及在生活中該怎樣保護自己的耳朵。

教學重點、難點

人耳朵的外形特點、構造以及作用。

活動準備

?綱要》指出“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我做的準備是易拉罐做成的各種響罐(裏面裝的物體不同)

活動過程

(一)興趣導入

——教師出示製作好的裝有沙子和彈珠的易拉罐兩隻,晃動罐子,請幼兒傾聽,根據聲音的不同,來判斷罐子中裝的是什麼。讓幼兒對本活動產生興趣,增加趣味性。

(二)瞭解耳朵的構造。

1.引導幼兒用鏡子觀察耳朵,為後面準確區分各部位做準備。

2.結合教材上的耳朵解剖圖請幼兒看多媒體課件(耳朵的結構圖)

——採用多媒體教學法與多渠道參與法,讓幼兒在觀察後説,在看後瞭解在參與後掌握耳朵的各部位名稱。

(三)瞭解耳朵的作用

1.瞭解耳朵聽音的功能(採用體驗法,讓幼兒感受到耳朵的重要性)。

2.瞭解耳朵的聽覺功能

——採用感知體驗法。讓幼兒通過各種感官來認識和判別事物的特性。這種方法能有效地激發幼兒參與活動和在活動中探究的興趣,加強他們對事物認識的印象。

3.瞭解聲音的傳遞

——(採用了遊戲法)。請四個幼兒扮演外耳、中耳、內耳和大腦,每隔1米站一排,幼兒邊遊戲教師邊講解聲音的傳播過程,讓幼兒直觀形象瞭解聲音在耳朵的傳遞過程。

(四)討論如何保護耳朵

——本環節幼兒與教師要產生共鳴,在感受耳朵的重要性的同時學會保護耳朵的基本方法。

(五)活動延伸:

拓展訓練,知識延伸。

教師扮演醫生給幼兒講述保護耳朵的衞生知識,加強對不掏耳朵等習慣的引導。

教學反思

1、本堂課教學內容的選擇比較適合幼兒生活經歷,所以課堂上幼兒興趣濃、積極性強。

2、由於課前準備充分,準備了豐富的可操作的各種響罐,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對實現三大活動目標起到了積極有效的作用。

3、在教學環過程中,學生成為活動的主體,他們主動、自願、積極參與;老師適時參與、指導、啟發、調整,使幼兒活動始終處於一種積極向上的求知狀態,幼兒玩中學,學中玩。

4、由於本班幼兒年齡差異大到2歲,幼兒在活動中的個體差異導致的異樣反饋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需要課後個體指導;另外在討論如何耳朵進由於幼兒生活經歷不多,能説出正確保護方法的較少,這也為老師適時調整教學策略提供了一個機會,也是考驗教師課堂教學的駕馭能力。

樹的教案及反思篇5

[摘要]教學反思區別於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回憶,具有自己的專業品性,要求反思者以具體的教學活動為基礎,選好反思的切入點,依託一定的教學理論,進行必要的分析和闡釋,並開展對話交流活動,推動反思的深入,這樣才能發揮教學反思對教學實踐的提升作用,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關鍵詞]教學反思;教學活動;教師專業成長

教學反思是教師教學實踐水平提高的一個重要的渠道、環節和手段。教師在教學反思中,對過去的教學行為做出理性的審視和評判,在看似無問題的地方發現問題,揭示出行為背後所隱含的觀念和意識,促進智慧的生成和實踐行為的進一步提升。然而.不少教師在談及教學反思時卻表現出難以盡言的困惑:我經常反思我的教學,可是反思不出什麼有價值的東西,教學還是老樣子。顯然,要想使教學不再重複昨天的故事,走出陳陳相因的困窘,就必須學會反思。反思可以是對他人教學實踐的反思,也可以是對自身教學實踐的反思;可以是個人反思,也可以是集體性反思。但不管是哪一種反思,都應該以具體的教學活動為基礎,選好切入點,依據一定的理論進行分析闡釋,並且開展對話交流,對已有的教學實踐加以激活、評判、再認,才能發揮出對教學實踐應有的提升作用。

一、要以具體的教學活動為基礎

教學反思不是抽象的思辨活動,離不開具體的對象,這個對象必須有時間、有地點、有人物、有事件,是在真實情境中發生的原生態的教學事實,是由特定時空中,教師、學生、教學內容等各種因素構成的教學場景和教學細節。這些場景和細節可以是教師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可以直接來自於實際的課堂觀察或課堂經歷,也可以是通過錄像、錄音等手段所保存下來的教學記錄,或以文字形式記錄下來的教學實錄。但不管是哪種方式,都應能具體生動地再現當時的教學情境。

這些事實可能不夠完美,其中還包含了一些隨機的、偶發的教學事件,但它應能直觀地展現教學活動過程的來龍去脈,教師和學生所經歷的困惑、愉悦、遲疑等表現和心理感受。

案例1

童心似小鳥,羽毛很美麗,飛來飛去在四季的童話裏聽着《銀河之星大擂台》小選手那悦耳的歌聲,我的腦海裏不禁浮現出昨天教學古詩《小池》時那精彩的一幕。

在初讀全詩後,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分別扮演泉眼、泉水、綠樹、太陽、小荷、蜻蜓等角色,並相互説悄悄話,教室裏頓時熱鬧起來。不用我導演,戲就開場了,教室裏沒有了靦腆的,也沒有了膽小的。聽

綠樹:太陽公公,你今天起得真早!前些天沒見到你,我們大家可擔心啦。

蜻蜓1:荷葉姐姐,荷花妹妹什麼時候來呀我們可想她了。

小荷:蜻蜓弟弟,你會表演雜技嗎

蜻蜓1:當然會啦,你看(説着,他就表演起了倒立、翻跟斗)。

蜻蜓2:荷葉姐姐,你就像天上圓圓的月亮.真美!我能和你一起玩嗎

小荷:行啊,我們一起來跳個舞吧。

蜻蜓3:泉水弟弟,你從哪兒來??

泉水(把它帶到泉眼處):我就是從這個小洞裏出來的。

泉眼:你們可別欺負它,它又涼又甜,我都捨不得讓它流出來呢。

蜻蜓3:放心吧,泉眼大叔.我們會保護好它的(拉着泉水走)。

此時此刻,我早已被學生那無拘無束的對話、手舞足蹈的表演吸引住了,也不由自主地跟他們説開了面對的似乎不是學生,而是一個純真無比的童話世界。我深深地陶醉了!

在這種民主、和諧、愉悦的情境中。童心的寶匣打開了,那靈動巧妙的詩一般的語言便汩汩地流淌出來。學生在參與中理解了古詩,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心中升騰起保護大自然的願望。你看無需循循善誘、苦口婆心,既實現了教學目標,又鍛鍊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為師者何樂而不為呢[1]

這則案例描繪的是教師的親身經歷,它以描述和實錄的方式記錄了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的具體行為。真實地再現了當時的情景,寫出了師生在具體教學情境中的感受。為進一步的反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只有當這些鮮活而生動的場景和細節,具體呈現在教師的視域中,並有所觸發時,才可以激活我們的思維,進行仔細的推敲琢磨。而且只有在這些具體的場景和細節中,我們才能捕捉到教學的關鍵信息,為反思分析提供具體的依據,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找到教學改進的有效措施和策略,總結出教學活動的潛在意義和價值。

二、要選好反思的切入點

教學活動是一種由多個要素在特定條件下整合而成的連續性活動,具有時間性和整體性。這裏的時間性是指教學活動是在一定的過程中發生的,總是先發生什麼再發生什麼,有其先後順序。整體性是指教學活動中諸要素,如學生、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環境、教學信息的傳遞以及教師等,他們之間不是簡單的組合,而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複雜整體。

面對這樣一個複雜整體。作為一種理性思維的反思,要想洞察其全部,只能選取合適的切入點,從教學活動的局部人手,以分析的方式加以把握。切入點可以是教學中的某一個段落環節.如導入、問題討論等;可以是教學活動中的某個方面,如教學情境的創設、教師的提問或評價、學生的回答及表演等;可以是預設與生成、目標與效果、教師與學生等關係的思考;可以是課堂中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閃亮之處;也可以是給人留下遺憾的敗筆,等等。選取切入點的過程,是對教學事實進行再認識的過程,也是反思主題的提煉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找到反思的着力點,順利打開思路,從具體的視角審視課堂教學中的深層問題。

?案例2】

以往,一提起激趣,我總認為就是教師剛上課時,創設情境,把學生帶進相應的課文氛圍。但從這個案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每當我表揚了前一個學生的精彩發言時,不僅受表揚的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快樂,更激起其他學生強烈的表達慾望:每當我微笑着鼓勵一個發言出錯的學生不要緊張、慢慢來時,不僅消除了所有學生的畏懼感,更激起了想發言又怕説錯被老師批評的學生的表達慾望。通過反思這節課的前前後後.我進一步加深了對激趣的認識和理解:整節課中。除了剛剛上課時教師要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教師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都應該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也就是激趣應貫穿在整個課堂教學的前前後後。[2]

這是課程改革中一位語文教師執教《飛向月球》第一課時後的反思片段。在40分鐘的課堂中,教師讓學生用25分鐘介紹課外蒐集的有關月球的資料,學生們爭着説、搶着説,課堂上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熱鬧場面。這一次大膽的行為引發了教師對教學的進一步思考。我們不難發現,由於有了激趣這一切入點,反思的方向非常明確,無論是對過去教學經驗的認識,對課堂評價語言的思考,還是對感悟到的教學策略,表達思路明晰,集中深入,體現了這位教師較強的反思駕馭能力。

切入點的選取可以不止一個,但無論是關於哪一點的反思都必須放置到整個教學活動中來進行思考,發現特定情境中特定問題的特定表現。我們經常看到的反思文本,有不少只是對教學中某個活動或某個方面的反思,但那是在對整個教學進行整體把握後的反思結果。是反思結果的一種表達策略,遠非反思活動的全部。如果我們只抓其中一點,忽視教學的整體,很容易斷章取義。得出片面極端的結論,影響對教學的正確認識。對於選取了多個切入點所進行的反思,還需要對這些點進行統籌考慮,把握它們之間的內在關聯,從而對教學進行整體的把握,達到提領一頓,百毛皆順的效果。

三、要依託一定的教學理論

教學反思需要理論的參與,這些理論可以是以概括化的方式表達出來的新課程教學理念,比如對話、迴歸生活、自主合作探究、體驗等;可以是新課程改革實踐中誕生出來的教授提出的生命課堂理論(葉瀾)、生本教育理論(郭思樂)、理解教育論(熊川武)、生命教育理論(馮建軍)等等。

通過這些理論的參與.可以使教學反思衝破原有的認識框架,超越簡單的是與非、好與不好的純粹經驗性的判斷和理解,從而探討出隱藏在教師教學行為背後的教學理念、教學智慧等,有效地對實踐進行恰如其分的批判和評價,乃至進一步提煉出屬於自己的紮根理論。

?案例3】:

在以前的課堂教學中,如果學生的答案説錯了,我總是立即請出小雷鋒。但在這節課中,我並沒有急着請出小雷鋒。而是徵得這名學生同意後,再請出小雷鋒。可是當同學給了他幫助後,他卻意外地沒有直接接受,而是説了聲讓我回去再查查。也許,不經意間.我會認為學生的這句話很普通,很平常,但在課程改革新理念的觀照下,我卻驚奇地發現:這就是課改的收穫,學生要回去再查查,不正是我們要培養的學生自主性學習、研究性學習嗎細細咀嚼讓我回去再查查,我不由得提醒自己:不要低估學生,要充分相信他們。要多給點時間讓他們再想想、再查查、再問問、再研究研究,使他們的學習方式、思維方式從根本上得到改變[3]

從這一反思片段可以看出,由於有了新課程理念的參與。教師一下子抓住了讓我回去再查查這個意外,發現了這句話中所體現出來的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對教學產生了新的理解和感悟,挖掘出教學實踐中藴涵的教育理念,發現了教學的真諦。

四、要進行必要的分析闡釋

教學反思中的理論不同於一般理論文章中對理論的闡述,它是在吃透理論基礎上的理論運用,有時候表現出來的雖然只是片言隻語,但它決不是反思的點綴或標籤,它必須與教學活動的分析闡釋結合在一起,揭示出教學活動中隱含的教育理念和實踐智慧,總結其中的經驗和教訓,發揮理論在教學反思中的真正價值。

樹的教案及反思篇6

現在是夏季,天氣多變,雨水多,河裏、小溪裏經常會漲水,很多小朋友喜歡去河邊、溪邊玩水,很容易出現安全事故。而且,夏天天氣很熱,有的同學就悄悄地去河裏、池塘裏洗澡,而發生溺水身亡的事件,失去了生命,爸爸媽媽很傷心、老師也很傷心。

教學目標:

1、為全面推動我校安全教育工作,杜絕學生溺水傷亡事故的發生。

2、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學習防汛、防溺水的有關知識,在學習中提高自救自護的能力。

3、初步瞭解防汛、防溺水安全的有關內容,要求每一個學生提高安全意識。

4、學習後,能改變自己在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習慣,提高對生活中違反安全原則的行為的辨別能力。

5、知道哪些地方存在危險,不能去玩耍。

6、培養幼兒動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學習瞭解防汛、防溺水方面的基本知識,培養防範能力。

教學過程:

一、防汛知識教育1、不到河裏、溝邊去玩耍,下雨天,不去河邊、溝邊洗手洗腳,以免滑落水中。

2、發洪水時應注意往高處逃;3、盡力躲避大浪;4、儘量抓住浮托物;5、揮動鮮豔衣物呼救;6、洪水來時,如正在教室上課,要聽從老師的指揮,有秩序地轉移,緊急時要抓牢課桌、椅子等漂浮物,儘可能與老師、同學在一起,等待營救,千萬不要獨自游泳回家。

7、山區山洪暴發,山溝、河灘中水深齊膝,水流又急時,學生不能單身過河。放學路上遇橋樑、道路坍塌,不能冒險通過,可返回學校留宿或請老師想別的方法。

二、防溺水知識教育(一)、游泳小常識:(五點)1、必須在家長(監護人)的帶領下去游泳。單身一人去游泳最容易出問題,如果你的同伴不是家長(成年人),在出現險情時,很難保證能夠得到妥善的救助。

2、身體患病者不要去游泳。中耳炎、心臟病、皮膚病、肝、腎疾病、高血壓、癲癇、紅眼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及感冒、發熱、精神疲倦,身體無力都不要去游泳,因為上述病人蔘加游泳運動,不但容易加重病情,而且還容易發生抽筋、意外昏迷,危及生命。傳染病患者易把病傳染給別人。

3、參加強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後,不能立即跳進水中游泳,尤其是在滿身大汗,渾身發熱的情況下,不可以立即下水,否則易引起抽筋、感冒等。

4、被污染的(水質不好)河流、水庫、有急流處、兩條河流的交匯處以及落差的河流湖泊,均不宜游泳。一般來説,凡是水況不明的江河湖泊都不宜游泳。

5、惡劣天氣如雷雨、颳風、天氣突變等情況下,也不宜游泳。

(二)、游泳前要做好準備活動。

1、在游泳之前一定要做充足的準備活動。夏季天氣炎熱,不做準備活動馬上入水,水温、體温、氣温相差很大,聚然入水,毛孔迅速收縮,刺激感覺神經,輕則引起肢體抽筋,重則引起反射性心臟停跳休克,很容易造成溺水死亡。

2、如何準備:通過跳躍、慢跑使身體發熱但不出汗至2-4分鐘。其目的是使身體內各個器官進入到活動狀態。

3、做徒手操:使身體各關節、韌帶及身體肌肉做好充分活動準備,以防受傷。

4、入水前用冷水淋浴一下,以適應水温,然後下水。

5、水上準備工作。入水後不宜馬上快速游泳,更不宜馬上流入深水區。應在淺水區適應一段時間後,再逐漸加速。

(三)、游泳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四點)1、應該相互關照、相互關心,而不應該相互嬉水,或捉弄對方。一起去游泳,如果有人提前上岸,要告訴同伴,一起去游泳應該一起回家。

2、到天然游泳場所(如江河、水塘、水庫)游泳,應該有家長、親人或老師的帶領。特別強調初學者不要到野外去游泳。

3、要注意休息,不要長距離游泳,不要遠離夥伴。如果感到身體不適,要告訴同伴並上岸休息,在岸上觀看同伴游泳,留心他們的安全。

4、中國小生不遊潛泳,更不能相互攀比潛水的時間誰更長,潛水的距離誰更遠。這樣做很容易發生危險。

(四)、游泳中的緊急情況及自救。

1、抽筋:是肌肉不自主的強直性收縮,水温過低或游泳時間過長,都可能引起抽筋,發生抽筋時最重要的是保持鎮靜,不驚慌。

2、一般處理辦法。(1)如果發現有抽筋現象,應馬上停止游泳,立即上岸休息,並對抽筋部位進行按摩。(2)如果在深水中發生抽筋,且自己無力處理,而周圍又無同伴時,應向岸邊呼救,千萬不要慌張。

再次強調:不管發生什麼樣的抽筋,都先向同伴或其他游泳者呼叫:"我抽筋了,快來人呀!"(五)、溺水的急救1、發現溺水者如何將其救上岸。

可將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拋給溺水者,再將其拖至岸邊;特別強調:發現有人溺水,我們不能冒然下水營救,應立即大聲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未成年人保護法也規定:"未成年不能參加搶險等危險性活動。"這也是我們學校為什麼要強調學生去游泳要由家長帶領。

2、如何開展岸上急救(四步)(1)當溺水者被救上岸後,應立即將其口腔打開,清除口腔中的分泌物及其他異物。如果溺水者牙關緊閉,要從其後面用兩手的拇指由後向前頂住他的下頜關節,並用力向前推進。同時,兩手的食指與中指向下扳頜骨,即可搬開他的牙關。

(2)控水。救護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將溺水者的腹部放到屈膝的大腿上,一手扶住他的頭部,使他的嘴向下,另一手壓他的背部,這樣即可將其腹內水排出。

(3)如果溺水者昏迷,呼吸微弱或停止,要立即進行人工呼吸,通常採用口對口吹氣的方法效果較好。若心跳停止還應立即配合胸部按壓,進行心臟復甦。

(4)注意,在急救的同時,其他要迅速打急救電話。或攔車送醫院。

三、小結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樂掌握在你手裏,希望通過這次的學習,學會珍惜生命,養成自覺遵守安全原則的好習慣。

教學反思:

教學主要是通過教師課件演示、學生討論、角色扮演來完成,使學生認識到了在河道、水渠、池塘、水井、水池、水庫中嬉水落水的危險;知道了在路上的井蓋以及開放性水域無明顯警告標誌和隔離欄的地方危險性大;不會游泳,游泳時間過長,疲勞過度,在水中突發病尤其是心臟病,盲目遊入深水漩渦很容易造成溺水事故。讓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溺水自救與預防知識,達到了教育的目的。但是,安全教育不是一二節課就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要將安全工作細緻化、常態化。生命安全,警鐘長鳴!

樹的教案及反思篇7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裝飾鞋底花紋的活動,能用點、線、面設計鞋底花紋,體驗創作的喜悦。

2、感知鞋底花紋的多樣性和對稱美。

3、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4、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幼兒每人準備帶一雙乾淨的鞋子;幼兒創作材料:鉛筆若干,畫好鞋樣的紙、彩色複印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觀察鞋底

師:你的鞋子有個祕密,你知道嗎?你們的鞋底是什麼樣的?

2、感知鞋底的多樣性和對稱美。

(1)幼兒觀察各自的鞋底花紋,並且相互比一比,説説各自的鞋底花紋有什麼不一樣。

(2)請幾位幼兒説説自己的鞋底花紋是什麼樣的,有什麼圖案。

(3)讓幼兒仔細看看自己兩個鞋底的花紋,講講有什麼發現。引導幼兒感知鞋底花紋的對稱美。

3、設計鞋底花紋。

(1)引導幼兒討論:用什麼方法畫能使兩隻鞋底的花紋對稱。

(2)提示:將畫有鞋底的紙對摺,中間選擇一張自己喜歡的彩色複印紙,用鉛筆進行創作,就會出現花紋對稱的美麗的鞋底了。

(3)鼓勵幼兒大膽想象,進行創作。

4、展示、欣賞作品。

(1)幼兒欣賞同伴的作品,提問:你喜歡哪一種鞋底花紋?

(2)請幼兒介紹自己設計的鞋底花紋,老師對每一幅作品都給予肯定。

5、佈置活動室。

將鞋底花紋塗上好看的顏色,並沿邊剪下,佈置在活動室裏。

活動延伸

1、請幼兒回家後找爸爸媽媽鞋底的祕密。

2、在區域活動中開展“為爸爸媽媽設計鞋底花紋”的活動。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第一個環節通過觀察鞋子,引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

鞋子是每個孩子平時最熟悉的物品了,鞋底的花紋是多種多樣的,第二個環節充分發揮“幼幼互動”的作用,讓幼兒自主地去和同伴交流,感知鞋底花紋的多樣性;豐富鞋底花紋的感知經驗,知道鞋底花紋有曲線、直線、圓形、點等,為下面的創作活動奠定基礎。“對稱”的概念在中班幼兒的思維中還是比較模糊的,該環節只限於讓幼兒初步感知對稱的美,提高他們的觀察、認知能力。

第三個環節通過具體的操作,使幼兒懂得利用複印紙,能很容易地幫助我們解決畫對稱的問題。另一方面,老師鼓勵幼兒大膽創作,將點、線、面有機結合,構成美麗的圖案。

第四個環節中,我把過去的“評析作品”改為“欣賞作品”,讓幼兒與老師一起帶着賞識的情緒,觀賞同伴的作品,從中獲得更多的作畫經驗。

“鞋底花紋”的探索並不會因為這個活動的結束而結束,通過延伸活動,幼兒可以感知到更多的鞋底花紋,鞏固對裝飾畫的認識。

總之,本次活動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多數幼兒樂於參與裝飾鞋底花紋的活動,能用點、線、面設計鞋底花紋,體驗創作的喜悦,感知了鞋底花紋的多樣性和對稱美,也有兩三個幼兒不積極,他們膽子小,認為自己作的不太好,不敢大膽創作,對他們要多加鼓勵,敢畫就是最棒的。

活動目標:

1.運用大小對比的方法表現熟悉動物的明顯特徵。

2.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願意表達自己愛媽媽的情感。

3.培養幼兒清楚表述和大膽表演的能力。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1.繪畫工具:黑色卡紙,壓花花紋、淡色特種彩棒、固體膠、小刷子、小毛筆。

2.顏料:大紅、粉紅、深綠、淡綠、檸檬黃、橘黃、土黃。

3.欣賞材料:《麥加之路》部分畫面、四個黑影(貓、豬、象、兔)。

活動過程:

一、兒歌激發興趣導人

1、人物介紹

師:今天,請來了一位可愛的動物朋友!瞧!他來了。

2、兒歌激發

幼兒邊看教師繪畫小熊,邊聽兒歌,邊猜:

師:彎彎屋頂是我家(畫半圓形),圓圓月亮門前掛(廁圓形),圓圓耳朵短尾巴(畫耳朵,尾巴),是誰呀?

師:原來是一隻可愛的小小熊呀!小小熊説:“我最愛我的媽媽了!咦?我的媽媽在哪兒呢?我得快去找找!”

二、欣賞比較

1、作品欣賞

師:小熊遠遠地看到2個黑影,他們是誰呢?哪個是駱駝媽媽?哪個是駱駝寶寶?

師:(過渡)你們瞧,寶寶小屋頂,媽媽大屋頂,寶寶小月亮,媽媽大月亮,小小的寶寶,大大的媽媽,相親相愛在一起!

2、幼兒提示教師操作

師:小熊多想趕快找到自己的媽媽,就在這時,熊媽媽出現了!

師:熊媽媽會是什麼模樣呢?(跟進提示:寶寶小房子,媽媽呢?)

師:寶寶小小的,媽媽大大的,相親相愛在一起,小熊多開心呀!(換成塗色貼上眼睛的熊)。

3、提示比較動物不同特徵

師:他們在路上又遇到了一羣小寶寶也在找媽媽,他們是誰?

(1) 欣賞黑影“貓、豬、象、兔”並逐一説出名稱。

(2) 欣賞比較耳朵

師:看一看、比一比他們耳朵有什麼不一樣?誰的耳朵最長?誰的耳朵大?

師:小貓小豬的耳朵挺像的,都是什麼樣的?(提示:都是尖尖的)

師:小熊跟媽媽回家嘍,小駱駝也跟着媽媽回家嘍回家嘍。

三、幼兒創作

師:小兔、小貓、小豬和小象還沒有找到媽媽,心裏可着急啦!我們和他們一起去找好嗎?

1、選擇動物

師:説一説你想和哪個寶寶一起去找媽媽?

2、提示安排畫面大小

小拳頭放一放,小小的寶寶在哪裏?天黑了,看不清。大手掌按一按,大大的媽媽在哪裏?

3、用彩繪筆畫出大小動物的輪廓

師:(兒歌提示)彎彎屋頂是我家,(教師畫出一個小小的屋頂)圓圓月亮門前掛(教師

畫出一個小小的月亮)我的耳朵尾巴什麼樣?我是一個……

師:媽媽在哪裏?寶寶小房子,媽媽大房子,寶寶小月亮,媽媽大月亮。

4、水粉顏料塗色

師:找到媽媽了,真高興!寶寶用小刷子理理毛,媽媽用大刷子理理毛。

5、貼紙裝飾,粘貼眼睛和裝飾畫面

師:和媽媽在一起,就算再漆黑的夜晚也能看得清。

四、分享交流作品

1.師:我們的家到了,大家跟着媽媽一起回到自己的家裏去。

2.師:一起找一找!動物寶寶都找到自己的媽媽了嗎?(在大小明顯的畫面上共同分辨,誰是媽媽,誰是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