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演練方案2篇 "精心設計的實戰演練方案,帶你提升管理技能"

演練方案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應急管理工作,旨在提高應急處置水平和能力。它包括各種應急演練,如火災、地震、恐怖襲擊等。演練方案需要科學合理的設計,確保演練達到預期效果。

有關演練方案2篇

第1篇

開展校園師生安全逃生演練,以防患於未然,提高師生的安全意識和逃生能力。為了落實教育局安全教育精神,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整治,安全第一”的原則,以“建設平安和諧校園,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開展校園師生安全逃生演練,以防患於未然,提高師生的安全意識和逃生能力。

1、使全體教職工明確此次應急演練的任務和注意事項。

2、演練前班主任動員,熟悉疏散線路。同時強調演練是預防性、模擬性練習,並非真正的應急疏散。

3、演練前對疏散路線必經之處和到達的“安全地帶”進行實地仔細檢查,對存在問題及時進行整改,消除障礙和隱患,確保線路暢通和安全。

2、保持安靜,動作敏捷、規範,嚴禁推拉、衝撞、擁擠。

4、各班主任要嚴密組織,認真對待,避免危險情況的發生。

(1)演練信息發出後,帶領學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帶.

一樓負責人 蘭雲海 二樓負責人 周洪斌 三樓負責人 樂建華 操場負責人 王少海

負責樓梯安全的老師要確保(提醒)學生有序撤離,學生萬一出現跌倒現象時應及時扶起避免踩踏。

有關演練方案2篇

第2篇

為進一步加強學校的安全工作,增強學生在地震、火災以及一些突發事件中自護、自救的意識,提高學校安全管理水平,經研究決定於20xx年3月18日舉行緊急疏散演練。

(1)緊急疏散演練以學校發出的'警報聲作為啟動信號。(廣播喊“所有教職員工各就各位”),疏散預案啟動。緊急疏散領導小組、疏散引導、現場指揮等工作小組迅速到達現場,教學樓各個樓層的緊急疏散通道迅速打開,教室的前後門迅速打開,各樓層負責人迅速到達指定位置。

(2)信號員發出“地震警報”信號——廣播喊“緊急避險”,班主任告訴學生“地震來了,不要慌”,並指揮學生迅速抱頭、閉眼,躲在自己的課桌下,儘量蜷曲身體,降低重心。演練時間為1分鐘。1分鐘後,信號員發出解除“地震警報”信號——廣播喊“緊急避險解除”。

(3)當第二遍警報聲響起——廣播喊“緊急疏散”,所有工作人員各負其責,指揮學生安全撤離。班主任以及教師負責組織本班學生疏散逃生,每班成2路縱隊下樓,集合地點:操場,按照升旗儀式隊形站好。

(1)班主任在第三節課第一遍鈴聲響起前立即進班,打開教室的前後門。

(2)在演練開始前,班主任組織學生練習:指揮學生迅速抱頭、閉眼,躲在自己的課桌下,儘量蜷曲身體,降低重心。教育學生疏散時應保持冷靜,聽從教師的安排,動作敏捷,嚴禁大聲喧譁、尖叫;在下樓時,密切注意隊伍前邊行進速度,保持有序行進,切不可向前推搡,避免擁擠踩踏;發現有學生跌倒,後一學生應立即救護,並儘量讓出路來以便其他學生下樓,其他學生不可觀望,應儘快下樓。

(3)聽廣播指令:第一遍,熟悉疏散路線,班主任帶領學生按照指定疏散路線走到操場結合地點。第二遍,疏散演練正式開始,班主任負責帶領本班學生按指定疏散路線迅速到達集合地點。

(4)疏散時,班主任在隊伍前面,控制疏散的速度,防止學生擁擠和摔跤等意外情況的發生。

②疏散演練開始後,負責疏散同學的秩序,保證隊伍不擁擠、不推搡、不踩踏,引導隊伍有序疏散。控制好各班級的疏散順序。

③操場指揮張建華老師負責引導學生按照升旗儀式隊形站好。

④所有學生安全疏散後,各位負責老師方可撤離到操場。

七(4)、七(5)、八(2)、八(3)、九(1)、九(2)班分別從南樓東梯疏散。

七(8)、八(1)、八(7)、八(8)、九(7)、九(6)班分別從北教學樓樓梯疏散。七(8)班下半截樓後,往北繼續下樓到操場;八(7)班下半截樓後,往北繼續下到二樓,繼續往前,經國小部樓梯下,到操場集合;九(6)班下一層半樓往北繼續下到二樓,繼續往前,經國小部樓梯下,到操場集合。

七(6)、七(7)、八(4)、八(6)、八(5)、九(3)、九(4)、九(5)班分別從西樓梯疏散。

5、到操場後,各班班長立即統計學生人數,向班主任報告人數,最後由疏散演練總指揮對本次演練作總評,並宣佈本緊急疏散演練結束。

6、救護組人員安排:朱卉,聽到演練信號後,攜帶急救藥具在操場集合地點待命,如有傷病員及時處理,重大傷情者及時送醫院。各班在班主任的帶領下,跟隨消防員進行消防知識的學習和消防器材的練習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