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七年級中秋節心得體會5篇 七年級中秋節感悟:傳統團圓引發的思考

本文將就新版七年級學生在中秋節的心得體會進行分析與總結。這些心得體會可以是對傳統節日的新理解、對家人團聚的感受,或者對中秋月餅文化的思考等方面。在這些心得中,我們能夠看到一代中學生對中秋節的繼承和創新的努力,也能夠體會到他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珍惜。

新版七年級中秋節心得體會5篇 七年級中秋節感悟:傳統團圓引發的思考

第1篇

“每逢佳節倍思親”,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是家人團圓的好日子,全國統一放假慶祝這個傳統的節日。還記得小時候一次難忘的中秋節,爸爸媽媽決定回老家看望年邁的姥姥。剛開始我有些不樂意,因為我想和小朋友在一起玩,但經不住媽媽的“深刻教育”,我同意了媽媽的決定,因為我也想知道老家的中秋節是怎麼過的。

剛上車,我就開始盤算着到姥姥家幹什麼,後來忽發奇想:今年是豐收年,一定要回老家的田野裏看看豐收的景象。我不由自主的蹦了起來,可沒有想到剛一蹦起來,就“咣噹”一聲,我感覺腦袋發暈,我才想起了這是在車裏,真是樂極生悲呀!,雖然風和日麗,晴空萬里,但回老家的路途比較遙遠,枯燥的旅途仍然不能讓人興奮起來,媽媽看到我悶悶不樂,就説:“兒子,媽媽給你講講中秋的來歷吧!”於是我欣然同意,親愛的媽媽就娓娓動聽地講了起來:

“傳説,天空中有十個太陽,后羿射掉了九個,黃帝知道了便勃然大怒,就把后羿與嫦娥一家貶下了人間。后羿夫婦過着人間最普通的生活,后羿每天出去打獵,突然有一天,后羿撿到一包成仙的藥,逢蒙知道了就起了歹心,就在一個月光明朗的夜裏去把仙藥偷出來,不料被嫦娥發現,於是二人便搏鬥起來,為了不讓仙藥落入壞人手裏,在萬般無奈之際,嫦娥就吞下仙藥,飛到了月球上,因為嫦娥飛月的那天是農曆的八月十五,所以人們把這天稱作中秋節”。

不知不覺就到了姥姥家。姥姥家門前有一塊菜地,種着各種各樣的蔬菜,但是去我卻叫不出它們的名字,姥姥耐心地告訴我菜地裏各種蔬菜的名字,我在很短的時間內認識了黃瓜、西紅柿、辣椒、豆角等許多蔬菜的名字,並且知道了它們是如何開花、結果的。我在聽姥姥講解蔬菜的生長時,就幫姥姥摘菜,就這樣半天時間一晃而過,太陽眼看就要落山了,我也戀戀不捨地同姥姥道別,同爸爸媽媽一起回家了。

晚上,我和小夥伴們在院裏綠茸茸的草坪上一起邊玩邊觀看月亮,今晚的月亮真圓啊,真是美麗極了。仔細一看,似乎中間有身影在晃動,還有一棵小樹,我想:那應該是吳剛在砍桂花樹吧。

我愛中秋節,更愛中秋的月亮,因為這天讓所有的親人像圓月一樣能夠團圓,讓遠在天邊的人更加思念家鄉。

新版七年級中秋節心得體會5篇 七年級中秋節感悟:傳統團圓引發的思考 第2張

第2篇

中秋之夜,皓月當空。明鏡般的圓月穿行於九霄,把如水的清輝靜靜地傾瀉在這片土地上,四周都籠罩在聖潔的氣氛裏。

温馨的小院裏,家人圍桌而坐,每個人都盡展“絕活”——露天包餃子。老天彷彿也賣給這個節日一個面子,明月懸,微風拂,柔和且心醉。

月亮若隱若現,透過搖擺的樹葉朦朧見它的衣襟。一家人依然圍坐在桌邊,不過卻不再是準備了,而是享受勞動成果,煎、煮、蒸、炸樣樣俱全,自然其樂融融。

當月光,灑在祭桌上,我開始了多年中秋一直乾的事情——瓣瓜。這是一項技術活,我總做了不過三次,自然不怎麼熟練,但人總歸要學習的,當第七十一刀下去的時候,三十六瓣“瓜”就出爐了。祭桌擺好後,往常都要拍照曬曬的,但又一想,這樣做,豈不是對天地自然的不禮貌,還是謹慎的好。

月亮游到了頭頂,一切都恢復了寧靜,樓梯下院子裏,只有祭桌前的紅燭還閃爍着火焰。坐在欄杆上,體會李白的“舉頭望明月”,纏綿而渺遠的鄉情,由無邊的月色勾起,該是一種怎樣的惆悵?“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月圓之夜,團圓之時,白居易兄弟離散,又是什麼惆悵?“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豁達的心胸也阻擋不住親情的洶湧。

望水鏡圓月,映出友情的點點滴滴,它是否真的是我想要的;曾經的所作所為,是為何;那些經歷的,又是怎樣的有滋有味。前方的路是什麼,我志又在何方;這個清冷的迷茫世界,又有幾番意境。

這月圓之夜,不同的人,不同的景,願有人與我品出相似的中秋。

第3篇

今天,又是一年的中秋節了。圓圓的月亮似乎是一個害羞的姑娘,帶上了一層面紗,使那美麗的月亮增添了一分神祕莫測的感覺。

中秋節在中國是個舉家團圓的日子,大家聚在一起吃月餅,賞月,每個家庭都其樂融融。但是,在我們家,中秋節總有義憤牽掛和傷感。望着天上那圓圓的月亮,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爺爺。

那是三年前的中秋節,天灰濛濛的,下起了毛毛細雨。就在這個全家團圓的日子,爺爺離開了我們。我們全家都圍在爺爺身旁,默默地流着眼淚。看着一動不動的爺爺,我的眼淚“嘩嘩”的往下流。爸爸,小叔還有大伯強忍着淚水給爺爺穿壽衣。他們眼眶紅紅的,淚水直在眼眶裏打轉。好象不敢相信這個事實。兩個姑媽和幾個姐姐哭得悲痛欲絕,嗓子都哭啞了,幾乎説不出話來。奶奶最傷心,撲在爺爺的遺體上痛哭流涕,眼淚打濕了爺爺的身子。一家人都沉浸在悲傷的氣氛中。

這又是一箇中秋節,我們都回到了老家。一家人到齊了,大家一起到爺爺的墳前看望他,想起爺爺的音容笑貌,我們心中不禁十分傷感。爸爸、大伯、小叔、姑媽都傷心地哭了起來。想起再也不能和爺爺一起過中秋了,我心中也難受極了。我們為爺爺獻上貢品後,才依依不捨的回到家中。晚上的飯菜很豐盛,餐桌上擺上了象徵團圓的月餅,可是餐桌旁再也沒有爺爺的身影和朗朗的笑聲了。我有些傷感。

望着天上圓圓的月亮,我浮想聯翩。我越想越入迷,天上那圓圓的月亮被我想成了爺爺慈祥的面孔,正微笑着看着我們。在月亮中,我似乎又看見了曾經爺爺和我一起歡笑時的情景。我的眼睛濕潤了。

我再次望着空中的明月,月亮還依然在那層雲後,是那樣的寧靜,令我的心中更加傷心。突然間,月亮中出現了一個身影,默默地流淚,那多像我的爺爺,我對着月亮説:“月亮啊月亮,請您把我的祝福和思念帶給我天堂中的爺爺!”

第4篇

今天是中秋節。“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昨天稀稀落落下了一天小雨,今天又是陰天。看樣子“明月”也不想和我在一起。今年中秋節是我一個人的中秋節。

兒子已和我們有七八年不在一起過中秋節了。今天,他又要赴北京報到,參加第七批博士服務團總結匯報和他們這第八批服務團的學習。國慶節後就要到昆明報到,開展服務工作。雖然是“第八批”,對上海來説,還是“第一批”,對上海教育系統,兒子也是第一人,唯一的一人。看名單上,其他人都是處長、副處長,都有高級職稱,都有豐富的工作經驗,都是共產黨員。兒子無職位,高職要到明年才能評,博士畢業後才工作一年,由於讀碩士前有三年的教齡,才被選中的,不是黨員。

兒子掛職地方在昆明市,也就是他一人在昆明市,其他人在雲南其他地方,還有到貴州省的。

一直在等兒子到達北京的消息。下午一點,老婆子來短信説兒子已登機,因為學校給兒子買的機票是沒有班次的通票,要到機場後有空座才可以。這樣估計能和其他幾位乘坐同一班飛機了。

今天,又為了和那些外地的同事共度中秋,晚上不能回家吃飯。

更讓人傷心的是三個多月前,可愛的牛牛、陪伴我十年的牛牛到了天國。今年也不能一起過中秋了。前天我到他墓地去看了看,暴雨沒有沖走樹下泥土,只是周圍的野草被拔光了。他在那裏,很安全。

我不願意過節,也害怕過節。記得今年元宵節也是由於心理惆悵,在《紅袖》寫了一篇雜文《元宵佳節佳在哪》,鬧了個大笑話,忽悠了許多人,點擊率居然達到四位數。我起這題目時,沒作考慮。好多人看了肯定後悔,心裏説不定會罵娘。所以本篇不敢題名《中秋佳節佳在哪》了,別再去忽悠人。

一個人過中秋,有淒涼的一面,也有自由自在、自娛自樂的一面。當一回阿q吧,忘掉不愉快,高高興興自己一人過中秋。

想想那些南下和北漂的,都不會和親人們團聚、“共嬋娟”的。我雖然自己一人過中秋,到底在自己的家,沒有漂泊沒有流浪,我比他們幸運,還有什麼不能好好過的理由呢? 早飯喝了一袋牛奶和吃了老婆子切開的半個蛋黃月餅,牛奶裏按慣例放了一勺速溶咖啡。中午,自斟自飲一罐青島啤酒,也切開了一個月餅,棗泥的,吃了半個,半個留給老婆子。也是老了,怕吃多了,不消化。老婆子拿出的一罐頭魚,我沒有吃,因為我想起了牛牛。他最喜歡吃,由於太貴,給他吃的不多。看到魚罐頭,觸景生情,心裏就內疚,所以我也不吃。

電視機一直開着,讓房間裏不那麼冷靜。不知道是什麼電視劇,裏面主人公在看南斯拉夫老電影:“消滅法西斯!”,“自由屬於人民!”。這使我想起:“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形式雖類似,一個屬於正義,一個屬於反動。

三點十分,兒子來短信告之安全降落首都機場,我也鬆了一口氣。

今年,青島又有到上海音樂學院上研究生的,正好替兒子看門。兩隻貓也避免了變成流浪貓的惡運,我為醜醜和小毛頭高興。

昨天下午乘雨停的間隙去中國銀行取點錢,自動取款機裏沒錢了,又到附近工商銀行,又停機。回到家拿出發工資用的活期存款想看看這月是如何發的,因為上月調整了退休工資,把節假日的補貼“平分”攤到各月。中國銀行系統又壞了,讓今天去。今天剛才去了,又告之系統在維修,停止業務,自動取款機也取不了錢,一取款小夥子正在上火。

剛才去銀行時,發現又下雨了,中秋月亮是不肯露臉了。

五點半多,兒子來短信説已住進賓館,並告訴了電話號碼,要我打打試試。我打了好幾

遍,都説我“無權打這電話”,後來發現我這老土,把北京的地區號010只撥了01。朝中無人,不大與北京通話,以致竟會鬧這樣的低級笑話。

兒子能在北京特別的地方過這特別的中秋節,有特別的意義,但願他能記住這一天。能在今後的一年多中間,好好工作,別辜負國家的希望。

看了今天的報紙,説“十五月亮十七圓”,而且是“近十年來最大的一次,因為離地球最近”。但天氣預報説山東全省這幾天難看到圓月,天氣不好,頗覺遺憾。

報紙還報導,公安部的統計結果標明,全國有3萬2千人叫吳剛,可只有17個嫦娥。有1882個吳剛陪着1個嫦娥,嫦娥不會寂寞了。青島市有120個吳剛,卻沒有一個嫦娥,青島的吳剛太“可憐”。還説“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每個字都是姓氏,並説“明”和“時”是罕見姓氏。不過本人對這十個姓中,恰恰知道“時”,其它九個沒見過。水滸第107將“鼓上蚤時遷”我想大家不陌生,一個“樑上君子”。當然,現在我見過的“活人”沒有這十個姓氏,也可能我孤陋寡聞。

晚飯時刻,又有人“頂風作案”,放了鞭炮。財神節的第二天報紙報道,那天在香港路有六七家商店因為放鞭炮而受到處罰。可我家周圍就有好幾百家燃放鞭炮也沒有受到處罰。為了地球,為了我們的天空,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全國都應該禁止。

我國有許多傳統節日。這些傳統節日,都是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而中國的傳統節日,無一不是在遙遠的古代都可以追溯其淵源,中秋節也是如此。時逢中秋,又到了期盼國圓、家圓、月圓的時刻。我似乎特別衷情於中秋佳節,它沒有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那份沉甸甸的憂傷情感,也沒有春節期間過多的喧囂和走動。中秋,氣候宜人,陣陣秋風送涼,一掃炎炎夏日的火熱熾情,讓人倍感舒服。中秋時節,滿山遍野都盡染成赤橙黃綠的風景。那些掛滿了枝頭的水果不時飄來陣陣的清香,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橘橙黃綠時。

説到中秋,當然就是十五圓月之夜。年年月圓,年年感受不同。在歲月的輪迴中,明月下的辛酸甜蜜,在心中油然而生……

童年的八月十五之夜,我總是記得父母帶領全家人或者鄰居在皓月星空賞月,吃着梨和葡萄。那時候我自己年齡小,老叫嚷要月餅吃,因為每年只有八月十五才能聞到月餅的香味,我的父母總是把他們的那一份讓給我。我常常看到父母很虔誠地對着明月祈願,祈求着生活一路幸福。哎!那可真是讓人懷念的,真正的中秋節啊!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面對中秋之月,也有過無比的喜悦和歡樂,每在圓月佳節,看到親人朋友健健康康,想到國泰民安,也難以抒發我把酒問青天的情懷。童年所經歷的每一種體驗在圓月之下都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明月就像一本需要我們翻閲和領悟的一本書。

然而,在現在,像中秋節這樣的傳統節日,卻漸漸失去了味道。許多有着深厚的歷史文化基礎的中國傳統節日,在當代社會中,卻因為外來文化的入侵以及節日習俗本身的老化,而不再受到應得的重視。外來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進入中國,帶入了情人節、萬聖節以及聖誕節這類原本屬於宗教節日的西方節日。部分中國民眾在沒有這些西方節日意義的情況下,僅僅把過西方節日當作一種新鮮時尚的活動抑或是一種帶有外國風情的盛大狂

歡。他們對西方節日的認可度甚至超過了春節、清明節等中國傳統節日。如果説外國文化的進入是客觀的原因,那麼這部分國人的崇洋心理則可以説是從主體上造成了部分中國傳統節日的沒落。

節日習俗本身的老化也是一個現實的問題。以寒食節為例,寒食節習俗,有吃冷熟食、上墳、郊遊、鬥雞子、盪鞦韆、打毯、拔河等。在現代社會中,這裏面的一些習俗已不再適合作為普通民眾日常的活動,如鬥雞子與打毯;而之間的一些習俗也已經結構到日常人們的活動中,如盪鞦韆與拔河;一些習俗則因與其他節日有共性,而逐漸被其他節日所承擔,如上墳。因此可以看出,寒食節本身所承擔的複雜的習俗功能需要精簡、發展,否則人們也會共同對其失去興趣。那麼應該如何保護這些傳統節日呢?

國家在一定程度應發揮主導的作用,加大宣傳,形成民間辦節的熱烈氣氛,而不是讓傳統節日流於一個普通的休假日。這方面,也需要民眾的積極參與,民眾需要剔除傳統節日中的糟粕以及一些已經不符合時代要求的習俗,而保留那些傳統節日習俗中的精華部分,然後積極參與到傳統節日的慶祝活動中去。例如前面提到的寒食節,其精華在於思念賢人、賢人所藴藏的人性關懷以及吃冷食、熟食的過節習俗。這裏面契合了儒家思想又帶有文化底藴的節日習俗,此部分精華就可以作為一個節日的精髓而被保留下來。以上兩點,概括起來説就是要:立法定假,去粗取精,共同參與。

此外在中國傳統節日的傳承上,還應注重對傳統節日所有權的保護。05年韓國把端午節申請為他們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種做法是一種公然的盜竊行徑,但是中國對此無能為力。因為我們對這方面還不夠重視。今後,我們國家應該盡力發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探究傳統節日的淵源,以及蒐集傳統節日所包含的民俗活動,儘快把儘可能多的中國傳統節日申請為我國的民俗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也是對我們祖先創造的文化結晶有一個交代。

常言有道是:年怕中秋月怕半,中秋一過,又將是新的一年來臨,從一彎新月到一輪圓月只是自然的變化。但月下的祈願,月下的快樂日子,月下的幸福我們 誰都在翹首期盼。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是詩人張九齡望月懷遠的名句,不也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期盼!

中華民俗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體現了人們對祖先的懷念,對美好未來的無限憧憬。人們在節日裏面進行各式各樣的活動來烘托節日的氣氛,渲染節日氛圍:在除夕晚上和家人、朋友聚在一起吃餃子,看春晚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在元宵節邀三五好友,品嚐元宵,觀賞花燈似乎也是一件樂事;在端午節劃劃龍舟可以鍛鍊身體,又可以緩解平常的工作壓力;在七夕節和情人一起遊玩;在中秋節和家人 在一起品嚐月餅,觀賞月亮也是一件趣事;在重陽節和朋友一起登高,賞菊,喝黃酒也是一件令人嚮往的事。節日文化多種多樣,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但它們的意義是相同的:希望未來可以過得更好!中華民族向來是一個注重禮儀的民族。自唐朝起,中國就有“禮儀之邦”的美好稱謂。因此,國人在避諱與禁忌方面尤為注重。原來的時候不是很明白“諱”代表的意義,當我上課學習之後,明白了它是指帝王、聖人、長官以及所尊者的名字,避諱即體現了臣民對國王,常人對聖人,平民對上級,晚輩對長輩的尊敬之情。有時候,我不得不對古人的避諱之法感到折服。古人的避諱之法有改字法,空字法,缺筆法。中國的漢字中到底有多少字是由於這種原因而被創作出來的呢,我不得而知,只是感歎於古人的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力。禁忌包括對祖靈的禁忌,對天象的禁忌,對節日的禁忌,對數字的禁忌,以及對名號的禁忌和交往禁忌,行為禁忌,語言禁忌。這其中我感受最深的是交往禁忌和行為禁忌。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好壞體現着一個人的素養高低。在與他人交往過程中,給他人留下一個好的印象是每一個人都所期望的,但有些人由於忽略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間的禁忌,往往造成“好心辦壞事”的局面,搞得人與人不歡而散。但是漢族人人際交往在這一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因為它素以好客聞名,在待人接客方面也存在不少禁忌,並且這些禁忌都是以尊重客人為基本原則,以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友好相處為目的。

第5篇

為了迎接中秋節,我們學校舉行了一次盛大的慶祝活動,除了慶祝之外,還想讓我我們這些學生度過一個快樂的中秋節,讓我們記住這個傳統的節日。這次中秋節活動學校準備的非常的充分,這點我相信大部分學生都能夠感受到,我看到活動的時候,每個人的臉上都充滿着笑意。

我很早就知道學校在這次中秋節會舉辦一場很大的活動,因為中秋節來的前幾天,學校就開始在寬敞的操場上搭建舞台,我們平時用的舞台都是體育館的那個,在校兩年,這還是我第一次看見學校在操場上搭建舞台,學校對這次活動的重要性由此可見。活動開始是在晚上了,當我們吃了飯回到教室時,驚訝的發現我們每個人的桌上都擺放着一個月餅,這讓我們都非常的驚喜。隨後,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搬着自己的凳子去了操場上,操場上按班級分成了好幾個陣營,幾乎霸佔了整個操場,開始我沒有對台上的表演有任何興趣,只顧着和旁邊的人聊天。可表演開始後我的眼神就沒有離開過舞台,舞台上那些的表演吸引了我全部的目光,在舞台上,我還看到了我幾個認識的同學,當時我激動的手掌都排紅了。

除了在校的我們和老師外,還有一些其他的人也來觀看這場晚會,有的是學生的家長,受學生的邀請來到學校觀看晚會,還有些人是學校附近的人,他們關了自己的店鋪,專門來到學校觀看這場的晚會。但畢竟不是我們學校的人,他們只能隔着老遠,看着舞台上的燈光閃爍,我甚至不確定他們能不能看清舞台上那些人的表演,我的產生一股優越的感覺,因為我們能夠站在操作的最中央看着表演。

舞台上除了唱歌跳舞之外,還有小品,主持人之間也會講一些有趣的事情,逗得我們哈哈大笑,這次晚會的最後一個壓軸表演是我的隔壁班的一個同學。表演的是一種我看不懂的舞蹈,但給我一種非常厲害的感覺,聽班上的同學説,這個表演在省級比賽中還拿過獎,這讓我的眼睛更加捨不得離開舞台的,能夠親眼見到這種表演的機會可不多。

這次的活動我覺得舉辦的很成功,充分的讓我感受到了這個節日熱鬧的氣氛,這次的表演,我相信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不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