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7篇 精準定位用户羣體:4.2.3數據分析技巧

在許多文件中,你會看到“4.2.3”這樣的編號。這代表着文檔的不同部分與章節。這種層次結構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文件結構和內容。在各種行業和領域的文件中都可以看到“4.2.3”編號,它已成為公文編輯者們的一種標準。

4.2.37篇 精準定位用户羣體:4.2.3數據分析技巧

第1篇

1、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運算。

2、提出問題:大熊貓想把12支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裏。每盤應放幾支?請小朋友想一想。

(1)、指名請學生上台演示。鼓勵學生有多種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兩支兩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但無論怎樣分,結果都是一樣的,每個盤子裏放()支竹筍。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設置問題吲哚發奧學生自主參與,通過觀察、操作、交流、解決問題等活動,強化應用平均分的意識,温故知新,為引入除法運算奠定基礎。

談話:剛才我們通過平均分幫助大熊貓解決了一個大問題。這樣的問題能不能用一種方法直接計算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種方法。

問:把12支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裏,每盤放三支,每盤放得同樣多,是平均分嗎?

(1)、以前我們學過加、減、乘法,它們都有各自的符號,今天老是再給你們介紹一個符號,它就是“÷”,讀作:除號。寫時先畫一條橫線,再上下各一點,橫線要直,兩點要圓且對齊。

(3)、解決熊貓分竹筍的算式寫法。12÷4=3,讀作:12除以4等於3。

讓學生吧12支竹筍分別平均分成兩份,平均分成三份,並一一寫出除法算式,再讀一讀。

?設計意圖】:在引導學生靈活應用平均分的基礎上,提供“能不能用一種方法直接計算呢?”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在引入除法的基礎上讓學生參與“分一分,寫一寫,讀一讀”學習活動,給學生提供做中學的機會。讓學生通過操作進一步感受解決問題的過程,領悟除法意義。

出示算式卡片背面,請6名學生來抽卡,誰抽到哪一張就讀哪一張,讀得對的老師獎勵聰明星。

?設計意圖】:結合學生追求快樂的天性,好勝的心理,設計形式多樣,富有挑戰性的練習形式,營造出充滿生氣和激情的學習氛圍,並運用獎勵措施,滿足孩子們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維持學習新知的興趣。

4.2.37篇 精準定位用户羣體:4.2.3數據分析技巧 第2張

第2篇

1.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知道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

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初步學會除法算式的讀寫法.

教師準備6個桃、3個盤子的圖片,每個同學還要準備8個小正方體,12根小棒和15個小三角形.

1.師生合作進行實物演示,揭示“同樣多”的含義.教師和3名同學做分鉛筆的遊戲.教師先説明遊戲的要求:要把這6支鉛筆分給3個同學,每人分得同樣多.

2.讓學生觀察教師是怎麼分的,手中的筆分完沒有.使學生知道:老師一個一個地分,每人又分給1支.手中的筆分完了.

3.教師引導全班學生觀察:6支鉛筆分給3個同學,每人分得幾支?每人分得的鉛筆數怎樣?引導學生明確:每人分得2支,每人分得的鉛筆數同樣多.板書:“同樣多”.

(1)教師請同學們拿出8個小正方體放在自己的課桌上.

(2)教師要求學生按照剛才分鉛筆的方法把8個小正方體分成4份,每份要分得“同樣多”.學生自己邊説邊擺,實際動手分一分,教師巡視,觀察學生操作過程.

(4)教師請學生觀察分得的結果,每份分得的正方體同樣多嗎?每份是幾個?學生回答後,教師指出:像這樣每份分得同樣多的分法叫“平均分”,教師板書:“平均分”.

教師讓學生理解一下“平均分成4份”是什麼意思?“每份是幾個?”同學之間可以互相議一議.使學生明確:(1)平均分成4份就是指把8個正方體平均分成4份,每份要分得“同樣多”.(2)把8個正方體平均分成4份,每份2個.(板書:2).

(1)教師繼續演示課件,出示題目:6個桃平均分在3盤裏,每盤幾個?(板書)

(2)教師提問:“平均分在3個盤裏是什麼意思”,引導學生知道;把6個桃放在3個盤裏,每盤要放得同樣多.

①教師讓學生回想分正方體的方法,引導學生思考應先怎麼分,再怎麼分.在獨立思考後同桌討論.

③學生彙報分的過程和結果,教師同時繼續演示課件.學生的彙報可歸納為:先把桃每盤放1個,沒分完,再把剩下的桃,每盤放一個就分完了.分得的結果是每盤放2個.

④師生小結:6個桃,分在3個盤裏,每盤分得同樣多就是把6個桃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是2個.(板書:2)

教師講述:像上面把8個小正方體,平均分成4份;把6個桃平均分在3個盤裏,都是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的問題都是平均分,在數學裏我們用一種新的方法——除法來表示.(板書:除法)

(1)以前我們學過加法、減法、乘法的符號,除法的符號是“÷”.(板書:寫除號時,光畫一橫線,上下各一點,橫線要平直,兩點要對齊.)

(2)教師問學生“把6個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幾個?”這道除法算式怎麼列呢?

①要分的桃是幾個?(6個).把“6”寫在除號前面.(教師板書:6÷).

②把6平均分成幾份?(3份)把“3”寫在除號的後面.(板書:3)

③每份是幾?(是2),教師把“2”寫在等號後面(板書:2)

教師讓學生對照算式6÷3=2説一下,這道除法算式是怎麼列的?可以讓學生同桌互相説一説.

(3)教師指着“6÷3=2”向學生説明:這個算式叫除法算式,它表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這個算式讀作:6除以3等於2(板書).

4.教師出示“8÷4=2”,讓學生讀算式,説算式表示的意思,使學生知道:這個算式讀作“8除以4等於2”,表示把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引導學生歸納本節課學習了哪些知識.教師板書:除法的初步認識.

(1)學生自讀教材第40頁內容,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來,學生討論,師生答疑.

(2)引導學生看第40頁上小朋友分桃圖,可以先説説圖意.左圖表示一個學生要把6個桃平均放在3個盤裏;右圖表示分的過程,虛線表示已經分了的,實線表示沒分的.再指導學生用連線的方法,把右圖剩下的桃分完.

今天,我們學習了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的方法,還學習了除法算式的讀法、寫法.希望同學們課下認真複習,理解掌握本節所學知識.為進一步學習新的知識打基礎.

第1題.要讓學生看清題目的要求,實際動手分一分.提示:第(1)題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親自動手擺小棒,並讓學生把除法算式寫全,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分法是否正確.指名説説除法算式中的每個數表示什麼.第(2)題可以讓學生獨立做,然後集體訂正.

第(1)題.教師讓學生豎着看,根據題意獨立填空.填完後集體訂正,並讓學生讀一下.最後,教師讓學生把文字敍述部分蓋住,只看8÷4=2,10÷2=5,就能説出算式表示的意思.

第(2)題.教師先引導學生完成8÷2=□.可以讓學生思考這個算式表示的意思,再想應該拿出幾個△,然後動手分一分,在除法算式上填出得數.10÷5=□,15÷3=△這兩題讓學生獨立做,都做完後要讓學生再説説每個算式表示的意思.

除法含義這一數學難點,教學時在知識點上,通過抓住“同樣多”→“平均分”→除法含義的內在聯繫,使學生認識逐步加深。在教學中,通過學生親身操作與教師示範演示相結合,使學生清楚地看到平均分的過程,形象直觀地理解除法含義。這樣有利於學生由動作思維——建立表象——抽象思維,使學生在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中,能力得到培養,學生的主體性得到發揮。

2.把全班學生分成3大組,要求第一組選派學生分花(無論用哪一種分法),第二組選派學生根據分的結果列出算式,第三組選派學生口答算式表示的意義.

3.更換出題、列式和説意義的學生,參賽的學生不能重複出現.

4.每做對一次得10分,做錯一次扣10分.比一比,哪個小組得分最多.

第3篇

1.使學生知道把一個數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除法.

使學生明確把一個數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並能知道這種方法怎樣用算式來表示.

教師、學生準備6個村和3個盤的圖片、12根小棒、12個小圓片、6支鉛筆.

(1)教師拿出6支鉛筆,先向學生明確:要把這6支鉛筆分給一些同學,每個同學給2支,可以分給幾個同學?接着教師讓學生細心觀察老師是怎麼分的.使學生知道,教師把鉛筆先拿2支分給一個同學(教師要同時拿2支給一個同學),再拿2支分給一個同學,最後又拿2支分給一個同學,也就是每2支分給一個同學.分完後問學生:分給了幾個同學?學生觀察出:6支鉛筆,每個同學2支,可以分給3個同學.

(1)教師要求學生拿出8個小圓片,按每2個放一堆,看看能分幾堆?

(2)學生邊説邊操作,教師巡視,對操作錯誤的學生給予個別指導.

①教師敍述題意:“有6個桃,每2個放一盤,能放幾盤?”(板書或提前用紙寫好的貼在黑板上).

②教師問學生:“每2個放一盤”是什麼意思.使學生知道:每2個放一盤,就是每2個分成一份.

(2)教師讓學生拿出6個桃子的圖片,自己試着分一分.(邊説邊分,先…… 再……最後).

(3)指名讓學生回答分的過程,教師繼續演示課件.要強調兩個兩個地分,每2個放一盤,也就是每2個為一份.學生跟着老師的演示擺自己的學具.

(4)讓學生回顧分的過程和結果.教師提問,剛才我們是怎麼分的?分得的結果怎樣?使學生知道:每2個分成一份(或2個2個地分的)分成了盤(板書:3盤).

(5)教師小結.我們分桃的時候,把6個桃每2個放一盤,求能放幾盤?實際上就是把一個數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這種分法也要用除法來計算.

①桃子的個數“6”是要分的數,寫在除號的前面.(板書:6÷)每份的個數是“2”,寫在除號的後面(板書:2);分得的份數是“3”,寫在等號的後面(板書:3).

②讓學生説一説6÷2=3表示什麼意思.表示有6個,每2個分一份,分成了3份(板書).

③讓學生説一説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稱.6是被除數,2是除數,3是商.

(7)引導學生看書,並説説例5的圖意,讓學生自己把剩下的桃子分完.

我們今天繼續學習了除法,就是把一個數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

第1題:先讓學生讀題,弄清題意,再讓學生用小棒擺一擺,邊擺邊説分的過程.按分得的結果,把算式填全,集體訂正.然後請學生説一説除法算式中每個數表示什麼.

第2題,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注意個別指導.訂正時讓學生説説分的過程和結果.也可以把1、2題進行對比,讓學生知道雖然都是12根小棒,因為第1題是每2根1份,第2題是每6根1份,所以分的份數也不同.

第4篇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2~14頁例1、例2,練習三的第1~3題。

1.使學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結果

2.通過分一分活動,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科書第12頁準備春遊食品情境放大圖或課件;按例1內容,讓學生準備實物卡片,準備10張正方形卡片、15個○卡片、20根小棒。

1.出示準備春遊食品的情境圖。以小精靈聰聰的身份説二(1)班明天要去春遊。小朋友正忙着準備春遊食品呢!我們來看一看,他們都準備了哪些食品。

師:我們來幫助二(1)班小朋友準備春遊食品好嗎?!請各組為二(1)班的5位小朋友分配春遊食品。

(1)討論分配方案。突出每種食品“應該每份同樣多”。

(3)讓學生觀察各組為二(1)班小朋友準備的春遊食品,發現:每份中的各種食品同樣多。

分好後,同桌檢查一下:是不是分成了5份,每份是不是同樣多。然後,按分的結果填空。

(1)按教科書第14頁例2提出:把15個橘子平均分成5份。

(4)教師歸納平均分的方法:把15個橘子平均分成5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個或幾個。最後,要使每份分得同樣多。

(1)讓學生用小棒代替礦泉水,獨立完成把12瓶礦泉水平均分成3份的任務。

説明:想怎麼插花就怎麼插。最少設計兩種插花的方案。

(2)交流。請學生展示自己最得意的插花方案,並説出自己的想法。

強調:這幾種插花方案,都是把花平均插進3個花瓶裏。

此題的“插花活動”為使學生對平均分的印象更深,開始可以讓學生喜歡怎麼插就怎麼插,以顯示題目的開放性。教學時,還可讓學生用畫一畫的方法,往每個花瓶裏插花。藉助插花活動,讓學生體會平均分的含義。

讓學生根據“平均分”概念判斷“誰分得對”。練習時,先讓學生弄明白題目要求,再讓學生獨立進行判斷。讓學生在運用“平均分”概念進行判斷的練習活動中,鞏固對“平均分”的認識。

2.教師總結:這節課我們知道了什麼叫平均分,還學會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要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個,也可以每次每份放兩個……最後,每份分得同樣多。

教學內容:鞏固“平均分”。(教科書第15頁的例題3。)

1.鞏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結果同樣多。

3.通過分一分活動,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

教具準備:筷子、蘋果、盤子、小棒、計算機課件。

1.出示教科書第15頁的例題3。計算機課件演示教科書第15頁的例題3的畫面。

請一個同學用自己的話説一説畫面的內容。(每條船限乘4人,24人要租幾條船?)

學生彙報:每條船限乘4人,就是每條船隻能坐4個人,所以每份是4人;那24人裏包含有6個4人,所以應該租6條船。

教師:如果每條船限乘6人,那24人要租幾條船?(讓學生自己動手分一分,再説一説你是怎樣分的?)

提問:一共有幾隻小動物?每位一雙,一雙是幾根?小熊有12根筷子,每份是2根,可以分幾份?夠分嗎?

用情境圖呈現分蘿蔔活動。練習時,先讓學生觀察畫面,並根據畫面提供的信息和問題,確定“把多少個蘿蔔平均分給小兔”“按每隻小兔幾個蘿蔔來分”,給學生自主探索的空間。在學生明白把16個蘿蔔,按每隻小兔4個蘿蔔分之後,讓學生獨立“圈一圈”完成分蘿蔔任務。然後讓學生交流分的過程和結果,比如學生説出“沒4個蘿蔔圈在一起……”通過圈和説,讓學生進一步瞭解平均分的方法,加深對平均分的認識。

讓學生獨立完成後,問:你是怎樣想的?(有18個香蕉,平均分給6只小猴,每隻小猴可以分幾個?就是把18平均分成6份每一份是多少?)

提問:香蕉的數量都是18個,為什麼兩次每隻猴子分的數量不一樣呢?(因為平均分的份數不同,所以每一份也就不同。總數相同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每份就越少,平均分的份數越少每份就越多。)

注意讓學生交流、展示平均分的結果,促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教學內容:學習除法的含義及讀寫法。教科書第18頁的例題4。

l.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懂得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

再出示題目: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裏,每盤可以放幾個?

提問:平均放在4個盤子裏是什麼意思?(強調每盤要放同樣多)

學生獨立分竹筍,然後彙報分的結果:先把竹筍每盤放1個,每次分完,再把剩下的竹筍按照前面的方法繼續分,直到分完為止。分的結果是每盤放3個。

小結:把12個竹筍,放在4個盤子裏,就是把12個竹筍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個。

教師:像這樣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裏,或把15個橘子平均分成5份等,都是屬於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的問題,都是平均分,在數學上我們用一種新的方法——除法來表示。(板書課題:除法)

1.以前我們學過加法、減法、乘法的符號,那今天我們學習除法,除法的符號是“÷”。

指導書寫:寫除號時,先畫一短橫,上下各一點,橫線要平直,上下兩點要對齊。

教師:“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裏,每盤放幾個?”這道題應該怎樣列式?

④教師再讓學生回憶剛才的除法算式是怎樣列的?讓同桌的同學互相説一説。

⑤教師:12÷4=3這個除法算式“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這個算式讀作:12除以4等於3。

⑥讓學生自己説一説這個除法算式表示什麼?並讀一讀算式。再互相説一説。

教師:請一個同學讀一讀這個除法算式。(15除以3等於5)

請一個同學説一説這個除法算式表示什麼?(表示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是5)

提問:一共有多少塊餅乾?平均分給幾個人?每人分幾塊?怎樣列除法算式?(要分的餅乾是18塊,除號前面寫18;平均分給3個人,除號後面寫3;每人分6塊,等號後面寫6)請一個同學讀一讀這個除法算式。(18除以3等於6)這個除法算式表示什麼?(把18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是6)

通過讓學生平均分、寫算式,再次體會除法的意義和鞏固除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練習時,可以增加一些除法算式卡片,以增加學生練習的機會。同時,注意採用“開火車”“接力賽”“抽卡遊戲”不同形式組織練習,讓學生在愉快的練習活動中掌握知識。

先讓學生依據題意用學具卡片分一分,並交流分的結果。之後,讓學生填寫除法算式,並對照分蘋果活動説出除法算式的實際含義。促使學生體會除法的意義。

提問:每隻小熊分的同樣多是什麼意思?(平均分成2份)誰會列算式?為什麼這樣列算式?(因為是把6粒蘋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所以把要分的蘋果的個數寫在除號的前面,平均分給2只小熊,把平均分的份數寫在除號的後面,每一份是3,3寫在等號的後面。)

讓學生討論後寫算式,並説一説為什麼這樣列算式?(因為它是把10個西瓜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事。因此把要分的西瓜的個數10個寫在除號的前面;平均放在2個籮筐中,把平均分的份數2寫在除號的後面,每一個籮筐中裝5個,5寫在等號的後面。讓學生在練習中進一步瞭解除法的意義,鞏固對除法算式的認識。

教學內容:教學除法各部分的名稱。(教科書第19頁的例題5。)

1.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懂得把一個數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

要把這些小圓片分給另一些同學,每個同學分2個,可以分給幾個同學?接着教師讓學生注意觀察,老師是怎樣分的。使學生知道,教師把小圓片先拿2個分給一個同學(教師分的時候要同時拿出2個小圓片分給另一位同學),再拿出2個小圓片分給第三位同學,最後拿出2個小圓片分給第四位同學。也就是每2個小圓片分給一位同學,分完後問學生:分給了幾個同學?學生觀察出:8個小圓片,每個同學2個小圓片,可以分給4個同學。

想一想:剛才老師是怎樣分的?同桌的同學互相説一説。

(2)用自己的學具動手擺一擺20個竹筍,按每4個放一盤,可以放幾盤?(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對操作錯誤的同學給予個別指導)

學生分完後,教師請一個同學到黑板前面來演示分的過程。(教師要強調四個四個的分,每4個放一盤,也就是每4個為一份)

(3)讓學生回顧分的過程和結果,提問:我們剛才是怎樣分的?分的結果是怎樣?

小結:我們分竹筍的時候,把4個竹筍放一盤,求能放幾盤?實際上就是把一個數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這種方法也叫以用除法來計算。

①竹筍的數量是20個,這是表示要分的數量,寫在除號的前面。每4個放一盤,就是每份是4,寫在除號的後面。分的結果是可以放5盤,5是分的份數,寫在等號的後面。

②讓學生説一説除法20÷4=5表示什麼意思?(表示有20個,每4個分一份,分成了5份)

(5)小結: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了除法,就是把一個數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用除法來計算。並認識了除法各部分的名稱。

提問:一共有多少個小圓片?每堆幾個小圓片?可以分成幾堆?(先讓學生動手擺一擺)

怎樣列除法算式?(要擺的小圓片是12個,除號前面寫12;每堆6個,除號後面寫6;可以分成2堆,等號後面寫2。)請一個同學讀一讀這個除法算式。(12除以6等於3)再説一説這個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這個除法算式表示什麼?(把12按照每6個一份可以分成2份)

要分的糖葫蘆有幾串?那被除數應該寫幾?每個小朋友2串糖葫蘆,表示什麼?(做的時候讓學生把每2個用鉛筆圈一圈)除數應該寫幾?可以分幾個小朋友?商應該寫幾?

要求學生認真讀題,用自己的話説一説題目的意思,然後再列式。

鞏固除法的含義及各部分名稱。(教科書第21~22頁練習四的第7—10題。)

鞏固除法的含義,及除法的各部分名稱。為後面學習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打基礎。

20÷5=4 (複習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

9÷3=3 (複習把二個數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也可以用除法來計算)

看圖寫算式。呈現給學生實物圖,請學生寫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練習時,先借助畫面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再讓學生根據實物圖寫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之後,讓學生展示自己寫出的算式,説一説每個算式表示的意思,使乘法、除法的內在聯繫自然滲透。

一部分的同學拿口訣,一部分的同學拿乘法算式。先由拿乘法算

式的同學讀算式,然後問“我的朋友在哪裏”,拿口訣的同學就説“你的

要學生自己獨立完成,然後全班講評。重點要問學生為什麼這樣列式?

第5篇

教學內容:教科書18頁例4,做一做,練習四1、2、3題。

1、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運算。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國家的動物國寶是什麼嗎?

師:嗯,真聰明!京京是一隻十分可愛的大熊貓(帖圖),它十分好客,今天京京就要請朋友們到它家裏來做客。於是,一大早京京就起牀去園子裏挖了許多新鮮的竹筍,它要把這些竹筍分給它的朋友們吃。瞧,它的朋友們來了,有貝貝、歡歡、迎迎、妮妮(帖圖)。可這時京京遇到了一個難題,它怎樣把這些竹筍分給朋友們吃,才顯得公平些呢?

師:同學們,讓我們共同來回顧一下上節課學習的內容,什麼叫做平均分?(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同樣多。)

師:京京想把這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裏,每個盤子應該放幾個?

師:請同學們拿出12個圖片,分一分,開始行動,誰願意到黑板上來分?

師:也就是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裏,每盤放3個。

4、揭示課題:同學們真能幹,我們剛才通過平均分的活動幫助京京解決了一個大難題,那有關平均分的問題能不能用一種方法直接計算呢?我告訴大家,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種計算方法。

(1)以前我們學過加、減、乘法,它們都有各自的符號,今天老師再給你們介紹一個符號,它就是“÷”,讀作:除號。寫時先畫一條橫線,再上下各一點,橫線要直,兩點要圓且對齊。(學生練習書寫除號)

師:那麼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裏,每盤放3個。”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來,應該怎樣寫呢?首先,我們看分的竹筍的總個數是多少?

師:那我們就把“12”寫在除號的前面。那平均分成了幾份?

師:我們就把“4”寫在除號的後面。分得的結果是每盤放幾個?

出示算式卡片背面,請6名學生來抽卡,誰抽到哪一張就讀哪一張,讀得對的老師獎勵聰明星。

(4)第四關“猜密碼”。把18支香蕉平均分給()只小猴,每隻小猴分到()個;

3、小結:經過大家的努力,老師設置的四道關卡已經全部通過。我宣佈全體同學,挑戰成功!

第6篇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師:同學們,小動物們忙着重建家園,你們想幫幫他們嗎?那就讓我們一起去幫助他們吧!(課件演示小動物重建家園情境圖)

師: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教師把學生提出有關除法的問題板書在黑板上,其它問題放入問題口袋)

(2)有16只兔子,要建4座房子,每座房子裏住幾隻兔子?

通過有趣的動畫故事,能產生學習的興趣,能夠從圖中發現數學信息,為後面提出數學問題做好鋪墊。

能根據自己收集到的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關注學生的問題意識。

(一)師:同學們非常認真,提出了這麼多問題。現在我們一起來幫小動物解決下面的問題,好嗎?

1、師:20只小熊,每個山洞住4只,怎麼住呢?同學們願意幫幫他們嗎?

師:請同學們藉助手中的學具自己擺一擺,分一分,試一試。

2、師:同學們願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中交流一下嗎?

3、 師:剛才我們幫小熊解決了困難,那麼小兔怎麼住呢?

(四)、用除法表示分得過程。師:我們剛才用不同的方法幫小松鼠和小熊解決了住處。那麼用算式該怎樣表示呢?

(五)、21塊磚,小熊每次搬3塊,幾次能搬完?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來。説説你的想法。

師:同學們,你能評價一下這節課你和你的小組同學表現如何嗎?

能夠利用手中的學具進行獨立探索,經歷平均分的過程。

能通過認真的觀察、思考,找出相同點,關注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在交流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 平均分”的本質含義。

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過程。進一步體會除法的意義。

學生的評價要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體驗學習的快樂。

學生根據所提供的信息不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但算式列得比較準確,計算起來有一定的難度,説明對除法的計算還不熟練。

第7篇

(一)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知道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

教師拿出6支鉛筆,分給2個同學,可能有哪幾種分法?

在這些分法中,前兩種每人分的不是同樣多,最後一種分的每人同樣多,我們叫它為“平均分”.

教師拿出6支鉛筆,請3個同學到講台前邊.教師把6支鉛筆分給3個同學,每人要分得同樣多,並請學生注意分的過程.

第一次分,每人分給1支.最後教師問:“分完了嗎?”學生回答後,教師再接着分.第二次分,每人又分給1支,教師問:“分完了嗎?”(分完了)

教師讓全體同學觀察,這3個同學每人分得幾支?學生回答:“每人分得2支.”教師問:“每人分得同樣多嗎?”這就叫做“把6支鉛筆平均分給3個人,每人2支.”

要求每個同學拿出8個小正方體,放在自己的桌上.然後把8個正方體分成4份,而且每份要分得“同樣多”,讓每個同學都動手擺一擺,分分看.教師巡視,瞭解學生擺的情況.

學生擺完後,教師指定1名分得好的學生在黑板前演示分的過程,並説一説是怎樣分的.(學生:先拿出4個正方體,每份放1個,再拿出4個剩下的正方體,每份放1個)

教師指出:這就是把8個正方體,平均分成4份,每份2個.

(三)學習“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

教學例2,出示:“把6個桃平均放在3個盤裏,每盤幾個?”(邊口述題目,邊拿出6個桃和3個盤子)

“平均放在3個盤子裏是什麼意思?(就是每盤放得同樣多)

“把6個桃放在3個盤裏,每盤放得同樣多,應該怎樣放?”學生回答後,教師再向學生演示平均分的過程.因為要平均放在3個盤子裏,因此,先要拿3個,每盤裏放1個.然後再提問:“分完了嗎?”

教師再把剩下的3個桃,每盤放1個,提問:“分完了嗎?”

像上面這樣把8個正方體平均分成4份,把6個桃平均放在3個盤裏,都是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的問題,在數學裏我們要用一種新方法——除法來計算.(板書課題:)

“÷”叫除號,寫的時候,先畫一橫線,上下各一點,橫線要平直,兩點要對齊.

把6個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幾個?這道題的除法算式怎麼列呢?(邊談話邊寫)要分的桃是幾個?把“6”寫在除號前面(板書:6÷);把6平均分成幾份?把“3”寫在除號後面;每份是幾?把這個“2”寫在等號後面.教師指着“6÷3=2”説明:這個算式叫除法算式,表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

接着引導學生讀出算式:6除以3等於2.再指名一兩名學生説出算式的意思,並讀出算式.

然後讓學生打開書,引導學生看第45頁上小朋友分桃的圖.先要學生説説圖意,再指導學生用連線的方法,把右圖中剩下的3個桃分完.

第1題的第(1)小題,先讓每個學生拿出12根小棒,動手擺一擺,然後把除法算式寫完全,再指名學生説出除法算式中每個數表示什麼.

第(2)小題,讓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然後集體訂正.

第2題先引導學生看懂圖意,要分多少個球?怎樣分?讓學生實際連一連,表示分的過程.然後在書上填寫算式,並指名讀出除法算式.

第1題,先指名讀出除法算式,再讓學生把除法算式的意思説完全.

第2題,先指名讀算式,再讓每個學生用三角形擺一擺,然後填出得數,並説出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小結:今天我們從動手分東西,學會了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的方法,還學會了除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

本節課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除法的最基本含義是“平均分”.因此,在教學過程設計中,首先通過分東西,使學生了解哪種分法是平均分,哪種分法不是平均分.

在此基礎上,研究怎樣分才能平均分.通過學生多次操作,對平均分有一定認識後,教師介紹“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時,用除法計算.把除法算式的讀法、除法算式的含義與具體操作緊密聯繫起來.

在鞏固反饋時,再一次動手操作,使學生進一步體會除法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