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語言教案:梨子小提琴8篇 萌娃語言啟蒙:從梨子小提琴開始

這篇中班語言教案的主題是“梨子小提琴”,旨在通過音樂教學,激發孩子們對語言的熱愛和表達能力的提高。教案中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小提琴的基本構造和常見器樂家,以及一些簡單的音樂元素和節奏,幫助孩子們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樂。同時,通過讓孩子們自由音樂創作,引導他們探索語言表達和創意思維。

中班語言教案:梨子小提琴8篇 萌娃語言啟蒙:從梨子小提琴開始

第1篇

2.能夠簡單的複述故事情節,並大膽説出自己幫助過別人什麼。

5.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小朋友們,快看看,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什麼(出示小公雞和小鴨子圖片)?你們知道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嗎?那老師今天給你們講講小公雞和小鴨子的故事,你們要認真聽哦。

(1).根據照片完整的講述故事內容“小朋友們知道小鴨子和小公雞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嗎?”

(2).根據圖片分段講故事並提問,引導幼兒回答問題。

講故事第2~3段“小鴨子為什麼捉不到蟲子?”“後來小鴨子有沒有吃到蟲子,是怎麼吃到的呢?”

講故事第4~5段“小鴨子去河邊幹什麼了?”“有沒有哪位小朋友知道小公雞為什麼不能去捉魚呢?”

講故事第6~7段“小公雞發生了什麼事情”“後來小公雞是怎麼上岸的呢?”

小朋友們,小公雞和小鴨子遇到困難時,他們相互幫助,最終小鴨子吃到了蟲子,小公雞被就上了岸。那麼,小朋友們,當我們身邊的人遇到了困難,我們是不是也要像小公雞和小鴨子那樣去幫他們呢?

那麼,小朋友們,現在你們回憶一下,你們有幫助過別人嗎,是怎麼幫助的呢?

在家裏爸爸媽媽辛下班回家後,小朋友們能不能給他們倒杯水呢?能不能給爺爺奶奶捶捶背呢?在幼兒園能不能和身邊的小夥伴彼此幫助呢?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都知道了小公雞和小鴨子的故事,回家後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聽好嗎?

有一天,小鴨子與小公雞一起出去玩,它們走進了一片大草坪裏。小公雞找到許多蟲子,吃得非常高興。而小鴨子卻捉不到蟲子,急得哇哇直叫。小公雞看見了,一捉到蟲子就叫小鴨子來吃。它們走到小河邊,小鴨子説:“公雞弟弟,我到河裏捉魚給你吃。”小公雞説:“我也去。”小鴨子説:“不行,不行,你不會游泳,下去會被淹着的!”小公雞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鴨子後面下了水。小鴨子正在水裏捉魚,忽然,聽見小公雞在喊救命。於是,它飛快地游到小公雞身邊,讓小公雞坐在自己的背上。小公雞上了岸,笑着對小鴨子説:“鴨子哥哥,謝謝你。

在活動中,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特別高,因為這是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只是個別孩子對這方面的知識欠缺,但是在活動中,他們能充分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來參與活動,我個人認為,這節課還是成功的。

2.能夠簡單的複述故事情節,並大膽説出自己幫助過別人什麼。

(一)導入環節:小朋友們,快看看,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什麼(出示小公雞和小鴨子圖片)?你們知道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嗎?那老師今天給你們講講小公雞和小鴨子的故事,你們要認真聽哦。

(1).根據照片完整的講述故事內容“小朋友們知道小鴨子和小公雞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嗎?”

(2).根據圖片分段講故事並提問,引導幼兒回答問題。

講故事第2~3段“小鴨子為什麼捉不到蟲子?”“後來小鴨子有沒有吃到蟲子,是怎麼吃到的呢?”

講故事第4~5段“小鴨子去河邊幹什麼了?”“有沒有哪位小朋友知道小公雞為什麼不能去捉魚呢?”

講故事第6~7段“小公雞發生了什麼事情”“後來小公雞是怎麼上岸的`呢?”

小朋友們,小公雞和小鴨子遇到困難時,他們相互幫助,最終小鴨子吃到了蟲子,小公雞被就上了岸。那麼,小朋友們,當我們身邊的人遇到了困難,我們是不是也要像小公雞和小鴨子那樣去幫他們呢?

那麼,小朋友們,現在你們回憶一下,你們有幫助過別人嗎,是怎麼幫助的呢?

在家裏爸爸媽媽辛下班回家後,小朋友們能不能給他們倒杯水呢?能不能給爺爺奶奶捶捶背呢?在幼兒園能不能和身邊的小夥伴彼此幫助呢?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都知道了小公雞和小鴨子的故事,回家後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聽好嗎?

附故事有一天,小鴨子與小公雞一起出去玩,它們走進了一片大草坪裏。小公雞找到許多蟲子,吃得非常高興。而小鴨子卻捉不到蟲子,急得哇哇直叫。小公雞看見了,一捉到蟲子就叫小鴨子來吃。它們走到小河邊,小鴨子説:“公雞弟弟,我到河裏捉魚給你吃。”小公雞説:“我也去。”小鴨子説:“不行,不行,你不會游泳,下去會被淹着的!”小公雞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鴨子後面下了水。小鴨子正在水裏捉魚,忽然,聽見小公雞在喊救命。於是,它飛快地游到小公雞身邊,讓小公雞坐在自己的背上。小公雞上了岸,笑着對小鴨子説:“鴨子哥哥,謝謝你。

在活動中,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特別高,因為這是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只是個別孩子對這方面的知識欠缺,但是在活動中,他們能充分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來參與活動,我個人認為,這節課還是成功的。

中班語言教案:梨子小提琴8篇 萌娃語言啟蒙:從梨子小提琴開始 第2張

第2篇

1、在形象生動的故事情節中,瞭解綠化對人們的重要意義,感受綠化為夏天帶來的好處。

2、在現實生活的例子中,體會保護綠化人人有責,種綠護綠才有個綠色的家園。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通過理解故事《綠太陽》,瞭解綠化給人類帶來的好處。

材料準備:故事《綠太陽》課件、兒歌《愛護花草樹木》動畫、圖片(種樹護綠一組、破壞綠化一組)

經驗準備:幼兒已有在夏天裏知道綠蔭下很涼快的體驗、有夏天避暑和初步護綠的經驗

師:今天啊,老師給你們講個關於太陽的故事叫“綠太陽”。咦?太陽怎麼會是綠色的呢?我們來聽聽看。

——小樹、魚、狗、小鳥、人……熱得都怎樣了?(第4頁)

——太陽穿上了綠衣裳,發生了什麼變化?(第11、12頁)

3、師小結:太陽發燒了,變得很熱很熱,大家都熱得受不了了,幸虧有棵很茂密的大樹,它那厚厚的葉子幫大家擋住了太陽,這樣才使大家涼快起來。而且最後治好太陽病的也是大樹綠綠的葉子,大夥兒給太陽做了件綠衣裳穿,這樣太陽就不會把熱熱的光照出來了,哎呀,多虧了這棵綠綠的大樹。

——如果我們的生活中沒有了綠綠的大樹,會怎麼樣呢?

2、師小結:就像我們小朋友説的,如果我們的生活中沒了了大樹,那麼夏天裏,我們就找不到給我們涼快的樹蔭了,不止這樣,我們地球的環境也會遭到破壞,發洪水、乾旱、草原會變成沙漠等等,所以我們要保護大樹,保護綠化。

1、可是還是有一些人不知道保護綠化,你們看一看該不該學他。(遊戲:學他,不學他)

2、把“護綠”和“損綠”兩組圖片混起來,分類之後,説説該不該學他。

3、師小結:嗯,為了保護綠化,我們不可以做爬樹、砍樹、在樹上盪鞦韆等等破壞綠化的行為,而且看到破壞綠化的行為要制止;可以和爸爸媽媽去種樹、給小樹澆水、扶扶歪倒的小樹等。

1、師:老師把:“學他,不學他”這個遊戲中發生的事情編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來聽一聽。(播放兒歌《愛護花草樹木》動畫)

2、師:這首兒歌好聽嗎?下次學了以後,我們大家一起來做一個護綠小能手,好嗎?

1、活動的立意“熱”。這是我的一貫教學風格,喜歡把一些社會上的熱點,藉助學習活動來傳達給孩子們。在本次活動中就很好的體現了。我抓住了現在新聞裏每天在報道的大旱和大澇的熱點,通過《綠太陽》這個活動,傳達給孩子們造成這種自然災害的是因為大面的綠化被人類破壞了。

2、環節的設計“巧”。這次活動中,我巧妙地將多種形式融入到了每個環節中,使得整個活動看上非常豐富。第一個環節我是以問題的形式來對“理解故事《綠太陽》”進行小結。第二個環節我是以圖片的形式來對“沒有樹木和綠化之後會發生什麼事情”進行小結。第三個環節我是以分類、動畫兒歌的形式來對“學他,不學他”這個遊戲進行小結。這樣動靜相結合就不會讓孩子們在語言活動中感覺到單一乏味了。

1、對幼兒的前期經驗還了解的不夠。由於我一年沒有帶班的緣故,雖然我來上班已經有一個月,但是對我們班孩子發展情況還是瞭解的不夠透徹。以至於我將本次的活動的目標指定得有些高了。只有幾個能力最為突出的幼兒能夠同時達到兩條目標。

2、在活動中對孩子的回答問題的時間還把握不好。這也是造成我本次活動超時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們班的孩子求知慾都非常強,所以常常在活動中會提出一些老師預想不到的問題,而我為了滿足每個孩子都會盡可能的去回答他們。但這樣一來,就會花費了很多的時間。我想這也是我在今後活動中,需要改進和提升的地方。

3、在活動過程中環節進行的輕重欠佳。每個環節我都非常細緻的展開了,其實應該是輕重相結合的。我應該把第一個理解故事的環節稍微快速一點過去,因為故事只是一個載體而已,重點放在第二個遷移內化故事的環節,這樣就不會讓人有好像什麼都是重點的感覺了。

第3篇

?梨子小提琴》這個故事温馨優美,藴含的教育意義也很深刻,如詩入畫的音樂定能走進人的心靈。所以,在大班小朋友中開展這個活動,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首先,教師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其次,教師幫助幼兒分析這個童話故事,感受作品的情感色彩。然後,教師鼓勵幼兒積極地參與到表演活動中,體驗到表演的快樂,最後,教師幫助幼兒遷移經驗,拓展幼兒的想象創造力。

2、探索並嘗試用與作品相匹配的語言和動作表演故事。

4、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師:小朋友,這是什麼?他會是誰的呢?你們想知道它是誰的嗎?讓(我們一起倒數五個數,歡迎它的到來好嗎?(師幼一起倒數迎接小松鼠的出現)

師:有一天,小松鼠撿到了一個大梨子,它把梨子切開,變出了一樣東西,這樣東西還能發出音樂呢,你們聽。

師:小松鼠把梨子做成了什麼?咱們一起來聽一聽小松鼠用梨子小提琴演奏的音樂好嗎?

師:小松鼠拉起了梨子小提琴,動聽的音樂響了起來,小動物們聽了,會怎樣呢?讓我們一起到森林裏去看一看。

提問:你覺得這個故事好聽嗎?好聽在什麼地方?請小朋友説説自己的想法。

(2)聽到了琴聲,它是怎麼説的?説話是聲音是怎樣的?為什麼它會這樣説?

(3)聽到了琴聲,它是怎麼説的?説話是聲音是怎樣的?為什麼它會這樣説?

教師小結:琴聲真好聽,動物們都愛聽音樂,就連兇猛的動物也不做壞事了。還有哪些動物也會來聽音樂?它們又會怎麼説呢?

(5)樹上結了許多梨子,為什麼都被做成了梨子小提琴呢?為什麼森林裏到處都是快樂呢?

師:我們也來做森林裏的動物,一起來表演這個故事,好嗎?

小動物會説些什麼話?説話時聲音是怎樣的?它們會做些什麼動作?什麼時候你會出來聽音樂。請小朋友大膽地表演出來。

(評析:讓小朋友體驗當小動物,體驗拉小提琴,聽音樂的快樂,不但使活動達到了高潮,同時,也加深了小朋友對故事的印象。)

請小朋友將自己的想法告訴老師,或者用畫畫的方法將自己的想法記錄下來。

?梨子小提琴》是一節比較經典的大班語言活動。為了讓其更加適合我們班的孩子學習,結合本班幼兒實際,我做了一定的修改。從活動的實施效果來看,目標達成度還是較高的,活動中我注重了孩子的主體地位,始終以自己豐富的情感來感染孩子,將鼓勵的目光投射給孩子,始每個孩子都能充分運用自己的思維去想象,極大地提高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同時在設計提問的時候還注意到由淺入深,層層遞進、一環扣一環,儘量做到讓每一個提問都比較有價值、有意義。

第4篇

1、欣賞童話故事,感受作品中温馨、友愛的感情色彩。

2、探索並嘗試用與作品氛圍相匹配的語言和動作表演故事。

3、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4、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説普通話。

教師隨着故事有表情的講述故事,老師已經把故事講完了,那麼你在故事裏聽到些什麼?你聽完故事後有什麼感受呢?

2、出示教學掛圖,欣賞故事,進一步理解故事友愛、温馨的感情色彩。

剛剛小朋友們説了很多聽到的故事內容,現在我們來看看圖上是怎麼説的呢,出示教學掛圖與幼兒再次欣賞故事並且提問:

(1)、小松鼠為什麼要把梨子切開來做成一把小提琴呢?

(5)樹上結了許多許多的梨子,為什麼都作成了小提琴呢?

3、老師與幼兒一起看圖畫講述故事,並隨着故事進行表演故事,鼓勵幼兒用肢體動作、語言、表情參與表演活動。

故事會講了,那小朋友們會把這個故事表演出來嗎?我們一起來試着表演吧。

4、梨子小提琴真好呀,那麼“假如你有小提琴……你想做什麼呢?"引導幼兒遷移已經學習的經驗,擴展想象並交談。

5、:教師小結:有了梨子小提琴,森林裏到處都能聽到音樂,到處都有快樂。小朋友,你們聽了這個故事,你們快樂嗎?讓我們一起來跳個舞蹈吧,教師與幼兒一起隨着音樂翩翩起舞。

故事:梨子小提琴小松鼠撿到了一個大梨子,它把梨子切開來作成了一把小提琴。

琴聲傳的'很遠、很遠。這樣好聽的音樂,森林;裏從來沒有過。

聽到了琴聲,對小雞説;“我不捉你了,我要去聽音樂了。“聽到了琴聲,對兔子説;“我不追你了,我要去聽音樂了。”

動物們都來到了松鼠下,聽小松鼠拉琴。拉呀……星星也來了,月亮也來聽森林裏又美好又安靜。

突然,小提琴上掉下來一粒東西。咦?這是什麼呀,小松鼠説;“這是小提琴上掉下來的一個音符。”

第二天,地裏長出了一棵小綠芽,它多像一個小音符呀!

小綠芽很快長成了大樹,樹上接了許多許多的梨子,這些梨子呀,都被做成了小提琴。森林裏到處都可以聽到音樂,到處都有快樂。

孩子們很喜歡這個故事動畫片,在討論音樂給人帶來的愉悦感受時,提問你喜歡什麼樣的音樂時,孩子們積極迴應,飛揚説喜歡植物大戰殭屍的音樂,慧慧説喜歡鋼琴的聲音,彭東海説喜歡去海邊時大海螺裏的聲音,還有的小朋友要把最喜歡的歌曲唱給大家聽,原來音樂可以給我們帶來這麼多樣的快樂啊!

第5篇

3、引導幼兒理解散文詩的內容,體會詩的情感,能夠聽錄音表演散文詩情境。

1、看照片生活經驗講述:雪花是什麼樣的?雪花落到手心裏你有什麼感覺?雪花的媽媽是誰?聽了散文詩後你就知道了。

2、教師配樂朗誦第一遍,幼兒初步瞭解散文詩的內容。(運用形象、簡潔的動作給以輔助)為什麼説冬媽媽是小雪花的媽媽呢?只有到了冬天,天冷的時候才會下雪,所以冬天是小雪花的媽媽。“小雪花是怎樣來到窗前的?一起學學它探頭探腦的動作。(提高趣味性)

(1)“散文中的小朋友喜歡小雪花嗎?詩中是怎樣説的?”(思考回答)

(3)“這首散文詩美嗎?請小朋友在我們的情景劇場來表演這首散文詩的內容”。兩位幼兒表演,其他幼兒嘗試為表演的幼兒配音。

激發興趣:問孩子喜歡雪花嗎?請幼兒像詩中説的那樣也説一句話。

快樂的冬天除了會下雪我們可以打雪仗,還有快樂的`節日“聖誕節”要過,讓我們一起用美麗的小雪花來裝飾教室吧!

教師佩帶“北風”字卡扮演北風阿姨,幼兒扮演小雪花,一起玩音樂遊戲《小雪花》。

為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我以“雪花”這一主題為線索貫串整個教學過程。很自然的過渡到展開這一環節。這一環節的重點是讓幼兒欣賞雪景圖,加深對雪的喜愛之情。然後引導幼兒在欣賞雪景圖得基礎上,導入主題——小雪花。重點定於:理解兒歌內容,激發對雪的喜愛,感受作品優美的意境。在這個過程中,我利用幻燈片,讓幼兒欣賞,活動的難點定於:通過學習作品,大膽的對兒歌進行創編,發揮幼兒想象力,在此過程中我先讓幼兒通過觀看雪景圖的幻燈片加深對雪的喜愛,對欣賞了雪景得基礎上回憶有關雪的記憶,對雪花有一個比較直觀的認識後,引導幼兒想象雪花飄落時的優美,它會飄落到哪兒?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並直接數詞兒歌——小雪花。帶領幼兒一起欣賞,一起學習。同時通過學習兒歌,大膽想象,大膽創編。培養了幼兒的創造力,提高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課件中比較直觀、形象。讓幼兒更清晰、明瞭的基礎上學習兒歌。充分體現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既掌握了兒歌,又讓幼兒心情愉悦,使課堂氣氛達到了**。

第6篇

1、喜歡聽故事,感受作品中的温馨、有愛的情感色彩。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1、欣賞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温馨、有愛的情感色彩

1、創設情境,營造藝術氛圍,引起幼兒的興趣 播放小提琴,仔細聆聽,並説出感受

森林裏的小松鼠,也用梨子做了一把小提琴,拉出了好聽的音樂。森林裏的小動物聽到後,他們的心情是怎麼樣的?

2、教師結合配樂完整的講述一遍故事,幼兒初步感知故事內容 提問:故事裏都講了誰和誰?

3、出示圖片,分段講述故事,幼兒初步感知故事內容。

(幼:梨子)出示半個梨子的造型與小提琴對比,引導觀察梨子造型與小提琴的相似之處。

小結:小提琴的聲音真好聽,動物們都愛聽音樂,連兇猛的動物也不做壞事了。連星星和月亮也來聽音樂,森林裏又安靜又美好。

提問:小提琴上掉下的是什麼? (幼:音符) 小松鼠怎麼説?

(幼:這是小提琴上掉下的一個音符) 真的是一個音符嗎?

(幼:不是,這是一粒種子)出示梨子種子長出的綠芽與音符對比,引導幼兒理解綠芽與音符的關係 小綠芽長成了一顆大樹,樹上結了許多梨子,這些梨子為什麼都被用來做成了小提琴呢?

2、播放視頻,讓幼兒在次完整欣賞並感受故事的意境美。

提問:你聽過什麼好聽的音樂?你喜歡什麼音樂?為什麼?

小朋友回家後可以給父母分享一下這個好聽的.故事。

?梨子小提琴》是趙冰波先生的一篇優秀的美文,我們的課堂設計沒按原來語言課的基本程序,而是加進了音樂律動的環節,讓幼兒在課堂上能夠與教師充分的互動起來。本堂課的主要內容是感受舒緩、温馨、柔美的意境,整個課堂氣氛上下來覺得很輕鬆,比較活潑,與孩子們的互動較好!原本為了活躍課堂氣氛以及加深幼兒對小提琴演奏的印象,我們設計了課堂中真人表演的環節,但由於表演者受傷而取消。

第7篇

故事《小蝌蚪找媽媽》是一個流傳已久的經典故事。其生動、有趣的內容深受幼兒的喜愛,但故事中小蝌蚪找媽媽的急切心情及動物媽媽們給予小蝌蚪的幫助和安慰,幼兒並沒有深切的感受和體驗。中班幼兒能基本完整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教師可根據幼兒已有經驗,幫助幼兒挖掘故事背後深層的教育價值,激發幼兒在講述模仿小蝌蚪在一次次的尋找媽媽過程中,以自身生活經驗為基礎,進入表演情境,真切地感受和體驗故事中的關愛之情。

1.理解小蝌蚪與金魚、白鵝、烏龜間發生的故事內容,大膽模仿故事中的角色對話。

2.學習觀察畫面內容,嘗試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表述小蝌蚪尋找媽媽時的急切心情。

3.喜歡閲讀活動,體驗動物媽媽們幫助小蝌蚪的關愛之情。

4.通過傾聽教師對圖書書面語言的朗讀,提升依據畫面展開想象並用較豐富的語彙進行表述的能力。

5.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小蝌蚪從沒有見過自己的媽媽,你們知道小蝌蚪的媽媽是誰?

(2)出示小蝌蚪和青蛙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兩者的不同。

2.欣賞故事,理解小蝌蚪與金魚、白鵝、烏龜間發生的故事內容,大膽模仿故事對話。

(1)播放課件,理解小蝌蚪與動物媽媽們之間的角色對話。

(2)總結提升:小青蛙的特徵、動物媽媽們的出場順序。

3.幼兒嘗試用動作、表情、聲音大膽模仿小蝌蚪遇到魚媽媽(龜媽媽、鵝媽媽)時的對話,感受找到媽媽後的愉悦之情。

(1)師幼互動講述,理解、熟悉小蝌蚪遇到魚媽媽(龜媽媽、鵝媽媽)時的角色對話。

(2)鼓勵幼兒用動作、表情、聲音表現與魚媽媽(龜媽媽、鵝媽媽)對話的情節,感受找不到媽媽時的急切,以及找到媽媽後的喜悦之情。

提問:小蝌蚪找不到媽媽時的.心情是怎樣的?説話的語氣應該怎樣?動物媽媽們看到小蝌蚪找不到媽媽,又會用怎樣的語氣和小蝌蚪講話?它們找到最後媽媽了嗎?心情是怎樣的?

(3)小結:因為小蝌蚪尊敬動物媽媽、講話有禮貌,所以最後開心的找到了青蛙媽媽。

4.鼓勵幼兒嘗試選擇角色進行對話、交流,體驗小蝌蚪找到媽媽時的快樂。

暖和的春天來了。池塘裏的冰融化了。青蛙媽媽睡了一個冬天,也醒來了。她從泥洞裏爬出來,撲通一聲跳進池塘裏,在水草上生下了很多黑黑的圓圓的卵。

春風輕輕地吹過,太陽光照着。池塘裏的水越來越暖和了。青蛙媽媽下的卵慢慢地都活動起來,變成一羣大腦袋長尾巴的蝌蚪,他們在水裏游來游去,非常快樂。

有一天,鴨媽媽帶着她的孩子到池塘中來游水。小蝌蚪看見小鴨子跟着媽媽在水裏劃來劃去,就想起自己的媽媽來了。小蝌蚪你問我,我問你,可是誰也不知道。

“鴨媽媽,鴨媽媽,您看見過我們的媽媽嗎?請您告訴我們,我們的媽媽是什麼樣的呀?”

鴨媽媽回答説:“看見過。你們的媽媽頭頂上有兩隻大眼睛,嘴巴又闊又大。你們自己去找吧。”

一條大魚游過來了。小蝌蚪看見頭頂上有兩隻大眼睛,嘴巴又闊又大,他們想一定是媽媽來了,追上去喊媽媽:“媽媽!媽媽!”

大魚笑着説:“我不是你們的媽媽。我是小魚的媽媽。你們的媽媽有四條腿,到前面去找吧。” “謝謝您啦!魚媽媽!”小蝌蚪再向前游去。

一隻大烏龜游過來了。小蝌蚪看見大烏龜有四條腿:心裏想,這回真的是媽媽來了,就追上去喊:“媽媽!媽媽!”

大烏龜笑着説:“我不是你們的媽媽。我是小烏龜的媽媽。你們的媽媽肚皮是白的,到前面去找吧。” “謝謝您啦!烏龜媽媽!”小蝌蚪再向前游去。

一隻大白鵝“吭吭”地叫着,遊了過來。小蝌蝌看見大白鵝的白肚皮,高興地想:這回可真的找到媽媽了。追了上去,連聲大喊:“媽媽!媽媽!”

大白鵝笑着説:“小蝌蝌,你們認錯了。我不是你們的媽媽,我是小鵝的媽媽。你們的媽媽穿着綠衣服,唱起歌來‘呱呱呱’的,你們到前面去找吧。”

小蝌蚪遊呀、遊呀,游到池塘邊,看見一隻青蛙坐在圓荷葉上“呱呱呱”地唱歌,他們趕快游過去,小聲地問:“請問您:您看見了我們的媽媽了嗎?她頭頂上有兩隻大眼睛,嘴巴又闊又大,有四條腿,白白的肚皮,穿着綠衣服,唱起來‘呱呱呱’的………”

青蛙聽了“呱呱”地笑起來,她説“唉!傻孩子,我就是你們的媽嗎呀”

小蝌蚪聽了,一齊搖搖尾巴説:“奇怪!奇怪!我們的樣子為什麼跟您不一樣呢?”

青蛙媽媽笑着説:“你們還小呢。過幾天你們會長出兩條後腿來;再過幾天,你們又會長出兩條前腿來,四條腿長齊了,小尾巴也不見了,穿上綠衣服,就跟媽媽一樣了,就可以跟媽媽跳到岸上去捉蟲吃了。”

小蝌蚪聽了,高興得在水裏翻起跟頭來:“啊!我們找到媽媽了!我們找到媽媽了!好媽媽,好媽媽,您快到我們這兒來吧!您快到我們這兒來吧!”

青蛙媽媽撲通一聲跳進水裏,和她的孩子蝌蚪一塊兒遊玩去了。

小蝌蚪找媽媽是一個篇幅比較大,相對比較複雜的故事。而託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他們對於此類情節複雜、角色較多的故事是不能夠完全理解的。雖然在平時的課間活動中我們有講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但是,要讓託班的幼兒記住故事中的語言,把它表演出來還是具有一定難度的。所以,我們對故事進行了精簡,考慮到託班幼兒對於重複的語言對話比較感興趣,也容易讓他們理解和記憶,我們把小蝌蚪的對話都設計為:你是我們的媽媽嗎?而其他動物我們也同樣遵循這個特點:“不是,你的媽媽是……”,這樣的設計不僅簡單,易理解,也為後面幼兒的角色表演減低了難度打下了基礎!

第8篇

1.培養幼兒熱愛和平,與同伴之間友好相處和共同分享美好事物的情感。

3.理解故事內容,學説故事中的對話,感受音樂的美。

4.通過多種閲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容,瞭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

2.小松鼠頭飾、頭飾、小雞頭飾、老虎頭飾、兔子頭飾等。

1、導入:以小松鼠演奏小提琴曲導入主題,為故事的講述創造氛圍,讓幼兒感受小提琴曲的美。

(3)聽,你們想知道這段音樂是誰演奏的?請他出來吧﹗

2、配班老師以小松鼠的身份出現,討論小提琴的外形。

3、出示大圖書中的一幅,引導幼兒想像創編故事內容。

4、隨着音樂完整觀察圖書一遍,讓幼兒説自己的感受。

5、結合畫面教師講述故事一遍,並詳細分析故事內容。

(6)假如你是小松鼠,看到那麼多的梨子,你會怎麼做呢?

(3)小松鼠用音樂給大家帶來快樂,你怎樣給別人帶來快樂?

?梨子小提琴》是一節比較經典的大班語言活動。為了讓其更加適合我們班的孩子學習,結合本班幼兒實際,我做了一定的修改。從活動的實施效果來看,目標達成度還是較高的,活動中我注重了孩子的.主體地位,始終以自己豐富的情感來感染孩子,將鼓勵的目光投射給孩子,始每個孩子都能充分運用自己的思維去想象,極大地提高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同時在設計提問的時候還注意到由淺入深,層層遞進、一環扣一環,儘量做到讓每一個提問都比較有價值、有意義。

運用生動而形象的ppt調動孩子學習的興趣,將《我和你》作為背景音樂貫穿其中,引導幼兒感受音樂和童話的的意境美。通過聽、看、想、演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幼兒想象故事情節,幫助幼兒理解文學作品。

設計最後一個環節目的是讓幼兒進一步去體驗和感受作品的內涵,有了對自己角色的正確感知,孩子們表演的時候顯得更投入、更能將角色特點表現出來了。此時的我扮演着大樹和孩子們一起表演,和孩子一起感受到了故事表演所帶來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