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價值在於奉獻演講稿4篇 奉獻是人生的真正價值

我們所追求的人生意義究竟在哪裏?“奉獻”或許是答案之一。因為正是在奉獻的過程中,我們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價值。本文將從多個角度展開,探究奉獻與人生意義的關係。

人生的價值在於奉獻演講稿4篇 奉獻是人生的真正價值

第1篇

愛因斯坦曾説:“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奉獻了什麼,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了什麼。”

是的,我認為一個應該具有奉獻的精神,應該懂得奉獻。

譽稱中國“導彈之父”的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當年留學於美國,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贏得了科學界人士的高度關注。美國政府以極其優厚的待遇,想方設法地要留住這位後起之秀。但所謂人各有志,別人期待着的是金錢,是地位,是榮譽,而錢學森卻期待着回到祖國,貢獻自己的知識。正是因為這種無可憾動的信念,當他得知新中國成立的消息時,他義無反顧地做出了回國的決定。他説:“我回到中國,不是愛美國少一點,而是愛中國多一點,我愛國的貧窮。”他衝破了重重的阻撓,終於重返故土。

世上僅有不貪戀生活享受的人,更有為正義事業而獻出自己生命的人。抗日戰爭中,為了掩護羣眾的安全轉移,不讓東洋鬼子的毒爪伸向羣眾,王壯士在千鈞一髮之際砸碎了槍子,縱身一躍,跳下了山崖。這不僅表現出了那種臨危不懼,寧死不屈的英雄氣概,更重要的是他們為了正義事業而奉獻了自己寶貴的生命。這是何等的英勇和無畏呀!

這就是奉獻。人生的價值不僅在於成就轟轟烈烈的事件,更在於具體做了什麼。有名望的人可以奉獻金錢,物質,但平凡的人同樣可以奉獻。那些馬路的清潔工難道就平凡嗎?當別人還陶醉在自己的睡夢中時,他們已經開始為大家奉獻了。有的人會説,他們只不過是為了掙錢養家餬口罷了。對,他們是為生計而工作,可是,你有沒有想過這整潔的市容,馬路兩旁乾淨得讓你不忍心去破壞的環境,這些都是誰的勞動成果。他們在獲得報酬的同時,也為社會奉獻了,他們的奉獻雖然微不足道,但卻讓人倍感親近。

這同樣也是奉獻。向秀麗在酒精着火時,奮不顧身,最後……其實,她也為自己想過,為孩子想進,為愛人想過,但她想到更多的是集體,是社會。雖説生命貴於一切,但是正因為犧牲了她一個人,而拯救了許多人。她這樣做很好,很對。為了集體,她奉獻了,奉獻了令人感動,也令人感到內疚的東西。

這就是平凡人的奉獻。見到茂密的森林,你只盼無愧做其中的一棵;見到美麗的花園,你只盼無愧地做花園中的一朵;見到奔騰的江河,你只盼無愧地做浪花中的一滴。雖是一棵,但能抗擊風雨,雖是一朵,但能粧扮春天;雖是一滴,但能滋潤禾苗。這樣的人生也就無悔了。

做一個平凡的人,要學會燃燒,因為燃燒意味着給予,意味着奉獻。

人生的價值在於奉獻演講稿4篇 奉獻是人生的真正價值 第2張

第2篇

成就了轟轟烈烈的事業並不意味着實現了人生的價值,生活的窮困潦倒也並不能體現人生的失敗。

匈牙利偉大的詩人裴多菲給了我們準確答案。“生命的多少用時間計算,生命的價值用貢獻計算。”正如此話所講,壽命長不過代表了人在這世上存在的時間多少罷了,若這個人對這個世界沒有做出貢獻,那麼他的存在只是浪費空氣而已。或許我們不能名留青史,改變世界,但我們奉獻的越多,我們的人生就越有價值,越發的光彩照人。

而為什麼要奉獻呢?只是為了名留青史嗎?奉獻只是為了證明自己有價值嗎?不,奉獻是為了自己所熱愛所在乎的東西,只有熱愛,只有在乎,我們才會貢獻自己的一切。

白芳禮,一位年逾九旬的病弱老翁,一輛破爛不堪的舊三輪車,一個老人無私奉獻的感人情懷,一個二十年助學的驚人神話。這句話足以概括他的一生。1987年,已經74歲的他決定做一件大事,那就是靠自己蹬三輪的收入幫助貧困的孩子實現上學的夢想。這一蹬就是十多年,直到他將近90歲。白芳禮同志蹬車56年,支教xx年,將掙來的錢都用來資助貧困學生和公益事業,共計金額達35萬元,其中包括300多名大學生的學費和生活費。如果按每蹬1公里三輪收5角錢計算,老人奉獻的是相當於繞地球赤道18周的奔波勞累。

他堅守着自己心中的追求,就像戰士堅守着戰鬥的高地。

這是什麼力量使他堅持下來的?想一想如果白芳禮老人不熱愛祖國,會在傾其所有幫助這些學生後對友人説出:“我過得是苦,掙來的每一塊錢都不容易。可我心裏是舒暢的。看到大學生們能從我做的這一點點小事上喚起一份報國心,我高興啊!”嗎?如果白芳禮老人不在乎學生,他會幾十年如一日的蹬車支教,把安享天年的時光奉獻給那些莘莘學子們嗎?

雷鋒,在他二十二年的生命路途中,沿途經歷了多少人和事,而他做出的事,有有幾件事與他自己相關的。能幫一把就幫一把,幫不上的就找人來幫一把,這就是雷鋒為人處事的特點。他的拼搏他的奮鬥,無一不是為了國家為了人民,因為他熱愛他們,勝過自己的生命。

正如高爾基所寫:人生易逝,唯其事業有時得以垂諸永久。

人生是短暫的,也是永恆的。該怎樣度過短暫的一生?該給永恆的人生留下什麼?為你的熱愛奉獻吧。

即使生活潦倒,也不要忘了你心中的追求,也不要忘了這個世上時時刻刻有着比你更為悲慘的人,請熱愛他們,奉獻自己。

第3篇

今天我為大家演講的題目是《人生的價值在於奉獻》。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對人來説,最大的快樂,最大的幸福就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獻給他人。”

我們常歌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那是因為春蠶和蠟炬我無私奉獻,翻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像春蠶一樣做貢獻的人還少嘛?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扁鵲周遊列國解除人間疾苦,孔子為儒家治國救民而一生顛沛流離,屈原為尋求救國真理上下而求索……他們不都是無私奉獻的英雄嗎?

站在講台的此刻,我的內心早已澎湃不已。鏗鏘的言語無以表達我對教育事業的執着追求;我作為一名女教師,在三年的班主任工作當中,始終用“家”來定位班級,“家是温馨的港灣”,有誰能拒絕家帶來的快樂與牽掛呢?

xx年秋季,剛剛接手一羣剛入學的小朋友,走進班級,看着一張張可愛的面孔,再看看他們對父母依依不捨的眼神,我的心中頓一憐惜之情,心中暗許,我一定要好好愛他們。

開學第一週,兩位小朋友為了點小事在班上發生的爭執,我問清了來由,便叫造成糾紛的孩子道謙。可那小孩害羞得一直不敢吭聲。最後哭成淚人兒似的男孩,擦了擦那淚汪汪的眼睛,笑着説:“沒關係,剛剛的事情我都已經忘記了,我們還是好朋友。”並伸手去和另一個小朋友緊緊地握在一起。那小男孩紅紅的臉蛋上還掛着淚珠,卻能説出這樣一翻話。看到這一幕,我實在是抑制不住看書內心的那份感動,眼眶已經濕潤,便緊緊地把他們抱在懷裏,這麼可愛的孩子,怎麼不惹人憐愛呢?

選擇成為教師,就選擇了奉獻的人生,因為奉獻,所以從容。我們甘為人梯,面對大千世界,我們心懷淡泊,像春蠶,像蠟燭,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用青春和生命譜寫無怨無悔的人生,雖然平凡,我們的脊樑卻支撐着祖國的未來;雖然清貧,我們的雙手卻託舉着明天的太陽。

慢慢地在班級裏,我發現了一個小男孩,他天生口齒不清,時而會導制不受控制的口水滲透到胸前的衣服上,使他的身上散發出一股特殊的氣味。大多數人都是避而遠之,加上家庭條件的因素,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讓他留宿在附近親戚家中,得不到父母的細心照顧,讓他更加得自閉,於是我卻決定把更多的愛傾注給這個不幸的孩子。

在生活方面,他身上,手上,總免不了髒兮兮的,我便常帶他去清洗,幫他洗手,幫他擦拭身上的口水,自己強忍着那特殊的氣味,但我覺我能為他做點什麼也是一種幸福。有時間我還會給他講些戰勝困難自立自強的勵志故事。慢慢地他自己也愛乾淨了,每天把小手洗得乾乾淨淨的,身上那一股特殊的味道也漸漸得消失了,其他的小朋友也願意和他到一起玩了,上課時也能看見他那舉得端端正正的小手了。用這無聲的愛幫他樹立了自信、找到了尊嚴。用愛為他築造了一個温馨的家。

我沒有豪情萬丈的話語,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蹟,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師。我們只是普通的羣體,默默地堅守在平凡的崗位上。雖然我們知道,那間教室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塊黑板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筆畫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淚滴。但是,為了祖國的未來,為了一切的孩子,我們甘願奉獻!

第4篇

曾幾何時,人們常被“人活着為了什麼?活着有什麼意義?”這樣的問題而困惑,找不到人生的座標,碌碌無為地結束了自己的一生。這樣的人生是平庸的人生。愛因斯坦説過:“一個人的價值,應當看他貢獻了什麼,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了什麼。”是的,人生的價值是給予而不是得到,是付出而不是索取,這就是我們提倡的無私奉獻精神。

張思德雖然沒有像董存瑞、黃繼光那樣為國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行為,但他努力地燒炭,同樣也是為革命而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他的一生平凡而偉大。

20xx年春季,中央電視台報道了一位平凡的郵遞員王順友的先進事蹟。20年來,他在蒼莽逶迤的大涼山深處,在危險孤寂的馬班郵路上,跋涉人生,只為做一件事:把郵件送到目的地。他説:“活兒再苦再累也得有人幹,只要我能走,就不會扔掉手中的馬韁繩。”從這樸實的話中我們看出了他人生的目標。王順友是幸福的,他的幸福來自收件人的微笑;王順友是平凡的,他在平凡中塑造了自己完美的人生。

這正如馬克思所説︰“人只有為自己同時代的人的完善,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他才達到自身的完善。”這些事情雖不是見義勇為、捨己救人的英雄壯舉,甚至不足掛齒,但是卻能讓我們感受到他那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因為他讓周圍的人感到幸福,感到快樂。他的人生是有價值的,有意義的。

有人説:“快樂就像香水,灑在別人身上的同時,自己也會沾上一點兒,這便是為他人奉獻時的真諦。”如果你希望自己的人生也像他們有價值,那麼就要經常反思諸如此類的問題:我能為他人做點什麼?誰需要我的幫助?如果我這樣做,會對他人造成傷害或帶來痛苦嗎?”

“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我們要把這句話作為我們人生的座右銘,把奉獻作為我們人生的目標,甘於奉獻,樂於奉獻,在奉獻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