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落花生》教學設計7篇 《落花生》教學設計:讓孩子們愛上生活,感受自然的美好

本文主要介紹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落花生》教學設計。通過本課的教學,能夠幫助孩子們感受到勤勞致富的意義,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同時,本文還分享了一些教學設計的要點和注意事項,幫助老師更好地備課教學。

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落花生》教學設計7篇 《落花生》教學設計:讓孩子們愛上生活,感受自然的美好

第1篇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正確讀寫“吩咐、茅亭、榨油、價錢、石榴、愛慕”等詞語。

3.理解“父親”所説的話的深刻含義,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4.初步掌握分清文章的主次,加深對文章思想內容的理解,學習作者主次分明的表達方式。

理解“父親”所説的話的深刻含義,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如何把花生的品格與做人的道理聯繫起來進而悟出做人的道理。

1.由謎語“根根鬍鬚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開花不結果,地下結果不開花。”

2.出示花生的投影片,教師解題:花生又叫落花生,因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鑽到士里長成花生莢,所以叫落花生。

3.簡介作者:這篇課文的作者許地山是現代小説家、散文家。因為小時候父親關於落花生的一番話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決心要像花生那樣,做一個對別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筆名是“落華生”。那麼,他的父親關於花生談了些什麼,是怎樣談的呢?我們來看課文。

1.在理解生字、新詞的基礎上,默讀課文。聯繫課文加強對生字、新詞的記憶與理解。

2.聽讀課文,學生思考:課文為什麼以“落花生”為題,圍繞題目寫了哪些內容。

第二段(第2自然段)寫母親提議過一個收穫節,併為過收穫節做了準備。

一、複習導入:課文為什麼以“落花生”為題,圍繞題目寫了哪些內容。

1.默讀第三段,思考:一家人是怎樣議論花生的好處的?

2.兄妹們所説的花生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父親指出的卻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視的一個特點。父親對花生作了幾次議論?幾次議論有什麼不同?

(1)讀一讀第一處議論,你是怎樣理解這段話的,學習小組討論。

b凡是埋在地裏的東西都是好的,高高掛在枝頭的東西都是不好的。

d父親認為桃子、石榴、蘋果相比,花生最可貴的一點是什麼?你能用一個簡單的詞來概括嗎?(板書:藏而不露)

(5)父親向我們講花生藏而不露的品質是為了什麼?出示父親的第二句話。

“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

父親的話是不是説不需要外表美?(父親強調的是人要實用,要有內在的美。)父親的話我們明白了嗎?

“那麼,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了。”

理解“體面”、“講體面”“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是怎樣的人。

(6)你對作者的話理解了嗎?什麼叫有用的人?什麼叫只講外表體面而對人沒有好處的人?結合實際,舉例説明。

三、《落花生》一文借物喻理,包含了深刻的做人道理。但這些道理的領悟要得法地引導,從而使學生大膽思維,各抒己見。

1.在現代社會,你想做落花生那樣的人,還是想做蘋果那樣的人?為什麼?請各小組討論,各抒己見,實話實説。

以“我要做那樣的人”為題寫一二段話,要求實話實説,有真情實感。

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落花生》教學設計7篇 《落花生》教學設計:讓孩子們愛上生活,感受自然的美好 第2張

第2篇

1、掌握本課7個生字、正確讀寫第10自然段,會用“居然”造句。

3、能用自己的話説説課文哪些內容是詳寫的,哪些內容是略寫的,並初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4、理解課文中深刻含義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5、初步瞭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學習作者的寫法寫一寫身邊的事物。

2、理解課文中的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這樣寫的好處,懂得做人的道理。

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根根鬍鬚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開花不結果,地下結果不開花。”(花生)

3、思考:為什麼叫落花生呢?教師解題:花生又叫落花生,因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鑽到士里長成花生莢,所以叫落花生。

4、落花生不僅是農作物的名字也是本篇作者的筆名,他為什麼取這個筆名呢?留着這個問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文中,走進許地山童年的時光。

3.檢查學生讀課文情況,指名讀指定的段落,評議讀的情況。

5、你能説説哪些部分是詳寫,哪些部分是略寫嗎?(認識詳略)

(2)、課文中哪些詞語寫種花生的經過?這些詞語能顛倒嗎?為什麼?

(3)、抓住對“居然”理解(什麼意思?用在什麼情況下?課文為什麼要用“居然”呢?練習用“居然”造句。)

過渡:母親為了慶祝收穫,提議過一個收穫節,在收穫節上一家人是怎樣議論花生的好處的?

(4)親認為花生的好處是什麼呢?指名讀父親的話。

(5)、父親認為花生最可貴的是什麼?默讀第10自然段,小組討論,完成表格。

(6)、所以,父親僅僅是在説花生嗎?父親希望我們學習花生什麼?(再讀讀父親説的話,引出“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7)、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人也像這花生一樣,外表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舉例子(清潔工、送報員、)

(8)、作者明白父親的希望嗎?從哪一個句子可以看出,引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理解句子: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並指導朗讀[肯定]。

“體面”什麼意思?什麼叫“只講體面”?什麼是“有用的人”?

父親的話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對我產生了很深的影響,他長大後埋頭苦幹,默默奉獻,在抗日戰爭中,他為抗日奔波勞累過度而去世,年僅48歲,他的確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齊讀他説的這句話:“我要像落花生一樣,踏踏實實地做一個淳樸的人,有用的人,我要為中華而生,為中華而貢獻。”

1、作者為什麼以落花生為筆名,文章為什麼要用“落花生”做題目?

(作者寫這篇文章是為了回憶父親的教導,更嚴格地要求自己按照父親的“像花生那樣”踏踏實實、不求虛榮地去做人。因為父親的話是由花生引出的,又用花生的特點比喻做人的美德,希望子女像花生一樣做人,所以用這個題目。)

(課文通過收穫節上一家人對花生好處的議論,説明要做對別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1、從種花生到收花生,從吃花生到談花生,從父親談話的教學中,學習詳寫和略寫。

2、花生的果實長在泥土裏,桃子、石榴、蘋果只是根據各自的生長特點將果實掛在枝頭,由此,體會到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樸實無華可貴的品質。學習這種是藉助花生講明道理的寫法叫“借物喻理”。

作者由落花生領悟到做人的道理,結合生活實際,你從身邊的人和事物中領悟到了什麼?試着選擇一種寫一寫。

第3篇

1、能理解“父親”和“我”的話,並進行説話練習。

3、懂得做人不應只講體面,應該做有真才實學,對人有用的人。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詞語並給課文分了段。這節課,我們來學習課文的第二大段,着重理解重點段中父親説的話。對了,大家想知道這篇課文的作者是誰嗎?作者的名字叫許地山(板書),是現代的作家。許叔叔給自己起了個筆名叫“落華生”,為什麼取這個名字,你們知道嗎?我們這節課就從課文中解開這個祕密,看誰肯動腦,最聰明。

這篇課文描寫了( )、( )、( )、( )、( )五個人物,描寫時又重點抓住人物的( )去寫,其中又重點描寫了( )的語言,他説了( )次話,其中第( )次和第( )次最重要。

(1)我們三姐妹的話分別從花生的哪些方面來説它的好處的?

3、師:我們三姐妹是從花生的味道、用途、價錢來談花生的好處,而且父親認為花生最可貴的好處是什麼呢?我們來讀父親第三次説的話,完成填空練習。

父親的話中提到了( )、( )、( )、( )四種事物,父親認為雖然( )、( )、( )讓人一見就( ),但是和( )相比,還是( )最可貴。

4、“可貴”是什麼意思?父親為什麼認為花生最可貴呢?我們再默讀父親的話,用筆劃出花生的哪些特點與桃子、石榴、蘋果不一樣?

師:花生果實的好處很多,可它埋在地裏,必須挖起來才知道,從不顯耀自己,而是默默無聞地奉獻給人們,(板書:默默無聞)這正是花生的可貴之處,父親這是在讚美花生。我們用讚美的語氣再讀父親的話,該怎樣讀,自己先練練。

5、師:丁丁和小華這兩們同學讀了這段話後,他們是這樣理解的,是否正確,為什麼?

小華説:“凡是埋在地裏的東西都是好的,高高地掛在枝頭的上東西都是不好的。”

過渡:父親的話孩子們明白嗎?我是怎麼理解,怎麼説的?

2、“體面”是什麼意思?(處表好看)“講體面”是什麼意思?(講究外表好看)人要不要講體面?

3、“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是怎樣的人?

5、“有用的人”與花生有什麼聯繫?(板書:有用的人)

7、同學們學到這裏,心中肯定充滿了對花生的喜愛之情,讚美之情,好,誰想用自己的話語來讚美花生,讚美許許多多像花生一樣有用的人。

我愛花生,它的好處很多,它雖然沒有( ),但可貴的是( )。我們的( )不正像花生一樣嗎?他( )。我讚美花生,我更要讚美( )。

2、師:許地山叔叔在一篇文章中也談到了他的筆名,他是這樣説的,我們來讀一讀。

我要像落花生一樣,踏踏實實地做一個淳樸的人,有用的人,我要為中華而生,為中華而貢獻。

課文學完了,老師要給大家佈置一個作業:每位同學回家後,買上半斤花生。晚上,一家人圍坐在桌子旁嚐嚐花生。可別光吃,還要和你的妹妹、弟弟、爸爸媽媽談談有關花生的話題,好嗎?

第4篇

通過學習本課,學會本課8個生字,正確讀寫“吩咐、茅亭、榨油、價錢、石榴、愛慕”的等詞語;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理解“父親”所説的話的深刻含義,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初步學習分清文章的主次,加深對文章思想內容的理解;學習作者主次分明的表達方法。

理解父親讚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初步學習分清文章的主次,加深對文章思想內容的理解。

課前,讓學生了解花生的生長特點及有關花生的常識。教學時,先結合課題,組織學生交流對“落花生”這個名字由來的瞭解。然後從內容入手,引導學生了解課文圍繞落花生寫了幾件事。要保證學生充分閲讀、思考和小組交流討論。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小組合作,質疑問難。

1 指名學生上台寫下自己的名字,並説出名字的含義。

2 教師板書作者筆名“落花生”,並請學生猜想它的含義。

3 教師把“落華生”改寫為“落花生”,並介紹作者許地山。許地山為什麼把自己的筆名叫做“落華生”呢?讀了本課,我們就清楚了。

1 引導學生小組合作,自學第一部分,提出不懂的問題。

(1)姐弟幾個人通過辛勤勞動,收穫了花生,為什麼用“居然”而不用“果然”呢?用“居然”説明了花生的什麼特點?

(2)文中為什麼只用“買種”“播種”“澆水”這幾個詞寫種花生?這些詞能顛倒嗎?

(3)母親為什麼提議過“收穫節”,還吩咐在後花園的茅亭裏過這個節?

(4)“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親也來了,實在很難得”一句中,“天色不大好”父親為什麼也來了?父親對孩子們一起吃飯是很平常的事,為什麼是“難得” “很難得”“實在很難得”?父親很難得回來吃飯,就是為了品嚐我們中的新花生嗎?諸如上述問題,讓學生在小組內充分討論、釋疑,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

進一步學習課文,抓住課文的重點內容,進行精讀,並領悟其中藴含的道理。

3 指名讀這段話,思考:落花生和石榴、蘋果有哪些不同呢?課件演示介紹這幾種植物生長特點。

5 指名讀、齊讀父親説的第二段話。在第一段話的基礎上,進一步體會父親的話是由落花生的特點進而闡明做人的道理。

7 學習重點句:“那麼,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1)“體面”是什麼意思?“講體面”是什麼意思?“只講體面”呢?生活中有沒有隻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2)小組討論,舉例説明。(3)這段話,父親沒有直接講出來,而有“我”講,為什麼?

8 反覆讀以上幾段文字,直至背誦,感悟做人的道理。

針對有的同學會提出:蘋果、石榴、桃子既好看,又好吃,既善於展示自己,推銷自己,又很有用處,願做蘋果那樣的人。教師要充分肯定這種認識很有道理,並組織辯論。

1 在現代社會,你願做像落花生那樣的人,還是願做蘋果那樣的人?為什麼?請各小組討論,各抒己見。

2 請“落花生”“蘋果”分為兩派,展開辯論,教師做主持人。

3 在充分辯論的基礎上,完成練習。以“我要做( )那樣的人”為題,寫一段話。

2 觀察一個事物,學習本課的寫法,寫一篇短文,説明一個道理。

第5篇

主持人:張老師為我們帶來的是五年級上冊的《落花生》,與老師一起上課的是銀川二十一國小五(4)班的學生。(掌聲)

師:謝謝主持人!現場的各位老師,大家下午好!同學們下午好!我來自甘肅蘭州,我叫張玉棟,張飛的張,玉米的玉,棟樑的棟,我就是等會兒來給大家上課的老師了。估計一路上都在猜想,會是一位什麼樣的老師給我們上課呢?喏,就是現在站在你面前的這位小夥子了,看看我,跟你想的有什麼不一樣?

師:這麼大聲,喜歡就好!還有沒有什麼沒想到的?好,你説。

生:你的名字像女的,但是你的樣子是男的。(一片笑聲)

師:我的名字像女的,其實啊這是男子漢十足的名字,名字裏也有棟樑的棟嘛!是不是?好,你説。

生:我還以為是一位年長一點的老師,沒想到是這麼年輕的老師。

師:其實我告訴你,我已經28歲了,不年輕了。還有沒有同學想到了嗎?這個小朋友在舉手,哎,這個女孩子來説,來,你想説。

生:一般名字裏有棟的,應該是很胖的。(這句話只是大意)

師:結果沒帶眼鏡,不過長得也挺斯文的,是不是?(孩子們傳來一片笑聲)清楚了?大家還算喜歡我,希望我們經過一節課的相處能成為朋友。我呢是第一次來到咱們寧夏銀川,很想到處走走看看,當然也想吃吃咱們這裏的美食,可是我又不瞭解。你們是這裏的小主人,要是給你個機會,給我噹噹小導遊,你打算帶我去哪看看?咱們寧夏,又是你。

師:反正你説的是看的,是嗎?有機會我一定去,你還打算帶我去哪?你説。

生:那邊沙漠超多,很刺激,還有那個羊皮筏子,都很好玩。

師:是不是啊?我一定去。你想帶我吃點什麼?你説。

師:你答應我的,課後別跑回家裏,請我吃土豆乾。你呢?

師:這個孩子很有禮貌,還有您來稱呼我。大家非常熱情,咱們中國人講禮尚往來,為了感謝大家的熱情好客,我想跟你們分享分享我家鄉的美景美食。剛才説了我的家鄉在哪兒啊?

師:蘭州,有人説我們蘭州人出門騎駱駝,你信嗎?有信的嗎?我看看,哎呦,他差點舉手了,你還真信啊?不過,告訴你吧,那只是個浪漫的猜想,我倒想出門騎駱駝來着,可惜沒有。我們蘭州是黃河唯一穿橋過的城市,南有巍巍北塔山,北有峨峨皋蘭山,也算是山水之城了,漂亮着呢!不信,你瞧,這是夜色中的黃河嶺了(猜測的),美嗎?

師:謝謝大家!再去看看燈光璀璨的黃河大橋,你還可以看到那座著名的雕塑——黃河母親,還有那美麗的黃河水中悠悠載重的古老的水車,你也可以走近它,跟這巨大的水車合張影。如果你想破浪,還可以去坐個羊皮筏子,看過了?(這裏聽不清楚,好像是一個景點),估計該餓了。這個季節你去我們蘭州,除了能夠吃到鼎鼎大名的牛肉拉麪,還可以吃到這香甜可口、潔白如玉的百合,?的灰豆豆(沒聽清楚是哪一家的,我上網查的最出名的是杜維成家的灰豆),我要隆重推薦的是這熱氣騰騰,風味獨特的熱湯鍋(大致叫這個名,聽的不是特別清楚),要是遇上大冷天,一碗熱湯鍋下去,哎呦,那個暖和,那個舒服,真是隻有品嚐過它的人才知道,你們想吃嗎?

師:誰要是真想,那就歡迎大家來蘭州做客,到時候找我,我請客!説到吃呀,我還有一樣東西,是情有獨鍾,是什麼呢?就是它了,老醋花生。不點別的菜,就點老醋花生,我就能吃下一碗米飯去。你吃過什麼花生做的食品?你吃過什麼花生的食品?你説。

師:瞧瞧你們都吃過這麼多花生做的食品。大家看大屏幕,這些都是花生做的食品,琳琅滿目啊!哈哈,饞了吧?你知道花生是怎麼接出來的?還真有人知道,你説説吧!

師:土裏?裏接的,吧?怎麼結的呢?土裏不會憑空長出花生來吧?老師給大家介紹介紹,花生啊是它的花落了以後,然後它原來長花的那個頂就越來越長,最後土裏就結成了花生,所以我們也叫它,什麼?

師:話説這落花生啊,它不僅僅是這種農作物的名字,還是我們現代作家學者許地山的筆名。有的孩子就要問了:老師啊,我們的資料上寫的他的筆名是落華生啊!其實呀,因為在古代,還有就是許地山生活的那個年代,常常把花寫成華,所以落華生就是落花生。這麼一來,一邊是一種普通的農作物,一邊是我國著名的現代作家學者許地山有這麼一個筆名,你對這個筆名有什麼疑問嗎?你説。

師:是啊,問的好!今天這節課啊,我們就來學習許地山的散文名篇(板書課題),請大家齊讀。

師:咱們看看能不能通過這節課的學習瞭解許地山筆名的含義,同時還要看看這篇著名的散文到底好在哪裏?你們都預習過,是嗎?

師:喲,都有信心,那我就考考你們。我也不多考,就考兩道題,請看第一題,來,請你們四位起立,依次讀這四個詞語,其他同學注意聽,看看他們讀的這四個詞,讀音上有什麼特點?

師:你聽出來什麼特點了嗎?沒聽出來,他聽出來了。

師:哦,他們讀的特點是,我問的問題是這四個詞語讀音上有什麼特點?也難怪大家聽不出來,剛才有人讀的不對,有人知道,你説説看。

生:他們這四個詞呢,就是(一個學生的名字)呢。他把第一個詞吩咐讀成了分辨,但是他又改過來了。

師:你瞧瞧她多有眼力啊!我出示的這四個詞的另外一個字都是輕聲,所以剛才有兩個同學讀得不太準,第二個字要讀得輕一些,短一些,像這樣吩咐、常常、便宜、石榴(師師範讀),你們請坐,辛苦了,一起來讀一遍,預備起。

師:好多了,第一關順利通過,請看第二題,誰來讀讀這段話?好,請你吧。

生:我們家的後園有半畝空地。母親説:讓它荒着怪可惜的,你們那麼愛吃花生,就開闢出來種花生吧。我們姐弟幾個都很高興,買種,翻地,播種,澆水,沒過幾個月,居然收穫了。

師:你能夠讀下來,這段話可不好讀了,有幾個多音字,他讀對了其中的三個音,很不錯!這個詞有點疑問,在這兒應該讀什麼,你説。

師:他讀的跟你一樣,有不同的意見嗎?有,那個女孩子,你來説。

師:是翻了地再種它,老師提示你一下,看看前面這個詞,是買,買什麼?(買種)買的是種子,翻的是?翻的是什麼?(地)澆的是什麼?(水)這樣一來,你看這組詞語都是動詞加什麼?名詞。所以這個地方的意思是播撒種子。要讀什麼?(種)看你們很聰明,大聲的把這個詞讀一遍。

師:好極了,多音字的讀音要根據意思來判斷。老師這裏還有一個附加題,剛才這個字他讀錯了,誰聽見了?他讀成什麼了?你離的近,你説説。

生:我覺得應該是我們家的後園有半畝空地,他讀的是我們家的後院有半畝空地。

師:聽得非常仔細。可是,為什麼説是後園而不是後院呢?這倆字有什麼區別?猜猜看,你馬上就舉手。

生:院子是有很多人可以在裏面玩耍,園子是可以種東西的地方。

師:你發現了讀音的不同,意思呢,再給一個機會,你説,讓他説好嗎?你發過言了。

生:我覺得院子的院應該是人們住的地方前面有個小院子,而園子是種弄作為的地方。

師:原因也説對了,大家想啊,剛才兩個孩子都説院子是人們住的地方,有圍牆沒有?有沒有圍牆?

師:它們倆的區別就在這兒,院子是圍牆四周房屋的空地,園子是種植果蔬花木的地方。這段明白了嗎?讀書的時候要是分不清楚,別偷懶查查字典。還是這段話,第二句還沒讀完呢,現在呢,我請大家再來看看這段話,看你能發現什麼問題?看,讀着讀着,你的標點符號,你的詞突然就跳出眼睛裏了。好,有人發現了,説。

生:跳進我眼睛裏的是那個居然,我覺得收穫應該是很平常的事情,為什麼要用居然這個詞?

師:沒想到,所以用居然,但是為什麼就沒想到呢?彆着急回到我,看你們能不能理解上下文找找答案。花生收穫了,為什麼沒想到呢?

師:還有別的原因嗎?看看母親説的話,好,這位女生,還沒説過話的,你來説。

生:因為他們買種,翻地,播種,澆水,非常的辛勤,所以花生很快的就收穫了。

師:那麼辛苦勞動之後,收穫花生就更應該了,這個理由不成立。看看母親説的話,你能發現原因嗎?為什麼沒想到?你説。

師:荒地啊!要能種出來,是不容易啊,沒想到!再看看母親説的話,判斷咱們姐弟幾個這是第幾次種花生?

師:判斷對了,又是荒地,又是第一次種,沒經驗,結果種出來了,意外不意外?

師:瞧,他説的詞多好,喜出望外。那是驚喜啊!那就讓我們帶着收穫之後的驚喜來讀讀這個段話,好不好?

師:嗯,先醖釀一下,從第一次種到收穫了,我們家的後園,預備起~~

生齊:我們家的後園有半畝空地。母親説:讓它荒着怪可惜的,你們那麼愛吃花生,就開闢出來種花生吧。我們姐弟幾個都很高興,買種,翻地,播種,澆水,沒過幾個月,居然收穫了。

師:可能是齊讀的原因,那種驚喜還不夠呀,孩子們!沒關係,下去再練練,剛才還有個詞語沒讀對的,播什麼?

師:是的,播種,看還能發現什麼問題嗎?居然是最後一句話。是呀,?什麼,

生:那裏買種,翻地,播種,澆水,應該是頓號,不應該是逗號。

師:他根據我們以前的判斷,並列詞語之間是頓號,這裏用的是。

師:這位同學的意思是,每個事情都隔了一定的時間,有沒有道理?

師:不是很緊的,中間隔了一定的過程,那麼還有買種啊,翻地啊,播種啊,這幾件事本身是一下就能完成的嗎?

師:説得好,最容易猜對這種答案了,其實啊標點符號的使用是根據語言表達的需要產生的。如果是語氣舒緩,而且是比較長的時間,就用——

師:是的,如果你們在寫作文時有這樣的需要,並列詞語之間也可以用逗號,而不是頓號,告訴大家,兩個都對。這一段話,寥寥數語,就交代了種花生,收花生兩件事。接下來請大家打開書,快速的瀏覽課文,除了這兩件事,還圍繞花生寫了哪幾件事情?

師:還寫了哪幾件事呢?你是第一個舉手的,你來吧/

師:還寫了嘗花生。你們找找看課文裏邊,真寫嘗花生的在哪兒呢?找找,看見了吧,哪兒?

生:今晚我們過一個收穫節,請你們的父親也來嚐嚐我們的新花生。

師:這會兒嚐了沒?嚐了沒有?嚐了嗎?他搖了搖頭。還沒呢!真寫嘗花生的,看看課文的結尾,就那麼一句話,説花生做的食品都——

師:是,其實那天晚上我們是邊嘗邊議,可是經過剛才大家的尋找發現,這裏的嘗花生都是寥寥幾筆,而議花生呢,用了那麼多的筆墨,作者為什麼要這麼寫呢?你説

生:因為是議花生這件事,讓作者獲得了終身的啟示。

師:好極了,重點的過程作者寫的,什麼?多還是少(多)多,我們用個詞叫作家寫的詳細具體,而次要的部分作者寫的?跟詳細、具體對應的叫什麼?

師:簡略,説得多好!這是這篇著名散文的第一個特點,你看咱們已經看出來了,就是主次要分明。那我問問大家,這樣的寫法對你們平時的寫作文有什麼啟發沒有?不要慌,你平時寫作文,你説説好不好?

生:因為一般寫作文先是把那個,先是把起因先寫上,然後再把自己得到的啟示和重點寫上,最後再寫上總體得到的啟示。

師:咱們先不説先後,就落花生這篇文章的寫法對你寫作文有什麼啟示?還沒想好,沒關係,你先坐,誰想好了?説。對你寫文章有什麼啟發,你説。

師:那倒不一定,請坐。就是説咱們平時寫文章啊,也不能平均用力,也得分主次,主要的要寫詳細,次要的呢(簡略)是這樣,那麼下面我們就直奔重點,看看那天晚上父親和我在一起都發生和討論了些什麼?請大家默讀課文的3—15自然段,有什麼有疑問的地方做上標記,開始吧!

師:看大家都讀得差不多,看我要把第一個提問的機會給誰?這個孩子,你説。

生:我的問題是天色既然不是特別好,為什麼父親也來?

師:瞧,他這個問題問的好,父親跟孩子一起吃飯是很平常的事,對不對?可是作者卻説父親來了很難得。實在很難得,猜猜這是為什麼呀?你來説。

師:是,他跟我們平常想的一樣,父親可能工作很忙,孩子你猜對了!忙什麼?提示,快速的翻一翻課後的資料吧,看看你能不能猜出來他忙些什麼?好,看材料,你説。

師:哦,他倒不是,因為大家不瞭解背景,我簡單的介紹一下,在中日甲午戰爭失敗之後呢,許地山就跟隨他的父親來到了大陸,那個時候許地山的父親在廣東一帶做知縣,平時為老百姓的事情奔走忙碌,所以很難跟家人在一起團聚,而那天晚上天色還不大好,父親也(來了)所以説,(很難得)

師:是的,讓我們帶着對父親的敬意來讀一讀這段話,那晚上,預備起。

生: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親也來了,實在很難得。

師:是的,那天對把花生做成了好幾樣食品的母親一樣,很難得,你還有什麼問題,還有什麼問題嗎?來。

生:父親説,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這個可貴指什麼?

師:我可以這樣理解嗎,孩子。就是你在問,父親説花生的好處有一樣最可貴,為什麼説它最可貴,是這個意思嗎?

師:你瞧瞧這個孩子問的問題,很重要。咱們應該談談花生了,誰對花生的談論最重要?誰説花生的話是最重要的,誰?是父親.。你看他抓住了父親的話來討論這個問題,但是我卻想聊一下,為什麼説最可貴?先得知道什麼最可貴,父親説花生的什麼最可貴呢?問題提出來了,靠誰解決?靠我還是靠你們?一起説。

師:大聲説,是的,我最欣賞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的孩子。為了更好的讀書思考,老師這兒有個求救室,想解決問題就得先讀書,先讀課文的第十個自然段,用筆輕輕勾畫,再把自己的理解,簡單的批註在旁邊。如果有想法了,可以和同桌交流,説説自己的看法,好了,開始吧。看一看父親説花生的什麼最可貴?

師:這個讀書習慣非常好,看起來平時就有邊讀書邊批註的好習慣。有想法了可以喝同桌交流交流。好了,孩子們,我看大家都批註的差不多了,誰來説説,父親説花生的什麼最可貴?呦,瞧瞧你們,剛才讀書很有效率,這麼多人都舉手了,我最喜歡看到課堂上你們林立的小手,你來説。

生:我覺得花生的品格最可貴,父親就是要我們做像花生一樣樸實無華,默默無聞,不炫耀自己。

師:一連説了這麼多詞,這些我特別喜歡,樸實無華,默默無聞。誰能讀讀課文的原文呀?父親説花生的什麼最可貴?好,你來。

生:它的果實埋在地裏,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

師:她讀的原文很好,老師有個問題不明白,你們也想想,父親説花生吧就説花生,説桃子幹什麼呀?

生:因為桃子、石榴、蘋果的果實都非常漂亮,而且是掛在高高的枝頭上,這樣像做人,如果像桃子、石榴、蘋果這樣的人,張揚自滿,這樣我覺得很不好。

師:其實呀,大家想一想桃子、石榴、蘋果高高掛在枝頭,其實也就是炫耀嗎?那是它生長的特點呀,對不對!它就長在那,你説花生,這蘋果要是長土裏,那還是蘋果嗎?搖頭了,不是。剛才有個孩子有的發言我很欣賞,就是説父親其實就是在拿跟花生生長特點截然不同的桃子、石榴、蘋果乾什麼?

師:聰明!作比較,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讓我們跟加體會到花生雖然不好看,可是它像剛才那位孩子説的樸實無華。那麼,我又有問題,一個外表不好看的花生卻能夠這麼默默的給人帶來好處,真的是更可貴,更讓人欽佩。讓我們來讀讀這段話,讀出花生的這份可貴,好不好?

師:跟大家一段時間醖釀一下,等會兒我們看誰讀得好,讀出對比。

師:行,看來練的差不多了,誰來讀,呀,彆着急,讀好,

生: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裏,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

師:你有點?厲害!特別是有勇氣讀就很好,老師剛才聽同學讀得有點心癢癢,我也想讀,可以嗎?

師:你們允許了,我就試試,讀得好呢就給點掌聲,好吧?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裏,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

師:看起來讀得還不錯,剛才沒有立刻鼓掌的一定陶醉在我的話語裏了,你們能像我這樣讀嗎?

師:相信你們能比我讀的更好!我們一起來: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

生: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裏,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

師:剛才同學們説了,父親説花生可貴是在於它的樸實無華,默默奉獻的品質可貴,這正是父親為什麼説它最可貴的原因。課文讀到這裏,父親僅僅是在説花生嗎?

師:你們搖頭了,説不是。不僅僅是在説花生,是在幹嘛?你説。

師:在講做人的道理。哪句話明白告訴我們在講做人?你説。

生: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師:真有眼光。看看這句話,明白在講做人啦,你是怎麼理解這句話的?你説説吧。

生:我從這句話裏的不好看,讀出了花生不計名利的高貴品質。

師:是的,其他同學是怎麼理解的,你是怎麼理解的?你來説。

生:做人要代表外表可以醜陋一些,但是要做個有用的人。

師:他的意思是説呀,外表醜一點沒關係,但是要做個有用的人,少年許地山也正是這樣理解父親的話的,他説,讀。

生: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師:我發現齊讀呀,我聽不出你的理解,誰能帶着你的理解來讀讀這句話,誰想?

生: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師:我聽到兩個詞,你先別坐,一個是體面,什麼是體面?

師:有點困惑,看看我今天的穿的體面嗎?好看嗎?還行,穿的好看叫體面。長的呢?(帥)那也叫體面,長的體面。體面就是外表的東西好看,你繼續説

生:體面就是不要只看一個人的外表怎麼樣,要看他的內心美不美。

師:我聽見他剛才強調——不要只,你再讀一遍,把那個不要只。

師:讀讀這句話,把你剛才讀的這句話,不要只給讀出來。

師:少了一個字,不過比剛才好多了,這句話是講人能不能講體面?講體面有沒有錯?

師:比如説我今天穿的邋里邋遢的來是對你們的尊重嗎?不是,所以説講體面是沒有錯,關鍵是不能,看那個字,不能什麼?

師:對了,不能只講體面,不能只講究外表光鮮好看,只顧自己生活的平實安逸,而要做有用的人,是的,我們再來讀讀這句話,注意,不要做只講體面的人,預備起。

生齊: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師:再請一個孩子讀,一個,誰來?不要做只講體面,好,你來讀。

生: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師:是的,請坐,那麼孩子們什麼是有用的人呢?你説。

生:我覺得清潔工也是,就是每天早上起得很早都在默默奉獻。

生:我覺得我們要做給別人雪中送炭的人,我們要默默的給別人奉獻,不能……不圖虛名。

師:你的意思是説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要去幫助他,是嗎?你來説説。

生:台下很多都是老師,大家每天都要批作業、教課,很辛苦。

師:謝謝你,孩子,我替在座的老師謝謝你!這會兒真的有點感動,其實在坐的老師和我一樣,只要你們學的好,我們付出再多都是心甘情願的,剛剛大家説了不少,其實呀,在生活中有很多工作看似不起眼,但是他們都對這個社會有用,我們做人就要做——

師:老師也想起了一個人,這個人他留學西洋多年卻從不穿西服,不抽煙不喝酒,到處都是滿滿一屋子書,在香港大學任教時,他以系主任的身份每週還上20小時的課,抗日戰爭時間,他為抗戰事業奔走呼喊,終因勞累過度而病逝。著名作家郭沫若評價他説,他有獻身精神,……他就是本文的作者——許地山。他曾説,讀出來吧。

生:我要做花生一樣淳樸的人,有用的人,我要為中華而付出,為中華而奉獻。

師:讀得特別好,孩子。現在知道許地山為什麼將落華生作為自己的筆名了嗎?你知道?

生:因為他要提醒自己,時刻要做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師:説的多好,他是把自己落花生的品質作為自己一身的追求,這篇文章談論的是落花生,講的卻是做人的道理,這種寫法叫——

師:借物喻人。課文學到這兒,這節課快要結束了,老師最後啊有個小小的請求,在我蘭州的班級裏有個同學,他叫小鵬,大鵬展翅的鵬,名字起的很大氣,但是這個孩子的父親是我們那裏當保安,而其他孩子的父母親都是大學教師,所以這個小鵬在班裏常常抬不起頭,學了這篇課文,我想請同學們鼓勵鼓勵他,也已經打鈴了,我想請大家給小鵬寫封信,用你們這節課學到的知識勸勸小鵬,讓小鵬抬起頭來,和你們一樣的自信,你們可以把信寫好以後發到我的郵箱裏,老師期待你們的信可以改變小鵬。好,我們這節課就上到這裏,,大家不用起立了。

第6篇

新一輪課程改革提出並強調了人文精神對各個學科的滲透,這是我們教育思想一次偉大的解放,它的現實意義遠遠超出了教育本身。新頒佈的《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體現在“以人為本”:關注人的自然發展,生命的健康成長,承認個體差異、尊重個性的健康發展,重視情感的薰陶感染,尊重個體的獨特體驗。因此,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創設和諧、融洽、歡快的人文氛圍,讓語文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展現個性,表現個性,培養個性和塑造個性的過程。這裏就以《落花生》一課教學為例,談談我在語文教學中是如何滲透人文精神的。

一、自選方式,給學生自由選擇的權利 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個性特點差異是客觀存在的,要讓學生根據興趣需要學會選擇自學內容,自學方法,自學形式,指導學生依照自身特點,或圈點,或查寫,或操練,充分體現“以人為本”。重視學生個體的有效參與,讓每個學生學會面對陌生領域,自已去搜集,篩選資料,尋求答案。

在教學《落花生》一課時,我引導學生課前蒐集有關花生的和作者的資料,如“花生為什麼又叫落花生?”“除了書上介紹的你還知道花生有哪些用途?”“你對作者許地山知道多少?”等等。在這些問題中,學生興趣哪一項就查找哪一項,任務一明確,孩子們就行動開了,或上網查找,或到圖書館、圖書城查找,或請教有關專家等。課堂反饋時,我發現通過自已的方式,學生查找到的資料十分豐富,增長知識的同時,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也調動起來。在初讀課文整體感知這一環節中,在學生明確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這幾部分內容後,我提出一個問題:”這幾個部分內容中你最喜歡讀哪個部分,為什麼?”讓學生自選內容,學習體會,學生興趣盎然,精彩紛呈:

學生在無拘無束和非強制性的自學中個性得到了發展。而通過學生的發言,我知道多數學生喜歡讀“議花生”這一部分,而這一部分恰好又是文章重點、難點之所在,這樣,我就從學生的興趣需要中找到教學的突破口,從而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了學習效果。

二、自主實踐,給學生展示自我的舞台語文教學的重要途徑是語文實踐,“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課程標準》語)。在教學中,教師始終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自由、愉悦、和諧的實踐氛圍,給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鼓勵學生大膽實踐,多讀、多動、多思、多説、多聽,盡情舒展生命活力。 在教學《落花生》一課中,從初讀課文,瞭解主要內容,到精讀課文,理解父親説的話,感悟課文所表達的“情”,我都引導學生自已讀,自已學,自己彙報,自己評價,親自參與學習實踐活動。特別是在引導學生理解父親説的兩段話這一環節時,父親的話雖然樸實無華,卻包藴着一個深刻的做人的道理。教學時,我不過多地講解分析,而是先讓學生明確學習要求和步驟,然後以人四人為一小組,先自己讀,自己學,接着把自已讀懂的內容在小組內交流,最後再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集體交流。實踐證明,學生都能在合作學習中,按學習要求找出花生與三種水果的不同特點,體會出花生默默無聞,默默奉獻,不炫耀自己的美好品格。學生體會出花生品格後,我又提出一個問題“如果你就是那位父親,你覺得該怎樣讀這兩段話,才能表達出你當時的感情呢?大家來評評誰讀得最有感情,學得最像。”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讀者聲情並茂,評者真誠中肯,在讀與評中學生與“父親”產生了情感共鳴,領悟了課文的思想感情,同時使學生的個性得以彰顯與發展。

三、大膽質疑,給學生探究學習的環境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人文氛圍,能促使學生在教師的愛護、尊重和期待中主動探究,自主學習。教學中,教師要始終做到“心中有學生,心中有主體”,尊重學生,尤其“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課程標準》語)。只有允許學生盡情表達,而且鼓勵學生盡情表現,才能談得上解放學生的個性讓學生自主地學習。 在教學《落花生》課中,學生質疑:“老師,課文中桃子、石榴、蘋果是不是隻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呢?”我馬上肯定這位學生愛動腦筋,然後抓住疑點引導學生討論,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的思維閘門打開了: 學生各抒已見,雖然説法各不相同,但無論哪種見解都是發自內心的表白。這樣的課堂討論,凸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敢於探究,敢於直言,思維異常活躍,個性得以和諧發展。

四、體悟情感,給學生課外延伸的空間《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應該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落花生》一文中,作者許地山之所以給自己取筆名為“落華生”,就是因為他喜歡‘落花生’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品格,並以此筆名來告誡自己做一個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於是在教學行將結束,在學生理解了作者筆名‘落花生’的含義後,我讓學生也為自己起個筆名並説説含義。學生又一次熱情高漲,在為自己起筆名的過程中,他們的思想情感受到薰陶感染,他們的個性再一次得以充分的張揚。教學結束後,我佈置學生課後讀幾篇許地山寫的文章,再一次感受作者的“落花生情結”,這樣就讓學生的知識從課堂向課外延伸,讓他們的思維有了一個更廣闊空間。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以人為本,弘揚人文精神,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還學生自由的空間。教師應善於營造民主、平等、寬鬆、自由的課堂氛圍和學習環境,讓學生的個性得以充分張揚,讓人文精神在語文教學中得以滲透。

第7篇

1.探究學習。強調學生自己讀書,自己探究,自己體驗,在探究中獲得自己的感受,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2.合作學習。重視學生的原有知識水平,重視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充分發揮羣體中每個成員的作用,通過合作學習,加深理解,加深體驗。通過生生交流,師生交流,解決重點問題。

3.情感體驗。挖掘文章本身的情感因素,加強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情感參與和情緒體驗。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但受到文中情感的感染,而且能體會到探究和發現的快樂。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正確讀寫“吩咐、茅亭、榨油、價錢、石榴、愛慕”等詞語。

3、理解“父親”所説的話的深刻含義,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理解“父親”所説的話的深刻含義,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如何把花生的品格與做人的道理聯繫起來進而悟出做人的道理。

師:現在,老師説個謎語,看看誰能猜出它是哪種植物?

“根根鬍鬚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開花不結果,地下結果不開花。”

師:(出示花生的投影片)花生又叫落花生,因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鑽到士里長成花生莢,所以叫落花生。這篇課文的作者許地山是現代小説家、散文家。因為小時候父親關於落花生的一番話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決心要像花生那樣,做一個對別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筆名是“落華生”。那麼,他的父親關於花生談了些什麼,是怎樣談的呢?我們來看課文。

[設計意圖:陶行知説:“創造始於問題”,問題是思維的起點,興趣是求知的動力。教者引用猜謎語,營造和諧的氛圍,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師:自由選擇你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題目寫了哪些內容?

生:哥哥説可以榨油,“我”説便宜,大家都喜歡吃。

師:兄妹們所説的花生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而父親指出的卻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視的一個特點。父親對花生作了幾次議論?幾次議論有什麼不同?

生:兩次。第一次把花生與桃子、石榴、蘋果作比較;第二次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

師:齊讀父親的第一次議論。思考:父親是怎樣通過比較説明花生可貴之處的?

生:父親認為桃子、石榴、蘋果高高地掛在枝頭,炫耀自己,而花生卻埋在地裏。

師:回答得真好。該抓住哪些關鍵詞語來突出花生的可貴之處?

生:我認為應該抓住“埋在地裏”“鮮紅嫩綠”“高高地掛在枝頭上”這些關鍵詞語;

生:他讀出了桃子、石榴、蘋果那種炫耀自己的語氣。

[設計意圖:讀,是語文實踐活動中最重要的一環。教者在教學活動中,不但做到了在做上教,還做到了學生在做上學。讓學生抓住關鍵詞去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品味,在讀中生情,在讀中培養語感。]

師:桃子、石榴、蘋果鮮紅嫩綠,惹人喜愛,而花生卻將成熟的果實理進泥土,等待人們來挖掘,來利用。由此,你體會到花生可貴的品質是什麼?

師:父親借花生來教育孩子們做什麼樣的人?用——勾劃出來。誰來讀讀父親的第二次議論?

生:父親借花生教育孩子做一個不求名利、默默奉獻的人;

師:作者“我”怎樣理解父親的話?在文中用~勾劃出來

生:“我”認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生:有些人,你看他儀表堂堂,可是他卻沒有什麼本事;

生:有一次,我在街上看見一位非常漂亮的阿姨,邊走邊吃香蕉,吃完香蕉就把皮扔在大街上,如果把過路的老大爺、老奶奶摔到了,怎麼辦?

生:我的鄰居是個清潔工,他每天天沒亮就開始打掃衞生,我覺得他就是一個有用的人。

師:其實,我們的身邊像那位普通的清潔工一樣,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的人有很多,他們就是落花生那樣的人。

師:在我們身邊有沒有像落花生那樣的人呢?舉例説明。

生:清潔工,為了一方的清潔,寧願犧牲自己的青春。

生:蠟燭是偉大的,犧牲了自己的身體給我們帶來光明。

生:春蠶,為了讓人們穿上華麗的衣裳,到死都還在吐絲。

生:太陽,因為你無私地奉獻光和熱,所以大地才一片生機昂然、萬紫千紅。

師:大家説得真棒,在我們的身邊像落花生那樣的人和事很多很多,只要你做一個有心人。

[設計意圖:《新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學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陶行知先生也説:“生活就是教育,在生活裏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教者善於啟發、誘導,在語文和生活之間架起一座彩虹,讓語文走向生活,讓生活走向語文。]

師:這篇課文,從種花生到收花生、嘗花生,經歷了多少時間,在課文中佔了多少篇幅?從嘗花生到議花生,經歷了多少時間,在課文中佔了多少篇幅?作者為什麼這樣安排?

生:作者這樣安排的目的是為了強調我們應該做像落花生那樣的人;

生:課文重點寫議花生,目的在於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

師:這篇課文的重點是議花生,父親的議論是着重寫的,這樣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其它內容略寫,但它為文章的主要內容起説明交待的作用,不能不寫。我們在寫作時也要確定重點,做到重點突出,主次分明。

師:這篇課文借寫花生,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這種寫法就叫“借物喻理”。在我們的周圍也有許多事物能給我們以啟迪,讓我們懂得深刻的道理。如:粉筆這個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東西,為了讓同學們獲得知識,不惜犧牲自己;蠟燭,照亮了別人而毀滅了自己……我們在寫作時可以學習本課“借物喻理”的寫法。

[設計意圖:的教育家陶行知説:“先生的職責不在於教,而在於教學生學。”教學有法,貴在授法。教者充分得挖掘了教材的內涵,巧妙地把課文的閲讀與寫作的指導有機地結合起來了,讓閲讀更好地為寫作服務。]

師:學了這篇課文,你想説點什麼?把你的想法寫下來,在小組內交流。

生:不是有一句名言:“用珠寶裝扮自己,不如用知識裝扮自己”,我覺得説得真好。

生:我又學會了重點突出、主次分明和借物喻理兩種寫作方法,我想我的作文能力會更好。

生:我認為父親的話有些不對,桃子、石榴、蘋果高高地掛在枝頭,並不是炫耀自己,而是它們的生長特點。

生:老師,你不是説現在的社會是競爭的時代,它需要敢於展示自己才華的人嗎?難道像桃子、石榴、蘋果敢於展示自己才華,錯了嗎?

師:你們提得真好,的確現在的社會需要敢於展示自己才華的人,桃子、石榴、蘋果高高地掛在枝頭,並不是炫耀自己,而是它們的生長特點。但父親為什麼要這樣説呢?這裏父親只是打個比喻,作個對比,詣在強調花生默默奉獻的精神。當然,任何比喻都是跛腳的。

師:現在的社會既需要像落花生那樣的默默奉獻的人,更需要像桃子、石榴、蘋果一樣敢於展示自己才華的人。

[設計意圖:《新課程標準》中倡導教學要個性化和個性化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尊重學生人格,張揚學生個性。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並敢於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尊重學生的主體感受,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充分感受,深刻領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師:你們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看老師留給你們的作業。

2.讀許地山的其他作品(教師推薦書──《空山靈雨》《春的林野》,網址印在發給學生的資料上);

3.蒐集整理許地山的文章和生平事蹟,寫出你的評價文章。(當然這個作業,可以用一學期,也可以用更長時間)

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一項或兩項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