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教育心得體會8篇

個人在實踐後產生了一些不一樣的感悟,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通過心得體會我們可以借文字的力量將情感傳遞給他人,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雙語教育心得體會8篇,感謝您的參閲。

雙語教育心得體會8篇

雙語教育心得體會篇1

一、德育工作紮實有效

我們加強了領導班子隊伍建設。今年學校充實了年級主任隊伍,強化了年級主任職責,認真落實《領導幹部工作十條要求》和《領導幹部一週常規》。我們實施了領導幹部評議制度,學期初,各學部都組織了領導幹部工作打算交流,學期末組織了述職評議,全體領導幹部的滿意率在不斷提升。

我們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總校和各學部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班主任培訓活動,總校利用《雙語教研》和《政工通訊》,宣傳工作中的教師典型。我們在全體教師中開展了“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和“我最愛戴的老師”評選活動。今年教師節期間,我們組織了第五屆“年度十傑教師”評選,並舉行了“十傑教師”事蹟報告會,在廣大教師中引起了很好的反響。

我們紮實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各學部以《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序列方案》為載體,推進德育序列化工程,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我們依託“關工委”組織,充分發揮社區、老年公寓、圖書館等陣地優勢,開展了以落實“三個走進”為主要內容的綜合實踐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年來,我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今年x月x日,我校作為示範點現場,承擔了煙台市關工委工作現場會和龍口市關工委示範點現場會的觀摩任務。10月x日—21日,我校承擔了全國“和諧德育年會”的展示任務,被授予“全國和諧德育先進實驗學校”稱號。11月x日,龍口市德育工作現場會在南山旅遊學校召開。在今年x月份龍口市關工委、團市委聯合組織的“十佳道德少年”評選活動中,我校國中部隋佳良同學光榮當眩

二、素質教育全面落實

今年x月份,南山基礎教育辦公室制定了《強力推進素質教育實施方案》,我們從兩個方面紮實做好素質教育的推進工作:

一是全面落實課程規範。我們按照義務教育課程實施方案要求,全面開設了各類課程。(特別是強化了音樂、體育、美術等課程的開全和開足,堅持挖掘現有教師資源與社會招聘相結合,配備了音體美學科的師資,形成了一支數量足夠、質量保證的教師隊伍。在抓好音體美課的基礎上,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羣眾性體育、藝術活動和大課間體育活動。10月x日,我校組織整理了“我與祖國同行”冬季長跑啟動儀式。

二是加強了“三級課程”、學生學業評價等方面的研究。今年上半年,南山基礎教育辦公室多次組織雙語東海兩校的素質教育研討會,推動了雙語學校素質教育的研究進程。中國小

的以“三個走進”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兩卷四評一制”的學業評價模式、中國小生素質綜合評價、中國小作業改革等多項研究,均取得了較顯著的成效,山東省教育廳網站、《今日龍口報》等媒體都給予了專題報道。

今年x月份,國小部迎接了煙台市教科院對我校的“山東省規範化”學校的檢查驗收,專家組對我校的素質教育工作給予了較高的評價。在今年x月份全市中國小教育教學工作會議上,我校被授予“素質教育示範學校”榮譽稱號,這是我校連續第九年獲得該項稱號。

三、“和諧高效、思維對話”型課堂研究有序推進

我校是煙台市教科院確定的“?和諧高效、思維對話?型課堂建設實驗點校”,各學部認真貫徹落實總校提出的打造“和諧高效、思維對話”型課堂的要求,努力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上下工夫。為了推進“和諧高效、思維對話”型課堂研究,總校把上半年的四五月份、下半年的10月份確定為“課堂教學研究月”,並以【20xx】4號文的形式公佈了《課堂教學研究月活動實施方案》。各學部在總校的統一部署下,紮實開展了以“賽課”活動為主線的課堂教學

雙語教育心得體會篇2

我曾帶孩子參加了一個英語培訓班的試聽課。孩子(三歲)去上英語課,作為家長則被安排到另一個房間聽關於嬰幼兒英語教育的演講。我一直認為孩子沒必要那麼小就接觸英語,他又聽不懂,漢語還沒説利索幹嘛要學英語那?教他幾個單詞把,只要長時間不去説這個事兒他自己又忘了。可是聽了老師的課後我發現我的觀念真的是錯了。

首先孩子的記憶模式就和大人不一樣,大人都是先理解後記憶,而孩子是先記憶後理解,這就註定了孩子對英語的記憶就是單純對語言環境的接觸,而不是對單詞意思的理解。所以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英語環境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在0到3歲和3到6歲才是大腦開發和性格習慣培養的關鍵期,學習英語或者其他的學習培養並不是單純的要孩子學到了多少知識,認識了多少東西,而是對他大腦的開發過程,尤其是語言環境對孩子語言能力潛移默化的影響,一個0到6歲每天聽英文音樂和英文故事的孩子,即使他一句都不會説,也一定會在學校的英語學習中超越同齡的孩子,因為他的大腦對這種語言已經有了超越同齡人的認知和感受。所以0到6歲的學習過程是一個開發大腦能力的過程。

當然我在聽完老師的講課之後反而覺得不需要給我這麼小的孩子去報一個輔導班,因為一週一次的輔導並不會給孩子帶來那麼大的作用,反而是應該把英語帶到孩子每天的生活裏,每天接觸十五到二十分鐘,一定會比一週學習兩個小時更有效,既是良好習慣的培養(讓孩子學會堅持,這種堅持一定是以不牴觸為前提),也是大腦每天對英語的習慣性認知。

1、從孩子不會走路就要開始

從孩子不會走路就要開始堅持給孩子聽英文故事,看英文動畫片,給孩子創造一個英文環境,不要覺得這沒有用,這樣的方法可能對大人沒有用,但是對於一個大腦處於最活躍狀態,對語言處於最敏感狀態的寶寶那是非常有作用的,只要堅持、這種作用是潛移默化的。一位母親曾給三歲前的孩子天天堅持聽英語故事,看英文動畫片,在國中學習英語的時候孩子自己説覺得英語就像母語一樣特別容易接受。這就是英語環境對孩子大腦潛移默化的影響,這種環境造就了英語思維。有的家長肯定擔心,英文動畫片孩子愛看嗎?其實基本七歲前的孩子都對英語動畫片不會牴觸,很樂意看,既然都是看動畫片,為什麼不讓孩子去看看英文的動畫片,還能給孩子更好的英文環境那。

2、聽英文歌曲

音樂是任何一個孩子學習英語的最好手段之一。父母可以很容易地找到許多簡單的,韻律感強的兒童歌曲和童謠。國外的孩子和中國的孩子一樣,從小就聽兒歌和各種押韻的童謠,節奏明快,朗朗上口。聽一些深受以母語為英語孩子喜歡的童謠。每天讓孩子睡前聽中英雙語故事入睡,每天早晨聽英文兒歌起牀。

3、遊戲

語言學習的過程當中,互動式的學習是最有效果的,讓孩子透過遊戲操作、日常生活經驗等積累語言能力。由於大部分家長英語水平並沒有那麼好,那在互動過程中就需要工具的輔助,比如點讀筆,點讀筆可以讓家長和孩子一起玩英語圖卡,設計一個遊戲環節和孩子一起玩。哪怕每天只用10分鐘給孩子輸入一些,日積月累就會有效果。但是如果今天學了半個小時,好幾天不學,效果往往不理想。孩子聰明不一定有所成就,但持之以恆的堅持一定會帶來果效。父母能堅持做一件事,對孩子是很好的榜樣。哪怕每天看一集英文動畫片,聽首英文兒歌。

以上的情況,除了聽雙語故事和看英語動畫片是孩子特別容易接受的,其他的方式如果孩子會有牴觸,千萬不要強迫孩子去做,因為越強迫他,他會越把學習英語當成一種負擔,要讓他學習這些東西的過程當成是玩的過程,不要告訴他我們去學英語把,而是説我們去玩會兒英語遊戲把,把英語的學習融入到孩子玩的過程中,比如我和孩子捉迷藏都會用英語數數,只玩了2天大約七八次,我居然自己能脱口而出了,當時我也很驚訝。所以學習英語不要刻意,也不要放棄。我們對孩子的陪伴和付出是一定會有彙報的。只要堅持下來,即使孩子在學校學習英語前不能説一口流利的英語,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也一定會比同齡孩子更容易的接受和學習。讓我們的孩子贏在起跑線。

本文內容及圖片源於網絡,歡迎分享,如有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關注“喵咪英語”,3-9歲兒童英語教育全接觸。

喵咪英語投稿及合作郵箱:

雙語教育心得體會篇3

心得一:新疆雙語培訓心得體會 20xx至20xx年我在兵團電視大學參加了雙語骨幹教師培訓,在二年集中培訓過程中,我的漢語水平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了較大提高,基本達到使用漢語授課的基本素質和能力。20xx年再次參加中國小少數民族雙語教師提高培訓。通過在十團中學一年認真地培訓學習,我深深認識到了雙語學習和教學的極其重要性,在新疆這樣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邊遠貧困地區,能否實現中央提出的戰略目標,關鍵取決於科技教育的發展,取決於我們能否為自治區各項建設事業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和科技創新人才,特別是培養德才兼備、民漢兼通的高素質的少數民族勞動者和科技創新人才。 為此,我加倍珍惜本次來之不易的培訓機會,努力學習,取得了可喜成績。 下面是我在學習過程中的一點體會,我認為: 學生們開始時會一時無法適應正規的雙語學習,我們就讓他們更自由一些:可以用輕鬆愉快的教學方式贏得學生們的喜愛,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讓課堂更加有趣味性,適合學生們的特點。對於剛接觸漢語的學生來説,需要老師提出一定的要求,應該知道作為學生所要達到的標準,每一堂課,我都會使用新學的教學理念運用於課堂,給每一位學生講清楚該怎樣做才是最好的;只要每一天學生都在努力、在進步,我們就應該很欣慰! 對於一直生活在母語環境下的學生來説,一下子去適應雙語環境,在我們看來的確很困難。然而,要知道學生們的語言接受能力極強,他們很快會接受雙語環境。與之相配合,我們這些教師自然也應該與學生共同努力,去適應孩子們在雙語語言上的發展。我們要堅持去聽漢語課,學習漢語技能,去把握孩子們一段時間內所掌握的漢語,併為雙語思維能力的培養做好鋪墊工作。

在雙語課中,要把握住其中的基本原則:重點就是建立雙語思維,一定要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要一直在適應學生們的語言變化、同他們一起交流、教學中改變自己,其實在這個過程中師生都會很快樂!

作為教師,應該從學生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的培養、訓練抓起。尤其要注意到教學與生活的銜接,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課堂教學!在生活中,做為教師我們不用擔心他們不會這、又不會那。要讓學生懂得在生活運用語言去幫助別人、關心別人,從而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我認為:在雙語教學問題上,沒有任何捷徑可走,我縣缺乏雙語教師,但缺的是素質高的雙語教師,低素質雙語教師最終將使我們的雙語教學陷入惡性循環的怪圈,誤人子弟,使我校的少數民族教育質量難以提高。 總之,我一定堅持雙語學習,堅定信心、振奮精神、紮實工作、持之以恆,努力做好雙語教學工作,把在十團中學學到的經驗運用到本職工作中,為開創我校雙語教學工作新局面,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心得二:新疆雙語培訓心得體會 我是拜城縣三中的數學教師,名字叫吐爾遜古麗吐尼亞孜,原來我一直使用母語授課、但具備一定漢語水平的少數民族教師,hsk水平不高。20xx至20xx年我在新疆教育學院參加了雙語骨幹教師培訓,在一年集中培訓過程中,我的hsk水平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了較大提高,基本達到使用漢語授課的基本素質和能力。通過培訓,我深深地認識到了雙語學習和教學的極端重要性,在新疆這樣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邊遠貧困地區,能否實現中央提出的戰略目標,關鍵取決於科技教育的發展,取決於我們能否為自治區各項建設事業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和科技創新人才,特別是培養德才兼備、民漢兼通的高素質的少數民族勞動者和科技創新人才。

為此,我加倍珍惜這一來之不易的培訓機會,努力學習,取得了可喜成績。 下面是我在學習過程中的一點認識,我認為: 學生們開始時會一時無法適應正規的雙語學習,我們就讓他們更自由一些:可以用輕鬆愉快的教學方式贏得學生們的喜愛,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讓課堂更加有趣味性,適合學生們的特點。對於剛接觸漢語的學生來説,需要老師提出一定的要求,應該知道作為學生所要達到的標準,每一堂課,我都會先抓緊常規,給每一位學生講清楚該怎樣做才是最好的;只要每一天學生都在努力、在進步,我們就應該很欣慰! 對於一直生活在母語環境下的學生來説,一下子去適應雙語環境,在我們看來的確很困難。然而,要知道學生們的語言接受能力極強,他們很快會接受得。與之相配合,我們這些教師自然也應該與學生共同努力,努力去適應孩子們在雙語語言上的發展。我們要堅持去聽漢語課,去把握孩子們一段時間內所掌握的漢語,併為雙語思維能力的培養做好鋪墊工作。

在雙語課中,要把握住其中的基本原則:重點就是建立雙語思維,一定要培養學生的雙語思維。應該説要一直在適應學生們的語言變化,同他們一起交流、教學,其實在這個過程中師生都會很快樂!

作為教師,應該從學生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的培養訓練抓起。尤其注意到教學與生活的銜接,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教學!尤其在生活中,我們做教師的不用為他們擔心,不會這,又不會那的。要讓學生懂得在生活中應該怎樣去幫助別人,去關心別人。 我認為,在雙語教學問題上,沒有任何捷徑可走,我縣缺乏雙語教師,但缺的是真正頂用的雙語教師,低素質雙語教師最終將使我們的雙語教學陷入惡性循環的怪圈,誤人子弟,少數民族教育質量難以提高。

我一定決心振奮精神,紮實工作,堅定信心,持之以恆,努力做好雙語教學工作,開創雙語教學工作新局面,與其他同事一起把我校雙語教學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為我縣教育事業跨越式發展和我縣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心得三:新疆雙語培訓心得體會 我們114名新疆老師根據新疆教育廳的安排,從新疆各地選派,為了參加新疆雙語骨幹教師培訓來到了北京。我們到北京西站時在火車站出口北京教育學院,北京市盲人學校的領導和教師們等待着我們。他們對我們很熱情,很温柔。首次感受讓我們充滿了信心。下面我敍述一下,這一年的培訓當中自我心得。

1、通過這次的培訓,在老師們的幫助下我學會了很多新知識,新方法。我的漢語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

我們在北京的新生活開始了,培訓也正式開始。這次培訓班學習,開設的內容十分豐富,主要是《閲讀理解》、《寫作能力提高》、《漢語口語》、《漢語語法》等提高漢語能力的課程,也有開設高中數學課程新課改的有關知識。教師們的關懷,認真上課,充分調動了廣大學員參與培訓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來到北京之前,我一直自豪於我的漢語水平,已經通過了六七級,在學習當中,我發現了自身的很多不足,我深深的意識到作為一名教師如果沒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那麼他的事業就難以不斷超越,打到一個新的高度。通過這次的培訓,在老師們的幫助下我們學會了很多新知識,新方法。不僅提高了我們的漢語水平,更重要的是使我們在教學觀念、教學方法上獲得了直觀的啟迪。通過培訓學習,為自己在今後做好本職工作不僅增加了信心,而且打下了牢固的基礎,一名合格的教師,就要適應時代的發展。在教學工作中,要具有踏實的工作作風靈活的頭腦和一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恆心,當好領導的參謀助手,要善於總結和積累工作經驗,拓展工作思路,要由創新精神,要把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工作實際中去,去處理好同事之間,人與人之間、領導之間的和諧,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提高工作效率。

2、通過一個月的實習,提高了我的漢語表達能力,用漢語備課、上課方面有了很大的幫助。

雙語教育心得體會篇4

這次為期四天的雙語教學培訓為我提供了一個非常寶貴的學習培訓機會。培訓過程中,許多優秀的教師向我們展示了他們高超的教學技能與不凡的課堂駕馭能力,我們a組7位教師進行了雙語課的示範教學。特別是肖英鶯、張蘭麗、劉顯中、王文珍等老師在雙語課的實踐環節中展示了不同的風采,但是我們a組7位教師也發現了自己在教學技能、教材把握、課堂管理等方面的不足,得到了其他老師的耐心指導與真誠幫助,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培訓期間,教師們還就雙語課堂中,漢語與苗語結合的研究及使用比例等重要問題進行了討論。

這段時間的培訓不僅提高了我的教學技能,也使我對國小數學使用苗語和苗漢雙語教學的認識經歷了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結合所學理論與這四天的教學實踐,我對國小數學雙語教學有了以下三點新的認識:

一、數學雙語教學應以數學學科目標為首要目標

由於數學雙語教學的本質仍是數學教學,所以國小數學雙語教學的學科目標應與使用漢語作為教學語言的數學教學的學科目標完全一致,即相同的教學內容,不論採用雙語還是單語進行教學,都應達到相同的教學效果。學學科目標應是數學雙語教學必須首先達成的目標。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要同時教授數學知識與專業苗語知識,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可能會出現在規定課時內難以完成教學任務的情況。教師一定不可因此降低教學要求或減少教學內容,造成人為的“學科損傷”。嚴格遵循“數學學科目標優先”原則,儘量在雙語課堂上毫無保留的達成數學學科目標,是對數學雙語教師的基本要求。

二、國小數學雙語教學應側重苗語的工具性

語言最主要的功能在於交流,“啞巴苗語”、“苗語”顯然違背了我縣開展苗語教學的初衷。與全縣倡導“全民苗語”,家庭成員之間同時使用苗語與母語兩種語言進行日常交流的情況不同,我縣的國小生很難在下課後找到一個適合聽説能力培養的非為。雙語教學的開展很好的彌補了苗語課時有限的缺陷,延長了學生在校內學習苗語的時間。我認為雙語教師應該教學中應側重苗語的工具性,注重培養學生苗語聽説方面的能力,同時幫助學生養成用苗語進行交流的習慣。

三、教學中應循序漸進地增加苗語在課堂語言中的使用比例

從學習語言的角度考慮,全苗語的語言環境最有利於學生的聽説讀寫能力的發展。然而,我縣的在校語言環境是漢語,大多數學校的教學語言環境也為漢語,完全使用苗語作為教學語言的淹沒式雙語教學模式不符合現階段我縣的縣情。我認為,在國小數學雙語教學開展的初期,教學語言應以母語為主,教師多在組織課堂教學、管理課堂秩序時使用苗語。所使用的苗語語句應當語法簡潔、詞彙簡單,清晰、洪亮地用比較慢的語速發音,必要時,可以使用誇張的面部表情與肢體動作以確保學生能夠理解。在學生逐漸熟悉雙語教學模式後,教師可以適當增加苗語的使用比例。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問題要求學生用簡單的苗語回答,着手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隨着學生苗語知識水平與課堂適應能力的不斷提高,教師可以有意識的策劃一些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活動,鍛鍊學生用苗語交流數學知識,討論數學問題,進行數學思維的能力。當學生的詞彙量足夠大,閲讀能力也上升到一定高度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後閲讀一些與數學相關的苗語短文,擴大學生的詞彙量,使學生更多的接觸苗語知識,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苗語文化意識。這一階段達成了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共同發展,屬於國小數學雙語教學的高級階段。在具體的一節雙語課中,教師也應根據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靈活調節苗語的使用比例。若教學內容難度頗大,學生理解起來十分吃力時,教師應將漢語作為主要的教學語言,減少學生的語言理解過程,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複雜的數學知識。相反,若某節課的教學內容比較簡單,教師就應該在確保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下,多安排合作與交流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進行苗語口語的訓練。

以上是我這幾天的培訓對國小數學雙語教學的三點認識,我相信這次培訓的參與者都或多或少的對雙語教學有了新的理解,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們會將我們的理解與設想運用到實踐中,更好的指導我們的教學,使得我校雙語教學實驗的步伐走得更穩、更快。

雙語教育心得體會篇5

看點 外灘教育特約作者,法學博士方也,曾發佈了有關雙語教育的兩篇文章,在讀者羣中引起了極大反響。這次,方博士通過女兒在國內外的雙語學習經歷,向我們展示了她對雙語教育認識的變化過程。方博士認為,語言學習是終生的事情,每個家庭應當按照自身條件,合理規劃孩子的雙語學習目標。

文丨方也 編丨travis

我在“外灘教育”發表的《別再想讓孩子達到雙母語了,這就是個偽命題》和《別再對雙語學校心存幻想,你該知道這些真相》兩篇文章,引起了熱議。

我想澄清的是,我沒有對雙語教育潑冷水的意思。

相反,我是個熱衷雙語教育的媽媽,希望通過分享我女兒十年雙語學習的心得,跟大家一起探討雙語學習中存在的困難、可能達到的目標,以及如何選擇適合的雙語學習路徑。

為免被人曲解或誤解,我想再明確一下我的觀點。

1. “雙母語是個偽命題”這一結論,是我從語言學習規律推論出來的,跟我個人是“單語”還是“雙語”背景沒有任何關係。

2. “雙母語是個偽命題”並不意味着雙語學習沒有意義。雙語學習目標是讓第二語言滿足將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的不同程度的需要。

3. “雙語學校國際實踐整體效果不佳”並不意味着雙語學校沒有存在的意義。

在所有的雙語教育方式中,雙語學校對第二語言的要求是最高的,同時也意味着學習難度是最大的。能夠勝任這種學習的孩子,無疑受益良多。

但也因此,雙語學校並非普及化的大眾教育。

香港、新加坡和加拿大雙語學校的情況證明了這一點,國內幾年前曾經做過試點,想要全面推廣雙語教育,最終放棄也是基於這一原因。

下面我想通過講述我女兒雙語學習的經歷,向大家展示我對雙語教育認識的發展變化過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迪和幫助。

我女兒自6歲始在加拿大求學,目前就讀頂級私校7年級。

母語為英文,聽説讀寫均在年級名列前茅,公眾演講和寫作都非常出色,寫作獲獎並出版。

第二語言為中文、法語和西班牙語:中文閲讀達到國內中學生水平,日常溝通無障礙,寫作能力徘徊在國內國小低年級水平;法語水平為最基本的日常溝通;九年級準備學西班牙語。

未來目標:繼續加強中文訓練,爭取達到工作語言或者學術語言的水平;法語和西班牙語主要進行聽説訓練,未來如果有需要或者孩子感興趣,可以繼續深入學習。

女兒的雙語教育已有十年,期間經歷了國內和國外的不同階段,曾經有過很高的期盼,也有過迷茫和焦慮,終於在一步步的摸索和試錯中走向了淡定,形成了適合我女兒的雙語教育計劃。

國內雙語幼兒園:

雙母語的初步嘗試

在孩子三歲的時候,我就早早地開始了英語啟蒙,希望孩子以自然習得的方式,達到中英文俱佳的雙母語程度。

除了每天在家中有固定的英文cd、視頻和閲讀的輸入時間,我還為女兒精挑細選了一家雙語幼兒園。

一年過去了,女兒不僅中文表達進步緩慢,英文更是不見動靜,絲毫沒有看到發展成雙母語的跡象。是不是這家幼兒園不行?

我開啟了新一輪的幼兒園考察,幾乎把所能打聽到著名的雙語幼兒園看了一個遍。

考察結果發現:雙語幼兒園的英文訓練遠遠達不到母語學習的要求。

首先,雙語幼兒園普遍缺乏,穩定的有資質的外教。

其次,雙語幼兒園的外教課的英文輸入很有限,幼兒園的孩子尤其是小班的孩子,大部分時間需要休息和玩耍。

第三,英文零基礎的孩子,上外教課的效果並不好,孩子常常聽不懂,還不如中國老師教英文更有效。

我還去考察了全英文的國際幼兒園,英文學習效果是要好很多,但是會影響中文學習。也去看了某著名的兒童英文啟蒙機構,跟雙語幼兒園的問題差不多。

我隱隱約約地感覺到:雙母語計劃好像不太現實。

在非母語環境中,要將英文學到母語程度非常困難,幾乎不可能。同時,中文的學習也可能受到影響,因為女兒的中文進展,明顯慢於普通幼兒園的孩子。

儘管如此,我還是不甘心放棄雙母語計劃,由於女兒6歲要到加拿大上學,我決定採取分階段實施雙母語計劃。

趁女兒四歲到六歲在國內的期間,進行中文的聽説讀寫的全方位培訓,英文只是稍作薰陶。

到加拿大後,女兒可以在學校學習英文,在家中繼續訓練中文,有了在國內打下的紮實的中文基礎,説不定可以中英文齊頭並進,達到雙母語狀態。

當然,陷入加拿大的英文汪洋大海中後,我很快放棄了雙母語計劃。

但是,現在回過頭來看,四歲到六歲那段時間,充分利用國內的環境集中精力學習中文,非常值得。

語言學習最難的,是要理解背後所承載的文化、歷史、地理乃至國情,而這隻能依靠母語環境長期持續的薰陶,海外華裔孩子學習中文的痛苦都源自於此。

出國之前,女兒的閲讀水平已經很高,林漢達的《中國歷史故事集》以及《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她已經可以自己讀下來了;中文表達非常流利;還已經會寫一些字。

這為她在加拿大進一步學習中文,打下了非常厚實的基礎。

雖然她目前的中文水平沒有達到母語程度,而且,由於缺乏中文母語環境的持續跟進,她目前的中文訓練的意願和效率低很多。

但是,跟很多周圍的華裔孩子相比,她的中文訓練就相對順利得多,效果也好很多。

在加拿大上國小:放棄雙母語計劃

到了加拿大後,我對雙語教育有了全新的認識:我發現雙母語是不可能實現的,同時對母語的重要性以及語言學習的難度,也有了更深刻和更具體的體會。

1. 母語是唯一的而且是由生活和成長的環境決定的

在加拿大這個多語言、多族裔的移民國家,很多人具備雙語乃至多語能力,但卻沒有雙母語人士。

英語雖然成為很多移民的常用語言,但是他們的母語往往不是英文。

認識一位加拿大的教授,德國出生和長大,高中和大學在美國完成,英語、法語和德語自由切換。

他告訴我:雖然工作和寫論文時使用英文思維,但是使用最自如的還是母語德語,他表達感情、表達內心的情緒、思考哲學問題等等都是用德語,法語只是用在社交場合的交流溝通。

而加拿大出生和長大的孩子則是不同,他們不管族裔背景和家庭語言是什麼,除了法語區,英文作為一種強勢語言成為大家的母語。

2. 母語決定了“我是誰”

以某種語言為母語,就意味着認同某種語言背後的文化,包括思想、信仰、習俗、道德以及生活習慣等,母語決定着一個人的深度思維、行為模式、生活方式乃至朋友圈。

加拿大的不同族裔的移民由於母語不同,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也是千差萬別,而在當地長大的孩子們常因此會跟父母發生觀念和生活方式上的衝突。

國內很多人批評留學生不能融入當地人的生活圈子,走不出抱團取暖的舒適區。

這實際上是母語的問題,要將英文學成母語,至少國小低年級就得出國。

很多中學過來的留學生,雖然他們的英文溝通交流沒有問題,但是他們的母語是中文,不僅很難和土生土長的當地人融合到一起,和加拿大長大的華裔孩子也不能玩到一起。

3. 英文成為華裔孩子職業發展的天花板

孩子到了國外英文自然就好了,在國外長大的孩子,英文水平應付學習和工作確實不成問題。

但是,對華裔孩子來説,由於缺乏家庭英文環境的支持,要將英文學得非常出色,則是面臨着很大困難。

中國人常説“説得好不如干得好”,在北美社會“説得好”的人往往領導着“幹得好”的人,英文溝通能力、演講能力和寫作能力是領導和精英階層的必備技能。

華裔孩子多在技術類職業中表現出色,語言要求很高的行業很少見到華人精英的身影。以律師行業為例,幾乎見不到成功的華人訴訟律師。

到加拿大沒有多久,我女兒就成了一個吃着漢堡和pasta,喜愛運動,穿着t恤和短褲,皮膚曬得黝黑,滿口英文的典型的北美女孩。

而且不管我如何費盡心思、苦苦掙扎地想讓中文和英文平起平坐,英語最終還是以壓倒性的優勢戰勝了中文。

考慮到孩子將來要在北美長期生活、學習和工作,而且中文家庭環境又不利於英文學習,全力以赴學好英文便成為最現實的選擇,中文只好淪為第二語言了。

在加拿大學英文:

華裔孩子如何擁有出色的英文能力

加拿大的華裔孩子,數學在班上都是數一數二的,但是英文拿高分卻很難,尤其英文的口才和寫作,是華裔孩子的普遍弱項。

因此,很多孩子參加英文寫作、公共演講和辯論培訓班來彌補家庭英文資源的不足。

雖然我女兒6歲才來加拿大,但她的英文學得還是很不錯的。我想主要有三個原因:

1. 自幼的英文薰陶積累

初到加拿大,由於在英文測試中連26個字母都認不全,她被分到最低級別的esl班。

令人驚訝的是,她二個星期後連續跳級,三個月竟然從esl班畢業了,這在學校是史無前例的,一般像這種最低級別班的esl學生,最快一年才能畢業。

在國內的時候,雖然沒有教她英文字母和單詞,但還是有長期持續的英文視聽資料的輸入。

雖然後來以中文學習為主,但我還是堅持每天為她閲讀英文書籍一個小時,同齡國外小朋友常看的英文繪本和簡單的章回小説,她基本都聽過了。

聽是一切語言學習的開端,由於已經儲存了大量的英文信息,一旦開始認識字母和單詞後,再加上處在英文大環境中,她的學習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2. 語言的正向遷移作用

語言的正向遷移,是指一種語言能力對另一種語言學習的正面影響。

從我女兒一歲左右開始,我就每天給她大量閲讀中文書,再加上四歲到六歲期間,高強度的聽説讀寫的全面訓練,當時她的中文閲讀水平已接近國小高年級水平。

巨大的中文閲讀量,提升了她的知識面和思維能力,讓她的理解能力遠遠超過她的同齡人,而且這種能力一直持續體現在她此後的英文學習中。

三年級轉到私立學校的時候,她的英文老師是斯坦福大學文學專業畢業生,老師很驚訝於一個才來加拿大兩年的孩子,竟然有這麼好的英文。

她告訴我,雖然我女兒英文口語比較弱,但她的閲讀理解能力和思維深度是全年級最好的,她還問我們是怎麼學習英文的。

當她得知我女兒的中文能力後,她認為這就是語言的正向遷移作用,最好的一個例子。

3. 頂級私立學校的強大的英文訓練。

三年級的時候,我把女兒轉到了私校,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英文。

她曾經就讀的公立學校雖然不錯,但是排名靠前的公校的中國學生比例非常高,不利於英文的學習和對當地文化的融入。

私校對族裔的比例是有限制的,而且私校非常重視英文,其英文課程比公校超前幾年且,更為深入和更為全面。

不同於公校一位老師教授所有課程,私立學校的老師是分科的,尤其是英文還有專門的寫作老師,學生們的英文水平和文化氛圍也跟公校截然不同。

我女兒不僅接受到最好的英文訓練,也受到了本地文化的薰陶,她的英文能力得到了長足進展。

在加拿大學習法語:

要不要選擇英法雙語學校

給女兒申請私立學校的時候,面臨一個選擇:英文學校還是英法雙語學校?

加拿大實行雙語教育,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達到簡單的日常交流溝通需要的普通法語課程,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都有開設。

另一種是沉浸式法語課程,將法語學到最大限度地接近英文,公立學校有專門的沉浸式法語班,私立學校有英法雙語學校。

擁有流利的英法雙語,無論是職場機會還是收入都會大大增加,英法雙語學校看起來真的是很誘人,尤其是公立學校的沉浸式法語班還是免費的。

但是,經過一番調查研究,我最終放棄了這樣的想法。

加拿大的雙語學校真的只是看起來很美,事實上能堅持到高中畢業的才30%左右,因為雙語學習太難了。

周圍很多中國家庭禁不住雙語優勢的誘惑,紛紛讓孩子去學雙語,但大部分都沒堅持住,在國小階段轉到英文學校了。

曾經遇見一位中國媽媽,大談她家孩子英法雙語説得呱呱叫,我很好奇地問她是怎麼輔導孩子的,她驚訝地看着我説:“不需要輔導,全靠學校啊,我又不懂英文和法語。”

我一下子無語了,父母都不懂雙語,如何判斷孩子學得怎樣呢?再聽她孩子的英文,至少比同齡孩子水平差兩年。

想到我自己不懂法語,不僅無法輔導孩子,更無法瞭解孩子的法語學習情況和法語老師的授課水平,讓孩子上雙語學校顯然有點冒險。

本來英文學習已經是極大的挑戰,再加上法語,恐怕時間和精力分配上都是問題。

再考慮到孩子的中文已經有很好的基礎,家裏有中文環境的優勢,還是應該在中文上多花點時間。法語只能排在中文之後了。

女兒學校的普通法語課程到8年級就結束了,進入高中後,更高程度的法語課程成為選修課。高中還有西班牙語,拉丁語等可以選修。

考慮到法語在全世界的使用範圍有限,而且我們家庭在法語學習也沒有任何優勢,所以,我決定讓女兒8年級結束法語學習。

由於西班牙語的使用範圍更廣,我打算9年級讓她學習西班牙語。

我希望給女兒這兩種語言的聽説的基礎訓練後,以後按照她個人的發展情況,再決定是否深入學習。

我女兒十年雙語學習的經歷帶給我的感悟就是,雙語學習首先必須堅持母語優先原則,因為母語決定了孩子的身心發展和未來職業生活前景。

其次,雙語教育的方式,沒有最好只有最合適。無論公立學校、雙語學校、國際學校,或出國留學都各有利弊,如何選擇應當跟家庭資源和孩子的人生規劃相匹配。

第三,對第二語言的期望不要過高。在加拿大我們發現,即使是國內國際學校過來的孩子的英文,跟當地孩子也是有差距的,有的甚至跟不上需要補課。

況且不是每個人,未來的工作語言都是英文,而且不同的專業和工作崗位對英文程度要求是不同的,在自然科學、商科和工程等領域,對英文的要求沒有人文領域那麼高,達到工作語言的標準是不難的。

而且語言學習是終身的,就算在學校的學習效果不理想,根據工作的需要還可以繼續學習。

總之,成功的雙語教育就是在學好母語的基礎上,不同程度地掌握第二乃至第三種語言。

關注外灘教育

閲讀 3000+篇優質文章

雙語教育心得體會篇6

xxx:

各縣、各鄉鎮幼兒園骨幹教師第一期培訓班的學習。首先感謝校領導給我的這次機會,通過培訓班的學習,使我在思想上、業務理論上、工作實踐上都獲益匪淺。在地區職業技術學校教師培訓中心的精心組織下,進行了為期三週的區級骨幹教師培訓、學習活動。在學習期間,我堅持出滿勤,不遲到、不早退,認真做好聽課筆記,及時完成作業,珍惜了每一次學習的機會。雖然時間是短暫的,但我的收穫卻是豐碩的、感觸也很深刻,讓我在專業理論知識上有了進一步的學習與提高,老師精彩的講座和耐心的講解,使本來枯燥無趣的理論變得深入淺出。這次學前“雙語”骨幹教師培訓,我們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一些對教育教學工作很有見解的專家們以鮮活的實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淺。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幾個方面的體會:

一、教師要轉變角色。

首先教師應樹立新的師幼關係觀,以幼兒為主,通過觀察記錄,熟悉每個兒童的個性特點,主動和兒童交流、合作,在平等互動中促進兒童的個性特點,主動和兒童交流、合作,在平等互動中促進兒童的發展。其次做反思型教師。反思是教師着眼於自已的活動過程,分析自己的某種行為、決策以及所產生的結果的過程,是一種通過提高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發展的手段。

二、教師要尊重幼兒的發展水平

注重個體差異我們要真正關注幼兒的活動過程,不要為了體現活動結果而只是提問能力強的孩子,忽視個體差異教育。如在觀摩活動中,我們要以平常的心態組織孩子活動,讓各種不同發展水平的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機會,甚至要讓能力差的孩子得到更多的機會表現自己的能力,這樣能力差的孩子才有安全的活動環境氣氛,自信心十足,才會獲得成功和滿足。因此我們在教學活動中,要面向全體幼兒,儘可能讓每個孩子有着表現自己的機會,不要只追求結果而放棄過程中尊重幼兒發展水平與個體差異教育的統一。

三、教師應注重綜合性和課程的整合。

兒童的生活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兒童的多個發展領域之間是相互聯繫、相互促進的,它們構成了一個有機的發展整體,就像杜威所説的:“出現在兒童世界裏也並不把他的經驗按學科分門別類地呈現出來的,兒童也並不把他的經驗按學科結構來分門別類,而且兒童也並不足分門別類地去感受、去認識他所經歷到的事物。分科課程與兒童生活的統一性是衝突的。”因此,幼兒園的教學內容應是綜合的,儘可能使不同的課程內容產生聯繫,以促進學習遷移。在教學實踐中,要綜合各領域的知識進行活動設計,力求幫助幼兒獲得完整的經驗。

四、教師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孩子是個獨立人格的人,他自己的興趣、愛好、要求、願望。老師要尊重孩子,平等地對待孩子。對孩子説話的音量要適中,不要大嗓門;儘可能蹲着和孩子説話,用商量的口吻提出建議。如“我認為你這樣做比較好”,並讓孩子明白這樣做的理由和益處,這時孩子會自覺地按你的要求去做。要尊重孩子探究和認識周圍世界的特點,接納孩子的.錯誤,不要用相同的尺度去衡量所有的孩子,應給於他們更多的獨立和自由,關愛和接納每一個孩子,使孩子不斷感受到和體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注、喜愛、鼓勵和支持。

五、樹立學生堅定的自信心

在進教室之前,對該班學生的思想狀況、學習情況及紀律等進行了大概的瞭解。經常考些月考、考試及格的學生髮一些學習用具(比如發作業、發鉛筆等),有時學生回答問題、不管對、錯、老師説一些鼓勵話“非常好、很好”等,課堂上老師説一些幽默話來提高學生對漢語文的興趣。

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上課時,老師在課堂上多佈置些練習,邊思考、邊練書法的方法來提高學生自己的自覺性,下課後多佈置作業,培養學生自己動手寫作業的能力

七、教師要學會終身學習。

新課程要求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標,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首先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把不斷學習作為自身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其次,教師應把學習貫徹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將學習與實際教學結合起來,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再次,在豐富自身專業知識的同時,廣泛涉獵各種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從而更好地適應學前兒童的需要,通過總結經驗,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標努力。

在這樣一個競爭變幻的時代,讓我們看到了幼教的美好前景,但也發現了一些有待完善的種種幼教現狀,幼教道路任重道遠。但最珍貴的是我依然堅守這份艱難的事業,鑑定了對這份事業的執着與熱愛!經後我依舊為這份偉大的事業而努力,為我區的幼兒教育事業奉獻自己。

雙語教育心得體會篇7

20_至20_年我在兵團電視大學參加了“雙語”骨幹教師培訓,在二年集中培訓過程中,我的漢語水平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了較大提高,基本達到使用漢語授課的基本素質和能力。20_年再次參加中國小少數民族雙語教師提高培訓。通過在十團中學一年認真地培訓學習,我深深認識到了“雙語”學習和教學的極其重要性,在新疆這樣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邊遠貧困地區,能否實現中央提出的戰略目標,關鍵取決於科技教育的發展,取決於我們能否為自治區各項建設事業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和科技創新人才,特別是培養德才兼備、民漢兼通的高素質的少數民族勞動者和科技創新人才。

為此,我加倍珍惜本次來之不易的培訓機會,努力學習,取得了可喜成績。

下面是我在學習過程中的一點體會,我認為:

學生們開始時會一時無法適應正規的雙語學習,我們就讓他們更自由一些:可以用輕鬆愉快的教學方式贏得學生們的喜愛,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讓課堂更加有趣味性,適合學生們的特點。對於剛接觸漢語的學生來説,需要老師提出一定的要求,應該知道作為學生所要達到的標準,每一堂課,我都會使用新學的教學理念運用於課堂,給每一位學生講清楚該怎樣做才是的;只要每一天學生都在努力、在進步,我們就應該很欣慰!

對於一直生活在母語環境下的學生來説,一下子去適應雙語環境,在我們看來的確很困難。然而,要知道學生們的語言接受能力極強,他們很快會接受雙語環境。與之相配合,我們這些教師自然也應該與學生共同努力,去適應孩子們在雙語語言上的發展。我們要堅持去聽漢語課,學習漢語技能,去把握孩子們一段時間內所掌握的漢語,併為雙語思維能力的培養做好鋪墊工作。在雙語課中,要把握住其中的基本原則:重點就是建立雙語思維,一定要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要一直在適應學生們的語言變化、同他們一起交流、教學中改變自己,其實在這個過程中師生都會很快樂!

作為教師,應該從學生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的培養、訓練抓起。尤其要注意到教學與生活的銜接,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課堂教學!在生活中,做為教師我們不用擔心他們不會這、又不會那。要讓學生懂得在生活運用語言去幫助別人、關心別人,從而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我認為:在“雙語”教學問題上,沒有任何捷徑可走,我縣缺乏“雙語”教師,但缺的是素質高的雙語教師,低素質雙語教師最終將使我們的雙語教學陷入惡性循環的怪圈,誤人子弟,使我校的少數民族教育質量難以提高。

總之,我一定堅持雙語學習,堅定信心、振奮精神、紮實工作、持之以恆,努力做好雙語教學工作,把在十團中學學到的經驗運用到本職工作中,為開創我校雙語教學工作新局面,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雙語教育心得體會篇8

文 / 魔斯媽媽育兒實錄

長郡雙語實驗中學在長沙很有名,尤以素質教育著稱。

在不掐尖擇優、不違規補課的情況下,長郡雙語會考的整體水平仍能抗衡那些雞娃名校。這大抵就是家長們爭相把孩子送進這所學校的原因。

不少家長都以孩子能在這所學校裏讀書而自豪。前幾天,一個家長略帶些凡爾賽地跟我説:“看他們一天天的,活動特別多,也不知道是怎麼做到不耽誤學習的。”

那這所學校的素質教育到底好在哪裏呢?我作為一個七年級新生家長也很好奇,所以刻意留心,一探究竟。

1、初入長郡,兒子最大的兩個變化變化一:大量的運動,大量的喝水開學頭兩週,我一直在深圳,幾乎顧不上兒子學校的事情。只是在每次電話中聽兒子説,每天的運動量都很大。學校每天都安排至少1個小時的運動時間。體育課會分成各種社團的形式。兒子報的是籃球。除此之外,還有運動會訓練、排練,孩子們下午放學的課後服務時間也會搞運動。

大量的運動,帶來的直接益處就是解決了孩子多年“不愛喝水”的問題。關於不愛喝水這件事,我們從小一念叨到小六,但基本沒啥用。即便兒子帶水壺上學,也基本就是個擺設。而如今,一天至少3大瓶水。

現在想來,缺乏運動量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不出汗不渴,當然想不起來喝水。

剛入國中,我依然還會像在國小時那樣,把老師強調的事情給兒子囑咐一遍。

沒想到,兒子跟我説:“媽媽,國小時你跟我説這些是有用的。現在我都國中了,我需要自己處理好這些事情。還需要你們這樣盯着,那就沒法進步了。”

”嗯……“,如果不是嫌我嘮叨,那就是真的長大啦。

其實,有這種心態轉變的,並不止我家娃一個。上週班級團隊活動時,和其他同學家長交流,大家普遍反映孩子的獨立性明顯增強,自我要求也在提高。

好的環境果真能夠塑造人的三觀啊。

2、60+種社團,每週5小時,培養綜合素質絕不是説説而已豐富的社團活動,如果是在國小,倒也不足為奇。但是在國中,很多學校的畫風都會轉變成以學習為導向。但是在長郡,社團豐富到令家長都羨慕的地步。

長郡的社團幾乎涉及了所有你能想到的,適合中學生髮展的興趣項目。

有不少小語種,有傳統的各種體育競技類項目、樂器、舞蹈,也有與時俱進的智能設計、3d打印建模、海陸空模型、steam創業式思維訓練、定向越野等等。這些課程可不是擺設,學校是真的將其視為培養綜合人才、選拔人才的通道。

就拿我兒子的選課來説,他每週二下午第8、9節課(課後服務時間),接近2個小時上的是“steam創業式思維訓練”。每週六上午8點30到11點40,上的是機器人編程。這個時長比外面常規培訓時長還要充足。

而且,這些社團課都沒有另收費,全部都涵蓋在課後服務一學期1000元的收費中。

為了引導當下青春期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學校還開設了一些心理課程、財商課程,給每個學生都配備了“人生導師”。這個導師制也很有新意。每個科任老師都會帶一部分學生,負責他們的生涯規劃、學習方法指導,還會利用校內外資源開展身心健康的教育。如果有些孩子能力比較強,導師會幫助學生對接學校的個性化培養路徑。

這個社會越來越多元。當孩子能在學校常規課程以外有更多領域的接觸,很可能會發掘自己更擅長的方向,從而有所建樹。從這個角度上講,國中的社團文化要比國小來得更加重要。

國中的孩子正值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重要階段,“我是個怎樣的人”、“我喜歡什麼”、“我想要做什麼”……這些思考很重要。而豐富多彩的社團文化,更能夠幫助孩子思考這些問題,找到答案。

3、誰説搞小團體不好?這是長郡素質教育一個重要環節長郡雙語實驗中學的素質教育還有一大特色,就是“團結互助小組”。七年級開學不久,班主任就根據不同孩子的能力、興趣、特點把一個班分成了8個團。這羣孩子很快跟團隊成員熟絡起來,家長們也跟着相互認識,交流逐漸多起來。

同行路上,志同道合的隊友的確能大大緩解我們這幫國中新生家長內心的不安與焦慮。

在學校的建議下,藉着中秋節放假,各個團的父母和孩子們都組織了形式多樣的户外團建。一方面是為了增進團員之間的交流和感情,另一方面是討論一下團隊後期如何相互幫助、合作的問題。

我們團的小夥伴們一起參觀了嶽麓書院,又一起登上了嶽麓山頂。在山頂上,一位家長媽媽提前準備好了茶室,孩子們在一起暢所欲言,還設計了團徽、口號,下一階段努力目標等等。

兒子在團建後的小結中寫道:“在一起吃過苦、嘗過甜的彼此,就是團隊的靈魂。”

很早之前,我就聽説過長郡的“團結互助小組”,但沒有親身參與之前,總會有些不理解。這個小組有什麼特別的?哪個班級不分小組?

親身感受了長郡這一文化特色後,我才真正理解,這和尋常意義上收個作業、管個紀律的那種小組還真是不一樣。

這很像西方教育中推崇的“team work”。團隊成員要建立以“團隊優秀”為導向的合作意識。

體育好的要帶動身體素質弱的同學,成績好的要學會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如果遇上一些需要團隊合作的項目,那更要博眾家之所長,羣策羣力,完成任務。這其中,團長的領導力,團員的執行力都得到了鍛鍊。

曾經有人説,中國人特別不擅長團隊合作。你看搞體育,中國人搞足球、籃球這些團隊項目就是搞不過西方。你看中國的教育,從小就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以成績好壞定輸贏。很長一段時間,我也這麼擔心過。因為生性內斂的兒子好像也沒什麼團隊意識。

當我親身體驗了長郡這種教育理念後,內心感到特別欣慰。這樣的教育,才能培養出真正匹配未來時代發展需求的人才。

團隊合作,在未來社會實在是太重要了。

團隊意識,讓我們學會分享,擁有更加開放、包容的心態,建立更加友善的人際關係。在分享中,思維變得發散,視野變得寬廣,這會讓我們產生更多好的想法。所謂創造力,正是來源於此。

團隊意識,讓我們具備更強的集體主義精神,與團隊共成長,榮辱與共。堅強的意志力和積極向上的抗挫力也會得到鍛鍊。

我相信,擁有這些能力的孩子,一定比只會刷題,只追求考試分數的孩子要來得更富有、更充盈。

寫在最後:最近國家“雙減”落地,不少父母顯得很不淡定。前兩天看到一國中家長羣中説,有家長聯名上書學校,要求恢復週六上課。今天早上又看到新聞説,有家長搶購教輔書。就算是響應國家號召,準備躺平的父母也有很多內心不安,丁點兒信息就能觸動自己的敏感神經。

之所以出現這些情況,説到底還是父母不能理解學習的方式本來就應該是豐富多樣的。

把目光只放在學校的課程上,也許一部分學生、短時間內能壓出點成績出來。可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説,並不是個好方法。一旦孩子產生厭學情緒,學習內驅力不足,就很容易造成“越壓越差”的結果,最後只能將孩子“逼”進死衚衕。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應該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培養孩子終身學習的能力。

我是魔斯媽媽,進過985,當過金領。是老闆,也是育兒界的積極踐行者。我用碼字記錄自己和孩子的成長曆程。原創不易,喜歡我的文章,請點擊關注、轉發!為回饋粉絲,魔斯媽媽免費向大家開放海量英文啟蒙歌曲、遊戲(學齡前)、繪本、國家地理兒童百科全套。如有需要可關注我,私信發送“國家地理”或“歌曲”或“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