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關於優秀《覺醒年代》觀後感範文4篇

每一部電影都有它所講述的故事,因此每一部電影都會給我們帶來啟發,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最新關於優秀《覺醒年代》觀後感範文4篇,以供參考。

最新關於優秀《覺醒年代》觀後感範文4篇

《覺醒年代》觀後感範文1

近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優秀電視劇展播劇目《覺醒年代》在央視一套黃金檔震撼開播。作為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該劇由張永新執導、龍平平編劇、於和偉、張桐、侯京健、張晚意等聯合主演。以史為據、以人為本的創作原則,呈現歷史真實,傳遞愛國情懷,重温黨的初心。首播後反響熱烈收視率不斷攀升,特別是張晚意飾演的陳延年一角,頗受觀眾喜愛好評不斷,新生代演員抗領大旗,顏值演技雙雙在線。

電視劇《覺醒年代》首次全景式展現了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的時代風雲和歷史畫卷,清晰地反映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和中國共產黨創建的全過程,真實地再現了一百年前追求真理、燃燒理想的崢嶸歲月。其中,張晚意飾演的陳延年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黨早期主要領導人陳獨秀(於和偉飾)的長子,曾為中國解放革命事業做出過巨大貢獻。該劇的導演張永新在採訪中也表示:“張晚意成功塑造出了陳延年這種後生可畏的氣質和氣勢,本身陳延年在劇中的戲份吃重,而張晚意又是年輕演員,但他的戲很穩,可塑性也很強,角色最後呈現出來的狀態,與人物十分契合”。

對於陳延年一角的塑造,在很多細節上足以印證了張晚意的用心程度,首先是人物的台詞方面,少壯有志鏗鏘有力,一字一句均完美表現出了角色不同於常人的胸懷與筋骨。其次是人物內心戲份的演繹,因與父親聚少離多而產生的生疏感和敬畏心拿捏的恰到好處,真實還原了人物內心渴望新知識新眼界卻又礙於父子關係的這種矛盾心理。最後是張晚意對於人物小細節的添加,在拾金不昧的那場戲中,陳延年與弟弟在原地等候失主,碰到醉酒的外國人前來打招呼,陳延年第一反應是用手將弟弟護在身後,擔當與勇氣盡顯,也因此而得到了觀眾的一致認可。

網友評價張晚意“明明可以靠顏值,偏偏要靠實力”。從《林海雪原》到《莫斯科行動》,再從《共產黨人劉少奇》到如今熱播的《覺醒年代》,張晚意在熒屏塑造了多個正義、正直、意氣風發的正面角色,均取得了不俗口碑。先天的外型優勢加之細膩的演技功底,令觀眾和粉絲對他的影視作品抱有一定的期待,且每一次均能遞交高分答卷。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張晚意的另一部作品《風起霓裳》正在湖南衞視金鷹劇場熱播中,此次他所飾演的“曹王”傾心權勢、野心勃勃,在亦正亦邪間無縫切換。結合他今年的另一部待播劇《喬家的兒女》,可謂是開年霸屏未來可期。


《覺醒年代》觀後感範文2


“有時候仍不免吶喊幾聲,聊以慰藉那在寂寞裏奔馳的猛士,使他不憚於前驅。”——魯迅

我們並不缺乏無法紀念的歷史,可我們卻總是用吃喝玩樂來填滿生活。所有的懶惰與怯懦,都是從忘記歷史開始的,我們忘卻了來之不易,也忘卻了物力艱辛。

文學和藝術創作最大的作用就是鐫刻過去,啟迪未來,《覺醒年代》,近些年難得的劇作了。一開篇,就一瞬間好像又回到了求學時故紙堆中描述的那些舊時舊事,那個距離我們最近的最遠的歷史,那個時代的一首悲愴史詩。總是感覺那個時代的人都充滿了鮮亮明媚的人物性格,身處最為屈辱至暗的時刻,卻能激情、沸騰、熾烈,好像地底的巖漿越是壓迫越是要噴發,隨着噴發流入闖入時代的冰流,激盪起滿目熱氣,滾滾洪流,永遠向前。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只憑一腔孤勇,仍能勇往直前向東去,向西去,去嘗試,以頭顱,以青春,九死不悔,單單冠以猛士,尤不足述其慷慨。

中國諸朝之變革,從來都不應該是華洋之變,古今之革。皆是疾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非洗經伐髓,不可治之。

讀書人,太平醫病,亂世醫國,承天景命殷憂啟聖。

什麼是美好啊?是一切耀眼,是顏色?是線條?是旋律?是,缺不全面。

最好的美好是時代,是歷史長河中,波濤洶湧裏翻騰的所有英雄人物,是所有籍籍無名,是驚天動地,是潤物無聲,是噴湧的熱血,是滿懷的淚水,是老懷雄壯,是少年意氣。

中華之國,千年不墜,榮之,辱之,沉之,浮之,不氣不餒,不驚不怯。

亂世出英雄,因為他們的付出所以才換回了我們生活的安寧。

因為他們對國家的熱愛,所以用最年輕的生命去譜寫出最不平凡的一生,請記住這些人吧,這些我們稱之為先烈的年輕人。

“她不是“苟活到現在的我”的學生,是為了中國而死的中國的青年。


《覺醒年代》觀後感範文3


你我之青春 便是中國之青春

朋友,你是否想過,我們自己就是祖國的一部分。哪怕再渺小、再普通,也不可缺少。因為正是千千萬萬的渺小普通的你我,匯聚成了這片土地上最美麗的風景。所以你我之狀態,便是中國之狀態;你我之奮進,便是中國之奮進;你我之青春,便是中國之青春。

青春之於人類,如靈魂之於軀體。那是陽光,是生機,是成長的風雨砥礪。蓬勃而上的動力,催促着這世間的一切邁步向前。人們總是很珍惜生命中的這段時光,因為青春難再,我們無法延長這份美好,卻能夠賦予它更多的意義。比如,將你我的青春,融入時代發展與祖國建設。

思緒如宣紙上的墨痕慢慢潤染開去,我想到了青春的意義。雷鋒同志曾説:“青春啊,永遠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屬於這些永遠力爭上游的人,永遠忘我勞動的人,永遠謙虛的人。”青春在此便是奮鬥。要有“無我”的奮鬥精神,丟掉沽名釣譽的想法,捨棄急功近利的企圖。心懷“功成不必有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坦蕩與無私,為了祖國和人民的事業去努力拼搏,那種暢快淋漓,才是青春最好的註腳。

我又想到了楊沫的《青春之歌》,在那個國將不存、民族危矣的年代,林道靜等一大批青年知識分子在黨的領導下逐漸成長為革命戰士。青春在此便是愛國。就如高爾基那黑色閃電般的海燕,任憑暴風驟雨,依然高傲向前。還有《紅巖》中那一個個年輕而勇敢的生命,在面對反動派嚴刑拷打、威逼利誘時的大義凜然,那是怎樣的悲壯與正氣浩然。誰人不愛惜生命?哪個是鋼筋鐵骨?但是為了共和國的誕生,為了革命奪取最後勝利,他們“捨棄小我,成就大我”,視死如歸,從容就義。人生而柔弱,但信仰使你我堅強。沒有什麼比充滿愛國情懷的青春更有力量,那是蓬勃的朝陽,是生命的晨光!

剛剛過去的2020年,一個個感人的畫面還歷歷在目。那一年讓我們深刻領悟,“逆行者”這個名詞温暖、勇敢、博愛的含義。在最危險的時刻,是黨旗紅、天使白、橄欖綠……衝在最前面,用沉澱了幾千年的堅毅無畏,為14億中國人撐起一片天。這般青春,可謂瀟灑,可謂磅礴,可謂勇之大者、義之楷模。

還有那些為了防疫大局,放棄回家、就地過年的兄弟姐妹,今年的春節或許留有些許遺憾,但你們的青春裏會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還有全體中國人對你們的感謝與祝福。你我攜手,便只需篤定前行。青春如此綻放,何懼雨雪冰霜?

百年恰青春,初心立黨魂。歷史跨入到2021年,我想到了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當年李大釗先生在撰寫《青春》的時候,內心會是怎樣的激盪豪邁。“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後來南湖紅船揚帆起航,一路劈波斬浪,換得今朝春色滿園。初心閃耀,使命在肩,我們始終向前。哪怕初定江山,也能立馬橫刀“三八線”;哪怕一窮二白,也能“兩彈一星”樹威嚴;哪怕百業待興,也能改革開放譜新曲;哪怕疫情突降,也能眾志成城克時艱……中國奇蹟還在繼續,因為共產黨員的熱血與青春永遠賡續流傳!

記得有一首歌叫《革命人永遠是年輕》,頌揚的是革命者積極樂觀的精神。的確,一個世紀的風風雨雨,艱難坎坷,我們沒有退縮,沒有膽怯,而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兒女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邁向一次又一次輝煌,這便是中國共產黨之青春。我黨如此,國家幸甚!民族幸甚!世界幸甚!

青春是華美的,因為承載着遠大理想;青春是激盪的,因為積蓄着磅礴力量。親愛的朋友,不必唏噓,何須慨歎。其實青春不會走遠,它一直在你的信仰裏、你的行動中,不論你是垂髫兒童,或是黃髮老者,只要前行,便是中國之腳步!只要屹立,便是中國之脊樑!只要去熱愛、去拼搏、去奮鬥便是中國之青春!


《覺醒年代》觀後感範文4


《覺醒年代》講述的是民國時期的往事,回望歷史,有太多的感慨與動容。陽春白雪的聖潔和戰火硝煙的危急,青春的選擇和人生的思索,還有一以貫之的中華民族的氣節和精神,給我強烈的觸動,也讓我感受到一種澎湃的活力和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愛國力量。

從袁世凱復闢帝制的企圖、簽署《二十一條》賣國的舉動,到愛國青年的義憤填膺、振奮民眾,再到中-國-共-產-黨的建立,整部劇將如此動盪的時代中的青年的救國活力展現得淋漓盡致。活力燃燒的歲月,砥礪奮進的歷程,勾勒出當時的人們覺醒的過程。

袁世凱的唯利是圖,使中國深陷內憂外患的困境之中。而李大釗、陳獨秀等人最初的覺醒與重視,是民國時期最初的良藥。李大釗曾在得知袁世凱簽訂《二十一條》後説:“既然已經到了國亡人死之際,便再無投鼠忌器之顧慮,我們應當有破釜沉舟之決心。竊國大盜袁世凱,恢復帝制想要當皇帝,中華民國危在旦夕了;賣國賊袁世凱簽定了二十一條,中華民族危在旦夕了。共和就要死了,x就要丟了。”覺醒後的他們,討論救國之道,決定改造青年的辦法。他們經過辦雜誌,辨析、選擇和驗證出一種當代最先進的思想理論,作為改造青年、改造中國的指導思想,探索一條振興中國的道路。他們的覺醒,讓他們在看到許多荒謬行為後深深為被封建思想束縛的民眾感到痛心,深感國家民眾思想意識覺醒的迫切性。一期復一期的雜誌的出版、一次又一次街頭的演説,以及無數的傳單,促使更多的人們明白了危在旦夕。由原先的文言文轉化而成的白話詩文和小説,讓工農都有了讀書的機會,提高人們的文化水平。工人、農民和其他羣眾的團結、對將淪陷的國家的救贖,使中國再一次振作起來。

在民國時代,我看到了覺醒的英雄們。或許有些人本能夠明哲保身,享受完整的人生,可是苟且偷安從來不是有良知的男兒們的選擇,更不會是從小誦讀,心繫天下的聖賢學説,從三代五將的家族中走出來的男兒們的選擇。應對滿目的瘡痍和國土的淪喪,應對即將淪為亡國奴的危急時刻,他們毅然決然地挺身而出,勇赴國難。最初的人們,無比的盲目、自私,相互猜忌、仇視,那是一個信仰崩潰的社會,善惡不分、美醜無別、道德淪喪。愚昧無知是一種可憐,但也是一種可怖,因為他們更容易被人締用,煽動和蠱惑。覺醒的青年們的清醒的抉擇,有一種無形的強大力量,引領着墮落的社會步入正軌。

這部劇無比真實地讓我們回顧了歷史的過往,回顧愛國人士為天地立心、為聲名立命的擔當,回顧他們肩負民族危亡的職責。感激他們執着、忘我、不懈的所有付出,以及應對滿目瘡痍的國家時的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