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生物教案7篇

擁有一份詳細的教案是可以讓我們的課堂更加生動的,教案在編寫的時候,你們務必要考慮講授內容要點,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八年級下冊生物教案7篇,感謝您的參閲。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案7篇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案篇1

?生物的特徵》

一、説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生物的特徵》這節課是本套教材的開篇內容,它交代了什麼是生物,生物具備哪些特徵,從而為本學科指出了研究的對象。本節內容的呈現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避免了從理論到理論的弊端,從而召示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將發生很大的變化。由此可見,本節內容在教材中佔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2、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我確定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目標:(1)觀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較它們的區別

(2)學生能舉例説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徵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散思維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語言表達的能力。以及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目標:增強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熱愛生命、珍愛生命的情感。

3、教學重點

(1)學生能夠舉例説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徵

(2)增強熱愛大自然、珍愛生命的情感

4、教學難點

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學生討論的組織

二、學情分析

本節的授課對象是還帶着稚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的七年級新生,他們還不懂什麼是生物學,雖然具有一些國小自然課基礎,但對生物的特徵只具朦朧的認識,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不強。

三、説教學方法

針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是討論法、探究法。把學生生活中熟悉的東西拿來做教具,充分設疑,調動學生主動思考,引導學生認識生物,激發他們主動探究生物的特徵,以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為主,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

四、説學習方法

學生以小主為單位進行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五、説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目前我校還沒有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基於這種實際條件,我一實物為教具,準備大量的生物和非生物實物,及一些圖片。

2、學生準備:學生準備實物,如蘑菇,含羞草,瓢蟲,水瓶等

六、説教學過程

1、小組競賽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一開始上課,先進行一個小組競賽,教師把師生課前準備的實物放在一起,要求各小組把它們分成生物和非生物兩類寫在紙條上,看哪組正確率,然後排列名次。這種導入新課的方法,抓住了七年級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既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又增長了學生的競爭意識,而且能提高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

2、充分質疑分析討論暢所欲??

從上面的競賽內容,順理成章地提出本節課要討論的重點問題(1)怎樣區分生物和非生物?(2)生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徵?

然後分小組進行討論,討論後全班交流,讓所有的學生都有發表意見的機會。這樣不僅有利於解決問題,還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鍛鍊,真正體現新課標的面向全體學生的宗旨。通過這一過程,教師收集學生的正確觀點,糾正學生錯誤觀點,使生物的共有特徵在學生頭腦中漸漸清晰,以利於接下來的教學的順利進行。

3、舉例和討論突破重難點

通過以下的教學過程,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生物的共同特徵,培養和提高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從而突破本節的重難點。

(1)小組討論:人為什麼要吃飯?動物都要吃東西嗎?植物也“吃飯”嗎?它們吃什麼?這些都説明了什麼問題?

問題一出,學生一下子活躍起來,紛紛亮出自己的看法,有的學生還爭得面紅耳赤。這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能培養他們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在輕鬆愉快中獲得了知識,最後在教師適當的講解下各小組達成共識,得出結論: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2)小組討論:人為什麼要大小便?動物都要排出體內的廢物嗎?動物還有哪些排出廢物的途徑?植物是怎樣排出廢物的?這説明生物都有什麼現象?

通過學生的討論,最後得出:生物都要排除體內的廢物。

(3)小遊戲、小討論:拿東西在小組成員眼前晃一下,他會怎樣?或拿東西想打他的頭,他會怎樣?為什麼會這樣?植物會對刺激做出反應嗎?怎樣證明你的説法?

對這些現象的原因,學生能解釋的很少,而且解釋的也不夠到位,特別象植物對刺激有明顯反映的例子少。這時教師做適當的解釋得出結論即可。更多的疑問作為質疑留給學生,激發學生繼續學習和探究的慾望。最後總結出:生物能對刺激作出反應。

(4)小競賽:

舉例説出生物繁殖的方式,看哪組舉的多。誰能説出生物體是有什麼組成的?生物都能由小長大嗎?

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來回答這些問題,比誰的知識豐富,誰為小組作出的貢獻大。由此啟迪學生,平時要多用功學習,將來才有勝過別人的希望。“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知識,而在於喚醒、激發、鼓舞”,在學生熱情高漲的時候,由學生總結出:生物都能生長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什麼樣的,學生並不清楚,由此設疑,為以後的學習設下伏筆。

(5)學生討論:

小貓掉到水裏,長時間出不來會淹死,死亡原因是什麼?植物也要進行呼吸嗎?由此你得到什麼結論?

通過學生分析討論,讓學生把所知道的告訴給其他同學。通過表達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得出:生物能進行呼吸,絕大多數生物需要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

因學生知識有限,只要求知道什麼是呼吸,而不能對呼吸進行深入地探究。

4、課堂小結課後延伸

通過以上的學習,讓學生總結出生物的特徵,教師板書。

同時提示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什麼是生物,如果你對課本中提出的生物的特徵有什麼不同意見而需要補充和建議的話,課後可以進一步觀察生物,查閲相關資料。

5、課堂練習

小組間舉出不同的例子,相互提問是生物還是非生物,教師做裁判。

七、説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呈現生物的六個特徵

第一節生物的特徵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體內的廢物

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案篇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概述細胞膜的成分和功能,體驗製備細胞膜的方法。

2.理解細胞膜作為系統的邊界,對細胞生命活動具有重要意義。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觀察利用哺乳動物紅細胞製備細胞膜的實驗,提高科學實驗設計的嚴謹性,增加概述和歸納總結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認同細胞膜作為系統的邊界,對細胞生命活動具有重要意義。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細胞膜的成分和功能,體驗製備細胞膜的方法,細胞膜對細胞生命活動的重要作用。

?難點】

細胞膜對細胞生命活動的重要作用。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1.老師展示地球與宇宙、中國與外國、生物與外界環境、細胞與外界環境、細胞的結構圖,提問:

(1)地球與宇宙的邊界是什麼?

(2)中國與外國的邊界呢?

(3)生物與外界環境的邊界呢?

(4)細胞與外環境的邊界呢?

(過渡語)細胞作為一個基本的生命系統,它的邊界就是細胞膜,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系統的邊界——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

環節二、新課教學

研究細胞膜的化學組成,首先要把細胞膜與細胞的其他組分分開,怎麼樣獲得細胞膜呢

(一)細胞膜的成分

1.體驗製備細胞膜的方法

(1)學生思考要製備細胞膜,應該選擇什麼細胞作為實驗材料呢?ppt呈現植物葉肉細胞、神經細胞和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的圖片?請學生選擇並説明原因,之後ppt呈現人體正常的紅細胞,人的圓漲的的紅細胞和人的漲破的紅細胞圖片

(2)確定了哺乳動物的紅細胞作為實驗材料,那又該選擇什麼方法制備細胞膜呢?ppt呈現3種方法:①用針扎破,讓細胞的內容物流出?

②用鑷子把細胞膜剝下來?

③細胞內的物質是由一定濃度的,如果把細胞放在清水裏,水會進入細胞,把細胞漲破,細胞內的物質流出來,這樣既可得到細胞膜。

(3)確定了實驗材料和試驗方法,該如何做實驗呢,學生看教材“實驗”這一模塊,思考總結實驗步驟,並在大屏幕呈現人正常紅細胞和光鏡圖片和人部分紅細胞已漲破的光鏡照片。

思考如果上述實驗在試管中進行,細胞破裂後,還需要用什麼方法才能獲得較純的細胞膜?

2.細胞膜的組成

(1)ppt呈現材料:①19世紀末,歐文頓曾用500多種化學物質對植物細胞的通透性進行上萬次實驗,發現細胞膜對不同物質的通透性不一樣:凡是可以溶於脂質的物質,比不能溶於脂質的物質更容易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

②人的消化液中含有很多能夠水解蛋白質的物質,用這種物質處理細胞膜,會使細胞膜分解。學生閲讀這兩段材料得出結論:細胞膜主要由脂質和蛋白質組成。

環節三:總結與收穫

教師帶領學生回顧本堂課重要知識:製備細胞的材料、方法;細胞膜的成分

作業:細胞膜具有怎樣的作用?學生課下預習並查找資料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案篇3

種子的萌發

一、課標解讀

?種子的萌發》是生物新課標中第四個一級主題“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裏二級主題《綠色開花植物的一生》的第一節,課標中具體的內容標準是“描述種子萌發的條件和過程”。

二、本節具體內容介紹

本節安排了三個方面的內容: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和種子萌發的過程;第一個內容裏安排的是“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實驗;第二個內容裏安排的是“測定種子的發芽率”實驗,但這兩個探究實驗中,重點是第一個實驗,教參確定本節的課時是兩個課時,所以我這樣安排本節內容:“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一個課時,後面兩個內容合用一個課時。今天我要説課的內容就是第一個課時《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

三、教材分析

1、本節內容的地位:本課時實際就是一個探究實驗: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這個實驗是七(上)教材安排的第三個探究實驗。第一個探究實驗重在展示探究的一般過程,向學生介紹關於變量和對照實驗知識,裏面控制的變量只有一個,設計的對照實驗是一組;第二個探究實驗,重在訓練學生作假設和處理數據表格的能力。這第三個探究實驗重在訓練學生作假設、控制變量,設計對照實驗的能力,而且本實驗一下子考慮的是三個變量,要求讓學生自主學會設計對照、控制變量。可以説,這個實驗是七(上)探究實驗的核心實驗,一旦學生學會了控制變量,設計對照實驗,對後面的探究實驗就尊定了良好的基礎。

2、重點、難點的確定:在本節課中,關於變量和對照實驗學生有了一定的瞭解,所以本節課的重點就是學會控制變量,設計三組對照實驗,難點就是學會利用三組對照實驗控制三個變量,初步明確對照組和實驗組。

四、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教材的具體內容,結合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擬定了下列幾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進一步複習變量和對照實驗的概念。

2、能力目標:

訓練學生作假設的能力;

培養學生學會控制變量,設計對照實驗的能力

發展學生動手操作的實踐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如何達到)

a、利用本教材的第一個探究實驗,讓學生情景再現,進一步認識變量和對照實驗這兩個概念。

b、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平時的觀察及耳濡目染的生產實踐,讓學生自主做出假設,並找出合理的依據,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來嘗試控制變量,設計三組對照實驗。

c、通過分組討論,動手操作,來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五、教學的重點、難點

本節課,學生在嘗試中學會控制變量,設計三組對照實驗是本節課的重點,如何在嘗試中完善方案,設計三組對照實驗,控制三個變量,是本節課的難點。

六、教學方法

圍繞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本着“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式”的思想,我大膽的改變了課堂教學模式,採用了“在嘗試中學會制定計劃和完善計劃”的新型模式。充分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採用了演示法、討論法、實踐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積極探索設計一個可以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去主動探求知識的場所。在教學過程中,開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主動探究式教學理念。

七、學習方法

“受人與魚,莫過於授人與漁”,學生學習的最終目的不是僅僅為了“學會”知識,更是為了“會學”知識。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培養。在本節課中,學生將通過多種途徑,如:觀察、閲讀、思考、分析、討論、嘗試操作等等,來開展學生之間的協作學習和自主學習,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八、教學策略

本課時主要採取以下策略來實施教學:

1、以舊帶新,讓學生增強知識的銜接性,系統性;

2、充分利用學生耳濡目染的生活經驗,訓練學生作假設的能力;

3、循序漸進,先讓學生嘗試由控制一個變量,設計對照,然後設計三組,同時控制三個變量;

4、採用啟發引導式,在學生嘗試操作中,完善實驗計劃。

九、教學程序

1、複習舊課,導入新課

a.處理:提問導入: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可以分為哪四大類羣?種子植物根據種子外面是否有果皮包被,又分為哪兩類?師以問題2導入章節的新課。

(這樣設計,意在增加學生知識的銜接性和系統性)

b.嘗試根據學生生活經驗,描述被子植物一生所經歷的階段。從而導入本課時的學習。

2、學習新課: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

a.複習探究實驗的一般過程。

回憶本教材中的第一個實驗,引入探究實驗的一般過程的複習。

b.學生根據探究主題,提出問題。

c.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及日常觀察,作出假設,並説出假設的合理依據。

d.師出示相關的實驗用具,讓學生在嘗試中學會控制變量。

第一步:師引導學生回憶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情景再現,回憶控制變量,設計對照實驗的知識;

第二步:根據本實驗的假設,明確本實驗控制的變量;

第三步:讓學生在討論和親自操作中,學會分開設計三組對照實驗,分別控制三個變量;

第四步:由易到難,綜合設計三組對照實驗,控制三個變量,讓學生嘗試操作中完善方案。第五步:學生在操作中,教師引導學生考慮方案中的每一個細節,進一步完善計劃方案。

e.學生設計完後,讓學生結合具體實驗設計,説出三組對照實驗,並且要在具體分析中,明確對照實驗中的變量,從而預測結果,學會做出結論。

5、創新實驗設計,開闊學生思路。

教師提供相關實驗材料,讓學生在討論中設計三組對照實驗,從而佈置學生課外創新設計本實驗,利用不同的實驗用具,控制三個變量,設計三個變量。使學生思路開闊化。

十、綜述

以上是對“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這一課時認識和教學過程的設計。本着改變課堂教學模式,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式的思想,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利用材料用具,讓學生充分在嘗試中,在熱切的觀察和熱烈的討論中,使學生主動而輕鬆的掌握了本次實驗的設計,成功的實現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案篇4

消化和吸收

一、教學目標

1.描述人體消化系統的組成。

2.概述食物的消化過程和營養物質的吸收過程。

3.運用實驗法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並得出合理的結論。

4.嘗試解讀營養物質在消化道內被吸收的曲線圖。

5.分析小腸的結構與功能的關係,説出小腸的結構與吸收功能相適應的特點。

二、教學重點

1.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2.分析小腸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特點。

3.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三、教學準備

1.教師製作多媒體課件、掛圖。

2.相關的實驗準備。

3.製作小腸壁結構摺疊模型。

4.課時分配 2課時

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導人新課

回憶上節課所學的內容,引導學生思考並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設問引起學生疑惑,激發學習慾望。

(二、食物在消化系統中的變化

1.消化系統的組成

1.1觀看畫面、回答問題。

通過思考並結合自己的體驗,回答口腔內與消化有關的結構及其主要作用。

演示消化系統組成的課件、提問讓學生體會進食時牙齒、舌、的作用。

(三、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

2.1細嚼饅頭,説説自己嚐出了什麼味道?思考為什麼會嚐出甜味?

讓學生咀嚼饅頭,然後通過引導學生進行探究。

2.2提出問題

根據提示,制定自己的探究計劃。交流探究計劃,實施探究計劃。

媒體演示課本p30"探究”的提示及參考方案。

2.3制定並實施計劃

2.4小組交流探究過程、結果和結論並進行分析。

教師巡迴指導、答疑。

提出改進意見。

2.5表達交流、

2.6得出結論

全班交流觀察到的現象,分析其原因和得出的結論。

鼓勵、肯定學生的回答並作補充。

概括出消化的概念。

(四、消化的全過程

3.1仔細觀看,為完成“西瓜子歷險記”做準備。

思考、回答問題。

3.2設問:胃病和肝炎對消化的影響及其防治。

觀察實驗現象並回答問題。通過思考和回答,加深理解小腸是消化系統的主要器官。

3.3演示課本p33的“演示實驗”,提問:膽汁對脂肪的消化有什麼作用?

設計表格,歸納總結消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3.4插入課本p35第1、2題和p34技能訓練。

展示自己設計的表格,並相互評價。

(五、營養物質的吸收

閲讀資料,比較大腸、小腸結構的特點,理解小腸的結構特點與其功能。

引導學生分析課本p33的“資料分析”,比較大腸、小腸的結構有何異同。

4.1小腸的特點

家畜小腸的內部結構

用放大鏡觀察,加深理解小腸與其功能相適應的特點。

觀察小腸內表面的皺襞及絨毛,理解它們的作用。

4.2展示製作的小腸內表面皺襞的模型。

指導學生觀察豬小腸的結構特點。

(六、小結、課後練習

4.1小結:小腸是吸收的主要場所。

4.2佈置課本p35練習第3題。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案篇5

改變生態瓶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減少水和添加動物、植物會引發生態羣落的變化。

過程與方法:嚴格控制條件進行實驗活動,堅持進行觀察記錄。

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到控制條件進行實驗,細緻、準確地記錄看到的現象。

?教學重點】嚴格控制條件進行實驗活動,堅持進行觀察記錄。

?教學難點】在設計對比實驗中嚴格控制變量,並注意收集實驗數據用事實説話。

?教學準備】準備若干魚、水、水草等材料。

?教學過程】

一、交流生態瓶,確定實驗方案:

1、交流:生態瓶裏的生物生活得還好嗎?

2、展示,比一比哪些生態瓶裏的動植物生活的比較好。

3、思索:如果改變生態瓶中的一些條件會怎樣呢?

4、引導:減少生態瓶裏的水是改變生態瓶的非生物環境,增加生態瓶裏的生物是改變生物的數量。

5、學生小組自由選擇其中的一種方案。

二、實驗一:減少生態瓶裏的水:

1、實驗方法:選擇2個生態瓶,儘量一樣的,一個生態瓶的水減少一半,另一個水量不變,兩個生態瓶中的生物數量都不變。

2、引導:要觀察生物有什麼變化,我們可以採用記錄小魚在改變前面一分鐘浮出水面上來的次數。

3、進行實驗和觀察記錄。實驗結果:由於水量減少,動植物的生存空間減少,氧氣量減少,水少的小魚浮出水面的次數比較多。

三、實驗二:增加生態瓶裏的生物:

1、實驗方法:選擇2個一樣的生態瓶,一個生態瓶的水草增加一倍,另一個的小魚數量增加一倍,其他條件不變。

2、預測生態瓶裏會發生什麼變化?

3、同樣採用記錄小魚在改變前面一分鐘浮出水面上來的次數。

3、把實驗前後生物的活動情況進行對比並記錄,再得岀實驗結果:水草增加,產生的氧氣量就增加,魚浮出水面的次數會減少;小魚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魚浮到水面的次數會增多。

4、討論:如果小魚增加2倍或者是4倍又會怎樣呢?(小魚浮出水面次數更多,甚至會缺氧死亡)。是不是植物越多越好呢?(植物過多,影響植物對光的吸收,還會減少動物的活動空間,也會產生不良影響)。

四、總結拓展:

1、討論:要讓生態瓶裏的生物生存的更好,我們要注意什麼?

2、回家繼續觀察生態瓶,嘗試寫科學觀察報告。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案篇6

一、 説教材

??.教材分析

“水中生活的動物”是新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的第一章“各種環境中的動物”的第一節內容。教材主要關注魚的形態、運動、呼吸等方面的內容。通過安排更多的時間去進行探究活動,以達到重點認識魚適應水中生活的特點這一目的。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就是探究魚類適應水中生活的特點,通過兩個"觀察與思考"、一個"探究"實驗、一個課外實踐,讓學生認識魚類在水中是如何運動和呼吸的,進一步總結出魚類適於水中生活的主要特徵。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舉例説出幾種水中動物的名稱.

⑵闡明魚類適應水中生活的特點.

2、能力目標

嘗試完成“魚類適應水中生活的特徵”的探究學習活動,學會設計實驗方案,在小組實驗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的實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

在探究活動中體會珍愛生命的情感,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團隊合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

1. 以魚為例,説明水生動物適於水生生活的特點。

2. 探究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以及魚的呼吸器官。

3. 總結概述魚類的主要特徵。

??.教學難點

1. 探究“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的實驗及該實驗的組織教學。

2. 運用以學知識,通過對“魚類呼吸器官及其作用”的觀察與探究,闡明魚適應水中生活的特徵。

二、説教法

教學方式的改變是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改變了過去單純的教師講授、學生接受的教學方式,變為師生互動式教學,本課堂上創設民主、平等、和諧、寬鬆的學習氛圍,加強與學生的合作。本課的教學過程設計應側重於指導學生探究的過程,使學生髮揮主觀能動性,自己動腦、動手,積極參與探究活動。本節的教法我選用了創設情境法,活動探究法,問題分析法,總結歸納法,啟發法,對比法。

三、説學法

學習方式的改變是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讓學生通過觀察、資料分析等,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喚醒學生的學習意識、挖掘學生的潛能,調動其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我採用的學法為觀察法,實驗操作法,小組討論法,總結歸納法。

四、説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情境導入]

播放有關生活在不同環境中的各種動物的影象資料,有鬱鬱葱葱的花草樹木,有活蹦亂跳的各種動物,還有飛翔在空中的小鳥……。

問題:如果按照生活環境分,我們可以如何劃分?

引出“水中生活的動物”“陸地生活的動物”“空中飛行的動物”,以“水中生活的動物”為例來分析水生生物的特徵。

播放水中生活的動物---魚的視頻資料來整體感知魚的特點。

⑴、如果陸生動物(包括人類)到水中生活會遇到哪些問題?

⑵、魚類等水生動物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

⑶、都説魚兒離不開水,那麼離開水會怎樣?水到底給了魚什麼呢?

⑷、魚的種類多嗎?四大家魚是哪些?中華鱘有哪些特點?

隱含知識:

1.海洋魚類:表明魚的種類很多(多樣性)

2.淡水魚類:暗示我國的特有物種(獨特性)

3.要求:保護環境以及它們生存的水生環境.

[講授新課]

一、觀察魚的形態結構

1.觀察方法:由整體到局部,由單一變量到若干變量。

1.觀察外形:分析這些特徵對魚類適應水生生活有什麼意義?

2.再觀察局部:魚在游泳時每一種鰭是如何運動的,思考它們對魚的運動分別起了什麼作用,並觀察魚在完成某一種運動時,各種鰭是如何配合的?

2.一個理念:結構決定功能

例如:1.梭形:有利於克服水中的阻力。

2.魚鰭:與魚的運動有關,幫助魚在水中游泳。

3.側線:感知水流,測定方向

?探究】魚鰭的作用

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討論交流

1.提出問題

魚的尾鰭有什麼作用?(強調單一變量)

2.作出假設

假設魚的尾鰭可以是魚前進的動力,可以決定方向

3.制定計劃

⑴方法選用:選用直接剪掉尾鰭法,現象比較直觀

_直接觀察法:各種鰭在一起相互協調合作,因此直接觀察很難得出結論。

_模擬法:是科學探究中一種常用的方法。難以直接拿研究對象做實驗時採用這種方法。具有侷限性。

侷限性:1.氣球容易漏氣,而且水不容易灌進去,很難紮緊。

2.遊動時,現象不明顯。

當用手按住魚前部時,魚的前進不明顯;當不按頭部時,魚頭就翹起來,感覺沒有方向感。

這個實驗可以作為課後作業,讓學生嘗試一下,提高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

_捆綁法:魚體很滑,要想完成捆綁某個鰭的動作,操作起來有點難度,如果讓學生來完成,可能很難完成,因此做了幾點改進:

捆綁法的改進:

對於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學》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一章中的實驗“探究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用教材或教學參考書所提供的方法很多時候難以成功。為此,我對這兩個實驗進行了如下改進:

改進一 捆綁魚鰭時,教材提示用細線捆綁魚鰭,事實上宜用粗線、紗布條會更好些,不宜用細線,否則易造成對魚的傷害。而且用細線捆綁的,很少有綁成功的。另外捆綁時,為了儘量減小對魚的傷害,要注意用很濕潤的紗布包住魚頭,並不時要將魚頭浸入水中,以保證其正常呼吸。

改進二 根據教材提示,只要用線分別捆綁魚的胸鰭、腹鰭、背鰭和臀鰭,就能探究出各種鰭的作用。事實上,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內觀察出魚的平衡性、穩定性所受到的影響(見圖1)。為此我對這組實驗作了一點改進:用手指從側面頂一下己捆綁好了的任意一種魚鰭(見圖2),可以發現魚很容易倒下,失去其平衡性或穩定性(見圖3)。學生經過這樣的操作,就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探究出這幾種魚鰭的作用。

圖1: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內觀察出魚的平衡性、穩定性所受到的影響

圖2:用手指從側面頂一下己捆綁好了的任意一種魚鰭

圖3:可以發現魚很容易倒下,失去其平衡性或穩定性

圖4:被塑料片綁了尾鰭的魚(上)稍一擺動,塑料片就滑掉;而綁了木片的魚很快便倒下,而且不能轉向和游泳

改進三 教參上介紹用輕的塑料片捆綁魚的尾鰭不易滑脱,可事實上在實驗時也不容易捆綁成功,一是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綁好,實驗後魚往往容易死亡;二是即使綁住了,但只要一將魚放入水中,魚身稍微擺動,捆綁的塑料片就會滑掉。用粗糙的薄木片捆綁效果較好,可以增大摩擦力,並且魚也不易受到傷害(見圖4)。

⑵實驗用具選擇:

_水槽選擇(不要用玻璃的,避免打碎)

_魚體大小選擇;7—10cm(由學校提供)

_剪刀、紗布

⑶分組實驗

學生共52人,分13小組,每組4人

每組提供兩條魚

1—2組,探究胸鰭的作用

3—4組,探究腹鰭的作用

5—7組,探究背鰭的作用

8—10組,探究臀鰭的作用

11—13組,探究尾鰭的作用

4.實施計劃

小組合作,進行實驗

觀看探究尾鰭的作用的視頻,與小組做出來的結果比較,得出結論。

5.得出結論:

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

魚游泳時,主要靠身體軀幹部和尾鰭的左右擺動擊動水流產生前進的動力,其他魚鰭起輔助作用。魚在運動時,胸鰭、腹鰭和背鰭都有維持魚體的平衡的作用,尾鰭有決定魚運動方向的作用。

6.討論和交流:

⑴一個小組得出的結論是不是就一定正確?

⑵與實驗法相比,模擬實驗有哪些優點和缺點?

[課後作業]:讓學生課下完成模擬實驗的製作。

第二課時

[複習舊課,導入新課]

播放投影,檢查所學知識。

1.小河、池塘等野生品種的魚,身體的背面和腹面顏色是否一致?這有什麼作用?

2.魚的身體兩側有一排鱗片上有小孔,這些小孔連起來構成一條側線,它有什麼作用?

3.魚的身體表面都有黏液,知道黏液的作用是什麼嗎?

4.魚體內有個白長囊狀結構叫做鰾,想想看,鰾的作用是什麼?

[推進新課]

繼續探究,魚除了用鰭游泳之外,還有什麼其它特徵。

學生把自己帶來的各種魚放在小組水槽中擺放在桌子上進行分組觀察。

觀察魚的呼吸時,先觀察鰓的顏色和鰓絲的形狀,魚鰓之所以呈紅色是因為鰓上佈滿毛細血管,所以人們買魚時可以從鰓的鮮豔程度判斷魚是否新鮮。鰓絲在水中呈舒展狀態擴大了與水接觸面,離開水鰓絲互相粘結、破壞了氣體交換的功能。魚一般不能直接利用空氣中的氧氣,而是通過鰓獲得溶解在水中的氧氣。“魚兒不是離不開水”而是離不開水中的氧氣,所以養魚缸要經常換水,養魚池到了冬季冰封期間要打冰眼(結合書中實踐活動)因此,若水域污染對魚及其它水生動物十分不利(滲透環保意識)。

得出結論:魚的呼吸靠鰓來進行,鰓的結構包括鰓弓和鰓絲,這些結構有利於魚在水中進行交換氧氣。

本章還開設了新的實驗內容——“模擬實驗”,詳見書第四頁,這是一個新的實踐方法,特引起大家的重視,讓學生動手去模仿着做。訓練學生的悟性。參與是個體投身認識實踐活動的過程和基本形式,學生主體參與教學是其在教學中主體地位最基本的表現形式,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最後師生共同總結出魚類適應水生生活的主要特徵。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案篇7

一、教學目標

1.簡述atp的化學組成和特點,寫出atp的結構簡式;解釋atp在能量代謝中的作用。

2.通過小組討論和自主合作探究得到新知識,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分析能力和歸納能力。

3.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體會生物與生活的緊密聯繫,激發學習生物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atp化學組成的特點及其在能量代謝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

atp與adp的相互轉化。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問答法、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等。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出示我國晉朝“車胤囊螢”的典故,邀請學生分享感受,學習古人勤奮學習的態度。引導學生回顧之前學習與能量有關的物質。順勢提出問題:“生命活動需要的能量能直接利用它們嗎?那種物質為螢火蟲尾部細胞的發光直接提供能量呢?”從而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合作探究,新課教學

1.合作探究1:探究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

利用多媒體展示“螢火蟲發光器實驗”所需要的材料器具,引導學生自己設計實驗,並強調實驗設計要遵循對照、等量和單因子原則,之後請學生預測實驗現象及可能的結論。隨後多媒體展示具體的實驗流程,最後得出結論,atp是生物體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

以人民幣比喻atp,在細胞中糖類、脂肪等有機物儲存有大量的能量,但不能被直接利用,可以比喻為存摺,存摺不能直接流通,atp分子能被直接利用可以比喻為貨幣,貨幣可以直接流通,這樣加深學生對細胞的能量“通貨”的理解,並能激發學習興趣。

2.合作探究2:atp分子的結構特點。

指導學生閲讀教材p88頁,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説一説atp的結構特點,體會自己獲取知識的樂趣。隨後,分組分發各種鹼基、核糖、磷酸模型,引導學生互相合作,共同完成atp模型的構建。通過展示模型和相互評價進行修正,在互評的過程中理解atp的化學結構特點,構建正確的atp的分子結構模型。總結atp能作為直接能源是因為atp的化學性質不穩定,遠離a的那個高能磷酸鍵容易水解,也很容易重新形成,atp和adp之間可以相互轉化。

3.合作探究3:atp與adp的相互轉化。

多媒體展示如下問題情境:

“一個成人一天在靜止狀態下所消耗的atp為48kg,在緊張活動的情況下,atp的消耗可達0.5kg/min。而細胞內atp、adp的總量僅有2-10mg”。

“用32p標記磷酸加入細胞培養液中,短時間內快速分離出atp,atp的總量變化不大,但是大部分atp末端磷酸基團卻已經帶有放射性標記”。

問題1:生物體內的atp有什麼特點?atp與adp之間存在着怎樣的關係?

思考2:在細胞中,adp若轉化成atp需要些什麼條件呢?atp若要轉化成adp又需要什麼樣的條件呢?

引導學生結合教材,總結atp與adp的相互轉化的條件及過程。此時提出問題:atp與adp的相互轉化是否是可逆反應,組織學生分組討論,發表意見。

在adp轉化成atp的過程中,所需要的能量從哪裏來呢?以此引出atp的形成途徑。

4.合作探究4:atp的利用。

多媒體展示90頁的圖解:在atp轉化成adp的過程中釋放出的能量,到哪裏去了呢?請學生自主説一説,並討論atp還有哪些其他用途,對該知識點進行補充和完善。

(三)當堂練習,鞏固提高`

通過課堂練習加以鞏固。

(四)小結作業,課外拓展

學生自主分享這節課的收穫,老師加以補充,構成完善的知識體系。

課後作業:多媒體展示資料:氰化鉀是阻止人體內新的atp合成的毒藥,人中毒後在3~6分鐘內就會死亡。思考:氰化鉀為什麼頃刻使人斃命?通過互聯網搜索查找相關知識並歸納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