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與子説課教案8篇

寫教案是每一位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都必須要做好的準備工作,教案在編寫的時候,你們務必要考慮講授內容要點,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地震中的父與子説課教案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地震中的父與子説課教案8篇

地震中的父與子説課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充分體會和感受親情的可貴,受到薰陶和感染。

2.領悟課文中一些重點語句語言運用的特色。

【課前準備】

學完《秋天的懷念》(人教版六年制第九冊)一文後,讓學生蒐集並閲讀同類的頌揚親情的故事。如果學生蒐集有困難,教師可把諸如《背影》《血淚親情泣天地》《無私母愛創造生命奇蹟》《7歲女孩拯救母親的感人故事》等文章提供給學生。

【教學流程】

一、承上啟下,直奔“親情”。

同學們,我們剛學了課文《秋天的懷念》,感受到母愛的無私,親情的可貴,對下面的一段文字,大家一定有了深切的體會。出示一段讚頌親情的抒情性文字,可以是收集到的別人的文字,也可以教師自己撰寫的:

親情,是黑夜裏明亮的燭光,撕開夜幕,指引前進的航向;親情,是冬日裏和煦的太陽,驅走嚴寒,給人們帶來温暖……

讓學生齊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另一篇課文《地震中的父與子》(板書),讀了以後,相信大家對這段文字,對親情的可貴一定有更加深刻的體會。

(按主題組織編排課文是新教材的重要特點。出示類似的文字,既揭示了本組課文的共同主題,又營造了濃郁的情感氛圍,有助於學生迅速入情、動情。)

二、閲讀課文,感受“親情”。

(一)讀題提問。讀了題目,你想從課文中知道什麼?

(這是對學生“閲讀期待”的利用,凸現學生作為閲讀主體的地位。)

(二)讀文答問。

1.初讀一遍課文,用幾句話説説課文寫一件什麼事,説的話要求儘可能回答同學們想知道的問題。

2.再讀一遍課文,説説課文所寫的是怎樣的一對父子。答案可以是各種各樣的。學生髮言後,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板書:了不起)

(讓學生説説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人物,既訓練了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又可以強化對詞語的積累。同時,又尋找到閲讀本文的突破口。)

3.深讀課文,説説從哪裏看出父親和兒子的了不起。

(1)關於父親的了不起,以下句子或關鍵詞語是品味的重點:

①“他猛然想起自己常對兒子説過的一句話:不論發生了什麼事,我總會跟你在一起!”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什麼?

②“這位父親雙眼直直地看着這些好心人,問道:誰願意幫助我?”眼睛是心靈的窗户,從這位父親“直直”的雙眼中,你看出他在想什麼?

答案可以有差異,在學生回答之後,教師用抒情性的語言進行小結。

③“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有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挖到第38小時,他突然聽見瓦礫堆下傳出孩子的聲音:……”作者不厭其詳地把表示時間的詞羅列起來,從中你讀懂了什麼?

這個問題有較大的思維含量,可讓學生小組討論,然後派代表發言。也可以採用對比的方法,讓學生在對比中領悟——如果把這句話改為以下的句子,你認為好嗎?

“他不停地挖着,沒有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挖到第38小時,他突然聽見瓦礫堆下傳出孩子的聲音……”

(“讀懂”既包括讀懂這句話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也包括讀懂作者用來表達情感的語言形式,瞭解課文的語言特色。這個環節意在讓學生領悟“父親”的了不起,受到崇高親情的感染和薰陶,同時讓學生消化、吸納課文的語言,掌握課文的語言形式。)

(2)關於兒子的了不起,以下句子或關鍵詞語是品味的重點:

①“挖到第38小時,他突然聽見瓦礫堆下傳出孩子的聲音:爸爸,是你嗎?”兒子憑什麼認為來救他們的人是他的爸爸?

學生髮言後,教師小結:親情,產生信賴;親情使父子心連心;親情使兒子堅信,父親總會跟他在一起,無論是在寧靜温馨的家,還是在張牙舞爪的死神面前!

②“不!爸爸。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起,我不怕。不論發生什麼事,我知道你總會跟我一起。”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麼?

學生髮言後,教師小結:親情使人勇敢、無畏,親情使人無私、高尚。

4.再次齊讀導入時出示的那一段文字。

5.分角色朗讀課文,從“他挖了8小時”至結尾。

三、遷移導行,抒寫“親情”。

教師小結。讓學生課後寫親人關愛自己的一件或者幾件事,歌頌親情;也可以為自己的親人做一件事,並把這件事寫下來。最後讓學生把自己對親情的感悟帶到生活中去,為親人做一件事,以情導行,把學文與育人有機地結合起來。

地震中的父與子説課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自學生字新詞

2、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想象父親搶救兒子的畫面。

教學重點:

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明確專題:各自默讀本組課文的導語,説説本組專題的內容及學習要求。

2、出示一段贊頒親情的抒情文字,讓學生齊讀(親情,是黑夜裏明亮的燭光,撕開夜幕,指引前進的航向;親情,是冬日和煦的太陽,驅走嚴寒,給人們帶來温暖……)。

3、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課文《地震中的父與子》(板書),讀了以後,相信大家對這段文字,對親情的可貴一定有更加的體會。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知

1、檢查學生預習生字新詞的情況,重點記住“墟礫”等字。

2、讓學生自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3、檢查自讀情況,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讀後你有什麼想法?

三、再讀課文,直指重點

1、再讀課文,説説課文寫的是怎樣的一對父子。

2、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3、質疑:課文結尾為什麼説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呢?

4、小組內探討,交流各自的初步認識。

四、課堂小結

由學生總結本節課的收穫。

板書設計:

17、地震中的父與子

shān jī hùn xī xū màn

洛杉磯混亂昔日廢墟曼谷

jí bào lì zá chàn

疾步爆炸瓦礫砸着顫抖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瞭解父親不顧一切搶救兒子的經過,感受父愛的偉大。

2、體會文中最後一句話的含義,並從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和同學交流自己的看法。

教學重點:

瞭解父親不顧一切搶救兒子的經過,感受父愛的偉大。

教學難點:

讓學生明白這對父子為什麼了不起。

教學過程:

一、抓住重點合作研究

1、自讀課文,看看從課文的哪些地方看出父與子的了不起。

2、品味詞句

(1)關於父親的了不起,以下句子或關鍵詞語是品味的重點

①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對兒子説的一句話:“無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麼?父親説的這句話在課文中出現了幾次?為什麼反覆出現?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②這位父親雙眼直直地看着這些好心人,問道:“誰願意幫助我?”眼睛是心靈的窗户,從這位父親“直直”的雙眼中,你看出他在想什麼?

③他挖了8小時……爸爸,是你嗎?作者不厭其煩地把表示時間的詞羅列起來,從中你讀懂了什麼?課文為什麼要這樣描寫父親的外貌?

(2)關於兒子的了不起,以下句子或詞語是品味的重點。

①挖到第38小時,他突然聽見瓦礫堆底下傳出孩子的.聲音:“爸爸,是你嗎?”兒子憑什麼認為救他的是他爸爸?

②“不!爸爸。……總會跟我在一起。”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麼(親情使人勇敢,無畏,親情使人無私,高尚)。

3、再次齊讀導入時出示的那段話。

4、小結:為什麼説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呢,用自己的話概括地説一説。

二、朗讀體會,加深體驗

1、自由讀

2、小組內分角色朗讀

3、全班分角色朗讀

三、課堂小結

由學生總結學完本課的收穫

地震中的父與子説課教案篇3

一、導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理解“昔日、廢墟、疾步、絕望、瓦礫、開闢、破爛不堪”等詞語。積累文中關於人物外貌、語言描寫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特點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

導學重點

學生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到父愛的偉大力量──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和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學生準備:

預習課文,蒐集體現父愛、母愛的詩歌、散文、故事、名言,準備打擂。

二、導學內容

1、整理課前蒐集的材料。

2、藉助生字讀音讀通課文,做好批註。(要先把課文認真地讀一遍,邊讀邊用筆標畫出還不熟悉、讀不正確、不理解的字詞。然後我再自學課後出現的生字詞語,正確認讀識記生字,生字詞抄寫2遍。)

(1)生字記牢 、注音、會寫、會組詞

記生字的好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眼金睛,辨字組詞

爆( ) 礫( ) 墟( )磯( )曼( )

暴( ) 爍( ) 虛( ) 肌( )漫( )

(3)詞語、句子會理解會運用(能通過查字典、聯繫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語)。

重點理解以下詞語:昔日、廢墟、疾步、絕望、開闢、破爛不堪

(選擇其中一個造句)

造句:

3、能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通過讀文來體會父親在救助兒子的過程中心理的變化:( )——( )——( )。是通過以下詞句體會到的:

5、反覆地讀了這篇課文,相信大家一定被文中的父子所感動,你能把感動你的語句或段落摘抄下來並説説讓你感動的原因嗎?此時,你最想對文中的父子説點什麼?

6、本文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特點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

外貌描寫及從中體會到的:

動作描寫及從中體會到的:

神態描寫及從中體會到的:

心理描寫及從中體會到的:

7、我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8、我還有不理解的地方需請教。

三、課堂檢測

1、聽寫詞語

2、填空

a、不斷有孩子的父母( )地趕來。看到這片廢墟,他們( )並大喊:“我的兒子!”“我的女兒!”哭喊過後,便( )離開了。其中( )説明了父母的難過,( )説明了他們離開的原因。

b、他滿臉( ),雙眼( ),衣服( ),到處是血跡。這句話説明( )。

3、聯繫課文內容,回答問題

a、“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地擁抱在一起。”了不起的父與子。共同創造了神話般的奇蹟。聯繫課文內容想一想,父親的“了不起”體現在

,兒子的“了不起”體現在。

b、“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類似的話在課文中出現了三次。它們各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出現的?

地震中的父與子説課教案篇4

一、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讀中感悟,聯繫實際。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中父親為救兒子不顧生死的父愛親情以及孩子在危險情況下先人後己的美好品質。教育學生做個有責任感的人。

二、教學重點。

通過讀文感悟,讓學生感受到父子情深,學會愛人,增強做人的責任感。

三、教學難點。

在讀中感悟,昇華情感。學會愛人,增強做人的責任感。

四、教具準備。

課件、信封。

五、教學過程。

(一)觀看視頻,進入情境。

(二)初讀課文,瞭解課文的內容。

(三)品讀課文,感悟父子之愛。

(四)走出教材,品味人間真情。

這是發生在20xx年5月12日我國四川汶川的大地震。地震給我們留下了深痛的記憶。今天我要與同學們走近發生在美國洛杉磯的大地震,去看看那次地震中那對不平凡的父與子。(板書課題:地震中的父與子)

1、自讀課文,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麼事?作者是按照什麼順序寫的。

2、這次地震發生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

3、主要人物是誰?你更喜歡誰?

4、再讀課文,畫出你感動的句子,説説你感動的原因。

5、有感情的朗讀句子,在讀中感悟。“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品讀時間一點一點流逝,父親的仍不放棄。師:“沒人再來阻擋他。”説明有人阻擋過他。都誰阻擋他了?

生:好心人“太晚了,他們已經死了。”

師:聽到這話父親的反應是什麼?

生:雙眼直直地看着這些好心人,問道:“誰願意來幫助我?”

師:你感受到了什麼?還有誰阻擋這位父親?

生:救火隊長。“太危險了,隨時可能發生起火爆炸,請你離開。”

師:父親的反應?

生:“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師:從父親的話你感受到了什麼?

師:還有誰?

生:警察走過來“你很難過,難以控制自己,可這樣不但不利於你自己,對他人也有危險,馬上回家去吧。”

師:父親此時的反應是?

生齊讀:“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師:你感受到了什麼?

師:讓我們帶着深情再讀11自然段。

生齊讀。

師:此時的父親是什麼樣的?

生:“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渾身上下破爛不堪,到處是血跡。”

師:你讀到這裏有什麼感悟?

6、是什麼信念讓兒子如此堅強的在廢墟中活下來?“無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7、“不!爸爸。先讓別的同學出去吧!”兒子在危險的時刻還想到是別人,感受阿曼達對別人的責任感。5你覺得這對父子怎麼樣?你更喜歡誰?

8、帶着對這對父子的敬佩之情,拿起書讓我們齊讀課外。

9、近年來我國發生了兩次比較大的地震。在20xx年5月12日發生了7.8級的汶川地震,20xx年的4.14日青海玉樹又發生了7.1級大地震。地震給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帶來了巨大的損失。讓人不堪回首,但在地震發生之時也湧現出那麼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讓我們隨着這段視頻去感受地震之中在每個人身上所體現出來的不同之愛。

(1)短信媽媽。父愛如山,母愛似海。這位偉大的母親用自己柔弱的身軀為孩子撐起一片生的希望。讓我們共同記住這位偉大的母親。

(2)教師捨身救生。老師每天陪伴在我們的身邊像媽媽,教給我們知識,跟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在這危難時刻他們捨生忘死保護着我們。

(3)國務院總理講話。在災難面前我們無所畏懼,黨和國家沒有放棄我們。這是一個多麼有凝聚力的祖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災難面前,眾志成城。”

(4)地震詩歌賞讀。

(5)給地震災區孩子的信。

10、防震知識。你知道哪些防震知識,説一説。

11、觀看課件。

觀看視頻讓學生從身邊感受地震的無情,為文中的有情埋下伏筆。放手學生去讀,抓住關鍵字句。在讀中感悟,感受父子情深。可以以此句為突破口來展開學習。走出課本,從生活中去感受人與人之間超越親情、血緣的愛。感受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温暖和愛。愛的昇華。由母愛到師愛再到國家對人民羣眾的永不放棄。層層深入的遞進。感受社會主義的和諧。板書設計地震中的父與子挖無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地震中的父與子説課教案篇5

地震中的父子

教學目標:

一、讀懂課文,感受父愛的執著與偉大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一、明白課文寫了一個什麼故事

二、體會課文最後一句話的含義

教學準備:

有關地震的影像、幻燈片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人類最害怕的自然災害有哪些嗎?(地震、火山爆發、洪水、海嘯、龍捲風…)對極了,這些自然災難所到之處,房屋倒塌、樹木折斷,人們流離失所家園盡毀,給人類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現在老師播放一段關於地震的錄像,請同學們看一看、想一想,地震過後的人們都在忙些什麼?(救人、清理廢墟、重建家園…)是啊!儘管自然災難給人類沉重的打擊,但是人們不會放棄拯救親人、重建家園。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發生在美國洛杉磯大地震中一對父子感人的故事。

二、自主閲讀感悟

(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想:(幻燈片展示自讀問題)

1、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2、課文中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3、人們為什麼説這對父子“了不起”?

(二)學生彙報

1、自己解決了那個問題。

學生一般都會找到以下四個需重點揣摩的句子並談自己的體會:

①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陣後,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對兒子説的一句話:“不論發生了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他堅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廢墟走去。

②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挖到第38小時,他突然聽見瓦礫堆底下傳出孩子的聲音:“爸爸,是你嗎?”

③“我告訴同學們不要害怕,説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會來救我,也能救大家。因為你説過,不論發生什麼事,你總會和我在一起!”

④“不!爸爸。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我知道你會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論發生什麼事,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

2、老師適時點撥,如:

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你為什麼這樣説?

你覺得該怎樣讀?

為什麼你這樣讀?等

3、指導朗讀:

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挖到第38小時,他突然聽見瓦礫堆底下傳出孩子的聲音:“爸爸,是你嗎?”

①先讀“8、12、24、36、38”再讀“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38小時”

②應該怎樣讀這5個數字才能把父親堅持不放棄奇蹟終於出現了的心情讀出來?(遞進、一個比一個急迫、一個比一個聲音上揚)

③學生自主讀、個別讀、小組讀

(二)小結:

正是因為父親對兒子的愛是那樣的執著和深厚,所以兒子也滿懷關愛之心,像爸爸那樣即使是在危險的時刻也能關心愛護別人。他們都了不起!

(學生自主朗讀)認為父親了不起的站起來讀;認為兒子了不起的站起來讀;認為父子都了不起的站起來讀

三、拓展練習

讀完課文你感受到什麼?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感情?

四、板書

11、地震中的父與子

了不起

[地震中的父與子(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

地震中的父與子説課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父親對兒子的愛──責任與;感悟父愛讓兒子對父親產生出信賴。

2、領悟作者抓住人物語言、動作、神情進行描寫,刻畫人物形象,表現人物品質。

3、鼓勵學生帶着欣賞與批判的眼光去閲讀,品味文本,思考文本。

教學重點

領悟作者抓住人物語言、動作、神情進行描寫,感悟父親對兒子的愛──責任與;感悟父愛讓兒子對父親產生出信賴。

教學準備

將重點語段製作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7課,誰來讀一讀課題?

2、(板書:17、地震中的父與子)“震”字的上面是個“雨”字頭,“雨”字頭代表自然現象,“地震”就是一種自然現象。

3,齊讀課題。

二、領悟方法

1、同學們,這篇課文,大家已經讀了好幾遍了。每一遍讀,你的心底都會產生點點滴滴的感受。這一次,你再讀課文的時候,一邊放聲朗讀,一邊在頭腦中想象着文字所描繪的畫面,你心底的感受會更加深刻。

2、讀完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受嗎?可以是一個詞語,也可以是一句話。

3、無論是父親的偉大,還是兒子的了不起,所有的這些都自於父親對兒子的那份深深的──愛。

4、要想讀懂父親心底的那份沉甸甸的愛,就要細細地閲讀課文,聽其言,觀其行,察其色(臉色神色)。

5、請大家靜心默讀1~12自然段,哪些詞句讓你感受到了一位父親心底的愛?把這些詞語圈畫出來。

6、愛是什麼?這沉甸甸的愛就是一句句真摯的話語,就是一個個堅定的舉止,就是一個個凝重的眼神。一句話,愛就是一個個細節。僅僅知道這些還不夠,我們還要細細地品味這些細節。

三、愛是細節

1、哪些詞句讓你深深地感受到了一位父親心底的愛?按照課文記敍的順序我們來交流你圈畫的句子。

2、交流體會。

在混亂中,一位年輕的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衝向他七歲兒子的學校。

(1)品味動詞“衝”字,你能體會出父親的心情嗎?(急切,擔憂)

(2)帶着你的體會朗讀這句話。

他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達,我的兒子!”

(1)又抓住了一個細節,品味父親的神色描寫,“他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父親的心怎麼樣了?(傷心,絕望,悲痛)父親絕望了嗎?

(2)帶着你的體會讀。

他堅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廢墟走去。

(1)“堅定”,下定了決心,把這種感覺讀出來。

(2)聽了你的朗讀,我的眼前出現了一位悲痛欲絕但又重新挺立的父親。

有些人上來拉住這位父親,説:“太晚了,沒有希望了。”這位父親雙眼直直地看着這些好心人,問道:“誰願意幫助我?”沒人給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頭接着挖。

消防隊長擋住他:“太危險了,隨時可能發生大爆炸,請你離開。”

這位父親問:“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警察走過來:“你很難過,我能理解,可這樣做,對你自己、對他人都有危險,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1)都有誰勸説過父親離開?他們是怎樣勸説的?

有些人上來拉住這位父親,他們怎麼勸的?

消防隊長怎麼勸?

警察怎麼勸?

(2)面對他們的勸説,父親是怎樣迴應的?(指名讀)

有些人上來拉住這位父親,勸他離開,他卻問─??

消防隊長勸阻他,他還問─??

警察下了命令,他仍然問─??

(3)這三句話表達了同一個意思,什麼意思?他會帶着怎樣的語氣讀?(齊讀)

當有些人走上前來勸説父親,父親雙眼直直地看着這些好心人,懇求地問─??

當消防隊長出現在父親面前,父親覺得自己的兒子有獲救的希望了,於是他急切地問─??

警察走上前來,要父親馬上回家。這個一心要救兒子的父親簡直要崩潰了,於是他問道─??

(4)作者為什麼沒有用一句話概括地表達父親的迴應,而是把這這句話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表達着?

(5)一句話重複地出現,一個執着、堅定的父親形象出現在了我們的面前。

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1)父親一個人在廢墟上挖了多少個小時?課文可不是這樣寫的?你讀一讀。

(2)每個同學都讀一讀,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寫?

(3)36個小時,多麼的漫長,慢慢地寫時間過去,才會讓人感到它的漫長。誰來讀一讀?(語氣緩慢)

(4)36小時裏,父親的心情怎樣?(急切)誰能通過朗讀表達出父親心中的急切?(也可以範讀)

(5)如果沒有這場地震,在這36小時裏,父親會做些什麼?(吃飯睡覺休息)在這36小時裏,父親吃飯了嗎?睡覺了嗎?休息了嗎?

(6)讀一讀這段話,想想在這36小時裏,父親做了什麼呢?(一個簡簡單單的“挖”字,但在同學們心中,它卻包含了如此豐富的內容。)

(7)讀一讀這段話,想想在這36小時裏,還會發生哪些觸目驚心的場面?

(8)無論怎樣,父親都沒有停止挖掘,想到這,你會帶着一種怎樣的心情讀?

(沉重,敬佩)

(9)是什麼支撐着他一個站在廢墟上?是什麼支撐他在廢墟上堅持了36個小時,是什麼支撐支撐他一刻不停地苦苦地挖掘?

你知道,作為一個父親,最首要的責任是什麼?(就是因為“責任”二字深深地刻在了父親的心底,才使他苦苦地挖了36個小時。父愛是什麼?父愛是責任,因為責任,父親才會常常對兒子説:無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10)引讀:

當父親看到兒子的學校變成廢墟,悲痛欲絕時,是這句話給了他以希望─??

當人們都來勸説父親,讓他放棄時,是這句話迴響在他的耳畔─??

當父親疲憊不堪就要倒下的時候,是這句話給了他無窮的力量─??

(父愛是什麼?父愛是責任,父愛是,這就是深深的父愛。)

四、愛是信賴

1、時間在推移,父親艱難的挖掘着,37小時,38小時,奇蹟出現了!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那令人激動的場面。

2、從12自然段最後一句到課文結束,邊讀邊體會一下當時父親和兒子的心情。

3、此刻,這對父與子的心情怎樣?沒有一個詞語寫的是心情,從哪體會到的?(標點是一種無聲的語言,讀書不可忽視標點,它無聲,但有情。)

4、分角色讀一讀這部分內容,把人物內心豐富的情感通過自己的朗讀表達出來,這是讀書的境界。

5、你們知道這位阿曼達幾歲嗎?這個孩子的話語中,哪些詞句打動了你的心?

6、引讀:

當兒子在瓦礫下飢渴難耐的的時候,是這句話給了他無窮的希望─??

當生命的通道開闢出來的時候,是這句話讓7歲的兒子選擇了最後一個離開─??

7、總結:愛是什麼呢?愛就是一份責任,愛就是一句,正是着一份責任與一句讓小小的兒子對父親產生了信賴,愛也是一種信賴,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五、作業

必做: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蒐集汶川地震的照片,閲讀照片後,用一、兩句話寫寫愛是什麼?

選做:

有的同學質疑:為什麼有的父母哭了一會兒就離開了……請你帶着批判的眼光再次閲讀課文,你會提出哪些疑問呢?如果你覺得哪些地方不合理,可以創造性地修改課文。

地震中的父與子説課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學習父子倆在險惡的環境面前充滿自信,不向困難屈服的品格,教育學生做一個意志堅強的人。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父親救助兒子和兒子等待父親過程中的心情,感受父子之間的親情及深深信任。

3、認識“塌、昔、墟、掘、爆、勘”等六個生字,會寫“昔、漆、拐、挖、掘、控、闢、擁”等八個生字,掌握“昔日、漆黑、拐彎、挖掘、控制、開闢、擁抱”等詞語。

【教學重點】課文的4~自然段父親挖掘廢墟、尋找兒子的經過是課文的重點。

【教學難點】

1. 體會父親救助兒子和兒子等待父親過程中的心情,感受父子之間的親情及深

深信任。

2.在對比中品味文中語句的用語準確和表達技巧。

【教具】

1.多媒體課件

2.蒐集有關地震的資料

【課時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

一、預習提綱

二、展示交流

(一)揭題,交流資料

1.讀完題目,你想知道什麼?.

2.學生討論彙報。

3.説到地震你想到了什麼?你有關於地震的哪些資料?(學生交流資料)

4.小結:

地震這一天讓人觸目驚心,不寒而慄!雖然災難無情,但是人間有愛。在1994年洛杉磯大地震中,也有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共同創造了神話般的奇蹟,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感人至深的故事中去。

(二)初讀課文,彙報學習

對課文,瞭解內容

1.自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2.説一説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學生有自己的話説一説,讀課文,彙報生字詞及詞意。

3.按自然段彙報你學會的、理解的生字詞。

4.按自然段輪讀課文,師相機指導,正音。

5.理解體會生字詞。

6.出示“詞語花籃”詞,並自己添加其他好詞佳句。

(三)瀏覽課文,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看看這篇課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這樣的文章以前是怎麼分段的呢?還可以怎麼分?

2.小結:

分段的方法不是唯一的,但要有根據、有道理

(四)再讀課文,初步體會情感

1.把課文中讓你感動的地方多讀幾遍,説説為什麼感動?

2.彙報讀,師相機指導。

(五)指導書寫生字,“漆、挖、掘、控、擁”。

第二課時

一.展示交流,整體把握

1.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你覺得這是一對怎樣的父子?

2.“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這句話包含了哪兩層的意思?

二.體會父親的了不起

(一)請大家自由品讀課文,從哪裏我們感受到了這位父親的了不起?請你邊讀邊想象畫面,在你覺得有觸動地方畫上標記,也可以用一個字或詞,記錄下你讀時的感受。

(二)引出重點段

1.你從哪裏感受到了父親的了不起?那個地方最讓你感動,甚至有潸然淚下的感覺。(學生答後課件出示第11自然段)

2.指名交流並初步引導讀出感受

(三)體會重點段

讀這段話的時候,哪一句話首先抓住了你的心?

1.體會“他滿臉的灰塵,雙眼佈滿血絲,渾身上下的衣服破爛不堪,到處是血跡”。

(1)這句話裏又是哪些詞語抓住了你的心?引導學生想具體樣子。

(2)父親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在這38個小時裏會發生哪些觸目驚心的場面,請你閉上眼睛想一想,你看到了什麼?

(學生講述想象內容,師引導讀好此句)

2.體會他挖了“十二小時、二十四小時、三十八小時……他不停地挖着,沒人再來阻止他。”

(1)你在這些表示時間的詞裏感受到了什麼?(比較課後第三題文句)

(2)你能把這漫長和艱難讀出來嗎?

(3)從這個“再”字你體會到了什麼?在課文裏找找看哪些人曾經阻止過他,為什麼阻止?(指導讀人們勸説的話,讀出着急、擔心的語氣。)

(4)小結:

但為了救出兒子,父親早已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卻是了不起,讓我們來配合讀課文5-9自然段,讀出這份沉甸甸的父愛。

3.體會重點句:“無論發生什麼,我總會和你在一起。”

(1)父親36小時不眠不休,哪來的力量?

(2)這是他“常對兒子説”的一句話,平常他什麼時候會對兒子説這句話?

(3)小結:

高興的時候,父親會對兒子説:____

悲傷的時候,父親會對兒子説:____

膽怯的時候,父親會拍拍肩膀,鼓勵兒子説:別怕____

(1) 如今兒子在廢墟底下生死未卜,父親雖沒有説一句話,可是我們能感受到他心裏對兒子的一聲聲叮嚀,一次次呼喚,他會在心裏一遍遍對兒子説什麼?

他又在心裏一遍遍對自己説什麼?

(5)小結:是對兒子的承諾,是對兒子深深的愛支撐着父親。所以儘管挖掘得如此艱難,儘管希望如此渺茫,但他沒有放棄。

(6)36小時候,父親已成為什麼樣呢?

三.檢測反饋

感情朗讀課文1~10自然段。

總結:此情此景,誰看了會不為之動容!我們要對這位父親説:您真了不起!

第三課時

上節課我們被父親的了不起的行為震撼了,心裏滿是沉甸甸的父愛。下面我們把目光聚集在兒子阿曼達身上。

一.展示交流(體會兒子的了不起)

1.默讀課文第11~23自然段,看看從哪些可以看出兒子的了不起?

2.為什麼他不怕?(無論……,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3.想象補白

(1)就在父親進行着漫長而艱苦的挖掘的同時,兒子和夥伴們在黑暗的廢墟下進行着漫長的等待。在等待中,他們會遇到什麼困難?阿曼達又是怎樣做的呢?

(2)那是怎樣驚心動魄的38小時,怎樣飢餓恐懼的38小時。可惜文章沒有描述,請大家發揮自己的想象,阿曼達是怎樣激勵這13個小夥伴熬過這艱難的38小時的。先小組內説一説,再寫下來。可以學習文章對父親描寫的方法。

(3)生交流練筆內容。

(4)小結:

阿曼達就是這樣不斷的鼓勵自己,也鼓勵着同學,他把對父親的信任化作戰勝一切困難和恐懼的勇氣,所以我們説:這位兒子真了不起!

二.讚美父子,照應開頭

1.讓我們齊讀20~23自然段,讓我們看看愛創造了什麼奇蹟!

2.地震是殘酷的,但是父子間因愛所產生的能量遠遠超出了這次地震。此時,我們不由地發自內心的讚歎:這對地震中的父與子真了不起!

三.檢測反饋

1.這種“了不起”源於父親對兒子的愛,父親對兒子的承諾。下面讓我們用這句話來回顧一下這個艱難的歷程:

當父親看到教學樓變成廢墟,悲痛欲絕時支撐他的是這句話____

當人們都來阻攔他,勸他放棄時,迴響在他耳邊依然是這句話____

父親不在乎那38小時的.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因為他知道,此刻,他兒子一定跟他一樣,在默唸着那句話,那就是____

四.板書設計

19地震中的父與子

父 子

決不放棄 愛 樂觀善良

了不起

教學反思:父親是這個故事的重要人物,文中對父親的動作有一些細緻的描寫。對於這些詞句,我採用了聯繫了生活經驗、創設情境想象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將這些文字讀懂、讀活、讀出情味,這是感受偉大父愛的關鍵所在。

地震中的父與子説課教案篇8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使學生受到父子親情的感染,受到“愛別人以及做人應有責任感”的教育。

教學重點、難點:

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通過這件事怎樣體現出父親對兒子的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秋天的懷念》,體驗到了母親對孩子無私的愛,今天,我們再來體驗一下生命中的另一份重要的、偉大的愛——父親的愛。

板書課題:地震中的父與子

二、初讀課文

1.讀通課文,注意讀音。

2.再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這篇課文主要寫了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後,一位父親在希望非常渺茫的情況下救出了自己的兒子。)

三、小組自學課文

1.理清課文脈絡。

2.課文結尾説這對父子了不起,為什麼這樣説?談談你的看法。

思考課文應該分成幾大段?每一段主要寫的是什麼?

四、討論交流

1.課文結構:

第一段(1)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人們受到了傷害。

第二段(2~23)一位父親去兒子的學校,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把兒子及其同學救了出來。

第三段(24)父子緊緊擁抱在一起。

2.讀文章的第2~23自然段,具體回答剛才提出的問題,找出重點的詞。

父親了不起是因為:堅定、疾步、埋頭、滿臉灰塵、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

兒子了不起是因為:不要害怕,我不怕藏 (板書)

3.通讀全文,加深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的中心思想。

(1)這篇課文告訴了我們什麼?(父愛是偉大的、無私的,它無處不在)

(2)學生參照板書,逐步思考,獨立概括中心思想。

五、聯繫實際談談自己的感受

1.結合生活實例,教育學生學會關心別人,尤其是父母。

2.瞭解父母的生日和父親節、母親節的具體日期。

3.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回報父母恩情的事。

教案點評:

本課通過教學最終要讓學生深知為人父母,最疼愛的是自己的子女,而作為子女,最應報答父母的恩情。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基本獨立學習了《秋天的懷念》之後,這篇課文更應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主要通過閲讀、思考、自學、討論、感情地朗讀課文,弄清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通過這件事怎樣體會出父親對兒子的愛有。同時還要將這種德育和美育的滲透落實到學生的生活實際,所以教師又有意識地安排了“聯繫實際談談自己的感受”的教學環節,讓學生了解父母的生日和父親節、母親節的具體日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回報父母恩情的事。

探究活動

以“父與子”為主題,小組合作編寫小劇本,然後排練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