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統一戰線學研究》關於黨的民族工作研究論文摘要彙編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歷史性交匯,精準定位了中國所處的歷史座標與世界座標。以下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2021《統一戰線學研究》關於黨的民族工作研究論文摘要彙編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歡迎你的閲讀。
2021《統一戰線學研究》關於黨的民族工作研究論文摘要彙編
 
1
  
  題目: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國家意涵
  
  原發:《統一戰線學研究》2021年第4期
  
  作者:劉xx,雲南大學民族政治研究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央四部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研究員。
  
  摘要:關於中華民族是一個怎樣的民族的認識,自20世紀初其概念進入國人的視野並被用於國家改造時就已出現並持續至今。從近代以來中國國家整體進程來看,有着悠久“大一統”中華文化根基的中國各民族在救亡圖存、保全中華的特定背景下自覺凝聚為中華民族共同體,踐行民族建國方案而建立現代主權中國,在民主共和國家的新形態下開啟國家建設與中華民族復興事業。國家意涵成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本質內涵。這系統體現為中華民族是以現代主權國家為取向的國家民族,中華各族人民自覺凝聚建立了中華民族的民主共和國家,中華現代國家被賦予並彰顯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特徵,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中華現代國家的社會根基。準確把握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國家意涵,是新時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認識先導與實踐基礎。
  
  2
  
  題目:分期與進展:當代中國民族國家建構線索梳要
  
  原發:《統一戰線學研究》2021年第4期
  
  作者:於xx,燕山大學文法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馬瑞琪,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多民族國家無法複製西歐初創民族國家的“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範式,其民族國家建構內在包含國家民族塑造任務。中國民族國家建構所要塑造的國家民族是“中華民族”。中國語境中的民族國家建構,其實是建構中華民族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的民族國家建構可以分為四個階段:1949至1956年是過渡時期中國民族國家的基礎佈局階段,1956至1978年是社會主義建設與民族國家建構的曲折前行階段,1978至2012年是改革開放與民族國家建構的全面推進階段,2012年至今是民族復興與民族國家建構的國族整合階段。當代中國的民族國家建構走出了一條有別於西方的獨特道路,為世界範圍內的民族國家建構提供了一套中國方案。
  
  3
  
  題目:憲法視域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本演進、基礎邏輯及實踐路徑
  
  原發:《統一戰線學研究》2021年第4期
  
  作者:康x,河北經貿大學商學院講師,新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李樂,新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摘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單需要思想政治引領,還需要以憲法為核心和基礎的法律體系的保障與規制。“中華民族”從提出到確定再到不斷演進與階段性革新,最終成為文字表述與內涵統一的憲法主體。我國現行憲法正式確立中華民族的法權地位,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完善的法制保障。“中華民族”納入憲法文本的歷史演進及共同體意識形成的規範結構,還需要憲制建構的政治與歷史資源。公民身份的價值確證、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屬性、民族法律關係的原則引導,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憲制建構夯實政治、歷史及價值根基。確認中華民族共同體法權地位、構建公正族羣關係、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憲制路徑。憲法語境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需在現代國家建設中不斷拓展深化。
  
  4
  
  題目:涉疆人權議題國際傳播:現狀分析與應對策略
  
  原發:《統一戰線學研究》2021年第4期
  
  作者:鄭xx,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傳播與邊疆治理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摘要:近年來,人權議題成為美西方國家對中國進行戰略施壓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我國國際傳播體系建設中越來越具有重要地位。其中,涉疆人權議題已經成為干擾我國外部發展環境、影響中國國家形象和西方削弱中國國際話語權的突出方面。西方涉疆人權議題國際傳播的炒作重點涉及新疆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所謂“強迫勞動”和所謂“強制絕育”等話題。西方涉疆人權議題國際傳播的主體與平台呈現多樣化態勢,西方傳統媒體、所謂的人權組織和智庫、新型社交媒體全方位配合美西方國家政府的政治議程。基於這種全鏈條的話語和動員方式,美西方國家把涉疆人權議題從單純的傳播導向“社會運動”。美西方國家和媒體熱炒的涉疆人權議題無一例外涉及我國新疆治理的政策和實踐。中國加強涉疆人權議題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要堅持系統施策:一是升級涉疆研究範式,二是推動涉疆議題傳播的跨界合作,三是建立以人權議題為基礎的國家敍事體系。
  
  5
  
  題目:邊疆民族地區安全治理中的涉外因素及其應對之策
  
  原發:《統一戰線學研究》2021年第3期
  
  作者:李xx,中南民族大學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摘要:邊疆民族地區安全治理不僅要眼睛向內,更要關注涉外因素。邊疆不安寧主要是國外反華勢力與境外民族分裂勢力相互勾結、“三股勢力”對國內滲透和煽動的結果。開展跨國反分裂、反滲透、反恐怖鬥爭,要擠壓境外民族分裂勢力的國際活動空間,切斷其與國外反華勢力之間的聯繫;整合涉藏涉疆外事力量,建立“大外交”機制進行綜合施策;區分不同情況,因時因事施策,抵制境外宗教勢力的滲透;登高望遠、增強自信,從中國與世界關係演化的大方向審視邊疆安全治理的未來。
  
  6
  
  題目:流動視域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與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
  
  原發:《統一戰線學研究》2021年第1期
  
  作者:王xx,西南交通大學公共管理與政法學院講師,中國致公黨四川省第七屆委員會參政議政工作委員會委員。
  
  摘要: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習得與使用,既是民族國家整合的重要途徑,也是國家民族構建的必然結果。作為現代化進程的標誌性特徵,流動性的提升不僅推動了工業經濟的標準化發展,為通用語或共同語的出現、使用和普及提供了現實條件,也為人們通過統一的語言文字“想象”國家民族與構建身份認同打開了廣闊的空間。一方面,語言發展的網絡經濟效應決定了強化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是推動各民族成員實現社會流動、全面參與國家政治經濟建設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語言的功能拓展性與跨文化交際為少數民族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進而反哺民族語言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創造了更多的可能性。強化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是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下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和提升中華民族共同體凝聚力的重要舉措。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要進一步發揮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藴含的促進統一多民族國家建設、增進統一多民族國家安全的內在價值。
  
  7
  
  題目:中華民族共同體法治建設:價值、基礎與路徑
  
  原發:《統一戰線學研究》2020年第5期
  
  作者:韓xx,中央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摘要:中華民族共同體與中國國家共同體在形成發展中存在交叉同構關係。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既要採取認同的路徑,也要採取法治的路徑。法治建設不僅有助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而且有助於夯實整個中華民族共同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華民族共同體法治建設形成了重要實踐成果:“中華民族”概念入憲,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民族法規體系及支持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的政策體系。新時代,中華民族共同體法治建設要融入國家治理現代化進程,堅持和完善中華民族共同體法治建設的理念和制度設計。
  
  8
  
  題目:《國家建構:聚合與崩潰》中“nation”與“nation building”術語之意涵解析——兼論多民族國家的國家認同構建
  
  原發:《統一戰線學研究》2020年第3期
  
  作者:葉x,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二級研究員,國家民委決策諮詢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世界民族學會副會長。
  
  摘要:“nation”與“nation building”是安德烈亞斯·威默著作《國家建構:聚合與崩潰》的關鍵英文術語,其意涵需要通過概念史梳理進行澄清。“nation”的含義既為中文一體層次“民族”,又為現代“民族-國家”。“nation building”的含義則是對多民族的現代民族-國家的“國家建構”。基於“nation”與“nation building”的意涵界定,《國家建構:聚合與崩潰》提出了相應主要學術觀點:國家建構成敗的關鍵在於如何維護國家(nation)以及與建構國家緊密相聯的民族(nation)的凝聚力;西式民主化不是促使現代多民族國家(multiethnic state)聚合或分裂的根本因素;國家建構的核心機理是經過跨族羣“政治整合”達成“民族及國家認同”;國家建構的基本內容是在現代世界體系中多民族國家有效地進行現代民族-國家(nation-state)建構。中國應堅定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國家建構自信,將對中華民族的認同與對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中國的國家認同統一起來。
  
  9
  
  題目: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述評——基於CNKI數據庫文獻(2014—2019年)的分析
  
  原發:《統一戰線學研究》2020年第1期
  
  作者:吳xx,西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才讓拉毛,西藏大學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專業碩士研究生;孟祥鳳,西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
  
  摘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我國民族工作的核心理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具有重大意義。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召開後,特別是黨的十九大召開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成為研究熱點。2014—2019年CNKI數據庫中的相關學術文獻顯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已經搭建起歷史、政治、文化等立體理論框架,提出政治整合、文化凝聚、經濟共享和借鑑域外經驗等實踐路徑。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要在深度、重心、視角以及方法等方面進一步完善。
  
  10
  
  題目:中國現代國家治理體系下的“一國多族”範式——四論“國家-民族”關係
  
  原發:《統一戰線學研究》2019年第6期
  
  作者:張xx,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社會研究室主任、二級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合會副理事長,中國民族研究團體聯合會副會長;黨壘,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研究生院社會工作教育中心碩士研究生。
  
  摘要:中國民族理論創新要符合國情,把中華民族和國家的整體利益作為看待和分析民族問題的立足點和基本視角。“國家-民族”框架作為探討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理論視角,指向中國現代國家治理體系下的“一國多族”範式。“國家-民族”共同體是總與分、實與虛兩個層面有機統一的系統。在總與分層面,“國家-民族”共同體包括政治共同體、經濟共同體、生態共同體、社會共同體、文化共同體,這五個共同體共同服務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一體”。該層面主張在現代國家總體框架下推進政治共同體、經濟共同體、生態共同體、社會共同體和文化共同體的統一建設。在實與虛層面,構建“國家-民族”共同體既離不開政治共同體、經濟共同體、生態共同體等實體的物質基礎和支撐,也離不開社會共同體、文化共同體等虛體的意識引領和精神凝聚。該層面主張中華人民共和國自上而下的傘式關係權力分配和資源配置,重視中華民族共同體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社會文化精神凝聚力。在中國現代國家治理體系下,“國家-民族”共同體建設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目標具有內在一致性。
  
  11
  
  題目: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華民族認同重要論述的理論意涵及實踐要求
  
  原發:《統一戰線學研究》2019年第5期
  
  作者:徐xx,湖北師範大學經濟管理與法學院教師、博士。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中華民族認同發表系列重要講話,形成了關於中華民族認同的重要論述。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華民族認同的重要論述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緊密結合中國實際,以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為根本宗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華民族認同的重要論述深刻闡釋了民族認同的本質,明確界定了“人心是最大的政治”這一民族認同的內涵以及“堅決反對大漢族主義和狹隘民族主義”這一民族認同前提,具體規定了推進民族認同的方法舉措,深入分析了新時代民族認同面臨的主要挑戰。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華民族認同的重要論述具有複合性、發展性、科學性和目標性四個關鍵特徵,是“五位一體”、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融入法律信仰、致力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民族認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華民族認同的重要論述為全面認識民族平等提供了科學觀點,為進一步加強民族團結指明瞭方向,為各民族共同繁榮注入了強大精神動力,為國家完全統一夯實了思想基礎。
  
  12
  
  題目:新中國70年民族理論的創新發展與歷史啟示
  
  原發:《統一戰線學研究》2019年第4期
  
  作者:吳xx,中共中央統戰部研究室副處長、副教授,博士。
  
  摘要: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共產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實現了民族理論的創新發展。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開啟、推動和實現了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全面恢復並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推動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在世紀之交實現了與時俱進,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實現了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在新世紀新階段的創新發展,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新時代推動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達到了新高度。民族理論創新發展的主要成果集中體現在:科學闡明瞭我國民族領域的基本問題,系統回答了正確解決民族問題、做好民族工作的重大問題。新中國70年民族理論創新發展的歷史啟示在於:開闢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新境界,必須處理好堅持和發展、一脈相承和與時俱進的關係,必須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各族羣眾的根本利益作為民族理論創新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必須以深邃的歷史視野和寬廣的世界眼光看待民族問題。
  
  13
  
  題目:新時代民族理論的重大創新與發展
  
  原發:《統一戰線學研究》2019年第1期
  
  作者:吳xx,中共中央統戰部研究室副處長、副教授,博士。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鮮明時代性、獨特創造性、深遠引領性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實現了民族理論的重大創新與發展。新時代民族理論的重大創新與發展主要體現在這些方面:深刻闡明瞭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基本國情和重要優勢,深刻闡明瞭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深刻闡明瞭民族工作關乎大局的重要思想,科學提出了“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的新論斷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新課題,科學提出了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進步的新任務新要求,突出強調了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根本要求,突出強調了加強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務,突出強調了做好民族工作關鍵在黨、關鍵在人的重要要求。
  
  14
  
  題目:融合發展:新時代中國反分裂鬥爭中主體性建設的重要安排
  
  原發:《統一戰線學研究》2018年第6期
  
  作者:李x,蘭州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中亞研究所副教授;張xx,蘭州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碩士研究生。
  
  摘要:人民是歷史的主體,也是維護和實現國家統一的主體。新時代我國維護和實現國家統一面臨的嚴峻挑戰,使得融合發展成為新時代中國反分裂鬥爭中主體性建設的重要安排。作為民本思想的綜合體現,融合發展強調國家統一主體性及經濟社會一體性的建構。新時代反分裂鬥爭中融合發展的思路,已經從兩岸關係領域推廣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邊疆治理、中華民族共同體、與周邊國家命運共同體建設等廣闊層面。在反分裂鬥爭的語境中,融合發展既彰顯了人民主體性建構的內在邏輯,也在此基礎上為加強國家認同建設提供了現實路徑。
  
  15
  
  題目:互動、支持、認同:城市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實踐路徑構建
  
  原發:《統一戰線學研究》2018年第5期
  
  作者:陳x,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朱xx,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政治學系碩士研究生。
  
  摘要:加強城市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解決城鎮化背景下民族關係問題的正確應對思路。實踐中如何促使各民族之間產生深層次的交往,如何保障各參與民族交流的平等性、主動性和自主性,以及如何以增加彼此間共性和增進相互接納來幫助各民族逐步實現交融,是促進當前城市民族關係和諧發展的重中之重。這就要着重從民族間互動、資源支持、城市認同三個方面來構建城市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實踐路徑。
  
  16
  
  題目:反分裂鬥爭中國家文化認同建設論析
  
  原發:《統一戰線學研究》2017年第6期
  
  作者:李xx,蘭州大學中亞研究所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楊x,蘭州大學中亞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摘要:在反分裂鬥爭中,文化認同因素影響深遠,需要予以積極掌控。一方面,需要在不同文化間建立相互欣賞、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鑑的氛圍與制度支持,以國家主體文化的包容性和開放性應對分裂勢力製造的文化隔離;另一方面,要防止以不當的政策和措施刺激國家主體文化建設中的逆向因素。既要在文化間的交流中強調域外文化的內化即中國化,也要慎重處理地方文化中的原生地認同與本土化中的外向問題。此外,如何在加強文化交流的同時建構文化價值共識,也是國家文化認同建設的重要內容。
  
  17
  
  題目:統戰思維與解決民族問題的中國智慧——習近平民族思想研究
  
  原發:《統一戰線學研究》2017年第5期
  
  作者:楊xx,中共浙江省委統戰部副巡視員。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問題的思想和論述,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族理論的豐富和發展,貫穿着統一戰線理念和思維。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道路,彰顯了執政黨的領導方式與執政方式的有機結合,一般公共事務與統戰工作的有機結合,國家治理與團結聯合的有機結合。民族理論和民族工作中的統戰思維,是我國成為全世界處理民族問題最為成功國家的一個重要原因和基本經驗,也為世界提供了處理和解決古老而棘手民族問題的中國方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族理論的一個重要特徵和顯著標識。
  
  18
  
  題目:論中國反分裂主義戰略
  
  原發:《統一戰線學研究》2017年第3期
  
  作者:楊x,蘭州大學中亞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李x,蘭州大學中亞研究所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摘要:多年來,分裂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已經對我國領土主權完整造成了重大威脅。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這種威脅將持續存在,甚至會加劇。研究中國的反分裂主義戰略不僅是一個重大的理論命題,也是緊迫的現實任務。當前,我國分裂主義可分為民族分裂主義和政治分裂主義兩大類型。它們是一定條件下、經歷一定演變階段的產物。同時,緣於分裂主義特有的政治性及認同競爭性,近年來,我國分裂主義的國際化進程也呈現加速態勢。分裂主義已經對我國的政治安全、社會穩定及國家認同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因此,中國反分裂主義戰略首先要以國家認同為核心,進行系統的理論構建,進而確立完善的法律體系。同時,在政治、文化、經濟、宗教和外交諸領域確定具體工作方針和政策。
  
  19
  
  題目:邊疆地區民族分裂主義的內在結構及防範
  
  原發:《統一戰線學研究》2017年第3期
  
  作者:徐xx,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民族分裂主義既是邊疆地區的特殊政治現象,也是危害邊疆穩定和國家安全的重要因素。準確把握民族分裂主義的內在結構特徵,制定更為有效的防範民族分裂主義的路徑,對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安全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目前,我國的民族分裂勢力已經淪落為“遙望”國內的外部“流寇”流寇,並由其核心成員組成空殼結構勉強運轉。在未來走向上,我國的民族分裂勢力隨着其核心人物的相繼凋零,很可能會因羣龍無首而作鳥獸散。根據民族分裂勢力的內在結構特徵,我國應結合他們的現實狀況,逐步消除他們在國內外的負面影響。在保持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前提下,軟硬兩手策略是目前中央政府打擊分裂勢力的最重要手段,也是相對有效的策略。同時,要充分利用恰當時機阻止民族分裂勢力的蔓延,阻斷西方政客對其的故意拉攏,切斷民族分裂勢力的外部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