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園共育的活動方案7篇 家園共育:揚帆未來的精彩航程

本文以“家園共育的活動方案”為主題,旨在探討如何促進家庭與學校之間的密切合作,共同育人。家園共育活動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方式,既能提高家長們的參與度,也能為孩子們提供更全面的成長環境與資源支持。通過該方案的實施,我們相信能夠構建更緊密的學校與家庭關係,共同培養出優秀的下一代。

家園共育的活動方案7篇 家園共育:揚帆未來的精彩航程

第1篇

?規程》明確指出:幼兒園應主動與幼兒家庭配合,幫助家長創設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瞭解保育教育幼兒的知識,採取多種形式指導幼兒家長全面瞭解幼兒園的工作,分析吸收家長對幼兒園教育與管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共同擔負教育幼兒的任務。因此,幼兒園要充分利用家長與社區的資源,爭取家長在物質材料上的支持、知識經驗的幫助以及教育經驗上的分享。要達到這些要求,幼兒園家長工作就要做好家長委員會工作、家長學校工作、班級家長工作等。現制定如下計劃:

1、成立新一屆家長委員會,成員由各班家長民主選舉出兩名家長代表組成全園家長委員會。

2、每學期展開1―2次全體委員會議,討論幼兒園與家長學校在各個階段所要開展的各項教育活動以及家長委員會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和應承擔的任務。

3、管理好家長學校,一起商討家長學校授課內容,密切幼兒園與家庭的聯繫,諮詢並參與幼兒園的管理。

4、每學年參與審議幼兒園工作計劃和各項活動計劃,並提出合理化建議。

5、商討改善幼兒園辦園條件,提高保教質量,為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全面發展出謀獻策。

6、負責組織家長了解檢查幼兒生活、點心開支情況和保健工作狀況,並提出改進工作的意見。

7、積極調節家庭與幼兒園之間、家長與家長之間、家長與教師之間的'人際關係。

8、20xx年11月和20xx年4月份各班對家長實行開放日,密切增進雙方的相互瞭解和支持。

1、家長學校學員按年段編班統一登記造冊,定期授課,及時點名,統計參加人數。及時反饋教學效果。

2、辦好家教專欄,及時向家長宣傳幼教改革信息,宣傳科學保育教育幼兒的知識,共同擔負教育幼兒的任務,每學年出專刊六期。

3、結合“六一”、“元旦”等節日,邀請家長來園與孩子、教師共同聯歡,增進相互間的感情。

1、各班教師通過家訪,瞭解幼兒家庭教育狀況,有目的地向家長宣傳保教知識。

2、每月做好幼兒評估手冊,及時向家長彙報幼兒在園各方面情況,並做好反饋記錄。

3、辦好班級家教專欄,每月出一期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小專欄,向家長宣傳幼教信息、保教知識。

4、每學期召開兩次班級家長會,互相交流,瞭解情況,溝通教師與家長之間的關係。

5、做好家訪記錄,每學年人均一次家訪,做好家園聯繫反饋冊。

家園共育的活動方案7篇 家園共育:揚帆未來的精彩航程 第2張

第2篇

家園共育:即家長與幼兒園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並不是家庭或是幼兒園單方面的進行教育工作。

新頒佈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而幼兒園家長工作的出發點就在於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實現家園互動合作共育。

根據託、小、中、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學期主要教育目標,在學期開始,由各班班主任主持召開“新生幼兒家長懇談會”,向家長介紹幼兒園辦園目標、辦園宗旨、課程、師資以及需要家園配合事宜;並向新入園幼兒的家長介紹和了解幼兒伙食情況,以及幼兒園教育需要。同時向家長彙報幼兒在園情況,爭取家園配合,使工作更有效的開展。

每學期全園組織家長舉行一次家長半日開放活動,邀請家長參與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使家長了解幼兒在園的真實表現,瞭解幼兒園的教育內容和方法,增加家長和幼兒園溝通的機會,從而更好地促進幼兒的全面健康發展。

組織教師從學期開始就進行家訪活動,尤其是在新生入園後,家訪率達到全部幼兒。

隨着互聯網的發展和家長素質的逐步提高,通過網絡實現家園共育是十分必要而有效的。藉助網絡,家長和老師可以更好地進行溝通交流。比如:qq羣,微信羣等。

為了進一步加強家園合作,通過教育環境增進教師與家長間的交流,也為了鍛鍊青年教師的.獨立性和創新性,我們對家園欄的內容做了一些調整,有一週教育教學計劃表和食譜,有育兒知識的宣傳,還有傳染病的預防與治療,以及各類活動花絮,反饋了孩子進步的點點滴滴,展示了孩子的個人風採,讓家長逐步參與到教育中來。

家園聯繫欄只是家園信息互動的一小部分,在今後的教育工作中,我們幼兒園的青年教師們將繼續以幼兒為主,發揮自己的專業技能,達到家園共育的和諧統一。

第3篇

教育部頒佈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它賦予了家長工作全新的內涵家園共育。家園共育則強調幼兒園與家庭的雙向互動,幼兒園既要幫助家長提高科學育兒水平,同時也要求家長參與幼兒園的教育與管理,成為幼兒園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資源。

這一學年,我園家長工作的指導思想是:繼續認真貫徹執行《幼兒園工作規程》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的家長工作精神,以我園的《園務計劃》為指導,以新觀念、新視角、新舉措實現家園共育,提高家教質量,促進幼兒發展。

倡導家園合作實現家園共育促進幼兒素質的提高,強調幼兒園與家庭的雙向互動,家園密切配合,形成合力,達成共識,實現家園同步教育,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的發展。

1、加強教師自身的教育素養,提高家長工作的藝術性

(1)結合《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學習,使合作意識深入人心。進一步確立為孩子服務、為家長服務的新觀念,在家園交流中,把握好教師與家長互為支持者、合作者的角色關係。

(2)組織家長工作經驗交流或家長工作案例研討會,通過交流、研討、共同分享家長工作的好經驗、好方法,感受做好家長工作的樂趣和成效,促進每位保教人員不斷提高家長工作的水平。

2、加強幼兒園與家庭的溝通,以靈活多樣的方式,使溝通既根據實際需要有重點突出,從而共商教育策略,協同進行教育。

(2)做好家訪工作。入園前對每個新生進行家訪,入園後進行不定期家訪。

(3)組織並改進家長開放日活動,把家長開放日作為家園共育好時機,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學習,調動家長把所觀、所思、所想反饋出來,互相交流,共同研究家園如何進行教育。使開放活動更深入,更有價值。

(4)充分發揮家委會在家園溝通中的作用,通過家委會幫全體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育計劃與要求,溝通、協調家園關係。

(5)通過電話、班級qq以及接送孩子時的交談等,與家長間架起情感的橋樑,取得家園溝通與合作。

3、注重家長的參與,使幼兒教育更添色彩,為幼兒園工作注入一份堅實的力量,增強教育合力。

(1)發揮家委會的作用,使家委會參與幼兒園的管理,在幼兒園管理、教育、家長工作、後勤等方面的目標、措施等各項工作獻計獻策。

(2)發放家長調查表,請家長對幼兒園各項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3)開展內容豐富的親子活動,使家長與幼兒同樂,使家園關係更為密切。

4、注重幼兒園與家庭的互動,形成暢通的家園雙通道。

(1)利用家教園地向家長介紹幼兒衞生保健、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宣傳家庭教育的經驗與信息;報道幼兒園活動動態及成果;而且可組織家長開展一些專題討論,從而增進家長與教師的有效互動。

(2)豐富《家長園地》的形式、內容,一方面向家長宣傳科學育而知識,另一方面注重與家長互動,增強針對性和時效性。

(3)把家長會改為參與對話式的家園交流會,家長、老師互拋育兒問題和經驗,闡發自己的意見,相互碰撞,共討科學育兒的實施策略。

(4)開展書香校園閲讀活動,營造家園濃厚的文化氛圍。

(5)進一步發揮家園聯繫冊的功能,使家園聯繫冊成為家園互相交流信息的一種有效渠道。

2、建立幼兒園各班qq羣,使家園溝通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第4篇

為充分發揮廣大家長在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增強學校、教師、家長之間的溝通,讓家長走進校園,走進課堂,瞭解學校的管理與發展趨勢,瞭解課堂教學和課改動向,縮短學校與家庭,學校與社會的距離,向家長展示學校的辦學思想和理念,展示師生風采,創設和諧育人的氛圍。讓家長親身經歷子女在校的學習和生活,走近孩子,傾聽心聲,走進教室,關注教育;走進學校,參與評價,從而更好地配合學校,共同關注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的成長。學校結合自身實際和上級相關工作精神制定本家校共育活動實施方案。

本次活動,不僅是讓家長們看到自己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和學習生活,而且從中也是對學校老師素質,教育水平的一個全面、立體的檢查和展示。因此,全體教師要高度重視,用我們的誠意盡心為家長,學生服務。將本次家校共育活動作為宣傳學校、展示自己的.平台,科學安排,精心組織,保證質量,力求實效,努力讓家長安心滿意,讓孩子受益開心。

1、安排專題講話,同時發出徵集家庭優秀教育案例的活動倡議。以班為單位收集好相關材料交學校存放

(1)優秀教師就就如何在家庭中指導學生學習,培養良好習慣的問題方面介紹相關經驗

(2)學生家長代表發言,主要介紹相關家庭教育經驗

(3)家長委員會主任發言,主要介紹如何配合學校進行教育的具體做法。

(5)家長與他們的班主任、任課教師在就學生的學習和習慣進行溝通。

各班以“我的成長”為主題召開主題班會,班主任老師做好方案的設計和活動的順利進行,要求家長參與。

舉辦學生才藝展示活動,學生選取一種或多種才藝進行展示。如演講、器樂、聲樂、書畫等。通過此次活動,同學們各展所長,用豐富多彩的才藝,展現健康活潑、積極向上、燦爛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

第5篇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教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課堂,也是終身課堂。“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家庭教育是整個“大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個文明”的重要領域,同時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適應現代社區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陣地。提高家長素質,幫助他們掌握科學的育人知識,引導他們樹立現代化的教育觀念,認真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意義十分重大。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是面向家庭、服務家長、提高家教水平的需要。對營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圍,形成和諧、文明的人際關係,建立學習型的家庭起着積極的作用,是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為全面做好我校家庭教育工作,推動我校家庭教育工作走上科學化、規範化的`軌道,以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要求。根據有關文件和會議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以鄧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教育思想為指針,以科學發展觀和黨的精神為指導,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優化家教”為主題,以推進學校素質教育為主線,以提高家長素質為重點,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緊密結合,形成合力,構建“三教”結合平台,相互促進,努力提高家長科學教子的能力和水平,教會學生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創新,使廣大學生都能夠得到健康、和諧、全面發展,培養和造就高素質的現代化建設人才。

家庭教育現代化,即:家庭教育觀念現代化、內容和方法科學化、管理規範化、保障制度化。根據市、區教育局文件、會議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我校家庭教育模式為:黨支部管理指導、教科研中心牽頭,各部門積極參與,以“家長學校”政教、團隊負責組織實施,學生家長自願參加的家庭教育模式。

以趙校長為組長的“丹陽市正則國小家長學校”協調領導小組

搞好家庭教育,師資是關鍵。要不斷加強家長學校任課教師的培訓工作,切實發揮其骨幹作用。一是精選部分素質高的在職教師兼任家庭教育學校教師。二是聘請有事業心、熱愛家庭教育,具有豐富經驗的離退休老教師、老幹部、老同志、老領導為家長學校作專題講座。三是聘請家庭教育方面的專家、學者、教授為家庭教育學校作專題報告。四是請家教有方、子女學業有成的家長作經驗介紹。

課題研究是家庭教育現代化實驗工作的重要環節,學校將本着現實性與科學性相結合,目的性與實用性相結合,時代性與前瞻性相結合,針對各類家庭教育的重點、難點、熱點,立足國小生的年齡特徵、家庭狀況,按學段、年級的實際,分層施教,開展家教實驗,積極探索家教方法。

可以從這些失誤中總結經驗,接受教訓,學校將根據不同類別的家庭狀況,特別是困難家庭、離異家庭與祖父母生活家庭、經商家庭、富裕家庭的實際,有針對性的分類實施教學,突出以家長為主體,授課內容與形式密切貼近家長,讓現代化的家庭教育方法更好地服務於廣大學生家長。同時立足學生的年齡特徵,家庭狀況、按學段、年級的實際,結合實際、分層施教,開展家教實驗,積極探索家教方法。

除為家長作輔導報告、為家長授課以外,還將開展一系列的活動。如:

(2)開展家訪活動——教師到學生家中家訪,請家長到學校交談,電話家訪和家校聯繫卡,定期班會等。

(3)開展創建“學習型”家庭的活動,促進家庭教育模式由單項教育向親子互動模式轉變。開展親子活動——學校組織家長、教師、學生共同開展親子活動,形成民主、和諧的親子關係。

(4)建立“開放日”制度,設立“家長意見箱”。開展父母做一天“學生”,學生當一天“家長”的角色換位活動。

5、完善評價,促進發展,建立和完善評價機制。對在家庭教育現代化實驗工作中湧現出的先進家教工作者,先進家庭、先進家長給予獎勵和表彰,充分調動參與實驗者工作的積極性,特別是注重激發家長參與的熱情,提高實驗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第6篇

“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加強和改進教育工作,不只是學校和教育部門的事,家庭、社會各個方面都要一起來關心和支持。只有加強綜合治理,多管齊下,形成一種有利於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社會環境,年輕一代才能茁壯成長起來。”為了取得家長和社會對教育工作的關心與支持,構建起學校、家庭、社會共同育人的格局,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為廣大家長提供一個交流與溝通的.機會,達成共識,使孩子健康、幸福成人、成才。特制訂本方案如下:

學校舉辦家長學校的主要目的是要有計劃地向家長宣傳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宣傳、推廣、普及科學的教育方法,從而提高家長的教育能力,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和效益。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如:組織召開家長委員會、家長會、家長培訓會、家長座談會、家教經驗交流等,要搞好家校聯合方面的組織、協調、督辦、存檔等工作。

家長委員會是學校、教師與家長之間相互聯繫的暢通渠道,是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互溝通協調的紐帶。發揮好三級家長委員會的作用(學校——年級——班級)

①學校家長委員會由校長室牽頭,由各年級推舉代表組成,其職責是:審議學校工作計劃,參與學校的重大決策,聽取學校工作總結,提出改進意見,督促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

②年級家長委員會由年級負責人牽頭,各班推舉代表組成,其職責是:參加年級組織的重大活動,及時反饋家長信息,參與年級組教科研活動,督促年級不斷改進工作。

③班級家長委員會則由班主任牽頭,由班內家長推薦代表組成,班級家長委員代表家長的利益和願望,對班級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還可以審查修訂班級工作計劃,參與班級教育科研活動,參與班級管理及教師教育教學常規管理,督促班級不斷調整工作思路,改進方法,達到最佳育人效果。

本學期家委會工作安排:在學期末,舉辦各種形式的優秀家長評選表彰活動。給學校的管理進行“陽光納諫”。參與“同在後小藍天下,共同關愛你我他”的牽手活動,家委會成員與教師共同參與家訪和幫扶活動。定期在網上家長學校專欄中,發表參與學校管理的感言或者教子有方的經驗介紹。建立家委會校訊通,及時溝通信息,建立駐校辦公制度。開展好書漂流等活動。

第7篇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精神,在全校範圍內開展以“家校共建和諧校園”為主題的活動,加強家校之間的聯繫,通過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

建全家校聯繫制度,建成起家校聯繫網絡,搭建家校互通互動平台,讓家長走進學校,接觸教育,瞭解孩子,形成學校與家庭教育的合力,促進孩子和諧發展。

組織家長會,把學校的辦學方向,辦學水平和教改的成果及舉措告訴家長,也可介紹一些科學的育人方法,請有經驗的家長作交流,老師和家長把孩子在校在家的表現相互通報,共同幫助學生,為他們操心,從而激發學生奮發向上自主教育的意識。每學期評選優秀家長一次。

結合教師聯繫農户活動,老師要及時地和家長溝通孩子最近的一些表現。採取家訪或者電話家訪的形式和家長溝通,更好的瞭解學生的一些基本情況,對學生的一些好習慣的養成和壞習慣的形成的原因有更深入的瞭解,與家長達成一致意見,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得益彰。

每月確定一個班級向家長開放,供家長進入班級觀摩、聽課、交流。讓家長了解學校教學情況,瞭解子女的'學習過程,增進家校聯繫,加強家長與老師的溝通。原則上一學期對學校評議一次。

在不影響教學的情況下,開放圖書室、微機室,實現學校教育資源與家庭資源共享,加快家校共建的進程。

5、創建學生成長檔案。建立學生成長檔案,講學平時在教育教學中取得的各項成果記錄裝入檔案袋,一學期一總結,幫助孩子收錄成長中的痕跡。

利用校內、外宣傳陣地,邀請家長與學校共同策劃、組織國防教育、環保教育、生命教育、常識教育、誠信教育、養成教育等活動,實現家庭和學校教育共謀、成果共享,同時學校選派優秀教師擔任輔導員,開展文明素養、科學文化、法制等方面的教育。

舉行“家校共建”主題活動啟動儀式,號召廣大師生和家長一起行動起來,積極參與家校共建活動。結合本校實際,制定實施方案,學校成立活動領導小組,負責實施工作。